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城市人都不愿意找农村媳妇?

天天大致


我看评论里城里农村互相都看不上,最好城市找城市,农村找农村,三观一致


蕙质兰心3179


有时候,感觉不愿意找农村媳妇就是一种偏见吧,很多人一听农村媳妇,就感觉好多毛病,其实,有些是自己的想象,也有些是自己吓着自己了。

我们单位一个小伙子,找的就是一个农村媳妇。

这个小伙子有俩个姐姐,父母都有工作,他找了个没有工作的农村媳妇,家里人当然极其不愿意。可是,生活了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生活中的麻烦竟然全是来自于男方家庭。

他们结婚后,男方父母心怀不满,俩个姐姐非常气愤,于是,也不愿意跟他们来往。他们条件再好,也不会伸手帮弟弟一把。

比如,一结婚,他们就声称“不用改嘴,一辈子叫叔叔阿姨我们也不管!”

“既然没工作,就自己看孩子!”

“家里住不开,没钱给你们买房子,自己到单位宿舍住去吧!”

“老人腰不好,不能伺候月子”

各种白眼和不搭理,经常蜂拥而至。

等等。

这个农村媳妇可以说,在他家真是受尽委屈。有时候孩子回去,他们也装看不见,于是,孩子从来没有主动说去奶奶家姑姑家玩,因为不自在。

每每他们有什么事,几乎全是农村的娘家帮扶的。

伺候月子,老丈母娘来的。

他们后来凑钱买小房子,都是农村的娘家人凑的钱。

娘家人给做的被褥,打下新鲜粮食也给他们。等等。

好多年过去了,农村媳妇自己开个小店,生意红红火火。

为了让人家看得起,她努力培养孩子,孩子考上了985大学。

现在,竟然是婆家人,主动伸出和好之手,要他们“家来吃饭哪!”

“怎么不来家呀!”等等。

至于农村亲戚爱来打扰,在他们家,就没有这种事。反而是经常给他们帮忙。所以,很多时候,真就是妖魔化了,农村人也不是那么就爱占便宜的。人家也有自尊心好不好!


Longsuixinyuan


观念不一样,是最大的麻烦,我认识的人是普通人,他一家是工人父母退休有退休工资,他老婆是农村的打工妹,没工作,他每月3000多,刚结婚不久,女方没要财礼,男方全部包完,婚礼过程女方改口费红包将近3千至4000.两口子在婆家吃饭,生活费1000元男方还剩2000元,前天买了鞋给女方花了300.又给女方500.零花,还剩1200元,女方说要给老丈人买烟又给了800.女方给自己的姐姐说了,姐姐就打电话给亲家说给的太少了,出言不逊,挑拨离间妹妹,妹妹太傻就听信了姐姐的话,觉得自己有多么的漂亮,在我们旁观者看就是一普通人,家是农村的,初中毕业,个子1.48米就在餐馆端盘子,和男方一样,不分上下,我们觉得很般配,女方姐姐就觉得自己妹妹要找有钱人家,可是有钱人家会找你吗?人家还想找大学生,漂亮的身才高的家庭好的,


健康是福216019320



在我的以前想法里,也是不愿意让儿子找一个农村媳妇的。

首先,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虽然也是本一本二毕业,但其文学素质,审美与音乐素质等,都明显低于城市的孩子。尤其是说话能力,更是难以让人恭维。

二是家庭条件较差。农村家庭

,供养一个大学生确实不易。孩子大学毕业了,却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到女儿出嫁时,根本拿不出什么嫁妆来陪送。

三是养老担子重。农村的老人,大都没有退休金。必须靠子女的收入来奉奍。如果孩子收入一般,那会增加多大的负担呀。

四是麻烦多。亲戚住院,大人逛街,进城办事,都会来家里做客住宿吃饭。使人疲于应酬,无法摆脱。

五是有了小孩,农村的人都只管孙子孙女,对外甥外甥女,是基本不管的。这就增加了城市老人的负担。


四是借钱的人多。在农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很多。每当修房盖屋,买房买车,看医治病,娶媳妇打发闺女,动辙张口借钱。如果不借,伤了和气,每次借了,又不知道何时能还。

