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民政局看到有很多中老年離婚,為什麼結婚這麼久,到了老年要離婚呢?

鄉間一抹陽光


人們常說“

少年夫妻老來伴”,婚姻裡讓人嚮往的事情就是能夠白頭偕老。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在晚年時選擇結束婚姻,也恰恰說明,婚姻並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表現穩定的程度,它總是充滿著變數,提醒著婚姻中的男女,要保持經營的心態不能鬆懈。

忍無可忍型之下的必然選擇

有很多的夫妻,年輕的時候感情就不太和諧,有一方的包容性比較強,再加上孩子的因素,也就這麼把關係維持了下來。

不過這樣的婚姻裡面,如果伴侶沒有及時的改變自己的個性,仍然維持之前的相處模式,那麼在長時間的積累之下,問題的爆發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 很多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他們的婚姻雖然不再是父母包辦,但是受當時社會現狀的影響,遠沒有現在的年輕人戀愛所經歷的過程豐富,愛情的成分有多少還真的很難說。

朋友的婆婆和公公去年離得婚,兩人如今都快到80歲了,年輕時就是爭吵不斷,但是為了三個孩子還是維持了下來。等到退休以後,也許是空虛無聊的原因,老太太迷上了保健品,經常出去聽課。開始的時候為了領些小禮品消磨時間,家人也沒有太過反對,可是等她慢慢的開始花錢購買,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老太太每個月的退休金五六千塊錢,有一大半花在購買保健用品上,家裡囤積的商品各式各樣,吃的、喝的,沙發、床墊、枕頭,為此家裡人跟她溝通過多次,可是一點效果沒有。老爺子為這事跟妻子吵過很多次架,去年一氣之下就瞞著孩子們離了婚。

用老爺子的話說:忍了一輩子,臨走前怎麼也要舒心的活一下。

所以你看,婚姻的長久並不能說明感情的穩固,有些人也註定無法攜手餘生。

不能原諒的錯誤,老人也不例外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一個社會問題:該怎樣對待身邊遇到的老年人

公交車要不要讓座?遇到摔倒的老年人能不能攙扶?有不文明行為的老年人我們能不能制止?

諸多問題的出現引起了廣大網民的熱議,很多網友把矛頭指向老年人群體,建議取消他們享受的優待,甚至認為老了就應該待在家裡,不要出門給別人添麻煩。

這種觀點很荒繆,把個體問題放大到整體去指責,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事,那些讓我們對善良、誠信失去信心的人,只是老了的壞人,而不是人老了就開始變壞。

英國導演理查德·隆克瑞恩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追隨你腳步》講述了中老年女性自我救贖的故事:

桑德拉與老公結婚40年,在她計劃與丈夫享受退休後的生活時,卻意外逮到老公在與閨蜜偷情,並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五年。她從家裡搬了出來,到倫敦投奔到妹妹碧芙家。

好不容易等來了老公的電話,卻是通知她自己要搬去跟情人同居,還假惺惺的表示:我不是故意傷害你的。

心灰意冷的桑德拉在姐姐的帶動下,開始學著改變自己,她從跳舞課上找到了自信,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

感情裡面,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觸碰的,底線一旦被打破,就意味著維持婚姻的根基不復存在,這樣的婚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不管處在什麼人生階段,原則性的錯誤都不能觸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