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實力那麼強悍,明明是大唐盛世,為何還要派公主和親?

風雲一點通


之前我在《那些年潑在文成公主身上的髒水》系列第二遍寫到了相關內容,但受篇幅所限尚覺言之未盡,這次我又補充了一些資料,從一個更高的視角詳述之。

很多人一提到“公主和親”馬上就肝火上升、氣串兩肋,破口大罵朝廷闇弱、軍力不足,使一弱女子離鄉背井遠赴異域。

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些公主和親是在被逼無奈的狀況下成行的,但有些和親則存在明顯的政策性訴求。

今天我們就以唐朝參與和親的十九位公主為例,分析一下唐朝在此事上的政治性考量。

在談及公主和親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唐朝的時代背景。

一、唐朝“天下秩序”的形成。

唐朝的“天下觀”沿襲自隋朝毋庸置疑,但隋亂之後,長城南北形勢互易,突厥趁中原紛亂之際,從向隋稱臣一躍而成天下霸主。

《舊唐書·突厥傳》也稱其:“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此時的唐朝,完全談不到所謂“天下秩序”的構建。

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突厥頡利可汗揮兵二十萬直入關中,剛剛通過玄武門之變,拿到唐朝控制權就李世民,不得不在渭水河邊與突厥斬白馬立盟,史稱“渭水之盟”。

但李世民畢竟是李世民,他即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同時訓師經武,聯絡對突厥不滿的部族。不過短短三年,中原便恢復了元氣,長城內外戰略形勢再度易轉。

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以頡利可汗既請和親,又援助梁師都為藉口,六路大軍齊頭並進北伐突厥。次年,唐軍大敗突厥,生擒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

當時,東突厥為北方魁首,威勢尚存,但在唐軍打擊下,如沸湯潑雪旋即而亡。此事一出,整個亞洲的遊牧部落無不震懾,太宗“天可汗”之名已成。

從此時開始,唐朝才有能力開始構築屬於自己,有別於隋朝的“天下秩序”構架。

二、構建“天下秩序”的四大柱腳。

在屬於唐朝的“天下秩序”模型中,有四個結構性的支柱撐起了整個體系。它們分別是“羈縻州府制度”、“質子及宿衛制度”、“內附蕃夷子弟入學(國子監)制度”及“公主和親制度”。

由於此篇文章不是專門討論唐朝的“天下秩序”構型,故前三大制度不詳述,我們只詳細闡釋一下“公主和親”制度。

和親制度肇始於西漢,漢臣婁敬曾上書漢高祖申明利害:

其一、蠻夷因和親而獲中原“厚幣”,基於愛慕中原物資,必然大受歡迎,連帶內地禮數風俗可透過和親產生影響力;

其二、和親公主必因彼等愛慕“重幣”而為“閼氏”(王后),並於中原成為翁婿關係;

其三、若和親公主之子繼承大統,則豈有外孫與外祖父相抗衡的道理?

幾乎一模一樣的話李世民也說過,“北狄風俗,多由內政,亦既生子,則我外孫,不侵中國,斷可知矣。”

由此可見,公主和親制度從肇始之日起,便暗藏政策性的內核。

漢地政權寄希望於通過這種政策,對周邊政權施行軟實力影響。至於其政策是否奏效則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誰都不敢保證效果如何。

同時,上述兩段話也可以解釋,為何漢族政權始終都是嫁女兒,從未有娶皇后案例。因為,和親的長遠目標是出現一個帶有漢族血統的異族政權首領,而不是相反。

說到軟實力影響,與公主和親相配套的還有“納質”、“宿衛”和“入學”三個手段,這就是我們前述的“質子及宿衛制度”和“內附蕃夷子弟入學(國子監)制度”。

唐朝時,曾要求內附諸蕃首領自身或首領的子侄入朝為質,《貞觀政要》便記載:“選其酋首,遣居宿衛”,類似記載在新舊唐書中也屢見不鮮。

對於這些入京為質的人員,唐朝有一整套相應措施,一般先是入國子監學習漢族文化,然後根據“個人表現”、“政權重要性”以及“其在國內的影響力”相應“授官宿衛”。

《冊府元龜》曾記載這樣一件趣事,吐火羅葉護(君主)的弟弟,在長安為質獲授四品中郎將。他感覺很委屈上書朝廷叫屈,因為同為人質的吐火羅屬國石國、龜茲國人員獲授了三品將軍。

