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遇仙"传说在民间传承中的异同

导语:"牛郎织女

"传说与"董永遇仙"传说的故事类型虽然较为接近,但在戏曲中的接受情况却大不相同。"牛郎织女"戏的内容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较为游离,除了七夕乞巧仪式剧外,基本没被搬上过舞台。

"董永遇仙"戏却是"董永遇仙"传说故事的重要传播链条,同时也颇具舞台影响。"董永遇仙"戏较之"牛郎织女"戏流传更广,这既有政治教化的原因,也和两个传说故事不同的发展轨迹有关,也和"董永遇仙"故事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融会、取代有密切的关系。

"牛郎织女"传说和"董永遇仙"传说虽然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和混融处,但二者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与民俗中的接受与流传却大不相同。"牛郎织女

"意象频频出现在诗词中,七夕乞巧的民俗影响很大;董永孝感遇仙之事很少被诗人词客题咏,明清时期有关董永故事、董永故里的"史志化"流传载述很多。

一、戏曲对于"女郎织女"的吸收

1、"牛郎织女"故事的出现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源远流长,然而其戏曲却未能产生艺术经典,未能成为"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重要传播链。"牛郎织女"神话的原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关于牵牛星与织女星的记载。

《诗经·小雅》插图

这里的牵牛与织女,是天上银河里的星宿。牵牛、织女这两个神话星君甚至被司马迁《史记》载入星相类的《天官书》中:"牵牛为牺牲。……织女,天女孙也。"从汉魏时起,牵牛与织女逐渐被人格化、情感化、配偶化,他们彼此相爱却被迫分离。

《史记》

也从这一时期起,乌鹊搭桥以帮助牵牛与织女相会的情节出现在了这一神话中,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西汉刘安《淮南子》(今本无)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岁时广记》还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鹊桥相会成为"牵牛(牛郎)织女"神话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牛郎织女"故事在后世大致具有两种传统、两个维度、两种形态的发展。两种传统是文人传统和民间传统,两个维度是爱情维度和政治维度,两种形态是浪漫想象的神话形态和浪漫想象与民间叙事兼容的传说形态。

牛郎织女

文人传统最典型的是诗歌,文人们通过诗歌题咏,对"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作了很高的礼赞,对他们被迫离散的爱情结局作了不尽的叹惋。"牛郎织女"成为挚爱男女的代表和象征,文人们通过诗歌题咏对牵牛与织女的神话进行了诠释与解读。

2、"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

随着"牛郎织女"故事的广为传播,人们逐渐在故事中加入了社会性内容,故事中世俗性成分越来越多,民间传统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我国古代社会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牛是男耕的主要工具,女子则是织布的主体。

故牵牛与织女的故事很自然地与男耕女织联系在了一起,"牛郎织女"也就具有了古代农业社会中耕男织女象征与代表的符号意义,传说在保持爱情成分的同时被注入了政治、社会内容,得到了改造。

牛郎织女

除了文人传统、神话形态的牵牛与织女故事以外,民间传说系统的"牛郎织女"故事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传说系统的"牛郎织女"故事在保持神话核心情节的基础上,吸收若干民间传说故事类型,成为内容较为杂糅的传说复合体。民间传说系统的"牛郎织女"故事融入的社会现实生活内容很多,故事的民间品格很突出。

在主流形态的"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中,织女仍是天上的仙女,而牛郎只是贫苦的农民,他出身贫苦,又受到兄嫂欺压凌虐,以放牛为生,所放牧的老牛是天上下凡的神仙,由于有老牛的帮助,牛郎才得以与织女相识、成家,在他们被拆散后,老牛又舍命帮助牛郎追到天河。

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无由得过,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一年一度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由于历史系统和地域系统的影响,

民间传说风貌往往具有多样性,然其核心故事仍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处所叙录的牛女传说正是古代"牛郎织女"传说的沿袭和遗存。

3、七夕文化的形成

民间有文人编写故事叙七夕牵牛、织女年年一度鹊桥相会,经年捱尽凄凉,后得玉帝特降殊恩,赐予团聚,"使数千载相思不了之案,一朝归结。"……故事极其平常,但写作颇尽人情,宛转缠绵,无勉强捏合痕迹,毫无庸俗之态,且文采也颇动人,可见作者文学修养功夫。

虽然作者文采动人,然而由于"故事极其平常",故此剧没有什么舞台影响。另外,《宝文堂书目》卷中《子杂》著录元杂剧《渡天河织女会牵牛》,剧本已佚,从剧名推测,应是牵牛织女神话类型,同时包含鹊桥相会内容。

