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吃大米飯的地方感覺佔中國本土一半以上,說說各地水稻是如何種出來的?

永安270


【大別山鷹】答疑:水稻是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我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靠吃大米維持生命,大米是通過先種植水稻,然後將稻穀進行加工後製作成稻米供我們做飯吃。如果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不知道稻穀怎麼來的,就一定是壓沒有種過水稻的人,或者沒有到過農村的人。

水稻是一年生草木植物,水稻是大都在水中生長所以稱之為水稻。但稻米雖然來自稻穀加工而來,並不一定是水中生長來的,還有一種稻叫旱稻,即在旱地上種植,也能生產稻米。因此,把大米統稱為水稻的說法是有誤的一種說法。

水稻的一生要進行很多生長過程,水稻的一生可分為四個時期:幼苗期————從種子萌芽至三葉期;分櫱期————從第四葉期出現至撥節為止;撥節長穗期————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抽穗結實期————從抽穗揚花至成熟。因此,種水稻首先要育好秧苗,育秧大約在三月中下旬進行。秧育好後生長一個月餘,在四月底五月初開始大田扦插移栽,經過分櫱、曬田、孕穗、抽穗、揚花、灌漿和成熟後,便開始收割、脫粒、曬場和入庫,這樣新鮮稻穀就生產出來了,稻穀從種子發芽到成熟大約需要130天左右才能收穫。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為3千萬公頃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高的國家,總產量高達2億噸以上。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水稻喜高溫、多溼、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栽培稻(Oryza sativa)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生育期在130-140天左右。在東北地區每年一期,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二至三期稻。

種植技術簡略步驟: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乾燥、篩選。

種植方式分:移栽稻與直播稻。畝產:1000斤至1500(水分影響)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如有問題我會持續解答,謝謝。



冒死大揭秘


你好!非常高興來回答稻穀都是怎樣種出來的這個問題。

稻穀是怎樣種出來的?種稻谷的過程那可就多了,苐一選好時間大概在三月下旬就要開始行動了,首先用溫水浸泡買來的稻穀種子,漫泡三天左右在把它用東西撈出來在過濾,經過過濾器後把它倒在示先準備好的竹子笆折上,然後把它用東西趕勻稱,再把它移在溫室裡慢慢加點熱度讓它發芽長成三十釐米的苗子後再把它挪出來,然後把它搬到秧田裡,秧田示先也要把它整頓好,在把田泥趕成一箱一箱的,這時候喊幾個人工一起來把秧子移栽到田泥箱上,移栽的時候必須保持均勻,移栽完後就等個十大天等秧苗普遍發青長高後,在把它從泥箱上扯出來,然後再分佈在大面積的稀栽,稀栽一窩距離四寸左右。

稀栽完後等一個月左右就開始施肥,鋤草,打藥,這幾道工序完後就開始扯田裡的假穀子也是人們稱為的bai子,讓它不要和真穀子汙七麻雜的混合,以免以後煮出來的米飯不好吃塞牙,這些過程做完就等著結穀粒穗,也是統稱為稻穀,這些結出來金燦燦的一片片稻穀很是招惹人愛,人們看著那些滿山遍野的稻穀不由自主地露出喜悅,開出了滿臉的笑花,個個都覺得這是親手辛勤的勞動成果,一顆漢水一顆糧食的情景,他們眼睛眺望著一片又一片黃澄澄的稻子,嘴裡確在背誦一首詩句,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稻穀就是這樣種出來的!好了我的回答完畢。






小名超哥


一:黑龍江省哈爾濱五常產五常,受產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幹物質積累多,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宜。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貢米”之稱。

五常大米水稻種植方法:

1、精選稻田。黑龍江特產的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在我們農民自己的地域範圍內,有區別地選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河水灌溉的稻田,以此為農戶訂單的先決條件。