同時,這些入學國子監的質子們,對唐文化的仰慕達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他們不但著漢服說漢話,還能熟練的吟詩作對,甚至曾有吐蕃使臣太過仰慕唐朝文化,死活不想回國,請人代言皇帝:“跟我國內說,我已經死了。”(“伏望報之雲其使已死”)

三、和親制度下的外交取捨和向背。

除軟實力影響外,公主和親還標明瞭唐朝對外的取捨傾向和親疏向背。

這一點上,對薛延陀的態度的變化是最典型的例子。

隋亂之時,唐朝和薛延陀共同感受著東突厥的壓力,李世民在聯合薛延陀打敗了東突厥後,薛延陀歸附唐朝並建立了薛延陀汗國。

在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前,兩國關係尚好,李世民曾將新興公主許婚薛延陀。

這位新興公主是李世民第十五女,根正苗紅的唐朝公主,如果她能順利和親,將是唐朝歷史上第一位和親異域的唐朝公主。

因為之前參與和親的弘化公主(吐谷渾)和文成公主(吐蕃)都是宗室女,而再前的四位公主,雖有兩位是李淵的親生女兒,但嫁的都是歸附唐朝的異族大將。(詳見文中“唐朝公主和親一覽表”)

但薛延陀最終也未能娶到新興公主,因為唐朝發現薛延陀汗國已在北方做大,隱隱有第二個東突厥之勢。

李世民也挺逗,當時薛延陀趕著十萬匹雜畜作為聘禮前來迎親,可途中遭遇暴風雪襲擊,牲畜凍斃走失過半。

太宗便以“聘禮不足”作為理由回絕了薛延陀。

李世民當然不差這點牲畜,如果有必要就是倒搭點牲畜,他也能把女兒嫁出去。

唐庭君臣的一次奏對,充分說明了唐庭在此事上取捨的原因。

如果將公主嫁給了薛延陀相當於認可了其地位,會讓周邊族裔更加馴服。(“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國之婿,雜姓誰敢不服!”)

而如果不許婚,那就會讓周邊族裔知道,薛延陀並沒有獲得唐朝的支持,不久他們就會崩盤。(“今吾絕其昏,殺其禮,雜姓知我棄之,不日將瓜剖之矣”)

果如李世民所言,三年後(貞觀十二年,724),薛延陀在唐朝分化瓦解和周邊族裔圍攻下滅亡。

同樣,在對吐谷渾國內政治勢力的支持上,也能看出唐朝和親的選擇性。

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繼位之初,年紀幼小,朝中大臣爭權導致國家大亂。當時諾曷缽並不是其國內勢力最大的政治勢力,但唐朝決定投注於他,先派李靖領軍彈壓各方勢力,而後封諾曷缽河源郡王。

等到貞觀十年(636),諾曷缽親自入長安求婚,李世民又將弘化公主相嫁,嫁妝甚為豐厚。

通過弘化公主的和親,諾曷缽相當於獲得了當時東亞霸主的背書,逐漸穩定住了局面。

從上述兩個相悖的例子可以看出,唐朝對和親與否的問題上,更多表現在政治投資上。
通過和親與否的選擇,來表明對其政權的取捨,並以和親的方式,謀取唐朝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見,以初唐、盛唐的強勢地位來說,迎娶唐朝公主(尚公主)是件極為榮耀的事情,各方勢力樂此不疲,如果求親未遂自然會非常惱火。

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突厥毗伽可汗在求婚被拒後,便口出怨言“屢請不獲,愧見諸蕃耳”。

“屢請不獲,愧見諸蕃耳”,足見運作良好的唐朝和親制度,在周邊異族政權中的影響力。

甚至到了中唐時期,雖然經過安史之亂的打擊,唐朝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但依舊能夠憑藉公主和親獲得利益。

中唐時期(肅宗、代宗、德宗三朝),面對吐蕃盡佔河隴的巨大壓力,三位全部和親回紇(回鶻),成功建立了唐回之間的“反吐蕃聯盟”。

回紇可汗在迎娶唐朝公主後與吐蕃決裂,並稱昔為兄弟,今為半子,如果吐蕃為患,子當為父除害。(“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如果吐蕃為患,子當為父除之”)

