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荊門首例ECMO病人今日成功撤掉呼吸機!杭州、武漢、荊門三地同會診,邵醫專家合力診治新冠危重病例

2月27日中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遠程會診中心,進行著一場針對湖北武漢、荊門兩地新冠危重病例的三地聯合會診。

杭州、武漢、荊門,通過三地遠程直播形式,將邵逸夫醫院分佈在湖北不同“戰疫”一線的專家與後方專家聚合在一起,共同探討湖北7個新冠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

荆门首例ECMO病人今日成功撤掉呼吸机!杭州、武汉、荆门三地同会诊,邵医专家合力诊治新冠危重病例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說,自疫情爆發以來,邵逸夫醫院已派出8批醫療隊189位醫務人員支援疫情一線,是浙江大學附屬醫院中派出支援人數最多的醫院。“從目前總體防治工作來看,前線的醫療隊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現在更多的是病情比較複雜且危重的病人,如呼吸障礙患者,或有較多的基礎疾病的患者。所以,提高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搶救率,是我們下一步重點要做的事情。”

“精準的治療方案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及後期康復至關重要,但重症、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複雜,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前後方的聯動、多學科討論的作用。”蔡秀軍說。

三地會診現場共討論7個危重型病例,其中,1例來自武漢,6例來荊門。

荊門:

5例從危重型轉為重型

第一例ECMO患者順利撤掉呼吸機

2月12日,35位專家組成的呼吸危重治療團隊作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主力馳援荊門,24小時內在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零基礎”上改造岀了一個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監護病房(ICU),集中收治荊門當地危重患者。

目前,ICU內有22例患者,危重型14例,重型8例,其中5例重症是由原來的危重型經治療好轉為重型的。病房目前氣管插管7例,無創2例,5個高流量氧療。1例ECMO,下午準備再上一臺ECMO。荊門市第一例新冠肺炎ECMO治療患者20日撤除ECMO後今天再順利拔除氣管插管,可以講話吃飯了。之前,已有5位重症患者治療後好轉轉入普通病房。

會診當中,三方專家就7位患者實際病情展開討論,其中援荊門醫療隊6例危重複雜患者。對其中一例可能上ECMO的患者做了充分討論和準備。

這是一個61歲的男性患者,1月24日發病,出現食慾差,1月27日開始發燒,體溫38.5度。2月12日,患者從荊門下屬的縣級醫院轉至荊門市一院,當時他的血氧飽和度只有87%,有無創呼吸支持。2月14日,醫療隊正式開科,是馳援醫療隊收治的第一位病人。患者沒有明確的既往病史,入院診斷是危重型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病人。

“他是我們在別的樓層病區裡篩查時發現的,血氧飽和度不佳,氣管插管後,轉至ICU。”邵逸夫醫院支援荊門醫療隊專家周建倉說,這是一個典型的聚集性病例,當時剛好過年前後,他親戚朋友包括武漢回來的23個人聚餐,後20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在荊門市一院的病房就住著他的親兄弟,親家等多位親屬。

經過兩週的治療,患者情況儘管有所好轉,但仍需要非常高的呼吸支持,緩解不明顯,肺部CT顯示病情仍在進展。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應可淨教授仔細翻閱了患者的CT片後,說:“這位患者與一般的新冠肺炎患者還不一樣,他的肺部影像偏實,陰影部以兩下肺為主,看上去似乎有重力的表現,但這在普通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並不多見,因此要注意下患者是否還存在心臟的問題,第二,病人二氧化碳較高,氣道的通氣功能較差,原來是不是抽菸,或有沒有慢阻肺的基礎?假如有慢阻肺的基礎,可以運用相應的支氣管擴張劑,對改善氣道功能會有一定的幫助。”

一旁的心內科主任傅國勝教授點點頭,接著說:“以心內科角度看,該病人的病程相對比較長,如果條件允許,病情需要的話,可以儘早上ECMO,病情若繼續加重,可能會增加全身各方面器官衰竭的概率。”

“無論是否上ECMO,對患者炎症指標的監測很重要。尤其對痰的性狀監測,痰的量監測,痰培養監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俞雲松也從感染科方面與醫療隊進一步討論。

荆门首例ECMO病人今日成功撤掉呼吸机!杭州、武汉、荆门三地同会诊,邵医专家合力诊治新冠危重病例

武漢:

重型轉普通型8人,出院4人

為52歲腎移植新冠患者進行MDT討論

2月15日,邵逸夫醫院142人援鄂醫療隊,正式整建制接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即武漢協和腫瘤中心)八樓重症病區。

截至2月27號,病區共收治患者67人,目前病區64張床位住了62個病人,病區重型患者14人,累計重型轉普通型8人,出院4人。

現場討論了一位52歲的腎移植新冠女性患者。武漢專家希望總院MDT團隊給出下一步治療方案。經過腎內科、感染科、呼吸科等專家討論後,最終決定逐漸減少患者的激素用量,等待激素減量後,加用抗排異藥物,繼續抗病毒治療方案。

通過三地遠程會診,三地專家一致認為,“一個個前線的好消息,增添了我們的信心,更展示了邵醫團隊的專業與不易。”

每週一為前線輸送物資

醫護人員提的都是患者需要什麼

“為打好疫情防控狙擊戰,我們充分整合了專家、後勤保障、互聯網等各項資源,不管在前線還是大後方,不管在哪個抗‘疫’戰場,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會充分調動整個專家團隊優勢,共享醫院各醫療隊救治經驗,為戰勝病魔、抗擊疫情貢獻邵醫力量。”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說。

每週一,邵逸夫醫院會給前線(武漢、荊門)醫療隊寄物資。以一些醫護人員用的藥,及防護物資為主,除此之外,也會結合前線醫療隊需求,快遞一些物品。

“我每次問他們,你們需要什麼?無論是在荊門還是武漢的隊員,永遠講的都是病人的需求,這讓我特別有感觸,他們從來沒有講過自己需要什麼,反而是患者需要的物品寄了一次又一次。”邵逸夫醫院護理副院長莊一渝說,就在這週一,剛給荊門醫療隊郵寄了100個約束具,前不久還寄了100個牙墊。

ICU病房裡,氣管插管的患者病情好轉後,在拔管的前一段時間,通常不會給他們注射很多鎮靜劑,希望等患者清醒後拔管,但這個過程患者是比較難受的,甚至會掙扎著自己把管拔了,因此,對這類患者會進行約束。在使用約束具過程中,醫療隊員們反映,目前在當地醫院使用的患者舒適度不如在杭州時用的,於是特地讓大後方快遞了100個。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周素琴

荆门首例ECMO病人今日成功撤掉呼吸机!杭州、武汉、荆门三地同会诊,邵医专家合力诊治新冠危重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