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令人钦佩的作家,恐怕非加西亚·马尔克斯莫属。他孜孜不倦地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人民封闭落后生活环境。他笔下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巨著,其中《百年孤独》还荣获了 198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马尔克斯本人却认为,自己的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的作品,其艺术成就甚至超过自己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马尔克斯塑造了一位不幸而又自尊的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老上校一直绝望地等待着政府发放的退伍抚恤金。这位上校19岁那年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新政府许诺要给他们养老金安度晚年。

年迈的上校生活窘迫,妻子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儿子也在一次斗鸡中死去,孤苦伶仃的老两口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信守承诺,给他们寄来养老金。但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老上校渐渐绝望,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只斗鸡身上,抵御着饥饿,期待着那笔迟迟不肯到来的养老金,就像是在期待一项摆脱冷漠的制度。最终,他带着一种悲喜交集的英雄色彩走向所谓的胜利与解脱。

以马尔克斯和外祖父为真实背景下的作品

1957年,29岁的马尔克斯经过十次修改后,终于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定稿了,又过了两年,才肯在波哥大的《神话》杂志上首次发表。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经发表便在世界文坛上大放光彩,智利文学评论家路易斯·哈尔斯评价道:上校这个人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事实上,马尔克斯之所以能成功塑造出上校这个丰满感人的形象,得益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1928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加勒比沿海小镇阿拉恰达卡。他在小镇上的外祖父家一直长到八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沐浴着加勒比海的阳光雨露和风暴长大的。

加勒比地区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环境熏陶着幼年的马尔克斯,这里这里先是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残酷掠夺和压榨,后是长时间的内战与党派之争,接着是美国香蕉公司由盛到衰,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对他后期的作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后来都一一出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的小说里的“马孔多”就是阿拉恰达卡,更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缩影。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加勒比海


1940年,12岁的马尔克斯跟随父母来到首都波哥大,在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就这样离开了小镇。但小镇的生活令他无比怀念,他不止一次地梦见自己回到小镇,醒来后就在脑海中构思关于小镇的故事。

当上校这个鲜明的形象出现在马尔克斯的脑海时,他突然发现,这个形象与自己的外祖父尼古拉斯·马尔克斯上校的经历是那样相似。

外祖父曾经参加过两次内战,立下赫赫战功,荣获上校军衔。退伍后,他一直都在等着领取国家承诺过的军功奖。然而事与愿违,这笔钱直到老人去世也没有得到兑现。马尔克斯的外祖母在丈夫去世之后接替丈夫继续等待这笔酬金,直到双目失明也仍然天真地抱有希望。她对马尔克斯说:“等我死后,你们应该可以领到这笔钱。”结果却是望穿秋水,希望落空。

多年后,马尔克斯曾告诉别人,他所写的一切都是他八岁之前所知道的事情,这些素材存在于他记忆中,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某个时刻突然集合起来,形成了后来的作品。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马尔克斯


然而事实上,这部作品也是马尔克斯当时生活现状的写照。如同卡夫卡的《变形记》、加缪的《局外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样,马尔克斯根据自己的经历,塑造出了20世纪最辉煌的文学形象之一。

作品中的上校曾经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到了晚年穷困潦倒,和妻子住在一所已经抵押出去的房子里,“用小刀把咖啡罐壁上的咖啡末连同一些氧化物一起刮下来”,自己不舍得喝,把它让给患有哮喘病的妻子。要去参加小镇上“多年来头一个自然死亡的人的葬礼”,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这种遭遇跟当时的马尔克斯如出一辙。

当时,马尔克斯在《观察者报》担任记者,揭发了轰动一时的走私丑闻。结果触怒了独裁当局,他不得不离开哥伦比亚,到巴黎避难。没过多久《观察者报》就被查封了,远在巴黎的马尔克斯失业了,生活很快捉襟见肘。之后的三年,他的生活异常艰难,有时靠捡酒瓶、旧报纸卖钱度日,有时从别人那里借骨头来熬汤,然后再把骨头还给别人。他每天期待着报社能重新开张,给他写信,然而却始终绝望。

因此在作品中,从内战中幸存的上校打了一场持续8年的官司,接着又耗费了6 年多的光阴才有了享受养老金的资格,为此,他每个周末都会去港口等信,一等就是15年。这遥遥无期的等待,是上校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悲剧命运开始。