四、公主和親與唐朝國力強弱的關聯性

有很多人將公主和親歸咎於國力孱弱,並以此作為唐朝國力不強的證據。但其實唐朝和親密度最大的時期,恰好是唐朝國力最鼎盛的時間,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特意整理了一張唐朝公主和親的表格。

上面是我從《唐會要》中整理出的《唐朝和親公主基本信息一覽表》,表中的19位公主都是和親成功的,另有幾位公主許了婚,但唐朝後又悔婚,未能成行,不在此列。

表中有一處頗為值得玩味,如果以皇帝的時期作為劃分,太宗李世民時期共有6位公主出嫁,佔比31.6%;中宗李顯時期1位,就是金城公主;玄宗李隆基時期最多達到了8位,佔比42.1%;肅宗、代宗、德宗、穆宗時期各1位。

換句話說,初唐、盛唐時期和親公主15位,佔比高達79%,而到了內憂外患的中唐、晚唐,只有4位公主和親,佔比只有21%。

如果按照網上流行的理論,豈不意味著初唐、盛唐弱於中晚唐?

其實,對於“公主和親”有一個多少帶點悖論的理論,即“和親”說明雙方都沒有充足把握,用菜刀直接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和親其實雙方能夠妥協的產物。”

因為,如果一方已經是碾壓性的優勢,就不需要和親了,直接搶豈不更簡單些?

安史之亂後吐蕃鯨吞河隴、西域,兵鋒時時威脅關中,唐蕃間反倒沒有和親基礎了。

這恰好與前表格中和親公主的年代相吻合,中晚唐時期,唐朝內憂外患,此時和親又有何用?

說真的,如果一個公主就能解決邊患的問題,那還養軍隊幹什麼?多生幾個公主就行了!

“和親”始終是種政治手段,而政治手段,恰恰在國力強的時候管用,真到積貧積弱的階段,反倒是軍隊管用,正所謂“弱國無外交”。

另外,從和親公主的去向,也可以窺見唐朝外交的重心。

19位和親公主中只有6位嫁到東部,2位和親奚、4位和親契丹,佔比31%。

其餘全部遠嫁西部,分別是吐蕃2位、突厥3位、鐵勒1位、吐谷渾1位、突騎施1位、寧國1位、回紇(回鶻)4位。

這說明唐朝對西部的重視遠超東部,反過來說就是,西部對唐朝的重要性和對關中腹地的威脅也遠超東部。

這一點,從唐朝節度使的設置和擁兵數量能夠清楚的看出。

在“天寶十節度”的兵力數量上,控制西北的安西、北庭、攏右、朔方、河西五大節度使坐擁精兵二十五萬餘人,佔全部全軍總量的52.7%。如果再算上西南方向控制南詔、吐蕃的劍南節度使,整個西北軍隊數量佔比超過六成。

而號稱“掌控半數天下雄兵”的安祿山所控制的范陽、平盧兩鎮軍隊定額14.6萬人,佔比不過26%(安祿山只能控制河東的一部分軍隊)。這也和他起兵15萬人,詐稱20萬的人數相符合。

與此數據相吻合的是,公元713年—755年間(玄宗開元初年至天寶十四年),唐朝總計對吐蕃用兵26次,對突厥12次,對南詔6次,而對契丹和奚則只有9次和2次,西部軍區的軍事行動佔比高達80%。

哪個方向對關中威脅更大一目瞭然了吧!

以公主和親的方式分化、拉攏西部各政治勢力,也就成了唐朝政策實施的重要手段。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謂“和親源於國力弱”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唐朝國力最強之時,正是和親手段用的最頻繁的時期,也只有在這一時期,和親的政策效果才更明顯。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很多時候和做生意的商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二者都時時刻刻謀求“以最低成本,獲取最大利益”。

所以,自古以來“效費比”就是考量事務可行性的基礎,從不考慮“效費比”的皇帝,通常都幹不太長,比如隋煬帝。

而“公主和親”算是一個效費比相當優秀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因為戰爭毫無疑問是成本最高的方式。

