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申振北,笔名竹影清风,净心斋主,祖籍山西武乡,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北京人和书画院院士,太原诗词学会会员,光线诗社会员,太原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书法、文学作品散见于多家媒体刊物。有作品发表于《映像》《都市》《发展导报》《散文百家》《光明日报•阅读公社》《齐鲁文学》等媒体刊物。散文《美丽的乡愁》曾获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书法作品《礼运礼记大同》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收藏。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玉瑧合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为省高院干警写春联,与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顺通、省美协副主席徐晋平、太行书画院院长魏建平等省城书画家合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郭健为申振北斋号题字并留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与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董耀章合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武磊为申振北题字并留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协主席团委员、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韩志鸿在一起
  申振北老师书法取法二王,兼学百家,做到“净、静、敬”。第一个“净”:纯净、干净,不以物累,不为名利所困,以纯净之心摒弃外界干扰,以干净之心坚定书法信念。第二个“静”:就是静心、静气。内心不浮躁,以沉静之心待人接物,以宁静之心思索书法之道,方能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第三个“敬”:也就是崇敬、敬仰、恭敬,以敬畏之心研习书法之精妙,以崇敬之心将书法艺术作为一生之追求,书法与做人皆如此。生活中不断做减法,少一些灯红酒绿,少一些应酬;多做艺术上的加法,多一些艺术上的投入和学养的积累,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拓宽艺术的宽度和厚度,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追求一种超脱的自由境界。

秋之韵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静水流深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出自杜甫《八阵图》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立身若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松风煮茗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人淡如菊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道心静似山藏玉 书味清如水养鱼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大象无形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碧涧生潮朝至墓 青山如画古犹今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厚德载物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出自李白《静夜思》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观仁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墨海游龙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步云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春华秋实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临风志清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出自刘禹锡《秋词》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长相守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桃李满天下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江山如画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名山钟灵秀 二水发真源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太行祈雨古道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中国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云鹤鸣秋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流水无形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境由心造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格物致知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出自王勃《山中》
申振北|书法习作微展——戊戌秋之篇

风烟入画
  在一千多年的帖学发展史中,无论是革新派,还是复古派,很少有书家没有从“二王”法书中汲取过养分,但魏晋的那一抹风神和韵致,却随着时代的创变,渐渐地流失,难以再现。梁巘在《评书帖》中,将书史作了总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晋书神韵潇洒,而流弊则轻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意运笔,纵横有余,而韵不及晋,法不逮唐。元明厌宋之放轶,尚慕晋轨,然时代既降,风骨少弱。”申振北老师一生几乎是毫无动摇地在“二王”书法的审美范式中孜孜探求,形成这种对魏晋书风的崇尚。人物的风度气质、精神风貌表于书,便产生了书外之意,韵外之致。从社会习尚言,魏晋文士,志在山林而轻轩冕,在出发点上,便不以书法为求仕的工具,排斥功利的目的,正有利于书法品格的超迈。而申振北生性闲雅,不慕名利,保持了一个书家最宝贵的感觉能力。这样一种不激不厉,疏朗散逸的情调与气息,与魏晋书风之精神相应契合,让申振北老师在得法、得趣、得意之余,尽展个人格调与才情。

听雨轩搜集整理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