1968年,马尔克斯对采访的记者说:“我要是没有这三年穷愁潦倒的生活,我可能当不了作家。”的确,这段生活经历给了马尔克斯真实的生活素材,所以他才能够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把上校焦急不安等带来信的举动写得那么真切动人。

在不疾不徐的舒缓表面下,隐藏着令人窒息的暴力

熟悉马尔克斯作品的人都知道,马尔克斯善于在作品中控诉社会的黑暗,他喜欢在作品中用磅礴的气势表现悲观、孤独、郁闷的气氛。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却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反而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水,在不疾不徐地讲述一个老小孩的故事。

表面上看,上校乐观开朗,实际上,失去儿子的悲伤和食不果腹的绝望,让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孤独,这就导致了他的一些想法和行为非常荒唐可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堂吉诃德。

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哥波大事件”,从那以后,暴力活动始终未断,许多人在耳闻目睹了那些恐怖的暴力活动之后,变得冲动乖戾,就连文化都开始表现得黑暗冷库,在五六年的时间里竟然出版了五十多部表现暴力的小说。

马尔克斯发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他想扭转这个不正常的局面,因此他开始动手写《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尽管为了作品出版后不会没人看,他不得不随波逐流地设计了一些残忍恐怖的包里描写,比如扫荡村镇,烧杀抢掠,残害无辜等等。但他并不是直接赤裸地描写暴力,而是通过暴力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来渲染情绪。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上校老了,战争中留下的伤害导致他浑身是病,风湿、胃病、高烧无时无刻不伴随左右,更糟糕的是,他唯一的儿子因为散发传单被打死了,只留下一只斗鸡。上校夫妇精心喂养着这只斗鸡,把它看做是家里唯一的财产。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因此老两口面临着一个矛盾:是继续想方设法喂养这只斗鸡呢,还是把鸡送给儿子的朋友们,亦或是还是卖掉它换几个钱?

到此,上校的生命里,除了等到那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信之外,就只剩下面对这只鸡的纠结。

一直没有等到信的上校无奈之下去找律师,这时候他才第一次意识到,他的同事们都在等信的期间死掉了,他现在是孤身一人。没有人理解他的无助,就连跟他生活40多年的妻子也始终没有体谅过他。用书上的话说,“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意识到:自从内尔兰迪亚投降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一分钟的安宁。”这里隐藏的暴力,是战争留下的阴霾。

也正因如此,当上校意识到对养老金的等待终究是一场空望时,他把全部的希望都转移到了斗鸡身上。

本来,家徒四壁的上校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斗鸡了,但他决定“等玉米吃光了,就是拿自己的心肝也要喂它”。后来,身体上的病痛让他没有能力照顾公鸡时,妻子劝他把公鸡送到儿子的朋友们那里,结果年轻人们告诉他,要为他提供公鸡的食物。就这样,供养公鸡的食物陆续被送到上校家里,老两口开始共享公鸡的食物。

这时,他儿子的教父堂萨瓦斯来劝说上校卖掉公鸡,并给出了一个诱人的价钱,在妻子的逼迫下,上校动了心。可没想到第二天堂萨瓦斯却借故砍掉了一半的价格。这里隐藏的暴力,是人心的黑暗。

上校带着公鸡回家,决心好好喂养它,让它重新上“战场”,做一只优秀的斗鸡,给本镇和自己争得荣誉和财富。尽管这个想法是可笑的,但至少上校的人生又有了新的目标。

在小说的结尾,妻子一再逼问上校:“告诉我,我们吃什么?”上校知道自己理屈词穷,他75岁了,一直诚实、正值,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然而在这一刻,他竟被生活逼得无路可走了。到了这一刻,他的尊严、孤独、绝望、积压心底多年的愤怒、一切的一切,达到了最强烈的程度,他给出了一个答案:“吃屎。”这里隐藏的暴力,是吃人的社会和独裁专制导致的绝望。

到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从上校走投无路的辛酸中,揭露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压榨和摧残。

上校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劳苦大众的孤独

上校悲剧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原因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

在马尔克斯看来,专制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悲剧,与小说中内心纯洁的上校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冲突。为了突出这种冲突,马尔克斯说,“我不得不让他死去,他死了,我躺在床上为他哭了整整两个小时。”

