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人性之初的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

蔣經堯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我個人傾向後一種觀點,荀子認為人性本身喜歡追逐財利;貪戀美色;妒忌憎恨。若依從這些本性。就會爭搶掠奪;淫蕩混亂;殘殺陷害,遭成暴亂。所以就需要師長的教誨;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通過後天的學習來修正自己 ,提高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現代社會制定法律規範約束人們的行為,正是為了懲惡揚善。


流浪的醜小鴨



水冰蜜


我不知道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人性之初是善良,是心裡的愛,最怕的就是心灰意冷。


Tingerlady


孔子曰人之初 性本善 孟子曰 人之初 性本惡


杭州香協



黃燦義


人之初性本善。在後天的經歷和培養中才能知道性怎樣。


崔青松鑫鑫付天曌付林


善惡本就在人的一念之間,


破碎的心7665


人初之心性本來都是清靜的,隨著六根攀緣六塵而起分別、執著,便有善惡之念、之行。


陸陸外公


溫飽,再是跟生存環境和諧共處。


音樂星雲wing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人的善惡 取決於心態和環境 人性之初即是觀察 探索 含藏 通變等特性 那麼人性之初再往上探究的話又會是什麼呢 那就是本源 道 無 真空等來形容的了

善惡之念都會存在於每個普通人的心間 當人遇到觸及心裡底線的事情時 就會憤怒 發脾氣 進而做出惡事 可是當人遇到令人感動的事情時 我們的心又會生髮出感恩 進而與人為善

至善之人就已經不需要用善字來形容了 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明瞭了光明的智慧 懂得用因果來體味人生

至惡之人內心多為扭曲黑暗 所認知的世界是與常人有著不同的異議 多數認同這個世界一切都應該是以她為轉移的 進而不在乎因果關係 害人害己

人性之初是一片虛無 空洞 每個人的性之初都幾乎一樣的 沒有明顯的分別 也就是說上天給予我們的本來是一樣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環境的變化 內心就有了不一樣的習氣 從而導致人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更加的體現出不同的個性

所以說無論內心是善是惡 只要我們遵紀守法 嚴於律己 遵循社會的規則 那麼相信生活就會自在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