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拆解日產"近十年最差"業績 立下"軍令狀"的田內誠面對的是什麼?

【本文要點】:

1. 日產第三季度(10-12月)出現16.62億人民幣的淨虧損,最大的原因在於銷售收入的大幅下降。其中銷量和平均單車價格雙雙下滑。

2. 日產在美業務存在三大痼疾:銷售依賴激勵措施,核心是對經銷商的階梯激勵計劃;車型的老化;薄利多銷的B端銷售佔總銷量比重過高,約20%。

3. 銷售收入減少的同時,成本削減卻並未明顯見效。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了3.77個百分點至15.9%。

4. 戈恩時代向新興市場的過度擴張,導致日產汽車固定資產折舊支出一直居高不下,擠壓利潤。

5. 賬面現金、即將到期的長期債務都達萬億。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日產面臨一定的現金流壓力。

6. 對於當下的日產而言,它不需要守成的平庸之主,而是需要一個像戈恩那樣能夠力挽狂瀾的人物。

拆解日產

內田誠的日產汽車CEO之路,開局並不順利。

去年12月走馬上任的內田誠,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是日產近十年以來的首次季度淨虧損。日產汽車近日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日產2019財年第三季度(10-12月)歸母淨利潤為-260.92億日元(約合-16.62億人民幣)。

由於季度表現不佳,日產第二次下調全財年業績預期,將其2019財年全年淨利潤從此前預期的1,100億日元下調至650億日元,創11年來新低。

股價跌落至近11年最低點、下半年將不派發股息……面對憤怒的股東,內田誠在股東大會上立下“軍令狀”:“如果我不能扭轉日產汽車的頹勢,我願意接受被解僱”。

從2018年11月戈恩因涉嫌不當財務被捕以來,日產一直處在業績下滑、醜聞不斷、聯盟搖搖欲墜的動盪當中。光是企業領導人,從戈恩,到西川廣人,再到如今的內田誠,三年內就已經三次換帥。

動盪的表現背後,日產的問題究竟在哪兒?又是什麼造成了日產的虧損?

拆解日產

內田誠在股東大會上

銷售失速 美國業務為何深陷困局?

日產出現虧損最大的原因在於銷售收入的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日產第三季度銷售收入25,042.11億日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415億日元(約合344.36億人民幣),同比降幅達17.8%。

其中,銷量和平均單車價格雙雙下滑。銷量方面,其第三季度全球銷量為119.5萬輛,同比減少10.82%;平均單車價格則從去年同期下滑了17.73萬日元至209.56萬日元(約13.35萬人民幣)。

從具體的區域市場來看,所有核心銷售區域的銷量和銷售收入都有所下降,包括日本本土和中國市場。但最大的問題出在美國這個日產曾經的銷量和利潤支柱的市場上。

數據顯示,日產10-12月在美銷售收入同比減少32.72%,在區域市場中下滑幅度最大,銷量也同比下滑18.4%。

實際上,自2016財年起,美國業務的收入就開始惡化,導致日產的整體業績顯著下降。在戈恩時代,日產在美國推行以大幅降價為核心的“薄利多銷”的銷售戰略,對經銷商實行階梯激勵計劃,即經銷商完成的銷量越多,獲得的車企提供的獎勵金就越高。為了獲取獎勵金,經銷商不惜傷害品牌、大幅降價進行競爭,推動日產達成了在美10%的市佔率。

拆解日產

美國的日產經銷商立起大幅降價的廣告牌

而隨著美國汽車市場的整體需求放緩,日產銷量持續下滑,這種以銷售體量補足單車低利潤率的模式難以為繼。西川廣人曾在2019年5月透露,在美業務的利潤率低至1%-2%。

2019年夏天,日產對爭議不斷的階梯激勵計劃進行了微調,削減了作為獎勵金的資金總額。但經銷商打折現象減少的同時,銷量也大幅下降。從全年銷量來看,日產2019年銷量為126萬輛,同比下滑12.7%。

日產在美國的另一個問題在於車型的老化。2010-2015年,日產將經營資源投入到提高巴西、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國家的產能上,導致北美的新車開發陷入停滯。

例如,在其產品組合中,皮卡Frontier在2005年之後就沒有全面更新換代過;SUV探路者Pathfinder已有八年曆史;而2019-2020年連續全新改進的轎車美版軒逸Sentra,距離上一次換代也過去了8年。