2、採用良種。黑龍江省第二水稻研究所、稻花香水稻研究所,擁有國內高精尖科研專家。他們為我們農民合作社繁育出許多良種。近年繁育的“五常大米”良種,經過在海南省育種基地儲存、扶壯之後,水稻的各項品質已登上更高的臺階。平時我們農民自己也要選育良種。

3、科學種植。十九世紀初,智慧的朝鮮族人民就在黑龍江省五常縣安家鎮與民樂鄉這片黑土地上種植水稻。他們總結出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種植技術。上百年的種植歷史與經驗一直到今天,土地更肥沃經驗更豐富。我們合作社利用綠色食品水稻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及水稻種植要求進行指導規範,使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形成一套最合理的、具有特色的種植模式,達到要求的高效優質。

4、嚴管田間。灌溉水源是純天然大河水,水溫高微生物活性量大,微生物的存在使水中含有水稻生長所需的營養成份更全面,微量元素含量高,水源100%沒有工業汙染。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水稻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及有機水稻生產要求進行規範稻農。施用農家土肥、生物有機肥。採用人工方法與生物技術防治病、蟲、草害。

5、秋收時間掌握與品種分曬:有機水稻秋天收割時間的早與晚對稻米的質量有很大影響,直接影響的是稻米的含水量、米質顏色與口感。收割時發現有雜種稻就要分離出去,不同品種要分開晾曬,提高稻米的純度。

6、高純度、高質量入庫。每家收割後打下來的有機水稻原糧要按品種分開入庫保存,做好防蟲防鼠等四防工作。為了提高廣大稻農的積極性、服從管理、嚴格按合作社要求種植生產,嚴把水稻質量關,對違規操作種植管理、不符合要求的水稻堅決不進入高端市場。

7、精細加工。我們的五常大米在入糧、清選、風谷、碾米、去雜、精選、計量、分包、成品輸出、進庫(成品五常大米分類)等各個工序嚴格把關。

二:遼寧省盤錦市產盤錦大米,籽粒飽滿,長寬比較適中,色澤青白,氣味清香,堊白度小,食味品質較好。盤錦大米的各項質量指標均達到優質稻穀標準,並在色澤和氣味上有著盤錦大米獨有的特色。

盤錦水稻種植方法:

1、選用優質超級稻新品種

品種是影響產量的主導因素。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生育期適宜的品種,並根據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進行佈局,充分發揮品種的增產潛力和地區資源優勢。盤錦市超級稻品種應選擇生育期150―160天,如鹽豐47、遼星1號、遼河5號、鹽粳218等。

2、加強高產稻田地力建設

培育肥沃的稻田土壤是水稻創高產的基礎。稻田土壤培肥途徑應重視以下三點:

(1)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建立完善的高標準排灌渠系,達到灌排自如,提高淋鹽洗鹼能力是培肥稻田土壤的前提和根本措施。要堅持清溝治淤,提高田間工程標準。

(2)增施有機肥。有機肥養分齊全,可改善土壤結構、降低土壤容重,同時能提高水稻抗乾旱和耐鹽鹼能力,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每畝施2000公斤有機肥或稻亂還田每畝200―300公斤。

(3)提高耕作質量。堅持三旱整地、翻旋結合,進行合理的土壤耕作,給水稻插秧和生長創造一個適宜的土壤條件。

通過上述措施,使稻田土壤達到耕層深厚、耕性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養分齊全、滲透量適中、水氣協調的稻田生態環境。

3、堅持旱育壯秧

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針對我市土壤鹽鹼重、地下水位高、地溫回升慢等不利於培育壯秧的特點,必須抓住培育壯秧的關鍵技術環節:

