02.28 畫畫怎麼形成自己的風格開始原創?

Thekingofhalo


我覺得畫畫首先就是喜歡畫,然後在畫的過程中尋找一種感覺,或者叫靈感,我是從三歲就開始喜歡畫畫,後來也參加了各種比賽,比較擅長畫國畫,後來到了高中,繪畫止步在了水粉畫階段。因為高考的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走繪畫道路,選擇了相對穩定的工科,從此畫畫就離我越來越遠,但是我高考的時候參加了當時全省舉行的藝術特長加分考試,我後來高考加了10分,就是因為這個畫畫,最搞笑的事,當時我已經一兩年沒動過畫筆了,就練了三天就去考試了,還獲得了加分。現在雖然我是從事通信行業的網絡人,但是繪畫一直都在我心裡。前幾個月我孩子幼兒園舉辦活動,我現場三分鐘畫了一幅公雞的國畫。

我囉裡囉唆的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明一點,畫畫是一種心情,一種心境,一種靈感,如果只是機械性的臨摹別人,或者比著什麼畫什麼,我覺的那種畫畫就像是工廠的流水線,是沒有靈魂的,只有你某一天某一刻突然有了感覺,提筆就想畫的時候,你就突破了。不過話雖這麼說,前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沒有量變不會有質變,剛開始都是臨摹的,只有到了一定火候你才可能靠著你的靈感作畫。

記住一定要真心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歡畫畫,再加上勤學苦練,時間久了就會有突破!就想寫評論,寫文章,看得多了,知識積累了,才會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才會有原創作品出來。


清風龍海


我們說,畫畫怎麼形成自己的風格開始原創?最重要的就是悟性!悟性!悟性!

當然,悟性不是憑空而來,悟性不是率性而為,悟性不是想當然。悟性是建立在勤學苦練基礎上的,悟性是建立在善於思考獨立思考基礎上的,悟性是建立在打好基本功、臨摹優秀作品、不斷寫生創作基礎上的。

十七世紀偉大畫家魯本斯12歲進入教堂學習繪畫,勤奮加天賦使他畫技提升很快,幾年以後魯本斯的畫技超越了教過他的所有畫師。

本來魯本斯可以在教堂謀一份待遇不錯的畫師工作,但他志存高遠。這時他兀自來到了意大利,開始了長達6年的遊歷學習。魯本斯從佛羅倫薩到威尼斯,從威尼斯到羅馬,尋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前輩大師的蹤跡,逐一臨摹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里尼、喬爾喬內、提香等藝術巨匠的畫作,從中感悟藝術的真諦。米開朗基羅作品的雄渾豪放提香作品的強烈的色彩感染力讓魯本斯深為折服。

但魯本斯不想重複先人的創作技法,他一直在悟,怎麼開創一種新的屬於自己的油畫風格。在感悟中魯本斯從巴洛克藝術風格中得到啟示,大膽將巴洛克藝術用於油畫創作中,使油畫畫面人物更充滿活力和動感,色彩活躍奔放,產生更強的視覺衝擊。魯本斯成為獨樹一幟的巴洛克油畫重要代表。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被譽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山之作。據資料介紹,這幅畫達芬奇用了14年時間才得以完成。其實這14年時間達芬奇並不是一直在畫《蒙娜麗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悟”,悟這幅畫怎麼畫,怎麼表現。

無獨有偶。被許多國家列為人體油畫藝術範本的《泉》是安格爾用了26年時間才完成的一幅傑作。同樣,很長時間裡安格爾一直在思考,在悟,《泉》怎麼畫才好。到這幅畫正式掛筆時,安格爾已是76歲的老人了。

所以我們說,畫畫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原創,除了老生常談的勤學苦練、臨摹、寫生外,最重要的就是“悟”!正所謂“君子敏於思而納於行”。




燈影書畫


正所謂功到自然成。畫畫的風格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而是根據畫家學畫的經歷、生活閱歷、性格、文化素養等因素息息相關的,而且繪畫風格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期,隨著個人經歷和藝術思維的變化,繪畫風格也可能會產生新的變化。



一般來說,師承關係會對學畫的人今後的創作風格產生很直接的影響。比如說林風眠門下弟子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等人,與徐悲鴻門下弟子吳作人、靳尚誼、楊飛雲等人,創作風格迥異,卻都明顯受到其導師的藝術思維的影響。