后来,我的儿子也是相中了一个农村女孩。其实也没有这么麻烦。娴淑懂事,勤奋节俭,对我们老人也是特别尊敬孝顺,比起城里女孩的娇柔造作,还是不知道要好许多呢。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娶农村媳妇!谁娶谁知道!我就是一个受害者,我老婆是老大,我娶了她还要养她们家父母,小妹妹,小弟弟,搞的我这些年毫无积畜!还拖累我的父母!我这个儿子没给我的父母一分钱!老是找父母要钱!去赶老婆家的七大姨,八大舅的礼金!我小舅子还知道感恩!小姨子和她老公现在混好了,就知道显摆,有点看不起姐姐和姐夫了!岳父前几年死了,岳母跑到我家长住,家务事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老婆和我儿女伺候她,但是她到她儿子,二女儿家家务事抢着做,儿媳很刁蛮,二女儿是她的心中宝(自小身板弱),就知道使唤大女儿,我老婆说:她五六岁在家里做饭,十岁洗全家衣服,还要照顾弟妹,有个闪失就要挨打!这个岳母我该怎么办!老婆愚孝,愚忠,岳母吃定了大女儿和我们家了!我十分后悔这个婚姻,可惜晚了!


康正日


城里人是绝不愿意娶农村女的,几个原因:第一、三观不一致,包括婚姻观完全不一致,城里的父母在婚姻方面希望孩子幸福,因此都往小家庭注入,农村女的父母则希望多从婆家要彩礼、要房子等等,根本不在乎孩子未来的幸福。这个根本没法调和,农村的父母很少念过书,看问题的方式在城里人看来很奇怪,但还振振有词。

第二、农村父母一般都重男轻女,所以,一般农村女都有个弟弟,之后的故事不用说了,一个又一个“扶弟魔”都产生在农村,最可怕的是,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这些扶弟魔姐姐也认为这是正常的,“我就这么一个亲弟弟,我帮帮他怎么了?”这话熟悉不?怎么反驳?

第三、农村父母没有社会福利保险(没有退休金养老金),这导致从一开始就以功利性思维养孩子,即“养儿防老”,孩子长大后,就用道德绑架约束孩子,结果就是不管孩子发展成什么样都得向孩子“索取”,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孩子一反抗,就开始“我就养了个白眼狼”“我没你这样的儿子(女儿)”等等之类的话

第四、农村的亲属过多,又好面子,小两口或婆家在城里接待不过来。

总之,我虽然不是一线城市,只是一个普通准一线或二线城市,但我身边的人,包括儿子的同学家长,叮嘱孩子都是不能农村的女朋友(去年上的大学,开学大二),我又加了一条,不能找有弟弟的。儿子牢记,现女朋友即不是农村的,也没有弟弟,我很欣慰。


一杯陈年美酒


我结了八次婚,其中有五任妻子都是农村的,三任妻子是城里的人。首先说农村的,她们最大优点是勤俭持家,容易满足,不攀比不虚荣,只要对她们亲切和蔼一点,大都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但是也有一些难以改变的地方,比如说穿衣打扮方面,就不怎么爱讲究,你给买的时尚的衣服,几乎放柜子里面几年都不穿,还说穿这么样不自然。还有就是外面有应酬,总是扭扭捏捏不大方,内心自卑。在家庭卫生收拾方面却不尽相同,老大老二(都是农村出身)就特别会做卫生会收拾打理,弄得每天回家舒舒服服的,但老四老六就不行,随随便便,一搞几天不洗碗不洗衣服那是经常的(老四主要还是身体欠佳经常吃药)。再说城里的前妻,几乎如出一辙完全换了样子,结婚前两年还算规矩,之后就有点范毛痞了,每天不画个妆那是不下楼的,就是出门了你也不知道她哪里更不知道去干什么了,手机那是半年换一次,花钱如流水从不手软,今天这个换了车明天那个换了别墅羡慕的要死,哪儿高档往哪儿去,说实话,男人再会争钱再有本事,像这样那是撑不住的,时间长了就难免起矛盾,换了谁都过不长久。还好老三文化程度高一点,自己也有工资什么的,为人处世算是有修养的了,和老三一起生活四年是最舒心的,可惜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离了。老七也算是农村的,人很年轻,家里条件不错,和我结婚前爹妈死活不肯,但后来成家了也还算可以,反正一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可就是这个老七,把我给折腾苦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后来又到城市待过两年再在城里成家,集膨胀、张扬、敏感、自私、霸道、娇生惯养于一身,每个月不闹个天翻地覆是不会罢手的,最后还是因为代沟和三观问题分道扬镳了,现在的老八,在城里出生城市人,早年在国企上班,受过正规的集体的教育和熏陶,是个比较成熟稳重的女人,做事也很有分寸,反正也不年轻了,盼望能携手到老。生活真得不易……。