(1)降低播種量。平方米3―4兩。

(2)堅持旱育苗配套技術應用,搞好種子消毒、應用多功能水稻壯苗劑和旱育秧的封閉滅草技術。

(3)選擇園田和高臺隔離層旱育苗,應用無紡布覆蓋育苗技術。

(4)加強苗田管理,提高秧田管理技術。秧苗二葉期開始通風煉苗,防止秧苗發病徒長。

(5)超級稻播種期一般在4月5-10日。秧齡控制在40―45天,葉齡4―4.5片。

4、適時插秧、合理密植

根據上游水庫放水時間,水稻插秧期安排在5月20日至5月末,插秧密度根據水稻品種的分櫱力強弱,土壤肥力的高低,秧苗素質的好壞,插秧時期的早晚等因素綜合考慮。目前盤錦市推行9×4―5寸的插秧密度,插秧苗數每穴3―4株。過稀不易實現收穫的穗數,同時也降低大米的品種。過密易造成倒伏和加重病蟲害的發生。

5、加強田間水層管理

灌水總的原則是以淺為主,淺溼交替間歇灌溉。即插秧期、返青期和分櫱期保持淺水層,分櫱末期至撥節期淺溼灌溉,中後期仍是淺水管理。在水質好、苗情好、土壤鹽鹼輕的地方,分櫱末期可適當晾田,控制徒長。高溫乾旱、水質差和施肥時,要適當加深水層,防止田間返鹽。

6、合理配方施肥

在施肥方法上,一是堅持有機無機結合,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減少化肥施用量,每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二是搞好配方施肥,利用測土配方成果和施肥技術,進行氮、磷、鉀合理配比,氮、磷、鉀比例大致為1:0.5:0.3,同時增加鋅肥等微量元素施用量,促進養分平衡;三是提高施肥技術水平,全面推廣全層施肥技術,將氮肥總量的50%和磷肥的50%在翻旋前施下,在機械的作用下使化肥均勻分佈在土壤耕層中,減少化肥流失;四是控制化肥施用量,根據土壤供肥能力和產量水平,確定每畝應施標氮(以硫銨計)80―85公斤,施農肥的地塊按比例適當減少用量;五是注重後期施肥,根據水稻長勢和氣候條件,後期適當施用穗肥,以提高光合作用,預防早衰。

7、搞好病蟲害防治

根據歷年我市病蟲害發生情況,重點以“兩蟲”、“兩病”為防治對象。“兩蟲”即稻水象甲和二化螟,“兩病”為稻瘟病和紋枯病。稻水象甲防治治適期在6月上旬,藥劑有稻樂豐、象甲淨、氟蟲腈等,成蟲密度大的地塊可防治兩次,間隔5―7天施第二次藥。對稻瘟病和紋枯病採用低毒廣譜殺菌劑防治。如三環唑、稻瘟靈等在水稻出穗始期噴霧防治稻瘟病,井崗黴素在7月中旬防治紋枯病。

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產上林大米,上林大米以色澤光潔清亮、滋味清香、蒸煮品質柔軟可口、營養豐富等特點,享譽廣西區內外,暢銷全國各地。

上林大米水稻種植方法:

1、育秧:育苗方式為秧盤育秧、半水育秧。

2、播種量:每平方米播催芽種子:雜交稻150克至200g,常規稻350克至400g。

3、移植拋秧:早稻在4月上旬前完成,晚稻在8月上旬前完成。拋秧密度為:早稻田每公頃22至36萬穴,晚稻田每公頃30至37萬穴。

4、施肥:根據土壤肥力配方施肥,每公頃施有機肥1800千克至3000千克;施化肥300千克至450千克:純氮(N)120千克至190千克,磷(P2O5)60千克至75千克,鉀(K2O)120千克至190千克。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四:“梅河大米”產自吉林省梅河口市,這裡農業生態環境非常適合水稻種植,種植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倒伏問題,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稻農會在“雲種養”平臺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幾十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可以得到響應。

梅河大米水稻種植方法:

1、合理選擇優良品種

(1)良種選擇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合理選擇熟期適中、米質優良、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