不少學畫不久的朋友,總是在談論自己的創作風格,其實這是毫無意義的。從基礎的寫生訓練到臨摹範畫,再到獨立創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又循環往返的過程,就是在這樣一個長期累積的學習過程中,受到自身性格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繪畫的一些習慣表現方式,這便是最初的繪畫風格。

事實上,很多美術專業的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後,便沒有什麼條件,或沒什麼心思再去畫寫生了,只能畫圖片。對於學畫的人,尤其是從事繪畫創作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一開始是沒有條件畫寫生,只能畫圖片,後來就變成不想畫寫生。很顯然,相比於寫生和根據寫生素材創作,根據圖片和照片創作要輕鬆多了。

現在不僅僅是美術愛好者有這樣的創作習慣,就連很多頗具知名度的藝術家也習慣了採用根據照片創作作品的方式。飽受詬病的全國美展,儘管專業性和影響力都對當今畫壇有著引領作用,卻被吐槽成“照片臨摹展”,讓人情何以堪!

這是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甚至於很多人就誤解為,好像畫寫生就是習作,找一群人拍攝圖片再對照著畫出來就是創作。這是現在我們的繪畫創作,尤其是寫實風格的繪畫創作所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

雖然現在抽象主義的繪畫很流行,在藝術界也贏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度,但是,寫實繪畫仍然具備更為廣泛的影響力。尤其是那些創作經歷並不豐富的人,更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創作方向。

驚龍軒以為,就算是寫實繪畫,也應該是介於實物、圖片之間的一個東西,不能僅僅是臨摹圖片那麼簡單。繪畫藝術之所以現在還沒有被攝影技術所淘汰,就是因為其獨到的藝術思維和難以被複制的藝術表現力。千萬不要隨波逐流,捨本逐末。

齊白石在談到國畫的審美追求時說過: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很多人將這樣的審美方向用來區別國畫與油畫的不同,認為油畫就是要力求精準地復原對象。其實這種理解還是有失偏頗的。

畫家畫你的時候,雖然很像,但那畢竟是加入了藝術家個人創作思維的東西,加入了他對你的認識和他對藝術的追求,你永遠成為不了畫家畫面當中的那個樣子。這才叫藝術創作,並非簡單複製甚至臨摹圖片所能完成的,這才是繪畫藝術的意義所在。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在眾多藝術門類中,繪畫藝術可算是誕生時間最早的藝術,同時也可以說是受眾人群最多的藝術,究竟為何?或許是因為繪畫“無字無聲且畫面形象逼真”,讓人學習起來方便,欣賞起來也方便,問題來了:畫畫怎麼形成自己的風格開始原創呢?


古代藝術家留傳下這麼一句話“學習藝術,要從最經典、最規範、最好的學起”,而且臨摹藝術大師的作品,從來都是古代藝術家學習藝術的不二法則,可以很肯定的說,任何一個有藝術成就的藝術家都是這樣學習的,而且還謙卑刻苦勤奮,這才是學習藝術的捷徑,

所以,對於現在的藝術愛好者來說,要謙卑刻苦勤奮的向古人學習,不斷的去臨摹模仿古人的作品,國畫、油畫都一樣,要注意的是,如果學習的是國畫,切記也要多練習古人的書法,因為最好的國畫創作方式是“以書法入畫”,還有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不要認為古人作品已經過時了,



之所以學習古人作品,這是因為古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論繪畫的線條張力、畫面深度,今人也是無法相比較的,至於為什麼,說來話就長了,總之照著古人學習就沒錯,就好比“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藝術也是如此,在不斷臨摹模仿中,便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風格”不是領悟出來的,而是練習出來的,就好比每個人講話的語氣、肢體語言都不一樣,即便你學習別人演講的樣子,當你學著學著就成了自己的風格了,因為學習的只是技巧熟練程度,而別人的思想是學不來的,繪畫藝術同樣也是如此,因為腦子裡的思想,會支配手中的畫筆,畫自己想畫的,只要不是抄襲別人的作品,就有屬於自己的風格了,畫作風格價值如何,就另當別論。


詩夜城主


畫畫並不需要刻意去形成風格,畫自己喜歡的就行。

所謂的風格,無外乎是積累了一定的的經驗,以及繪畫功底嫻熟的表情現。任何人只要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會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有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

我自己初學畫畫的時候也是從臨摹開始的,這個一個慢長的過程。一點點積累,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隨手拿筆畫下來。

