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大数据助力病毒溯源,存在数据共享交换难

在疫情防控进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2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曼青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回应称,大数据技术正在为病毒溯源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吴曼青介绍,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机组电信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聚焦重点地区省份、关键时间节点,提供了人员流动以及疫情态势等方面的信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建立了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平台,运用于对于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研发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该设备只需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知道是否为密切接触者。

此外,中国信息科技研究院还研发了重点医疗物资的调度和保障平台,该平台极大保证了物资调度和保障的有效性、实时性。有不少企业研发了各种红外测量设备,这些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快速识别发热患者,有效增加了流动速度和效率。

此外,吴曼青提到,智能投送系统在武汉特别是在金银潭医院、重庆地区开展无人的、非接触式的物资投送工作,减少了物资投递风险。部分互联网企业研发了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诊断效率;还提供免费的计算能力为药品筛选和病毒疫苗研发提供积极探索。

吴曼青还表示,大数据技术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发挥巨大潜力,目前遇到了数据共享交换难的问题。“从长远看,我们将进一步致力于公共应急卫生体系的建设,在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吴曼青说。

实习生 梁晴 南都记者 马嘉璐 发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