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伤寒论》中张仲景为什么对病症的原因没有过多的分析,而着重说了症和方?

伤寒之我见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的病变特点,以六经为纲,将外感热病的发病过程,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病证,来进行辩证论冶。六经可分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和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都是前圣人绐病的准绳标准。

它的症状原因也写得很明确,如果深入其内容也有很深奥,伤寒门中篇举例了很多病证、译按。如太阳经病由腠理蔬松,风邪犯卫,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与邪气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使腠理蔬松,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出,恶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风邪入侵,经气不舒,阻滞津液的运行,经脉失其濡养,则项背强急。脉浮缓主表虚。

又如太阴病证原因,脾虚失运,中阳不振,致寒湿内停,气机郁滞,故腹满时痛,食欲不振;脾气不升,寒湿下注则腹泻;胃气不降,浊气上逆则呕吐。有阳虚不能温煦体表肢体,故四肢厥冷。心肾虚衰,阳气不振气血不足,致精神萎靡,困倦欲寐。阴寒内盛,故口不渴。亦有因肾阳虚,不能化气生津,或下利甚损伤津液而致口竭,但以喜热饮,饮量不多为特点。小便清长。这些都是伤寒论其中一小点症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