(2)購種時要“三看”一看包裝:包裝要完好無破損、標籤的字跡清晰、封口平整無二次封口現象。二看種子籽粒:籽粒大小及顏色要均勻一致、無黴粒蟲蛀及雜質、破損粒少。三看標籤:看品種名稱、審定編號、質量指標、品種的特徵特性、適宜的種植區域等。一定要選擇適合你的地塊的生態條件的優良品種。

2、播種前種子處理

(1)曬種曬種能促進種子酶的活力,加速胚乳養分的轉化和利用;能使種皮的水膜變薄,增強透性,提高吸水力,使浸種時吸水均勻,催芽時發芽整齊。因此一般在浸種前,選擇晴朗天氣,將稻穀薄攤於曬場曬2,3d。

(2)選種選種可以剔除秕粒、雜質、病粒等留出均勻飽滿的種子。而充實飽滿的種子是培育壯秧的基礎。選種方法一般採用鹽水選種或硫銨水選種,即100kg水加10,12kg鹽或硫酸銨。選種後要用清水沖洗1,2遍。

(3)浸種水稻浸種時間長短與浸種水溫的高低有關。水溫高浸種時間短,水溫低浸種時間長。如水溫30?,浸種需2,3d;水溫20?,浸種需3,4d;水溫15?,浸種需5,6d;水溫10?,浸種需7,8d。一般是自然溫度下浸種效果好。

(4)催芽催芽應掌握“高溫破胸,適溫催芽,低溫晾芽”。所謂高溫破胸就是在30,32?高溫下,經1,2d內破胸露白,破胸後即將溫度降至25,28?左右,經12,15h後芽長達0.1cm左右,就可以把種芽薄薄地攤開,散熱降溫,待種芽溫度與自然溫度相同時即可播種。

3、稀播育壯秧

(1)選擇苗地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鬆肥沃,地下水位低,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旱田地塊做苗床。

(2)做床床長15,20m,寬2,3m,溝深10cm,溝寬40cm。床面要耙細整平。

(3)施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的過圈糞15kg,均勻混拌到床面至10cm土層中;每平方米再施硫酸銨100g,磷酸二銨100g,硫酸鉀50g,均勻混拌在床面至5cm土層內。

(4)澆水苗床澆透水應達到10cm深。

(5)播種每平方米播催芽種子150g,播種要均勻一致。

(6)定種、覆土播種後用細眼噴壺澆水定種;隨後覆蓋細土1鋤,覆土厚度要均勻,不要露出種子。

(7)封閉滅草蓋膜前每100m2苗床用40,丁撲乳油40ml對水6kg均勻噴霧。

4、苗床管理

(1)播種至出苗保溫保溼,促進出苗

(2)出苗至一葉一心,床內溫度控制在25?以內,超過25?應通風降溫

(3)一葉一心至三葉,床內溫度控制在20,25?,注意通風煉苗,防止徒長。早晨葉尖不吐水珠應及時補水。補水要在早晨進行,一次澆足澆透

(4)三葉期以後早7時揭膜通風,下午5時蓋膜。5月13日左右、終霜期後晝夜大通風。遇低溫下雨天氣及時蓋膜。高溫大風天在背風處通風。通風煉苗階段要注意補水,補水時要一次澆足澆透,儘量減少補水次數。

5、適時插秧

(1)插秧時期氣溫穩定通過13?開始插秧。根據多年實踐,梅河口市5月25日至5月末為適宜插秧期。

(2)插秧質量插秧深度不超過2cm,深淺一致,穴與穴之間分佈均勻,保苗率應達98,以上。

(3)插秧密度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密度。吉粳88可採用9×4 5寸,常規品種可採用9×5,6寸,每穴插3,4株基本苗。

6、本田肥水管理

因地制宜、平衡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各戶的土壤肥力氣候等各方面條件,按照農技總站給出的施肥卡制定出適合各戶的一整套施肥技術。