風景也好,人物也好,養成了畫畫的習慣。如果你喜歡美食,你可以嘗試著畫,用鉛筆也好,還是用水彩也好,多練習,多觀察,練字多了,也就隨手都可以畫。

把畫畫當做一件輕鬆的事情來做。

畫畫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不要太刻意,隨心畫就好。不需要太在意別人說的,你幹嘛要畫成這個樣子。

世界著名的繪畫大師們也是從一個平凡之人慢慢走向成功的。我們熟悉的梵高。他所畫的就是隨心所欲,想畫什麼就畫,他自己做夢也不曾想到,在自己創作的這些畫作之中,幾百年之後既然都成了世界名畫,變成無價之寶。要不然自己也不會是窮困潦倒的人。

他們也都是不管生活如何變遷,一直堅持畫畫。我們雖然成不了什麼繪畫大師,也沒必要去追求那些所謂的名和利。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用心畫就好。

畫畫有時候做一個醜的角色也是一種美感。

你可曾看過周雪周星馳演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有一個片段,一個亂畫的一張“小雞吃米圖”對比唐伯虎畫的,那真是醜到爆表,可你可曾想過,就是畫的那樣的醜,還能把畫搬到大屏幕上來,足以說明“醜”也是一種美的表現,那也是作者的一種風格啊,誰敢說,那不是一種創作風格。沒有人畫過的,是自己畫的就是原創。

所以,堅持你喜歡的,畫你想畫的,就是一種風格,一種原創。


初原


有一組成語叫做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是指嬰兒開始學人說話、走路時的樣子,看起來笨拙、弱不禁風,是因為小寶寶從孃胎出來後,他什麼都不會呀,必須從零開始學習。經過多次刻苦訓練,他的發音才會逐漸準確,吐字逐漸清晰,雙腿才會有力,能支撐整個身體保持平衡,穩穩當當地走下去。

對於繪畫愛好者來說,跟嬰兒學說話,學走路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最開始都需模仿別人,經過無數次模仿後,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進而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

因此,繪畫愛好者平時臨摹別人作品,是正確的做法,因為你還處在初級的學習階段,唯有臨摹,才是提高技藝水平的根本保證。

但是,臨摹時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在思考中臨摹。要思考畫家為什麼要這樣構圖、用筆和設色?這樣構圖、用筆和設色能達到什麼樣的藝術效果?還要思考畫面形式和主題意蘊之間有哪些關聯,怎樣的形式對意蘊能起到昇華作用?等等。

每當臨摹一幅畫時,只有把這些問題都搞懂了,就算真正起到了臨摹效果。

如果把畫家的作品原封不動的照抄,不思考一系列問題,永遠也走不出臨摹的窠臼。在思考中臨摹到一定時候,比如,對技巧層面的東西完全掌握了,也能搞清楚畫家的用意和思想了,那麼,此時你自然會產生自己的想法,產生自主表達的願望,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嘗試著創作了,畫自己心中的圖式。在創作時,你可以把你熟悉的幾個畫家的風格糅合到一起,這就是一種原創。

另外,你還可以多走出去寫生,寫生是實現原創和突破的好幫手。寫生時面對具體的物象,跟你臨摹時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寫生更能帶來真實的在場感。

比如說,大風颳起時,把樹木吹成傾斜的姿態,樹木為了抗爭大風,跟人一樣,會努力把樹幹往回拉,以抵抗風力。這種感覺在畫室是想不到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觀察到,只要把眼睛觀察到的獨特景象畫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原創作品。


鴻鵠迎罡


彆著急。畢竟你是有慾望、有意願的。

我個人說說個人的想法,僅供您參考。

作畫首先不要為了自己的風格。

更多是你自己的生活。多去觀察。

某一個點你應該比別人觀察或者理解的更深。這就是你作畫的源泉。

前提你已經應該積累了一些真的東西。你臨摹別人的字畫,更多是像?還是意境?還是筆法。這個很關鍵。如果你學到了或者有所感觸和理解的話,那麼您的基本功就非常的不錯。

其次,需要自己找您自己的擅長。

幾個例子吧,齊白石畫蝦,把蝦養到筆洗內。其他,你應該更多的理解齊老畫的更多的是和他息息相關的生活,畫十二生肖啦,畫一些身邊息息相關的內容,那是一種對身邊細節無微不至的觀察。沒必要臆想著成為專家的。

