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strong>【评述】林放,鲁国人。易,和易,平静温和的意思。戚,悲伤的意思。


礼本是理,本是仁,仁的具体实施是礼。礼放在现在就说法律、制度。法律与制度的本质不是为了限制人,而是为了劝人向善。法律不就说如此吗?法律若是不是从仁为出发点,也就会导致人去触犯。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制度执行不下去的原因。所以要想制度彻彻底底的执行下去,就必须从礼(仁、良知)出发。

就说句子中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来说,俭约、俭朴就是人性,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出现攀比之风,其实意味着这个国家贫富差距严重,那这个国家的民众幸福指数极低,对国家来说,不见得是好事。“礼,与其奢也,宁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点在现在其实也在做,就说这几年,国家规定各级干部领导办公室的面积一样。试问一个县级领导干部办公室面积大于部级、国家级干部的办公室面积这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是浪费,对国家、对所在地的人民,有什么好处?除了欠一堆债务,没有任何好处。至于“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更容易理解,亲人、朋友有人过世,悲伤是必然的(这是人的本性),所以礼的制定,就不能要求人要平和,要快乐才对,这于人的本性不符。

所以,制定礼(规则、制度、法律)必须从人的本性入手。不然,纵然制定出来了,也执行不了。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strong>【评述】夷狄,化外之地,民智未开的地方。诸夏,华夏,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是为华夏。亡是无,无国君。


    白话的意思: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华夏没有君主的时候。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华夏的强大与文明,靠的不仅仅是君主,还有以理治国的文化信仰(礼)。文明与落后,就在于制度文化优越性上(礼)。当然,如果有一个有魄力、有远见的明君,更能使自己的国家文明与强大。可见,礼文化是华夏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依然屹立以世界,依然能够不断向前的发展与进步的保证。这也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在政权被颠覆,还能使自己千年文明不灭的原因所在。因为我们华夏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礼)。

    国与国、地方与地方是如此,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也是如此。就说企业吧,好企业与差的企业,表面看起来差的是实力,其实实质差的是制度(企业文化)。就拿华为来说,华为为什么可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而最近的假疫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夜之间人人喊打,几近倒闭,原因在哪?

    在良知(礼)。确切的说成功与失败,强国与弱国,大企业与小企业,差的不是实力,差的只是良知。朝代更替不就是如此吗?所以,不管做什么,都要以礼(良知)。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strong>【评述】旅,祭的意思。泰山,泰山的神。冉有,孔子弟子冉求,字子有。


    孔子这一段的意思就在“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再解释这一话意思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神”?

    王阳明说过:“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

    从王阳明的意思来看,所谓神,不但要行良知之事,还要妙用良知。行良知之事,很容易理解,妙用良知,还是要说一下。大家都听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是不是善事?是。但为什么不如“授之以渔”?因为“授之以鱼”不可能一辈子,而“授之以渔”却可以让其一辈子受益。所以这两个方法,就有好坏之差,“妙用”之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说真的,中国的神仙,都是道德完人。比如关公、妈祖、土地公、门神……所以孔子认为,要取得神的认可,只要做良知之事就可以了。因为神仙很善良,见不得民间疾苦。所以为政者,如若做于民无关之事,神仙都是不高兴的,“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别以为祭祀泰山之神,就以为就能得到泰山之神的认可。孔子由这个讽刺祭祀做无用功。

    孔子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一个职场启示:就是别小看了领导,能成为领导的人都是有一定素养的(良知妙用)。所以与领导相处,与其拍马屁,还不如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良知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