(1)施肥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kg左右,常規品種畝施純N施用量8.5kg左右,吉粳88(超級稻)畝施純N10,12kg左右,秋田小町畝施純N6.5 7.5kg。畝施P205:5kg。K205:5kg。

(2)氮肥的施用做基肥與追肥分次施用,基肥佔總氮量的2030,,追肥佔總氮量的60,80,,並且堅持前重、中補、後巧的原則,前期重施分櫱肥,寧早勿晚;中期看苗補肥;後期巧施穗肥。

(3)磷肥的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一次施用。

(4)鉀肥的施用增施鉀肥有利改善米質。鉀肥以硫酸鉀為主,儘量不施氯化鉀或少施氯化鉀。50,鉀肥做基肥,50,在7月5,10日做追肥。

(5)用水管理存水插秧,插秧後灌水深度為苗高1,3,扶苗3d。返青至7月5日前存水,以淺為主。7月5日至25日間歇灌溉;7月25日以後乾乾溼溼,以溼為主。每隔5 7d灌水一次。9月5日排幹水。

7、病蟲草害防治

(1)除草技術插秧後5,7d,每公頃用草剋星150g或威農150g加丁草胺1500ml,兌細砂225kg,拌均勻撒施,撒藥後保水層一週。

(2)主要病蟲害防治

(2.1)稻水象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g,對水噴霧。

(2.2)二化螟7月中旬,每公頃90,殺蟲單可溼性粉劑每畝50g,對水15kg噴霧。

(2.3)惡苗病62.5,亮盾100ml對水0.5kg拌種30,35kg,晾乾後浸種5,7d即可。

(2.4)稻瘟病葉瘟達到二級及時防治,穗頸瘟必須預防,水稻見穗時打藥,隔7d再打一次,對水量每畝不低於30kg。藥劑可選用25,稻不瘟水劑(咪酰胺)每畝25,30ml或枯草芽孢桿菌每畝10g,對水噴霧。

五:小站米,產自天津小站地區的一種特產稻米,曾為清廷貢米。曾以韓國、日本的稻種為籽種,而品位卻超越了韓國稻和日本稻;南運河水夾帶著漳河從黃土高原捲來的泥沙和氮、磷、鉀等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鹹,化鹼成腴,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

小站米水稻種植方法:

1、在育秧方法上,過去一直採用水床育秧。但技術性強,稍有管理不當,即發生爛秧。秧田採用旱耙地及日灌夜排的灌溉方法是防止爛秧的主要措施。1956年後,試驗改良水床育秧,成苗率高,一般都在85%以上,芽象錐尖,粗壯,根數比水床多,到60年代大面積推廣。60年代中期開始塑料薄膜育秧,出苗迅速整齊,保苗率達到90%以上,秧苗生長快、粗壯、根長、根多、葉色綠,此方法延用至80年代。

2、80年代後期推廣水稻盤育秧(與水稻插秧機配套),有的還搞鋪紙育秧,都取得成功。插秧舊有“栽稀長密”的習慣,一般行距在8~9寸,最稀地達到1尺見方。1955年,區推廣水稻密植,依靠主莖爭取分櫱是水稻高產的重要措施,主、櫱穗比例要求達到1∶1.5。

3、水稻種植密度普遍提高到甩六退六(即六寸),甩六退七,每畝插秧1.4~1.6萬墩,每墩插6~8株,這種密植延用了10餘年。60年代中期貫徹農業“八字憲法”,水稻密度進一步提高,一般採用甩六退五,每畝插秧1.6~2萬墩,每墩5~7株。1967~1968年推廣遼寧省的拉線插秧法,確保一定行距。70年代,種植密度減小,成為甩六退七。80年代,學習柏各莊農場水稻密植高產經驗及遼寧大壟密植經驗,種植密度又有提高。以行距9寸,株距3寸或4寸,每墩3株的大壟密植提高產量,表現有效穗多,倒伏輕,發病率低,田間管理方便等特點。