所以,觀察身邊你感興趣的。也許就很快有了您自己的風格。

個人淺見而已。以下作品都是特點。分析一下,看看,或許會有感觸。[祈禱][祈禱]











藝術傳承時代


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的繪畫基礎技藝達到一定的水平,沒有這個條件談風格,有點早,因為風格的形成首先需要技術的支持,而且也是在大量的學習繪製中,因為審美思想等等的提高,才有可能具有了每個人不同的風格,而風格的形成和固定,都是需要技術磨練和提高,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很多作品,也許不一定知道是誰畫的,但我們知道是出自一人之手,而且其他人很難模仿,這也是為什麼風格是鑑定真偽的一個重要指標,風格需要技術,卻高於技術,又不只是技術所能賦予的。

如果想要成為畫家,就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風格,是一種繪畫語言,是一個藝術家創作的痕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風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就像藝術沒有美醜之分,只有好惡之分,所以沒有風格是很可怕的

風格如何形成呢,這是個很難說的清的事情,也可以說是每個人自然的形成的,也可以有一些痕跡可尋,就拿中國比較有特點,也很有影響的兩個畫家舉例,八大山人和徐悲鴻

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八大山人是因內心自然流露,自然形成獨特風格,徐悲鴻因所學或是有意尋找,形成獨特風格,當然他們的風格形成,也是如上所說,不是一天就有的,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煉,才最終形成的。

八大山人在美術史上地位的確立,首先是來源於其繪畫風格的確立。一些學者認為:八大山人作品的造型手段,筆墨技巧、構圖章法,甚至具體到每一筆,每一畫,都被賦予了作品風格之外的人格力量。如:白眼向上被解釋為怒視清朝;單腿著地,聳背曲頸的禽鳥,被看成是清廷勢不兩立和桀傲不馴的情感。並認為這一風格的建立,足以體現八大山人在那個獨特的歷史環境中所表現出精神和“氣節”。

徐悲鴻是他所處年代,比較早的留過學的,所以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

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誌”。

留學期間,1923年的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隨後的《持棍老人》《 簫聲》《自畫像》等作品均獲得了法國美術界的一致好評。對色塊的運用和西方光照明暗的對比,也使得其油畫作品得到了完善,已經具備了西方作品的寫實技巧。

回國後,在抗戰時期(1937~1945年),徐悲鴻的畫作充滿了積極、奮爭的情緒。這個時期是徐悲鴻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他運用中國畫線條的表現力,融匯了西方畫素描的寫實技巧,以前無古人的手法創作了一批經典之作。

\t他還在1932年《畫範•序》,提出“新七法”:1、位置得宜,2、比例準確,3、黑白分明,4、動作或姿態天然,5、輕重和諧,6、性格畢現,7、傳神阿堵。

所以徐悲鴻風格的形成,也是有其特殊性的,但也說明,繪畫風格的形成是和每個人的情感,經歷,審美,理念等等不可分的,也是比較難的,但如果一旦自己的風格形成,並被人認可,雖不一定就能成為大師,至少也是小有成就的,到那時你不會擔心怎樣原創的,因為每一幅畫都是原創。


紅梅工筆佛畫


畢加索說:西方藝術消亡了,當代藝術在中國。西方把寫實堅守了幾百年,畫面逼真飽滿,越來越實,已經無法裝下更多的文化理念,找不到發展出路了。中國大寫意畫筆墨簡練,有虛有實,用寥寥數筆就能傳達出豐富內涵和意境,畫面非常生動,能很好地抒發情感和思想趣味,是西方古典風格的寫實油畫比不了的。。。


青松51990801


個人風格的形成是一個很漫長很複雜的過程,首先你要臨摹的是什麼樣的範本,樹立什麼樣的審美理念,這個對個人風格影響很大。其次是學養,沒有一個好的文化水平,難以形成高格調高的藝術風格。再次則是閱歷,就如果董其昌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當然也可以去和高層次的人交往,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對於自己的風格也是至關重要。最後則是天賦,這點是與生俱來的,非個人努力可以達到,但不管天賦如何,後天的努力也是必要條件。沒有這一點,任何天賦、才情都沒有落腳處,不會出成就,更談不上風格的形成。成功並非重要的,重要的是努力。

要記住沒有一件事是可以輕易達到目標的,只有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上腳踏實地的前進,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光輝彼岸。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建築師;輝煌的未來都有待我們去築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