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2020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許多中小微企業陷入水深火熱,尤其是餐飲商超、影視娛樂等行業,更是面臨“滅頂之災”;規模龐大的傳統汽車業,看似資金雄厚、無堅不摧,卻也難以“置身事外”,就連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也直呼:“我太難了!”

2月21日,全球最大豪華車製造商——戴姆勒集團發佈了2019年財報,雖然頂著榮耀的光環,但難免黯然神傷。

保不住的利潤

數據顯示,2019年,該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2018年:335萬輛),未能完成銷量微增的年度目標。其中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累計銷售238.54萬輛(2018年:238.28萬輛),而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創歷史新高的69.42萬輛,中國市場已連續五年成為其最大單一市場。

在經營業績方面,戴姆勒集團2019年營收為1727億歐元,同比增長3%;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同比驟降61%。此前,戴姆勒曾預計這一經營指標將超越2018年的111億歐元。該集團2019年淨利為27億歐元,同比依然大減64%。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數據來源: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部門營收為938.77億歐元,同比增長1%;息稅前利潤為33.59億歐元,同比大跌53%。

戴姆勒將此主要歸因於,重新評估了關於正在進行的政府和法律程序有關的風險,在多個地區和市場對梅賽德斯-奔馳柴油車採取的措施,以及因高田氣囊擴大召回的最新風險評估。

因此,該部門銷售回報率僅為3.6%,不到2018年同期7.8%的一半。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戴姆勒集團旗下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部門息稅前利潤高達33.59億歐元,但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部門息稅前利潤卻為虧損30.85億歐元,這一正一負相抵,著實令人扼腕。

從戴姆勒集團近10年經營業績來看,2019年其確實遭受重創。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從2010年至2019年,該集團營收已從當初的977.61億歐元,一路上漲至如今的1727.45億歐元。

然而,其息稅前利潤的表現卻令人倒吸一口涼氣。從2010年至2017年,這一數值基本處於匍匐上升階段。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數據來源: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

然而從2018年開始出現大幅下滑態勢,近兩年同比降幅分別為22%和61%,2019年息稅前利潤已不足十年前的六成。

如出一轍的還有淨利潤指標,已從2010年的46.74億歐元,驟降至2019年的27.09億歐元。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數據來源: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

一方面是人員成本和研發支出的一路高歌,一方面卻是利潤指標的嚴重縮水,再加上柴油排放造假帶來的額外支出,以及不能滿足歐洲嚴苛排放標準的潛在罰款,戴姆勒的2020年以及接下來幾年恐怕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2020年4月1日戴姆勒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會和監事會將提出支付2019年每股0.9歐元的股息(上一年度尚為3.25歐元),股息削減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意味著總分配額將為10億歐元(上年度為35億歐元)。

戴姆勒將此歸因於德國檢方開出了8.7億歐元的罰單,以及與減少柴油車排放相關的成本費用所致。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惹不起的CO2

戴姆勒在年報中指出,德國交通部(KBA)很可能會裁定,該集團生產的其他車輛也“安裝了不被允許的作弊軟件”。

報告稱,戴姆勒已暫停了部分車型的交付和註冊,並將撥備總額從230億歐元提高至307億歐元。其中潛在的責任、訴訟和監管成本,相比2018年的21億歐元增加一倍多,達到49億歐元。

戴姆勒在年報中還表示,歐洲更加嚴苛的WLTP排放測試標準,使其遵守新規定變得更加困難,“根據現有信息,這加大了實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標的難度”。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戴姆勒CEO康林松近幾個月承認,未來兩年實現歐洲更為嚴苛的排放目標將成為一項挑戰,因為消費者可能不會很快放棄選擇內燃機。

根據歐盟規定,如果汽車製造商銷售的乘用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一定水平,他們將面臨處罰。

除了生產電動車外,還生產大型汽油和柴油車型的梅賽德斯,計劃利用所謂的針對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型的超級信貸激勵機制,降低其平均排放量。

