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一声大叫“不许动”

疫情其间,为了做好个人和家庭的防护工作,孩子爸爸买菜回来后,把外衣脱下来放在门口的纸箱上。两岁的孩子却对着爸爸一个劲的挥手,并指了指沙发。意思是衣服不能放在这里,而需要放到平时放衣服的沙发上。的确,疫情打破了人们很多的行为习惯。然而孩子并不懂得这个变化,他只知道爸爸今天的举动和往常不一样。爸爸对孩子说,衣服上有病毒,不能放到沙发上,只能放在这里,宝宝不要动这里的衣服哦。但孩子却很不高兴,非要爸爸把衣服放到平时该放的地方去。不管爸爸如何做思想工作,孩子就是不答应,还哭了起来。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爸爸对宝妈说,你先把宝宝抱到卧室里去,我先到卫生间洗下手,换下衣服。宝妈把孩子抱到卧室,拿出玩具,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等到爸爸洗好手、换好衣服后,孩子和宝妈在卧室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宝妈宝爸觉得孩子可能已以把这事给忘了。但没想到,孩子一见宝爸来到卧室,他又跑回门口,想亲自把爸爸换下的衣服抱到沙发上去。就在孩子的手要碰到衣服时,宝妈大喊一声“不许动”。孩子听到后就是一惊,立马把手缩了回来,并大哭了起来。伸着双手跑到宝爸身边,寻求安慰。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宝爸心疼的抱起因惊吓而哭泣的孩子,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乖,不哭。但孩子显然觉得自己很委屈,哭声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哭得更伤心了。宝爸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孩子的后背。边哄边说,宝宝不哭,没事了。妈妈知道宝宝想帮爸爸把衣服放到沙发上,妈妈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应该大声地吓唬宝宝。但妈妈也是好心,不想让宝宝碰有病毒的衣服……你是个乖宝宝。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看到宝宝委屈的样子,宝妈也有些尴尬。她瞬间也明白了,自己的这一声“不许动”,真的把孩子给吓到了。见宝爸在安慰孩子,她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劲爆了。于是妈妈走到宝爸身边,对孩子说,宝宝对不起哦,妈妈错了,不应该对你大喊大叫,妈妈抱抱你好不好?孩子并不理会妈妈的道歉,仍旧抱着爸爸的脖子哭个不停。宝爸对宝妈使了个眼色,让宝妈暂时回避一下。于是宝妈只好默默地退到一边,满脸内疚地看着父子俩。

午夜深谈,我们不要听话的“乖孩子”

晚上,等孩子睡着后。夫妻俩就白天的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宝妈说对不起,我白天对孩子太粗暴了。孩子还这么小,不会因为这一声“不许动”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吧。宝爸说,这很难讲。在孩子心目中,你一直是个对他最好的妈妈,从来没对他这么凶过。同时,衣服没有放到他指定的位置,破坏了他的秩序感,也有违他幼小心灵的认知。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不许动”就意味着禁止和责骂,这种行为如果长期存在,就会让孩子的胆子变小。因为“不许动”破坏了他地主动性和探索的欲望。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我们要明白,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而是要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因为“乖孩子”并不一定是好孩子,他们有他们的成长逻辑和思维方式。如果什么都不许他们做,就会让其变得没有主动性,也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胆心怕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胆心怕事。因此,我们以后得注意自己的行为,类似于今天白天的这种大喊一声“不许动”的方式,不能再出现了。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另外,在孩子的心中,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现在很弱小,他们的一切都在成年人的控制之中。他们不敢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况且爸爸妈妈又是他最亲近的人,所以他们也不敢不听。家长的这种控制,对孩子的成长不仅弊大于利,而且会增加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性。他们会以家长的标准来看待世界和周围的人,从而让孩子失去主动思考、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做好这3点,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听话的“好孩子”,意味着家长以自己的样子,或者以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来逆造孩子,可能会使他们无法应对未来的各种变化。因此,“不许动”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削弱他们的信心和自主意识。其实,人最核心的能力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适应生活变化的能力。即,识变、应变和谋变。这种适应变化的能力就是面对未知的能力,因为人只能预知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至于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知道。环境在变、社会结构也在变,黑天鹅什么时候会出现,也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家长,不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限制孩子,因为他生活在与你不一样的时代。另外,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和实物,他们只有在摆弄实物时才能进行思维。3岁以后,孩子的思维才开始逐渐摆脱动作的束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中进行简单的思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如果剥夺了孩子对事物探索的欲望,就是剥夺了他们的自我思考的方式。

家长说,我不要听话的乖孩子只要不听话的”坏孩子“,你怎么看

孩子的童年期很长,做这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尽情地探索。在陪伴、玩耍和游戏之中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养成好性格,以及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这3点:一是平等的对待孩子,因为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活力的人。二是尊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欲望,根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欲望。三是陪伴,陪伴越多越好,让孩子有序而自由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