綜上所述,“公主和親”是一種政策性的手段,其根本在於“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

這種政策的實施確實與國力強弱有關,但是正相關狀態,即國力越強和親政策效果越好,而不是相反。

說了這麼多有關和親的內容,我們一直都是從更宏觀政策性的角度來談論問題,但如果從個體的角度上說,“和親”就顯得不那麼人道了。

畢竟,讓一個弱女子離親別友、背井離鄉,生活在風俗迥異的異地,有悖於中國自古以來的人倫傳統。

另外,漢藏史料裡確實都有兩位公主生活不算幸福的記載,甚至金城公主曾動過出走失密國(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念頭。

因此,唐詩中對於和親的公主多有同情,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李山甫所作七絕《代崇徽公主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真是無限諷刺!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和親,有兩種,這兩種形式相似,但實質卻是天壤之別。第一種和親,是國家虛弱時的和親,這是將女人獻給外國,屈辱求和,是一種無奈之下的喪權辱國;第二種和親,是國家強大時的和親,這是將女人賞賜給外國,是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政治經濟秩序的一種最高規格的手段。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屬於第二種,唐代所有公主對外和親都是屬於第二種,唐代沒有任何一次和親屬於第一種。

這裡所說的和親,是指中國將公主、宗室女子或者宮女下嫁給外族,至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嫁娶,那叫做聯姻,不是這裡所說的和親。和親不僅僅在中國有,在外國曆史也長期存在,比如東羅馬帝國就有很多和親,10世紀巴西爾二世皇帝曾將妹妹安娜公主下嫁給基輔羅斯公國的弗拉基米爾大公,13世紀米海爾八世皇帝曾將兩個女兒分別下嫁給金帳汗國權臣那海和伊兒汗國大汗阿八哈。東羅馬的這兩次和親,也是性質不同的,巴西爾二世將妹妹嫁給羅斯王公,是上文說的第二種和親,即國家強大時的和親,米海爾八世將女兒嫁給蒙古宗王,則是上文說的第一種和親,即國家衰弱時的和親。同樣的,這裡所說的國外的和親也是指文明國家將女人送給野蠻國家,而像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聯姻不算和親。

國家衰弱和國家強大時的兩種和親,現在人們普遍瞭解的只有第一種,而通常無視第二種,於是片面的認為和親都是屈辱的。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在中國,最初開始的對外和親,就是一種屈辱的產物。早在公元前2世紀初,西漢初年,漢高祖為平定山西、河北的諸侯叛亂,大舉親征,而匈奴人也捲入其中。結果,漢高祖本人親自率領的先頭部隊脫離了主力大軍,被莫頓單于團團包圍在大同的白登山。突圍以後,漢高祖採納了婁敬的建議,對匈奴和親,將宗室翁主嫁給冒頓單于,再贈送大量的財物,換取漢匈之間的和平。此後,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繼續對匈奴和親,又分別將三位翁主下嫁給冒頓單于、老上單于和軍臣單于祖孫三代。甚至於在漢高祖駕崩之後,狂妄自大的冒頓單于寫信給呂太后說:“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意思是,本單于是個光棍,太后您是個寡婦,不如咱倆湊合著過吧。而呂太后卻不得不卑辭婉拒。這件事,連同白登之圍,被漢朝視為奇恥大辱。當時的和親,正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進行的,自然被後世歷代中國人視為不能忘懷、永誌不忘的國恥。

但是,漢元帝賦予了和親另一個維度的意義。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斷絕和親,隨後大規模反擊匈奴,一直到漢宣帝時期,匈奴內亂,呼韓邪單于投降漢朝,漢宣帝全力扶持呼韓邪單于,助其擊敗對手,統一匈奴。從此,匈奴跪倒在漢朝腳下。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進京拜見漢朝皇帝,並請求和親,漢元帝將宮女王昭君下嫁給呼韓邪單于。現在人們常說,昭君出塞是和平與民族團結的象徵;但一百多年前出塞和親得四位翁主比王昭君地位高貴的多,卻沒有人說她們也象徵和平與團結,因為她們的出塞是國家的恥辱。但昭君出塞不同,此時匈奴已經全面投降漢朝了,昭君出塞是天朝上國對周邊蠻夷的恩賞,需要匈奴世世代代感恩戴德、無以為報的。而且,昭君出塞以後近六十年,漢匈之間一片和平,邊境繁榮,再無戰爭。這表示,匈奴已經被全面納入了漢朝治理之下的國際秩序之中。從昭君出塞以後,直至唐宋,和親的含義都被固定為第二種,也就是國家強大時對周邊蠻夷的羈縻手段,而且是最高規格的恩典。北周將千金公主嫁給突厥沙缽略可汗,隋朝將義成公主嫁給突厥啟民可汗,都是這樣的,都是第二種意義的和親,絕對不是國家的屈辱。

