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一个亲戚朋友少的城市,你们是怎么给孩子增加社交活动的?

家长的进阶之路


亲戚朋友多,也不见得常来往,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很忙,忙于自己的工作,自己家庭,我所在的城市就有同学,但是我门也很少见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这个问题前一个疑问就不需要解答了,中国社会之后发展会越来越原子化,以家庭为主。下面我来说说如何增加孩子社交活动,我又几点,

一 爬山,游览公园,我周末会经常带着孩子去爬山,爬山一来可以锻炼身体,而来可以锻炼他的品质,刚开始我儿子不愿意,爬一会就要休息,后来每次周中都要计划着周末去哪爬山,公园一样,每个公园都可以有一段历史直得去诉说,游玩的同时,丰富了孩子的见识,知识

二 各种博物馆,历史性的,军事性的,文化性的都可以,博览

三 参加各种活动,城市中的活动很多,都可以锻炼他的社交能力

四 结交同学一起去某项活动,结对学习,


it从业


前不久刚看了一本关于孩子社交的书,书里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他有朋友,就能在童年的很多社交场合免受创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社交对孩子的重要性。

因为我和我老公都是外地人,我们在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没有亲戚,最开始来到这里时也没有朋友,然后我们最开始都是比较宅的人(只是宅,不是性格内向),没有孩子的时候闲暇时光就呆家里看电视,除了和同事有交流,平时不会主动去结交朋友和参与社交活动。可以说,现在我们的社交圈是因为孩子才建立起来的。有了孩子后,天气好的时候一定要遛遛娃,于是在小区里就认识了一些年纪和孩子相仿的家庭,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大人在一边聊孩子就认识了,多见面几次、多聊几次,孩子成为了朋友,我们大人也愿意约着遛娃,就这样建立了一些遛娃小圈子。

另外,我也挺注重教孩子学着结交新朋友,有时候出去玩,她的小伙伴不在,我就让她和新朋友一起玩,孩子也有不愿意的时候,那我就带着她玩游戏,我发现我和孩子嘻嘻哈哈玩闹的时候其他孩子就会被吸引围观过来,然后有的孩子会主动要求加入我们,我们也会主动询问那些孩子是否愿意加入我们,这样一来二去孩子认识的人就多了,和小朋友玩之后她会觉得跟小孩玩更有意思,慢慢的就很能结交朋友了。



三土妈妈


麸仔妈看到这个问题先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孩子的社交活动不是只有和亲戚朋友之间才能构建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孩子达到足够的社交。

第一邻居院子里的小朋友都能成为孩子最亲密的小伙伴

我儿子一直是我妈在带,在成都这个城市我们的亲戚也并不多平时我和老公上班,认识的也基本是工作上的伙伴,这种其实你也没多少工作外的交集。但是我妈在小区看到有孩子的就打招呼,慢慢的我们这个单元哪一楼有孩子多大她都知道。下楼就跟我儿子说看某某哥哥,某某弟弟。渐渐的我儿子就有了自己的一个社交圈子,每天至少6,7个孩子在一起玩儿。很能建立他这个时期的社交圈,也是我目前觉得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他可以保证孩子每一天都有社交。

第二周末父母带外出去玩儿

孩子一定要多多带出去玩儿,这个出去有钱就去花钱的地方没钱就去不花钱的地方。地方不限制,可以去乡下摘菜也可以在商场淘气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就好了。带孩子去这些地方就会遇到很多的人,这里就可以教孩子词汇以及社交礼仪。我们基本周末会外出一天,中午在外吃个饭,吃饭的时候你都能教他说谢谢以及我吃饱了等等。在外面玩儿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带孩子的家庭,孩子就会自然的融入进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教他处理冲突以及表达关心,让孩子对社交充满了渴望。

第三孩子自主开发的社交

其实在前两个里面都有说到这个问题,这里提出来专门说一下。我儿子现在会走到路上看到一个哥哥就会打招呼,有的小朋友会给他回应,他们就会自己聊起来。他目前有几个小朋友都是他跟我妈在中庭玩儿自己上前去打招呼认识的。他也会归纳为自己的好朋友。

所以终上所述,孩子并不是要在亲戚多的地方才能有社交的。就算在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地方也能开发出来很多社交的环境,只要把孩子放在社会的环境里去,只要不是天天关在家里只有家里这几个人沟通,他很自然就会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就会有自己的社交了。

我是麸仔妈,跟大家一起学习科学育儿!


麸仔妈的育儿经


我们一家人也是在外地生活,亲戚朋友最近也是在临近的城市。

去亲戚家串门也是每个月进行一次,其他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

我家两个孩子,大孩子上二年级,小孩子上早教班。平时固定的就是每个周末大孩子就去上美术班,在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半天时间。

其他时间我们都是自由活动了。比如开着车到附近的山里转一转,或者领着孩子到儿童乐园里玩一玩。这是一起的活动。

有时候大孩子自己出门找同学玩,我们就陪这小的孩子在家里或者看漫画书,或者玩橡皮泥,或者出门也散散步,拿个小皮球到体育馆踢着玩。

我觉得我们家孩子社交方面都还比较好。大孩子活泼,每每都是好多小朋友来家里找他玩,也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很好的。小的孩子也能跟着他的哥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都非常省心的。


曦宝和伊宝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外面上班,很少会有在家的,而我们的亲戚,都在老家,即使有兄弟姐妹,表哥表姐等在外面的,也不一定在同一个城市,那我们是不是就不交朋友了呢?不是的。


很少有一个朋友能陪伴我们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朋友。小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要做的不是帮孩子去找朋友,而是要让孩子有自己交朋友的能力。