上校有着光荣的历史。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20岁就当了上校。他曾经用一头骡子驮着两箱内战所需的资金进行了六天艰苦的跋涉,在条约签定前半小时,牵着快要饿死的骡子到达了驻地,把两箱资金交到了军需官的手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了拯救共和国而流了血的上校却在暮年时生活无着。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人穷志不短的老上校。医生来给他的妻子看病,并给了她一些免费的药。上校在医生告辞时却咬着牙低声问他自己欠他多少钱,丝毫没有因自己的贫困处境而打算占别人的便宜或靠人施舍。

上校的代理律师对他委托的养老金之事久拖不办,在上校去找他时寻找种种托辞,说些不冷不热的话。上校在气恼之中忍不住说了一句责怪律师的话,随即却觉得自己对律师太不公平,觉得很难为情,不仅立即纠正了自己的话,还自责说因天气热,自己脑袋里的螺丝都生锈了,以致于说出这样不当的话来。

上校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妻子到处找人当结婚戒指、卖家里的钟和画。上校得知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安,因为他担心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快要饿死了,而这是一桩丢脸的事。当妻子派他去找成衣店老板卖钟时,上校觉得自己简直倒霉透了,他担心别人取笑他。后来在妻子的劝说之下,上校才同意去卖钟。可到了成衣店之后,他又谎称自己只是顺便从这儿过,钟是送到德国人那儿去修的。正是他的这种太爱面子的弱点阻碍他去寻求可能的帮助,使他拒绝一些好心人的任何帮助,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使他暮年的生活变得愈发可悲和凄凉。

上校很天真,看不清社会的实质。早在内兰迪亚条约签定时,政府保证给二百名革命军官旅途补助费和赔偿损失。而这笔钱,上校等了差不多 60 年还杳无踪影。上校打了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官司,后来又用了六年多的时间才被登上养老金花名册。此后的 15 年里,上校怀着老牛般的耐心每个星期五到码头上去等他的养老金,然而,每次都是乘兴而去,失望而归。连信件管理员都得出结论:没有人给上校写信,肯定来的只有死亡。

正是由于这一切,使得暮年的上校尤为孤独,让人唏嘘不已。他的英勇奋战换来了和平,却并没有因此享受到一点福利,反而比那些什么都没做的人活的更惨,这就是当时拉丁美洲劳苦大众的生活现状,被压榨,被剥削,只能苦中作乐,自我调剂。


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有着永恒的孤独


在这篇小说中,马尔克斯还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上校的妻子,医生,还是堂萨瓦斯,他们也都是拉丁美洲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上校的妻子有许多和上校相同的内在品质,为了不让左邻右舍知道他们已经有许多天揭不开锅了,她拿石头煮了又煮。她跟上校一样有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了养活斗鸡,她拿出家中仅有的五角钱,让丈夫去买玉米来喂鸡,全然不顾自己还在挨饿。她耿直而又实际,总是冷静地提醒丈夫:“幻想是不能吃的”“尊严也不能当饭吃”。

如果说,妻子的形象主要是为了突出生活的艰辛,那么医生的形象则主要是为了突出社会的不公。

医生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他十分同情上校的处境,经常免费给上校的妻子看病。他心疼上校总是抱有幻想,提醒他说:“别天真了,上校!我们已经是大人了,用不着等待救世主。”他憎恶堂萨瓦斯,在上校走投无路、要把斗鸡卖给堂萨瓦斯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惟一吃人肉的畜生是堂萨瓦斯。”马尔克斯在这里借医生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堂萨瓦斯一类奸商的丑恶嘴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剥削的本质。

堂萨瓦斯阴险狡诈,趁人之危,先是诱惑上校把斗鸡卖掉,然后欲擒故纵地降低价钱,实则另有所图。正是有了他的对比,上校才显得更加正直感人。堂萨瓦斯象征着当时社会阴暗的一面,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拉丁美洲专制阶层的贪婪无耻行径,令人作呕。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以一种自嘲而幽默的方式结尾的。上校终于醒悟到,他苦苦追求的全都是泡沫。信件是永远等不到了,就连斗鸡也不属于他,而是属于整个镇子。他彻底释然了,他无奈地将痛苦升华成了信念,然而这信念也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在历史面前,他成了一个永恒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