4、撓秧既除去田間雜草及混雜的稻株,且可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發育。對撓秧質量50年代以前要求很嚴格,要搜墩過壠,提稗子抹埂。將稻田用手抓一遍,撓秧要彎腰在秧壠中間用手和腳除草鬆土,把拔下來的草、稗等埋到秧田泥土裡,一可積肥,二可淨地。一般秧田撓2~3遍,個別的撓4遍。

六:新疆伊犁州的河谷大米長在天山腳下,伊犁河谷的年均氣溫在10.4℃,2900小時的年均日照形成了河谷片區特殊的自然氣候,也為天山雪水的消融找到了最好的容納空間。水質富含豐富的有機物、礦物質,讓稻子吸收更多營養。

七:廣東增城的絲苗米,早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即以優秀的食味獲得了“米中碧玉”,絲苗米素有“中國米中之王”之稱,與增城掛綠荔枝齊名。以其米粒潔白晶瑩,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可口而馳名嶺南,飲譽海內外。

八:雲南德宏潞西縣的“遮放米”,色澤白潤如玉,煮飯香軟適口,煮粥粘而不膩,營養價值極高,堪稱色香味俱佳的米中珍品,遠在明代就曾被列為嚮明朝廷進貢的“貢米”。


鄉村古月


大米在中國的比重非常大,南北都有水稻種植,北方東北三省,南方几乎都是水稻為主,長江流域,一般都是一熟,或者是兩熟!也就是說,一年兩季稻穀!現在一熟是種中稻比較多,兩熟是早稻和晚稻!廣東省和海南省他們是三熟,也就是一年種三季稻穀,東北三省都是一熟,為什麼說東北的糧食好吃?冬天地裡幾乎不種什麼莊稼,所以土地肥沃,長的稻穀季節長,日照充足,大米也好吃!

本人湖北孝感,談談我們這裡的水稻種植,我們這裡人口多,土地少!所以種田的人也不是很多!一般都是老年人種地!

先說說一年兩熟,早稻:一有個諺語,“三月清明不用慌!四月清明早下秧”!意思是三月或四月之間下秧,下秧,就是下穀子到秧田。把要做稻種的穀子準備好,浸泡谷種幼谷芽,把秧田整平,放掉多餘的水,等穀子發好芽,撒入秧田,蓋上農膜,等2到3天秧苗長起來,再適當上秧水,露出嫩苗即可!施肥拔草,20天左右移栽到大田!一般移栽時間四月中旬到四月底!

移栽過後,按正常稻穀管理,施肥,打藥,拔草,稻花授粉,做好田間管理,待稻穀快熟時,放掉田裡水,以便好收割!在早稻授花粉時,我們要準備一塊秧田,準備做晚稻的幼苗準備,第二季插秧時間七月中旬到七月下旬,做正常的田間管理,直到成熟!這是以前的種植方式!

現在主要種中稻,一年種一次水稻。不用移栽,播種時間也有改變,一般5月到6月,秧苗也不用蓋薄膜。直接泡穀子,整理好稻田,撒到田裡,2至3天長出嫩芽,適量上水即可,按正常稻穀田間管理操作,施肥,打藥,拔草,直到稻穀成熟!我個人經歷!與大家分享. ……


xJq喬


吃大米飯的地方感覺佔中國本土的一半以上,說說各地水稻是如何種出來的?

在世界四大主糧作物中,即小麥、玉米、稻穀、大豆,水稻的種植區域最為集中,其中亞洲佔到了全球面積和產量的90%以上,而亞洲的主產區又集中在東南亞、東北亞、印度和中國,這其中,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大的國家。

經過考古發現,水稻是起源於我國的一個主糧作物。水稻也曾經長時間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最近幾年被玉米超過,位居第二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現如今國內水稻播種面積約在4.5億畝左右,佔到全年糧食麵積的25%;年產量在2.1億噸左右,佔全國糧食總產的32%左右。

