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孔子学富五车,然其终身不得志,何也?

非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各个小诸侯国战争很激烈,土地争夺、人口掳掠很残酷的时期。

这个时期各个思想派别正是百家争鸟百花齐放的阶段,凡是有利于攻城掠地,扩大自己地盘的思想,就能够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

孔子的思想适合当做和平时期统治阶级驾驭人民的工具,而不适合战时状态。

所以不要说孔子学富五车,就是学富十车也没有用


铁马秋风劲漠北月光寒


在某些人眼里孔老二是万能的!其实他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只要有能力,哪个不是口袋里的锥子脱颖而出呢?可惜孔丘就是一嘴炮不入流的能力,连个最卑微官职都不曾混到,最后如丧家之犬回到老家了!

按孔子的“大德必受命理论”,孔子终身不得志的原因是他缺德。

孔子其人,十恶不赦,五毒俱全。你说他尊崇周礼呢,他却图谋投靠叛党了,叛党就是对周礼造反啊。你说他仁呢,他却借公权力杀少正卯、腰斩演员、把民工的粥饭倒掉,太残忍了。你说他守信呢,他与蒲人订了条约,答应离开蒲,不到卫国去,可是他一离开蒲,不但到卫国,还怂恿卫君攻打蒲人,视信用如粪土。你说他义呢,他出身贫寒,少时在季氏家打工度日,甚得阳货相助,可是他一旦得志权力在握,大反季氏,对阳货落井下石。

孔子本身也说不上什么“学富五车”,他会的那点东西不过是丧葬礼仪、驾马车射箭,全是些于国于民百无一用之术


猛哥厉史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大圣人孔子,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着后世几千年,而如今的中国,早就已经是跟儒家分不开了,就连一些外国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儒家,想到孔子。但是大家又是否知道,其实孔子在世的时候,他所开创的儒学,所提出了治国理念,压根就是没人有理会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买他的账,这个说上来,孔子是失败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儒学在那时候不够好吗?非也,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生不逢时,似乎用来形容孔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为什么呢?要知道,孔子出生的时候,正值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天下已经大乱,各地战争四起,礼制早就已经崩坏了。而在这么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中,孔子却是扛着克己复礼的大旗,让大家放下私心,和平共处,做到人人守礼,人人识乐,以此来达到结束战争的效果,让天下重新恢复安定。但是,我们都知道了,天下并没有因为孔子这样的举动而结束动乱的不安,而是走向了更加不安和更加混乱的局面,最后还是秦始皇凭借着绝对的武力,才结束了天下的混乱。

从历史上的角度来看,孔子那时候的确是不成功的,但现在,我们若是说孔子是没有成功的,相信有很多人可能是会不怎么同意的,总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毕竟到了现在,儒家根本也早就已经是在深深地植入了华夏大地,儒家思想已经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就算是称为中国的正统思想也不为过,怎么能说他没成功呢?但今天说的不成功,是从事情的成败结果来看的,那时候的孔子的确是没有将儒学成功推广出去被大众所接受,天下也没有因为他而变得安定一些,从事实角度来看,孔子的确是算是没有成功,成功的人应该是秦始皇才对。

而孔子之所以未能成功,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自己和环境。当时的天下大乱,在人人都可以称帝的情况下,自然就不可能因为一句“哎呀,大家要好好相处啊,不能打架啊,大家是不好的,应该要和平解决才对啊。”就都同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狼子野心者那时候最是不缺,而弱肉强食也从来都会有,只要谁的拳头够硬,谁的实力更强,谁就可以称王称霸。

谁有能力将这危在旦夕的天下的治好了,谁能给天下人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谁就可以得到这天下。只有把每个人生存问题解决了,让社会真正安定了下来,并让大家也富裕起来,有饭吃,不再让大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再会流离失所,人人都能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才是真正地解决了天下之忧的问题。而不幸的是,这样的解决办法在那时候只有一个——绝对的武力,而不是孔子一番话就能解决的。

百姓颠沛流离,每天为了生活拼尽全力,自然是没有精力接受孔子的大道理,而那些能够吃得饱说得好的人,也是手中握有实权的人,他们也知道,想要赢得这天下,只能靠刀剑说事,孔子的那一套中看不中用的大道理,自然也是不可能会听得进去的。而孔子也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如他孔子这般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他老人家就是严重忽略了骨感的现实而把理想想得过于丰满了。

这也是孔子生不逢时的缘故,如果孔子是生在太平盛世的话,他的思想倒是极有可能被人所接受,因为即使是富足而安乐的天下,想要保持长期的盛世繁荣的话,不仅仅是需要靠武力,还需要以德服人,以德来教化天下,赢得民心才行,而这时候,孔子的那一套克己复礼的理念很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了。

而事实也证明,儒家思想也的确是适用于太平盛世的时候。就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上后世帝皇世家对儒家的推崇和应用,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来,孔子的这一套理论,的确是适合在天下太平的情况下使用。毕竟,唯有吃饱饭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想到秩序,才会想到道德,想到克己复礼。有时候,有些事情,还真的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凑齐才行,而孔子他老人家很是不巧地,这三者都没有,让人惋惜。





安优


窃以为:孔子并没有不得志!!

