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昨天我在写一战时的美国温切斯特反坦克步枪时,提到了温切斯特参考了他们之前一款名为伯顿(Burton)M1917的机枪,评论区有不少小伙伴问到了这款机枪的来历,也有不少战地一的玩家纷纷表示想知道游戏中这把枪在现实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今天聊聊它。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伯顿机枪的全称是Burton Light Machine Rifle,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是轻型机关步枪。这名字很诡异是不?先别纠结,考虑到研发背景还是一战,当时世界各国对轻机枪这个定义还没完善,比方美国人当时将绍沙定义为自动步枪而不是轻机枪,后来他们自家的BAR也是自动步枪。因此伯顿轻型机关步枪这么名就按照现代轻机枪去理解就行。

它研发于1916年,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还在快乐的当一战观察员以及卖军火。一战时虽然固定翼飞机已经很普遍,但用作观察、防空的气球在战场上很普及,还有如同利维坦版可怕的巨兽——齐柏林飞艇。而当时常规子弹对付飞艇效果不咋地,打几个洞对于带有金属龙骨,还有备用氢气填充的齐柏林而言压根无所谓。伯顿机枪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这些飘在天上的打气球~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要打气球,最好满足两个要求:

1、火力足,单位时间内能泼足够的弹丸过去。

2、弹丸得带燃烧剂或者足够的曳光剂,争取点燃气球。

英法的解决办法是从仓库里找了一堆黑火药时代的11x59mm黑火药步枪弹,因为这批货口径够,方便在里边塞燃烧剂,下图就是当时英国佬用的11mm维克斯弹链。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美国人的解决方案则是重新设计一种成本更低廉的机枪,伯顿机枪的设计师Frank·Burton是温切斯特公司的设计师,他当时直接用娘家公司当年为自动装填步枪设计的.351无底缘弹为蓝本,改出了一款带燃烧剂的尖头弹——.345WSL(8.76mm口径)。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回到枪本身,.345WSL的壳长只有35mm,从现代眼光去看完全可以把他当做一种中间威力步枪弹,所以并没有采用刚性闭锁。而且.345WSL的前身,.351WSL是由温切斯特1907发射的,这款半自动步枪也是自由枪机原理,因此伯顿机枪用自由枪机原理完全没问题。这种结构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但代价是整个枪机得设计很重,而且复进行程也较长。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伯顿最俏皮的是呈V型的两个20发弹匣,但他们两并不能同时供弹。虽然机枪确实有两个与机匣相连的弹匣井,然而实际上是一深一浅的插在上边。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玩过战地1的玩家应该知道这个原理,插入较深的弹匣供弹,打完了之后稍微拔出来一格,然后另一个较浅的满弹匣深入机匣开始供弹。这一浅一深的供弹真是够了...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这把枪的手枪握把也很有意思,它是可以直接卸下来的,我估计是设计的时候考虑过日后可以拆了枪托并使用D型握把,然后通过连杆与原手枪握把上方的两个机括相连。另外它的扳机有上下两个,上边这个是半自动,而扣住下边这个扳机之后再扣上边的扳机是全自动...看起来有点二,但这种双扳机能很大程度降低快慢机的复杂性。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虽然说伯顿机枪的设计初衷是作为“反气球”机枪,主要装备于飞机观察手。但它很多的设计细节都说明了这货也同样适合步兵使用。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比方图中弹匣前方虽然有个环状区用来固定在射手的史卡夫环上,但它也有前护木这种适合单兵据枪的设计。它的枪管有快拆功能,而且枪管上还有散热肋,这都是航空机枪一般不会采用的设计。

一战时的俏皮“双马尾”,美国伯顿M1917机枪

更过分的是...他还有个刺刀座!刺刀座!机枪有刺刀座就已经很过分了,作为一把航空机枪居然设计了刺刀座?伯顿这小子在设计这把枪的时候居心特别妥测,按我想法,他是用设计航空机枪的机会趁机把这货安利给陆军...

你看看,.345WSL这弹,它中不中间威力?

你看看,这手枪型握把,还有前护木,适不适合单兵?

你看看,这双马尾,双倍的容量,双倍的快乐,准心还能中置,不影响精度。

品,你细品,突击步枪的内味儿是不是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