戴姆勒監事會已成立了一個由6名成員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在排放和反壟斷相關程序複雜的背景下”,專門負責法律事務。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據相關機構估計,2020年和2021年,戴姆勒可能將因未達到歐洲二氧化碳排放限額,而面臨總計超過15億歐元的罰款。

為避免這樣的處罰,到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必須佔該地區總銷量的10%左右,而去年這一比例約為2.8%。

2019年,戴姆勒在歐洲的平均排放量為137克。根據英國博安諮詢集團(PA Consulting)的一份報告,戴姆勒必須在2021年前將這一數字降至103克/公里,作為歐盟將歐洲新車排放減少至95克/公里目標的一部分,其預測該汽車製造商2021年的排放量將為114克/公里。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目前公眾對柴油汽車排放,以及對可能認證和召回的密切關注,或將導致戴姆勒與奔馳聲譽進一步受損。

躲不開的疫情

2月21日,根據《歐洲汽車新聞》援引路透社消息,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警告稱,中國及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及其自身的業務構成了風險。

“戴姆勒集團面臨的風險,可能不僅僅是銷量增長受阻,還可能對生產、採購和供應鏈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這家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公司在其2019年年度報告中表示,這一疫情對中國、亞洲其他國家和全世界的經濟增長構成了威脅。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戴姆勒CEO康林松」

近期,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llenius)稱,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在北京的工廠,已開始復產,並指出現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戴姆勒集團業務造成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戴姆勒與北京汽車各持股50%的北京奔馳,主要生產奔馳GLA、GLC、C級、E級車型和純電動SUV EQC。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市場銷量的四分之三來自於北京奔馳合資工廠。

早在2018年,戴姆勒和北汽控股就宣佈,將在北京聯合投資119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歐元)建設北京奔馳第二家生產基地。純電動奔馳EQC自2019年底開始已在此工廠生產。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2019年,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69.3萬輛,同比增長6.2%,並超越奧迪成為中國最大的豪華汽車品牌。近日,戴姆勒宣佈,將其與中國CEO唐仕凱(Hubertus Troska)的合同延長至2025年底。

現年59歲的唐仕凱自2012年以來一直擔任戴姆勒大中華區CEO兼董事會成員。但接下來的5年,唐仕凱的日子恐怕不會那麼好過。

近日有媒體爆料稱,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戴姆勒或將分別在華裁員4%,其中包括北京奔馳近百位外籍專家。同時,北京奔馳還將改變“一崗兩人”的慣例,減少外派中國的德國員工。

未來展望

2020年,考慮到Smart品牌商業模式發生徹底轉變,即只專注於電動車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供應鏈和汽車市場造成的影響,戴姆勒預計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含Smart)銷量(批發量)將同比微降,且集團銷量也將略低於2019年水平。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為應對嚴苛的碳排放標準,2020年,梅賽德斯-奔馳計劃推出6款以上新車和升級車型。

在新能源車型方面,梅賽德斯-奔馳計劃2022年前實現全部車型電氣化;2025年前純電動汽車銷量將佔據總銷量的25%;2030年前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銷量佔據總銷量的50%以上。

同時,戴姆勒預計2020年集團營收將與去年持平,而2019年受一系列重大調整不利影響的息稅前利潤(EBIT),將在2020年實現顯著增長,而已經啟動的重組措施和裁員不可避免地將對2020年收益產生負面影響,據悉戴姆勒將撥出20億歐元用於重組成本。

戴姆勒-奔馳:淨利潤、股價均回到10年前,中國市場需要更給力

「戴姆勒近10年股價走勢」

2019年,戴姆勒股價增長了8%(重回10年前水平),而歐元區最重要的股票指數——歐洲斯托克50指數和德國基準指數DAX指數在2019年均上漲了25%。如何重拾高利潤水平,重塑投資者信心,是戴姆勒接下來要集中精力解決的問題。

作為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的吉利汽車,以及計劃增持戴姆勒的北汽集團,恐怕需要一些耐心,來等待戴姆勒集團的“柳暗花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