孩子从2岁的时候就开始建立玩伴关系,刚开始是一对一的玩伴,慢慢的建立群体玩伴关系。


◆ 在孩子还小,不会主动找朋友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玩伴的环境,如带孩子到小区里找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玩,也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跟小伙伴玩。小孩子很容易在玩的过程中交朋友。但由于孩子的记忆力还不是很好,经常是这次是好朋友,下次见面又忘记了。


◆ 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要焦虑,我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可以观察孩子是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玩的,如果孩子出现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适当的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去认识更多的小朋友。这个时候孩子要做的就是主动、勇敢开口说话。同时也慢慢懂得分享。

◆ 孩子稍微大点,到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孩子或许不适应陌生的环境,我们可以跟老师配合,带孩子融入这个新环境,到慢慢的孩子喜欢。我们也可以每天问一下孩子学校发生的事,怎么跟同学相处等,也建议孩子每天主动去认识小朋友。在课堂上积极大胆的发言等。


◆ 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参加社区举办的关于孩子的活动,可以给孩子报他喜欢的兴趣班,也可以去郊游,在这些过程中,我们都能接触到不同的小朋友,即使是一面之缘,我们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交朋友。


◆ 到孩子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走进社会,孩子的三观、喜好慢慢形成,在交朋友的时候,他也有了自己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只要孩子没有做犯法、出格的事,不要随便干预孩子交朋友,不管是学习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一样的,有外向的,那也有内向的,如果孩子小时候自己不愿意去交朋友,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等孩子长大了,他会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都不要着急。


老话说的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作为家长的,不管是在交朋友,还是在自主学习上,还是在生活能力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取代,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来,教会孩子辨别、思考、动手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在哪里,做什么都会过的很好!


哈哈育婴师


导语:曾有相关数据统计,一个人的成功85%以上靠的是情商,智商只占15%左右,而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最大体现,就在于人际交往的能力,可见培养一个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去到别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当我们选择到了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一开始,都将面临着身边的亲戚朋友少的状况。

因为受父母的生活圈子所影响,随着父母一起迁徙的孩子,可能也不得不面对,身边的玩伴少,小朋友都不熟悉的情况。

复旦大学教授,儿童发展和认知领域的专家吴国宏老师就曾说:和别人交往,是每一个儿童天性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渴望和别人交往,都希望有自己的朋友。但孩子的社交活动,可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局限。

在一个亲戚朋友少的城市,你们是怎么给孩子增加社交活动的呢?

一个宝妈分享:她和老公都是外地人,刚到工作地的时候,没有亲戚,没有朋友,除了同事之外,基本没有社交活动。

有了孩子之后,宝妈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平时下楼遛娃的时候,开始有意识的建立社交圈子,认识了一些和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宝妈。

经常是孩子在一边玩,宝妈们就在旁边闲聊,见面多了,聊得也多了,孩子成了玩伴,宝妈们也成了朋友。

利用遛娃的时候增加社交活动,不失为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人际关系,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父母树立榜样,孩子更愿意主动参与社交。

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孩子不喜欢和别人玩,只喜欢玩手机,看电视。

曾看到一句话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有朋友玩耍。

如果孩子沉迷在电子产品中,往往和幼年时期的陪伴方式有关。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图省事,把孩子丢给了电子保姆。

也有的父母,自己不是抱着手机,就是坐在电视旁,却吆喝着孩子去一边玩。他们不知道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孩子是通过和父母的沟通,进入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当父母能放下手机,用心陪孩子玩耍,耐心听取孩子的诉求,去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抱以同情和理解的时候,孩子才能体会到和人沟通的乐趣,也就会更愿意和身边人的交往。

如果孩子学会了更情,学会了良好的互动,更容易成为一个社交小达人。

2、多参与,为孩子搭建良好的社交平台。

无论是兴趣班,还是社区,都会开展各类亲子活动,父母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类似的活动,为孩子创造认识新朋友,增加社交的机会。

孩子进入幼儿园,上小学之后,家委、学校也会组织各类活动,都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同学之间的家庭聚会,旅游,小沙龙等等,都可以带孩子多参加。

父母的积极主动,和多参与,就能为孩子搭建良好的社交平台,不但可以使孩子学会和人相处,还能开阔孩子的视野。

重点提示:懂礼貌,守规则,是社交的基石。

家长在带孩子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的同时,应该适时的教会孩子,要懂礼貌,守规则,这是一切社交活动的基石。

懂礼貌的孩子,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遵守规则的孩子,能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今日话题:你是怎么给孩子增加社交活动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格格亲子


1,一般带孩子去儿童乐园。

2,带孩子参加社区的课程活动。

3,可以参加早教班(我没参加。太贵了)

4,公共儿童乐园孩子很多,或者大型社区的公共场地孩子也多,可以带自己宝宝去和别的孩子玩儿。





猪猪男孩小小乐


孩子社交不只是亲戚间的互动,这样就有点狭隘了,让孩子多和同龄的陌生孩子打交道,才能让孩子更熟悉的与人打交道。

平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去人多的地方,先让他适应人多的环境,被周围人情绪的感染,孩子会乐意的接受这个环境,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喜欢热闹的。

父母做出表率,先于周围人打好关系,这样别人才好接受你的孩子,才会放心的让他们的孩子与你的孩子玩。

父母善于交流,孩子可以从中学习。

有条件的话可以报些小孩子的活动。


妇产科郑医生


给娃办个生日会,邀请邻居和同学来参加啊,这个城市亲戚朋友少,社交主要靠邻居、同学吧,小区里的活动可以多参加参加,有些公司也会办活动,family day之类的,可以带娃参加,和同事的娃一起玩一玩。


中智小薪


一个是邻居,还有小区里面有小孩的家庭。

一个是每周末去图书馆参加亲子阅读认识共同兴趣的朋友。

一个是邀请同班同学一起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