子路曾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安定,朋友有诚信,少年有人关怀。孔子重道,这样的人,不会在意一时一地的损失。他的观点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致其一生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

但是没有人规定: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对于孔子而言,他开创学校,宣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长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他重视教育,因材施教,不知传授了弟子们多少道理。兵荒马乱的年代,孔子这种传播方式,或许比统治者强制灌输更加有效。在我看来,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作为儒家创始人,他把一生当成了一场修行,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总结: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深知构建和谐社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今的我们也十分推崇儒家思想,日日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并将它推广到了世界,孔子的终极目标正在慢慢实现。无论生前还是生后,都是成功的。





狂谈历史


不得其时尔,孔子提倡仁,倡义,尚教化偏重于文,这本没有错,但时起效太慢了。治世之良谋,非乱世之良策也,对于急症还需猛药。

当时烽烟四起,时局瞬息万变,需要的是霹雳手段,雷庭之势。非诡诈兵谋纵横之术不可以安天下



清青子衿


孔子的志向是什么?你怎么认为他不得志了?孔子的志向就是教育出好的学生,他有弟子三千,而精通他的绝学的有七十二人,他怎么就不得志了?他的儒家思想传承至今,不就是他所期望的吗!孔子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如果他是个追求名利的人他就成不了圣人!能够成为圣人的人都对名利不感兴趣的。追求永生的大道才是他们的愿望!我认为他才是最成功的人!





水幕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倡导人们从思想上进行改变,树立仁爱的思想理念,相互间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不互相压榨,严格自律,共建和谐社会。可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跟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体质是不相符,没有太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些国家的君王虽然很敬重孔子,待以上宾,但只是作为人才储备,就是不用他,孔子不得不离开。孔子的才能无法得以施展,所以把余生精力放在培养自己儒家文化体系的接班人和新的核心传播者。



LHC否极泰来


这个不得志,应该理解为主要是仕途不得志,他生活在春秋末年,只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主要是因为其“仁”“以德治民”的思想主张,不适应,春秋那个大战乱,大动荡时期,不能迎合统治者需求。所以不得志,那样的战乱时代,法家更适合时代需求,儒家这样的思想,更符合和平通一的安稳时代。


用户533051102静静


孔子学富五车,为什么终身不得志呢?这个要了解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什么,以及孔子本人的一些特质。

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孔子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当权者的利益是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是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孔子的主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这个倒也没什么,讲个人的道德修养,多数人并不想做坏人。但是,礼这个东西,就要命了,跟当时的诸侯利益相违背。礼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建立的社会秩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要安分守己,无论是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乘的车子,还是用的东西,听的音乐,都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这个就很束缚人了。本来如果周天子还很强势,那下面的诸侯和大夫们还要听命,可是周天子已经没有了权威,不仅是事实上的权威,还有精神上的权威,就是大家觉得周天子LOW,不怎么样了。自从犬戎进京杀了周幽王,诸侯就看透了王室的衰弱与无能,心里不把他当回事了。所以郑庄公子敢于单挑周桓王,射中了天子不说,还抢天子的庄稼。孔子口口声声要维护天子的秩序,其实天子自己都没这个力了,孔子又能怎么样呢?

当时的诸侯,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自由的时代,甚至连下面的大夫和士人都是高兴的,因为原来世袭的,固化的阶层终于打破了,下面的人有了向上发展的可能。这对他们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孔子却希望让他们回到被周天子管的死死的时代,还指望各地的诸侯会用孔子吗?完全是与虎谋皮了。论语里有两个故事,可以说明孔子多么的让诸侯讨厌:

其一:

三家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鲁国的当权的大夫在祭祀完以后,唱着”雍“这首颂诗结束,孔子却唱反调,说大夫祭祀,怎么可以唱天子的颂诗?

其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在家里排练舞蹈,用了八列队伍。孔子觉得这简直是忍无可忍。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八列。

这就是孔子的态度,连唱个歌,跳个舞,下面的人都得被束缚的死死的。其实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再世,也不能这样了,因为时代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何况,孔子的时候,也没有周武王与周公这样的强势中央首脑。指望诸侯自己把自己绑起来,实在是不现实的。

时代是进步的,人都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这种自由与解放,即使不能一下子就滋润到最底层的人,也必然会从中上层的自由与解放开始,再逐步惠及到下层的人。春秋战国的局面,就是天子的权力落到诸侯手里,诸侯的权力又落到大夫手里,而大夫的权力又落到家臣手里(比如阳虎,他没有什么家世与背景,靠着个人的努力与才能,成了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开启了鲁国家臣执国政的先河)。孔子不喜欢混乱的局面是好的,但是应该是混乱中前进,而不是在混乱中倒退。妄图拿着绳子把天下的人再次绑到周礼的秩序中,就不现实了。这违背了天下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孔子只能不得志。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孔子的知识结构其实也有偏差。春秋时代,战乱已经很频繁了。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约四百次战争,可以说几乎每年都有战事,被灭掉的诸侯一百多个,比如楚庄王消灭了26个小国,晋献公消灭了17个小国,秦穆公消灭了二十多个小国。所以军事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如同我们现在的经济知识受重视一样。但是孔了对这方面不了解,《论语》上面记载了一则这方面的故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孔子到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向孔子讨教排兵布阵的知识,孔子说自己只学过祭祀这方面的知识,军事方面没学过。他知道自己在卫灵公这里找不到工作,第二天就很知趣地走了。


再次,孔子之所以不得志,是因为他威胁到了别人的饭碗。楚昭王曾经有一次想重用孔子,给孔子七百里的封地治理看看,但是被楚国宰相子西劝阻了。说孔子手下人才太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外交,理政,用兵的人才都有,如果给孔子封地,会威胁楚国的利益。于是楚昭王就作罢了。担心孔子会危害楚国的统治,所以孔子这次的机会也没有抓住。


最后,孔子虽然政治上不得志,但是他在学术上,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巨大的,也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素王“(无冕之王),所以还是值得我们景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