《宝文堂书目》

明代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归南快录》载有传记《鹊桥记》:"为老母诞日……亲姬来贺者共观《鹊桥记》。"《鹊桥记》今也不存,从剧名可知也是围绕牵牛与织女鹊桥相会来结撰剧情的神话故事。这两部剧作由于已经佚失,故其影响都不大。

为"牛郎织女"文化次生出的七夕民俗文化在戏曲中的体现。此类剧作民俗意义较强而文学独创性不足。以七夕乞巧为内容的月令戏只有民俗仪式和承应娱乐的意义与作用,没能反映"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丰富而完整的故事风貌,故其思想、文学、故事价值也都很有限。

《祁忠敏公日记》

还有一些"牛郎织女"戏,作家的个人独创性较强,而剧作中杂糅和虚撰的内容过多,有的反映的是"牛郎织女"的次生神话,而非主流形态故事,有的借"牛郎织女"故事之壳而实际上是另起炉灶,敷演虚撰其他故事内容,这些牛女戏与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较为游离,故也未能产生出反映传说故事基本风貌的经典剧作。

如清代邹山的《双星图》传记,剧作中杂糅、虚撰的内容过多,剧作中的多数情节和传统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无涉,也没有被人们认可、接受而吸纳进"牛郎织女"故事中,因此尽管作者邹山煞费苦心,但《双星图》传记终究只沦为案头之作,而没有在戏剧界造成影响。

牛郎织女

剧作写牛郎、织女从仙界托生到人间,牛郎托生为书生尤星,织女托生为官宦之女兰森,剧作由此结构尤星与兰森的爱情故事。此剧表面上似乎属"牛郎织女"故事系统,但实际上只是借传说的引子和外壳,剧作内容与传说无涉,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丰富发展自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综上可见,与"牛郎织女"题材相关的戏曲,或因剧作内涵不够丰富,或因叙事性、文学性不强,或因与主流形态的传说较为游离,故都没能成为"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故事链。

二、戏曲对"董永遇仙"的吸收

1、"董永遇仙"故事

"董永遇仙"戏是"董永遇仙"传说故事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传说虽有丰富、改造和发展,然基本内容风貌则一脉相承。"

董永遇仙"传说的最初故事形态是贫寒孝子卖身葬父感动上天,仙女受天帝之命,下凡织绢帮助孝子还债,事后回归天庭。

《陈思王集》

汉末魏初曹植的《灵芝篇》(《陈思王集》卷二《乐府·鼙舞歌五首之二》)中有"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的歌咏,东晋干宝《搜神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到了唐代的《董永变文》,篇幅显著加长,叙事性大大增加,情节也更丰富复杂。《董永变文》前半部分情节和《孝子传》《搜神记》中"董永遇仙"的载述大致相同,主要叙咏董永卖身葬父、路遇仙女,仙女与董永成家后织锦帮他还债,之后离别而乘云飞天。

《搜神记》

不过《董永变文》后半部分还增加了若干新的情节:董永和仙女生有一子名叫董仲,由于其他孩子"尽道董仲没阿娘",董仲回家问父,父亲告知缘由,董仲找阴阳家孙宾(膑)询问母亲下落,得知寻母之法。

按照孙膑的指点,董仲偷走了在阿耨池边澡浴的仙女妈妈的紫衣裳,由于董仲不适宜住在天上,他的仙女妈妈仍让儿子回至人间,她猜知儿子偷衣寻母之所为必是孙膑所教,不满孙膑泄露天机,便设计惩罚。她给了董仲一个金瓶,当董仲来到孙膑身边时,金瓶中突现天火,将孙膑的阴阳之书大部烧毁。

2、"董永遇仙"故事的变化

唐代变文后,宋代又出现了话本《董永遇仙传》,此话本保存在明嘉靖年间洪楩所编《清平山堂话本·雨窗集上》中。话本小说总体沿袭《董永变文

》的故事脉络,不过情节更复杂,人物身份、故事模式也得到了改造。

《董永遇仙传》插图

董永遇仙传》中,董永字延平,少习诗书,他自卖给傅长者家,得钱葬父。董永的孝行感动天庭,玉帝派天仙织女下凡相助。董永在槐树下遇到仙女,仙女主动求婚,以槐树为媒,两人结为夫妻。仙女下凡百日期满,又在槐树下与董永离别。仙女离别后,董永因孝行及上贡异样纻丝被封为兵部尚书,并另娶傅长者之女傅赛金为妻。

仙女回归天庭时已有身孕,回到天宫后生下一子,取名董仲舒,仙女将子送给董永抚养。董仲舒长到十一二岁时,"九经书史,无所不通"。由于同学们都骂董仲舒为"无娘子",他便找严君平问卦。严君平告知董仲舒,七仙女将于七月七日下降在长白山中采药,董仲舒果真于那日在长白山寻访到母亲——穿黄衣服的七仙女

