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為什麼現在好多招聘單位都明確年齡不超過35歲?超過的怎麼辦

正好跟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她聽到一個說法是“要麼你升上去,要麼沒人管你;我認識一幫35+/40+的大牛,或者創業,或者在家擼貓”。這算為未來指明瞭方向了嗎?當然不是。因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35+的人既沒有積累足夠的競爭力,也沒有積攢足夠的錢,35+日子還得照常過。

第一,招聘單位明確不找超過35歲的人嗎?至少不全面。

這個說法現在特別火,所以,好像是真的一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比如,哪家公司的總經理要求不能超過35歲?再比如,誰說保安員、保潔員不能超過35歲啦?都不是。

現在,人們看到的“不招聘35歲以上的人”的這個話題點,更多來自互聯網、IT業、新興行業。一方面,有現實的原因:比如,本身工作節奏特別快、加班多、要求員工all in、要求員工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等,這些都更傾向於招聘沒有成家立業的人群;另一方面,是財大氣粗的原因:這些行業雖然勞動強度大,但待遇也好、又有“夢想”的光環在,所以吸引了眾多年輕的求職者,求職者眾必然就多了篩選的餘地,所以,才會底氣說我不想要超過35歲的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行業的人一般都是社交媒體的活躍者,所以,他們的吐槽會更容易被討論、更容易獲得關注,但並不是事情的全部。

雖然我剛剛覺得例子也比較極端,但想明白為什麼這個點炒的火熱之後,你再踏下心來認真看企業的求職信息,會發現:真正限制年齡、對年齡特別在意的,一定不是大多數崗位。這不是追風的事,一個崗位的需要什麼要求,會受到:崗位本身職責範圍、崗位任務對任職能力的要求以及求職者競爭情況比拼結果等方方面面的影響,絕不會僅僅是年齡。


為什麼現在好多招聘單位都明確年齡不超過35歲?超過的怎麼辦


第二,35歲以後確實會面臨職業的天花板。

當然,35歲以後確實面臨職業的天花板,這些天花板是什麼呢?

1.你的精力:大概率上說,35歲以後的人已經結婚生子,勢必需要給家庭留出一些時間來;而且,身體的狀態也跟20幾歲的時候不一樣,未必已經有頹態,但體力恢復上至少沒有那麼快。同樣加班一通宵,需要緩的時間可以會變成。

2.你的經驗:一般來說,35歲有大概10年上下的工作經驗了,應該是很豐富了,但是,一個崗位上真的需要這麼久的經驗積累嗎?哪些工作2、3年的人,在經驗上可不一定比你差,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增加值會遞減——也許真的有些你的經驗別人是不知道的,但那也一定不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也就是,一般情況下沒啥用。

3.你的學習能力:這一條實際上是受到前邊兩條的共同制約:一方面,由於精力分散學習力本身會下降;另一方面,你的經驗很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已經是“滿”的啦,不需要再補充。

4.你的勁兒頭:“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相信一定會有一些經歷讓你深有同感。所以,在機會再次出現的時候,往往會懷疑、會退縮、會覺得好事不會降在自己身上。那麼,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你沒有勁兒頭,甚至特別圓滑,就是各位大佬經常口誅筆伐的典型代表,也是現在裁員是重點對象。

以上這些,你可以對號入座,不管是哪一條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職業發展,特別是在跳槽、換行的時候,是會被對方質疑的點,這件事不認也不行。

為什麼現在好多招聘單位都明確年齡不超過35歲?超過的怎麼辦


第三,有危機感不完全是壞事,怎麼辦?

找到我們可能的短板,當然就是找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解決。從這個角度上看,趁著這個話題思考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未嘗不是一件事好事:1.提前進行職業規劃,找到更合適自己的位置。

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狀態會呈現下滑的趨勢是自然現象,雖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會不一樣,按這個趨勢都是一樣的。所以,跟20幾歲的人拼加班、拼體力,顯然是不明智的。說到職業路徑,具體可以有3個方向:

1)一個方向是走管理路線,這需要管理相關的能力以及機會,非常好,但概率不高;
2)一個方向是二線支持部門,比如培訓、顧問、質量督導等,這需要特別強的業務能力,特別是發揮自己經驗優勢,也很不錯,而且概率比管理崗要多一些;
3)再一個方向就是轉專業或者轉行了,也就是不是沿著自己的專業或者職業路徑走,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者接受新的安排,最終一定會找到路,但好或者不好就不一定啦。

2.不只是經歷,把經歷變成自己的經驗。

同樣是10年的工作經歷,但每個人積累的工作經驗是不一樣的。這裡,除了本身能力、態度的影響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方法。與“只是努力做好每件事”相比,我們還需要問自己:1)為什麼要做這件事;2)這個結果讓人滿意嗎?3)如果重新來過,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4)類似的事情是否可以有一套解決方案?5)如何避免這件事上犯同樣的錯誤?

為什麼現在好多招聘單位都明確年齡不超過35歲?超過的怎麼辦


最後,有一些積累會讓自己更從容。這是最掏心掏肺的建議了,月光族很灑脫,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一定越來越體會到金錢的重要性。我們不是非要大富大貴,但日常生活能夠從容一些肯定會更好,所以,注意個人的財務管理,多給自己攢點錢是非常實際的。

所以,我認為“不招35歲以上的人”本身不是一個真實的命題,只是在個人崗位上才會體現的明顯;但35歲以上確實面臨著現實的職業發展瓶頸,需要提前計劃才好打破這個天花板,讓自己在35歲之後又更好或者更符合自己內心需求的職業成長(PS: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升職加薪、成為總經理,有了35歲以前的積累,在35歲以後可以從事自己更開心的工作也非常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