傻瓜123321123321


这个问题搁以前年轻的时候真的不太懂,觉得哪里都无所谓,可是如今越来越觉得以前老人们讲的前车之鉴啊,真的是一个个应验了。

要说城里人不愿找农村媳妇,还是有原因的

第一,门不当户不对。以前觉得长辈们常跟我们讲,结婚一定要讲门当户对,当时觉得真是老思想,这都什么年代了,可随着见得经历的多了,越来越觉这真的很重要,门当户对了,两家人实力相当,就不会有弱的攀附强的,穷的攀附富的一说,这也就预示着夫妻双方实力相当,给未来共同生活,找到了平衡点,也就不太容易出现婚姻危机。

第二,取了农村媳妇等于娶了全村人。这个可能出现在一部分人身上,就是说,农村媳妇嫁进城里,本身就是家里人值得在村里炫耀的,就像进了凤凰窝,如此以来,村里人去城里有事很容易就想到这个凤凰,或者要你帮忙办事,或者去你家住两天,加上丈人在村里的面子问题,也不好一口回绝,一来二往,家里成了宾馆。

第三,农村媳妇的个人问题。并不是歧视,二是两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因此产生的生活观念也是有差异的,一个是容易产生婆媳矛盾,再一个可能因为农村媳妇观念上的保守,产生夫妻矛盾。

以上只是就问题进行分析,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城市小伙取农村媳妇,并且婚姻幸福美满的,婚姻还是主要在于怎么经营,只要两人相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神叨瑞拉


农村有莫名其妙的攀比和虚荣,还有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城里人这方面少得多。我老婆就有这心态,我家有什么名人名胜她也没去过自豪得不得了,她认识什么有钱有权人也自豪好像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真实情况是家住机场边别人下飞机要路过她家门口而以,亲戚有钱也算,二十多年我也只是去吃过一次饭,结果投资不足还向我们借了几万,什么光和利都没沾也自豪不得了,我真的无语了。我老爸八十年接待邓小平,金日成还有世界各国的人全国的高官都只提过两三次而己,当年邓小平我也见了的记得是下午四点过我们都不觉得啥,就一颗平常心。


手机用户56423737806


我恰恰相反,儿子大学还没毕业,我就提醒他不要找城里姑娘。当然儿子执意要找,我也不会不同意,毕竟是儿子自己的事。儿子工作后,也见了两个城里姑娘,都是娇娇女:一个,两人去买件衣服,看了无数八遍,她也感到满意,最后还要打电话给她妈妈,要她妈妈做决定,就因这点,儿子与她拜拜了;另一个要求我儿子去见见她母亲,儿子去了,她母亲一番招待后,直接说,"这一点得先告诉你哦,我女儿从小到大,是没有让她干任何事情的,那怕是一小点点。"听话听音,她母亲的意思,我儿子当然明白。

回家,儿子谈起相亲的事。我哈哈笑了,说:你想做个有尊严的人,就找个农村姑娘,门当户对,千古遗训;你向往城市,一心要找城里姑娘,我们也不反对,但就有可能,一辈子当奴隶,我们当老人的,也不会时常去你那里。

后来,儿子谈了一位,农村生、农村长,在城里教高中的老师。她母亲专程来我家一趟,说,我女儿从小,读初中时就离开大人,到乡、县城读书,很多道理不懂、很多事情不会。结婚了,你们要多教教,该怎样教就怎样教,我们不会有半点意见。凭这几句话,我断定她是通情达理的人,也断定她的姑娘人品不会差。

儿子结婚几年了,每次回家,小两口都样样做,饭都帮老人舀好,送到手上。回时、去时,都叫得我们做老人的,很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