董永与七仙女

话本小说中,董永之子被附会为西汉大儒董仲舒,变文中的阴阳家孙膑在话本中则换成了严君平。此外,小说写董永与仙女在槐树边相会、离别,槐树是婚姻媒证,写下凡嫁给董永的是排在第七位的七仙女,董仲舒与母亲相会的时间是七月七日。槐树、七仙女、七月七日不仅是具体的命名、叙事所指,而且成为重要的文学意象。

三、"董永遇仙"内容的丰富

1、"董永遇仙"故事的戏剧化

"董永遇仙"传说世代累积型的加工、流传方式非常明显,其故事内容虽然越来越丰富,情节越来越复杂,然其发展脉络仍然清晰:汉魏晋时代,董永遇仙故事的戏剧模式比较简单,即"行孝—遇仙—分别"三阶段。

唐变文增加了"送子—寻母"的情节,其中包含"

三织女浴于池—阴阳先生泄天机—仙女以火惩罚"的新内容。到了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一是突出槐树的作用,二是进行才子佳人化的模式改造,董永少习诗书,后来官至"兵部尚书",仙女离去后董永另娶富家女傅赛金小姐。

戏曲《董永遇仙传》

宋元以后,戏曲成为"

董永遇仙"故事的重要载体,"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董永遇仙"戏对"董永遇仙"传说虽有丰富、改造和发展,然基本内容风貌则是一脉相承,"董永遇仙"戏成为传说故事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链条。

元代即有"董永遇仙"题材的戏曲,《九宫正始》中收有元传记《董秀才》的唱曲,《九宫正始》《南词定律》《九宫大成》中还收有《遇仙》的唱曲,钱南扬先生据此辑有6支佚曲,定题为元南戏《董秀才遇仙记》。

《九宫正始》

虽然班友书先生认为这几支佚曲的内容与董永事无关,然而由于此戏文全本已佚,故并不能说元传记《董秀才》和《遇仙》本身与董永事无关,从二者题名看来,学界一般认为元代存在"董永遇仙"题材的南戏。另从明代郭勋《雍熙乐府》(卷十四)中的一套末本唱词【商调·集贤宾】可知,元杂剧中也有"董永遇仙"戏。

2、"董永遇仙"戏剧的多样化

明清时期,"董永遇仙"戏更是广为流传。明代时不仅有"董永遇仙"戏的全本创作,更有选本收录。清代花部诸腔也多有"董永遇仙"事的敷演,是"董永遇仙

"故事的重要传播方式。明代心一子著有传记《遇仙记》,吕天成《曲品》(新传记品·下中品)中著录:"心一子,所著传记一本。《遇仙》,董永事,词亦不俗,此非弋阳所演者。"

遇仙记》的艺术成就颇高,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能品·心一子《遇仙》)中评论此剧道:"填词打局,皆人意想所必到者。然语不荒,调不失,境不恶,以此列于词场,亦无愧矣。"另从吕氏所言可知,除心一子《遇仙记》外,弋阳腔中也有"董永遇仙"戏。

《远山堂曲品》

明末顾觉宇著有传记《织锦记》,此剧已佚,《曲海总目提要》著录,此剧"一名《天仙记》。按,本剧又名《织绢记》及《卖身记》。据刊本,系梨园顾觉宇撰。"从《曲海总目提要》著录的内容可知,此剧所写和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大致相同,只是有一些小的改动,如将西汉董仲舒与东汉董祀两位历史人物杂糅为一人。

明代"董永题材"戏曲完整的剧本已经不存,不过明代许多戏曲选本中都保存有"董永遇仙戏"的选出。从明代戏曲选本可以看出,"槐阴相会"、"槐阴分别"成为"董永遇仙"戏主要的选出,这说明"董永遇仙

"戏在继承"董永遇仙"故事主旨和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董永 剧照

传统董永故事的"孝感"主旨在"董永遇仙"戏中逐渐被淡化,表现董永和仙女槐阴树下相会和槐阴树下分别的爱情戏开始成为"董永遇仙"中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核心内容,

孝感、遇仙、才子佳人模式成为杂糅在"董永遇仙"戏中的三个主要内容。

清代花部诸腔也多有"董永遇仙"戏的敷演,虽有所改创和发挥,但主要情节内容仍是承续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和顾觉宇的传记《织锦记》,"董永遇仙"故事在清代的戏曲中渐趋成熟和稳定。

四、"董永遇仙"与"牛郎织女"的异同

"董永遇仙"戏较之"牛郎织女"戏流传更广,既有政治教化的原因,也和两个传说故事不同的发展轨迹有关,还和"董永遇仙"故事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融会、取代有密切的关系。

