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梅里古镇,因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故被称作江南第一古镇。

相传三千两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达成父王想立三子季历的愿望,偕二弟仲雍托辞采药,夜奔江南,定居梅里,振农桑、兴水利,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勾吴。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邦。勾吴古国经历二十一世,至夫差失国,共历六百余载。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梅里所在地,《吴越春秋》、《越绝书》及《皇览》等先出的书;《括地志》及《吴地记》等后出的书则认为当在无锡县界梅里村,该地存在太伯冢等遗迹。

在这里可以参观泰伯庙,高大雄伟。还有头山门,立有六根石柱,青石质地,每根都是高6米。中间两根饰有云龙纹,两旁的柱上饰有仙鹤云彩,此种古建筑目前国内罕见。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泰伯庙规模不算太大,正中敬的是泰伯的神像,左右两侧是句吴国历代君王塑像.这些人的名姓鲜见史册,少为后人所知。不过它的亡国之君你一定知道,那就是夫差,吴国的第二十五代君王.他用了三年时间报了杀父之仇,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请降,甘愿为奴为仆,并送上美女西施金银珠宝。夫差一念之差相信了勾践是真心投降,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勾践卧薪尝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勾践为了雪耻,对吴地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那时吴国的都城已经从梅里迁到了姑苏(今苏州),但勾践仍没放过梅里和梅里的百姓。后来传说帮勾践复国的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到梅里隐居.勾践杀了给他出谋划策的功臣文种,他又怕范蠡会逃敌判国将来威胁到自己,就带兵包围了梅里,却被范蠡和西施侥幸逃脱,结果他盛怒之下就把泰伯城夷为了平地。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伯渎河”原名叫“泰伯渎”。据史料记载,泰伯到梅里时,这里还是荆蛮之地,泰伯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人们,并带领人们开挖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以后经历代加宽,距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了。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泰伯庙旁有一个不大的寺,名曰如愿禅寺.正对禅寺门口有一处屏墙,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禅”字,反面写着一个大大的“佛”字.屏墙左右两侧各有一亭,左侧亭里挂着一口大钟,右侧亭里架着一面巨鼓.不过这只是让游客观看的,亭周身有栅栏门相隔,靠不得近前.不远处有一座丈余高的铜塔,塔角上挂满了铃铛,有风吹过就叮当地响个不停.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在古镇内,统一的江南传统建筑特色,梅花街、梅花浜、三让街三条老街巷,串联起丝织坊、农耕园、琴坊,来展现吴地民风、民俗,河岸边种植梅花、垂柳等,一副活生生的江南水乡风景画。古香古色的建筑,走过小桥流水的道路,坐在石桥上,柳枝拂过,别有一番惬意。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那么如此古色古香,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古镇,夺得了“江南第一古镇”的称号会被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呢?答案大约如此了罢。

梅里古镇,地方不大,也没什么真正的古老建筑,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所谓的新建“古建筑”太多了一些,号称吴越文化发源地,却也无处追踪。只不过现在头顶着泰伯的名头,吴国古都的名头,才勉强算得上“江南第一古镇”吧。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古色古香,“江南第一古镇”,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号称而已


不过我想尽管如人们所今看到的梅里古镇都是仿古建筑,但踏上这片土地人们还能感受到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以及灿烂的吴越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