從消費途徑來看,水稻的用途相對比較單一,產量的8、9成都是用於口糧消費的,還有少量的部分用於工業和飼料。剛才提到,我國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稻主產國,也是最大的大米消費國,根據有關統計,全國60%以上的人口是以大米為主食的,這個要超過以麵粉為主食的人口比例。至於題主所說的,吃大米飯的地方佔中國本土的一半以上,可能不那麼準確,畢竟新疆、西藏面積大,人口少。所以,相對更具有參考價值的衡量還是人口數量。當然,從地域上來看,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南方省份和地區,是以大米為主食的;另外,東北、京津也有部分地區是如此;其他地區的城鎮人口,吃大米飯的也越來越多,可能有的城鎮家庭,每天差不多會有一頓大米飯吧,上班的在單位用餐的更是如此。

最後,水稻是怎麼種出來的,其實不必詳細介紹,水田勞作,相信很多人都直觀、非直觀的見過。從育秧、蓄水泡田開始準備,然後插秧、打藥、施肥、曬田、收割,對農民來說輕車熟路了。但最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根據糧小咖的瞭解,其實很多地方在水稻播種時,都採取撒播的方式了,據說單產與傳統的插秧差距並不大。


糧小咖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吃大米的地方都偏南方,陝西只有安康靠四川部分吃大米,河南只有信陽靠近湖北吃大米。

我是貴州黔東南人,我們的大米是全世界最貴的大米,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我們黔東南都是一彎彎,一坡坡的梯田,只能用牛犁田,人挑谷的原始耕作方式,根本用不了機械化,所以米的成本特別高,原始耕作也成了現代社會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的米來之不易,只能自給自足,就不談什麼經濟了,而且在我們黔東南,小節天天有,大節三六九,好客的苗鄉侗寨人民,恨不得傾其所有招待遠方的客人,我們這裡的人民純樸善良,熱情好客,歡迎大家到我們黔東南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一下苗鄉侗寨裡最貴的大米,還有最貴糯米酒。











家居大勇


吃大米飯的地方確實不少,但說佔本土一半以上有點誇張哈,我相信全世界吃大米飯的人數很多,因為大米飯甜香軟糯啊,喜歡吃的人很多,尤其是我國南方的絕大多數省都吃大米飯,因為那裡盛產稻穀。


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除了飲食習俗文化,也和南方多雨適合種稻谷以及北方乾旱適合種小麥有關係。說實在話,作為一個北方人,其實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大米飯,麵條是吃夠了,從小吃到現在,現在我們家分成兩派,我和孩子們喜歡吃大米飯,母親和孩子媽喜歡吃麵條。我總覺得麵條不耐飢,容易先餓,相信很多人和我差不多,吃麵條要配饅頭,吃大米飯要配湯菜,在做飯上面條容易大米飯複雜一些。

這幾年很多北方人去南方打工,南方以大米飯配湯菜為主,也都慢慢地習慣了,所以說咱們國家吃大米飯的人數多有一半以上,我還是相信的,但是論省份來算,不一定,北方人吃麵食,東北三省也盛產大米,西北地區乾旱,也是以麵食為主,燴麵拉麵餄烙面麼都是很出名的。不僅僅是國內,東亞和南亞很多地方都是吃大米飯的,我去過安徽幹活,他們那裡水田也很多,經常吃大米飯,但是也吃麵條,我問過當地一個老鄉,為啥也吃麵條?老鄉說大米飯吃多了胃寒,要吃點麵條暖胃,不知道有沒有道理。


作為主食吧,不管是麵食還是大米飯,各有地方特色。以前在廣東打工,有外省老表就說我們北方人不會享受,麵條太簡單了,丟幾根青菜進入,扯兩根麵條就是一頓飯。也確實說的不錯,很多南方包括西南的老表們,在吃的方面從來不虧待自己,人的一生太摳了也對不起自己來世上走一回,所以我喜歡吃大米飯配湯菜。現在由於社會上人員流動頻繁,已經分不清哪裡吃大米飯哪裡吃麵條了,北方人也吃大米飯,南方人也吃麵條,但南方人始終吃不慣麵食。我有一個福建大學同學,說自己吃河南的麵疙瘩,沾牙差點給吐了,但我們吃麵疙瘩就很平常。