但若着眼于"牛郎织女"戏曲的传播和影响,确实可以发现它既不如"梁祝"戏曲和"白蛇传"戏曲的影响大,也和"牛郎织女"故事在文人诗词及民间传说中的巨大影响反差甚大。

《白蛇传》插图

若将故事类型较为接近的"董永遇仙戏"与之相比较,也可发现后者流传度更高,且已成为明清时期"董永遇仙"故事的重要传播载体,而"牛郎织女"戏则基本都沦为案头剧本,既不擅场,也未成为传说故事的重要传播链。

1、"董永遇仙"和"牛郎织女"的政治教化功用不同

戏曲既是大众娱乐的手段与方式,也是统治者进行政治灌输和教化宣传的工具。"牛郎织女"故事的核心主旨是男女自由相恋,这与封建时代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恋要求是不相合的。

魏晋时期的牛女故事中,织女还被冠以"嫁后遂废织纴"的懒惰恶名,两人因情爱而荒废生产,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行事要求。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牛郎与织女作为挚情恋人的形象受到人们的题咏和称赏,但在有些情况下,织女形象却被庸俗化、轻薄化了。

戏曲《董永七仙女》

而"董永遇仙"故事的核心主旨是孝行感动上天、孝行定得好报,这很符合统治者的道德提倡。孝感而遇仙,在遵从伦理道德要求的前提下获得艳遇回报,既符合统治者的道德要求,又满足了人们的艳遇渴望,"董永遇仙"故事符合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道德与审美诉求。

2、"牛郎织女"与"董永遇仙"的发展轨迹不同

前已述及,"牛郎织女"故事具有两种形态,即浪漫想象的神话形态和浪漫想象与民间叙事兼容的传说形态。神话形态的牛女故事主要是作为一种爱情象征、文学意象存在于文人的诗词题咏中,故事的叙事性较弱、情节较为单调,不足以成为"牛郎织女"戏曲的全部内容。

传说形态的牛女故事较之神话形态的故事内涵较为丰富,政治社会内容被充实进来,叙事性较强,但是没有产生叙事性强、文学性高的叙事文本,缺乏有据可查的古代文献,没有出现经典的叙事文本。

戏曲《牛郎织女》

而"牛郎织女"小说与戏曲中所写故事中杂糅内容虽多,但并非世代累积形成,主要出自小说、戏曲作者的创撰,因此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故事内容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流传,均未能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经典文本。

到宋元时期,"董永遇仙

"故事传说已经相当成熟,故事面貌渐趋定型,故事文本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叙事性和文学性。"董永遇仙"戏曲正是在借鉴和吸纳前代"董永遇仙"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故"董永遇仙"戏曲流传甚广,成为明清时期"董永遇仙"故事最重要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渠道。

3、"董永遇仙"与"牛郎织女"有着融会和取代的关系

两大传说均以仙女为主人公,在故事类型上具有一定相似度。"牛郎织女"以男女自由恋爱、长相厮守为核心主旨,带有爱情至上的意味,不太注重道德训诫。而"董永遇仙"演绎的是依靠孝行感动上天得到仙女相助的传说,既满足了男人的艳遇渴望,又不违背统治者的道德提倡,故更符合封建道统的要求。

戏曲《牛郎织女》

在两大传说的发展中,人们有意无意地以"董永遇仙"故事来替代"牛郎织女"故事,后者的部分内容被嫁接、融合进前者。"董永遇仙"故事中董永卖身葬父后遇到的仙女是善于织锦的织女,这里织女形象的出现就是受到"牛郎织女"故事的影响,它在接受"

牛郎织女"影响的同时,又对织女形象进行了改造。

后世"牛郎织女"传说中有织女婚后废织纴而致天帝发怒的叙写,织女形象蒙上了尘垢。"董永遇仙"传说中的织女则没有任情而为,她遵天帝之命下凡来帮助董永,使命完成后便忍情返回天界。为了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相区别,"董永遇仙"传说后来还出现了其他的仙女群体,其织女形象被作了重新塑造,既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又没有任何道德瑕疵。

结语:综上可见,"牛郎织女"故事与"董永遇仙"故事虽然故事类型较为接近,但在后世的发展与影响则并不相同。就戏曲创作与演出而言,"牛郎织女"戏曲虽然创作数量不少,却没有产生经典剧作,未能成为传说的重要故事链条。

除了七夕乞巧仪式剧被搬演以烘托喜庆气氛外,基本没有什么舞台影响。而"董永遇仙"戏曲虽然实际遗存的完整剧本不多,但其舞台影响和剧作故事的传播影响都很大,不仅一直敷演当场,同时也是其传说重要的故事链条。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

纪永贵:《董永遇仙故事的产生与演变》

吕天成:《曲品》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