唐朝的對外和親,仍然是這第二種含義的和親。唐朝對外和親很多,比如唐太宗將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諾曷缽(文成公主入藏前一年出嫁的),再比如唐玄宗將和義公主遠嫁給費爾干納的拔汗那王阿爛悉達幹,再比如唐德宗將女兒鹹安公主嫁給回鶻武義成功可汗,再比如唐穆宗將妹妹太和公主嫁給回鶻崇德可汗,其中,鹹安公主和太和公主都是真正的公主,分別是唐德宗和唐憲宗的親女兒。

文成公主入藏和親,也是同樣性質的和親。雖然在後世,吐蕃成為唐朝最為強大的敵人,特別是安史之亂後,吐蕃幾度把唐朝逼上絕路,但是唐朝初年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只是個新興的暴發戶,與中國相比,吐蕃顯得非常無德無能。大唐的光輝普照四海,北邊青海方面的吐谷渾就得到了唐朝公主,所以松贊干布也想要。唐太宗一開始是拒絕的,所以唐蕃在川西松州幹了一架,吐蕃大敗。松贊干布派遣大論(相國)祿東贊(噶爾·東贊域頌)帶了五千兩黃金到長安謝罪,並再次求婚。唐太宗已經發現了吐蕃這個新興暴發戶的潛力,於是答應了,就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江夏王李道宗親自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干布從拉薩跑到青海瑪多的柏海迎親,時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為西藏帶來了文明的曙光,帶去了先進的文化、科技、工農業技術,極大的促進了整個青藏高原的文明發展與進步,所以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非常高,高過任何一個吐蕃王后,在後世的西藏文化中也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永遠不要小瞧一位和親公主的作用,因為公主和親是一個野蠻民族歷史發展中非常重大的里程碑,文成公主是這樣的,外國也是,比如先後和親基輔大公國、莫斯科公國的東羅馬安娜公主、索菲亞公主,為俄羅斯人帶來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前者使斯拉夫人集體皈依了東正教,後者直接促使俄羅斯走出愚昧、跑步進入完善的封建社會。

除了文成公主入藏之外,還有一位金城公主,也是宗室之女,是在唐中宗年間入藏,即710年,下嫁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不過,金城公主的地位也非常高,但由於一系列因素,她的作用不及文成公主。在此之前,吐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足以與唐朝抗衡的帝國,二者在西域和青海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戰爭。當時,赤德祖贊只是個6歲的屁孩子,吐蕃實權掌握在他的奶奶、松贊干布的兒媳婦沒廬氏赤瑪倫手中,她的老公芒松芒贊、兒子赤都松贊都英年早逝,孫子赤德祖贊年幼,壟斷吐蕃大權的噶爾氏家族剛剛被赤都松贊連根拔起不久,內憂外患,矛盾重重,赤瑪倫急需外部支持,這才有了這場和親。但是金城公主入藏,帶去了一份過於厚重的嫁妝,受吐蕃賄賂的大臣楊矩建議將河曲之地送給吐蕃,也就是海南、黃南、甘南三個州一帶,此舉導致後世唐蕃戰火連綿。在8世紀二三十年代,唐蕃雙方戰爭不斷,唐玄宗時期的大唐當然吊打吐蕃,此時的金城公主發揮了巨大作用,親自上書唐玄宗,積極斡旋促和,促成了733年的赤嶺之盟。但是739年,維繫和平的金城公主去世之後,唐蕃之間的大戰又開始了,吐蕃被唐朝打的死去活來,要不是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吐蕃根本沒有翻身之日。雖然金城公主的作用不如文成公主,但是,這是時代的悲劇,兩個大帝國爭雄是不可阻擋的客觀必然,金城公主一介女流已經做到最好了。金城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依然十分崇高,下一任贊普赤松德贊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金城公主的兒子,雖然事實上不是。