至於水稻是如何種出來的?這個就是常識題了,農民伯伯用稻穀種下秧苗,然後在水田裡栽秧苗,等稻穀熟了就收割打稻穀,稻穀曬乾後碾米吃或者賣掉換錢。我家屬於北方,北方水田少,種稻谷的人家不多。以前我們家在水壩下面也有二分水田,父親也種過稻穀,後來嫌麻煩就不種了,把水田也給別人了,說實話,吃米容易種穀難,就那二分地,還要把稻穀背上背下的,很作難,不如買點大米吃,想吃南方的大米就吃,想吃東北的大米就買。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吃麵條和吃大米飯的人不太一樣。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還真的是。北方人吃麵條的一般個頭高,也會發胖,但是南方人吃大米飯的,就不會發胖,個頭也沒有北方人高。吃麵條容易餓,吃的多吧,然後營養過剩,吃大米飯就不會,因為大米飯配湯菜,吃的少,但頂餓。


農村老俗話


吃大米飯的地方慼覺佔中國本土一半以上,說說各地水稻是如何種出來的?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我們的國土,我們國家資源豐富,地大物博,水系資源十分豐富,有長江丶黃河丶北有黑龍江、中部有湘江、南部有珠訌、西部有灕江,還有眾多小江小訶和眾多湖洎,是名富其實的魚米之鄉,一點不為過,也佔據國內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居住。

我國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加之米飯味美可水,容易消化,操作簡單營養全面而且豐富,易於耕種和儲存,很受人民的喜愛,可以說吃大米的人數不止是一半以上,準確應在三分之二以上。

那麼水稻是如何種出來的呢?先談談我們南方廣東這裡吧。

要種好水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準備田、肥、水、種,再就決定是一季種植種雙季種植,現在我們這裡大多種一季了很少種二季稻,不管一季還是二季,準備工作還是要的,如果種一季稻,首先要考慮的是田和水源問題,要滿水稻生長期間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靠天水是碰運氣,必須早點播種,我們這裡一般在清明節後就有人下種了,種子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也是與水源相關,有水源的選120多天成熟的品種,反之就選100多天成熟的品種。一般成熟期越長,產量越高。

播稻種。先選擇方便向陽有充足水源的稻田,施足底肥,每畝20擔豬欄糞以上,二犁二耙準備待用。

催芽育種,播種管理出苗。準備大田,施足底肥,二犁二耙,移苗插田,田間管理(施肥、水管,病蟲防冶),時事收穫,曬穀收倉。


旭日正八


全國稻區可劃分為6個稻作區和16個亞區。

1.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我國最南部。包括閩、 粵、桂、滇的南部以及臺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包括194 個縣(市)。水稻面積佔全國的17.6%。

2.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 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包括蘇、滬、浙、皖、贛、湘、鄂、川8 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陝、豫兩省南部,是我國最大的稻作區, 佔全國水稻面積的67%。

3.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 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共391 個縣(市)。水稻面積佔全國的8%。

4.華北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 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豫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共457個縣(市)。水稻面積僅佔全國3%。

5.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 大興安嶺以東,包括黑、吉全部和遼寧大部及內蒙古東北部,共184個縣(旗、市)。水稻面積僅佔全國的3%。

6.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 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銀川平原、河套平原、 天山南北盆地的邊緣地帶是主要稻區。水稻面積僅佔全國的0.5%。

簡單地說,除了西藏的雪山以及新疆的沙漠、內蒙的草原,其他的有水、年平均溫度大於10℃,水稻生長期光照大於1000小時的地區均可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