所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入藏和親,絕不是什麼喪權辱國的和親,而是大唐為管理當時的國際環境而做出的恩賞,迎娶大唐公主是吐蕃所能享受到的至高無上的恩典。當時,迎娶唐朝公主,是一個什麼樣的禮遇呢?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和房玄齡商量後決定,答應薛延陀部的和親請求,將新興公主嫁給薛延陀可汗夷男,夷男大喜過望,說:“我本鐵勒之小帥也,天子立我為可汗,今復嫁我公主,車駕親至靈州,斯亦足矣!”當然,因為種種原因,這次和親最終沒有能成功。但這是當時周邊民族迎娶大唐公主時的心情的真實寫照。

所以說,實質重於形式,送公主出去和親,不一定就是國恥。反過來,外國把他們的公主送到中國來,也不一定就是中國的好事。遙想當年,南北朝時期,突厥木杆可汗開心的坐在寶座上,北齊和北周的使臣在下面互相罵的死去活來,只為爭先恐後的迎娶突厥公主,此時,比漢初將翁主下嫁匈奴,還要恥辱百倍。更早一點,柔然還強大的時候,西魏文帝元寶炬,被迫迎娶柔然公主鬱久閭氏做皇后,付出的代價之一是,他被迫廢黜了出身高貴、美麗高雅、恩恩愛愛、相濡以沫、生了十二個孩子的乙弗皇后。因為鬱久閭氏嫉妒,動不動就給孃家訴苦,柔然動輒南侵,西魏被迫將乙弗皇后殺害,臨死前,乙弗皇后揮淚說:“願至尊享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這樣看來,迎娶外族公主,究竟是福是禍呢?

所以,和親,是古代的一種規格非常高的政治活動,有利有弊,但究竟是國之幸事還是國之大恥,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唐朝時,文成公主入藏和親,不是國恥,是大唐實力的生動體現,唐朝所有的公主和親,全都不是國恥。

下圖,是吐蕃權臣祿東贊來到長安為松贊干布求婚的真實寫照,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坐在步輦中的是唐太宗,左側中間站著穿錦袍的是祿東贊,



龍豹雞


感覺有人對和親有誤解。

元朝那麼強大,為何還要和高麗和親?

西漢把王昭君嫁給呼韓邪,不但不是真公主,連假公主都懶得封了,呼韓邪感恩戴德都來不及,才沒那個膽子計較。

因為這時候和親已經變成一種恩賜了。

柔然把公主嫁給東魏權臣高歡,指名要高歡娶,不能世子高澄娶,把高歡逼得原配做妾,生病了也要坐車去看公主,憋屈的是誰?西魏的傀儡皇帝元寶炬也好不到哪裡去,被迫廢黜恩愛的原配還把原配殺了。


代牧益州閻文平


簡單說,唐朝對外策略是:有的和親,有的不和親。

比方說,唐朝對抗高句麗、突厥,幾戰全勝,那麼就不和親。

反之,再看唐朝對抗吐蕃。

西安(長安)唐朝年間行政區劃就屬於吐蕃。並由吐蕃扶持唐廣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長安)稱帝。

西安(長安)關中地區唐朝年間就被吐蕃攻破,成為唐朝年間最大的笑話,“天子九逃,國都六失”。因為不能“長治久安”,唐以後宋代“長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從未攻佔拉薩,而吐蕃攻佔了西安(長安)關中地區。

那麼就需要和親。


用戶67724358697


首先明確一下,唐朝雖然強悍,但也不是可以同時吊打周邊部族,實力強悍,但是捍衛自己也需要發動戰爭,哪有和親付出的代價小。

①和親代價小

在唐朝文化氛圍並沒有排斥和親這件事,而且自漢朝已有先例,所以,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貧民百姓,都對這種事情司空見慣,能用最少的代價,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

②唐朝也不是可以任意而為

唐朝實力的確強大,但那也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才有絕對的優勢,一對多,就要考量一下啦,恰逢,唐朝時期,周邊少數民族部落林立,各個實力都不差,因此採取和親政策,可以避免兩線作戰。


宇少大大


其實前唐初期唐高祖李淵在平定天下時,內憂外患,為避免天下不定,採取和親,經過太宗發展宏圖,國力強盛起來,高宗弘揚太宗宗旨,繼續平定外患,為後面的開元盛世埋下很好的伏筆。但是敵人是打不完的,最有效的是收攏人心,外夷稱臣,威震四海,慢慢以文化來同化有一句話叫做,不戰而屈人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