此外,沿用以利潤率換銷量的思路,日產在美的銷售依賴於對企業和汽車租賃的B端銷售。據悉,其B端銷售佔總銷量比重在20%左右,約為豐田汽車的兩倍。

該模式存在的一大問題是,汽車租賃換車的週期比個人消費者短,幾年後就會有大量二手車湧入市場,嚴重影響了二手車的保值率,使得C端的個人消費者更不願意選擇日產。外媒曾援引經銷商報道稱,日產二手車的售價比豐田低3,000美元左右。

在西川廣人此前的改革規劃中,計劃在2022年前後將B端銷售佔比降低至15% -17%,以改善收益。這一目標的支撐是始於2019年的新車攻勢。日產預計在2020年將美國最暢銷的Rogue等多個車型進行全面更新。不再依賴通過降價促進銷售,而是轉向主打先進技術。

過度擴張導致固定成本高企 “成本殺手”的殘局與後來者們

銷售收入減少的同時,成本削減卻並未明顯見效。

去年7月,西川廣人在發佈2019財年一季度業績時就曾宣佈一項全球重組計劃,該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12,500人。包括將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其全球產能減少10%,產品陣容規模縮小至少10%。

但從財報來看,第三季度營業成本在減少3,846億日元后,依舊高達21,606.48億日元,使得10-12月的盈利質量繼續向下,毛利率下滑了3.77個百分點至15.9%。

在營業成本中,固定成本的高企與日產曾經的激進擴張不無關係。生產線遍佈全世界,但實際業務卻沒能發展起來,使得日產過於臃腫繁重。

依照戈恩一項名為Power 88的五年計劃,日產一直在努力擴大產能,旨在2016年實現全球8%的市場份額。2015年,日產在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地,一口氣啟動了4個工廠,力求將新興國家打造為新的增長引擎。

日產汽車的資產隨之膨脹。其長期持有的不動產、廠房和設備(例如建築物和生產設備)從2013財年的3.7萬億日元急劇增加。截至2019年12月底,其不動產、廠房和設備依舊高達5.2萬億日元。

根據會計準則,固定資產支出並不是一次記錄為支出,而是分配在幾年內為折舊支出。 由於折舊是與生產量無關的固定成本,因此其特點是,當銷售疲軟時,利潤損失相對較大。

自2016財年以來,日產汽車固定資產折舊支出(不包括租賃車輛)一直居高不下。三季報顯示,2019年4-12月,其固定資產折舊和攤銷為2,881.38億日元。

高額的固定資產折舊擠壓利潤的同時,1980年代逐步淘汰的廉價品牌達特桑Datsun在新興市場的復興計劃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導致產能過剩,工廠運轉停滯不前。並且,在印尼、印度、俄羅斯和南非等市場,達特桑與日產旗下其他品牌共同競爭,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品牌間的內耗。

拆解日產

達特桑 Datsun

現金流方面,值得肯定的是,日產賬面現金較為充足。數據顯示,日產汽車三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規模達萬億,為14,185.05億日元。

但日產盈利能力的下滑,也使得現金流也存在一定的隱憂。2019財年4-12月這8個月中,日產新增現金724.28億日元,相比去年同期腰斬。

並且,日產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截至2019年12月底,在槓桿率高達70.03%的情況下,其即將到期的長期借款達1,5647.38億日元,高於賬上現金總額。

日產的高管們試圖對淡化其現金流狀況的擔憂。負責全球財資和汽車銷售融資業務的高級副總裁拉克什·科查爾(Rakesh Kochhar)表示,流動性不是問題,“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還將發行債券。”

日產需要怎樣的CEO?

對於日產這樣一個從盈利到公司治理都面臨危機的企業而言,它不需要守成、平庸之主,而是需要一個像戈恩那樣能夠力挽狂瀾的人物。

1999年,戈恩加入連續虧損七年的日產,大刀闊斧地砍去了一半零部件供應商,3年內使採購成本下降20%;3年內裁員21000人,關閉5家工廠,削減了20%的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賣掉所有與汽車生產無關的非汽車產業。使得日產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

戈恩被捕後,西川廣人作為戈恩的曾經的愛將,主動與戈恩劃清了界限,並宣佈放棄戈恩的激進擴張戰略,開始了對日產的全球重組。

彼時的西川廣人被認為是解救日產的最佳人選。這位有著豐富採購經歷的職業經理人,極其重視數據,在削減成本方面也有著如同“成本殺手”戈恩的殺伐果決。

但西川廣人並未挽救日產2019財年一季度的下滑態勢,也因此失去了股東的信任。隨著其捲入獲取不當薪資的醜聞中,西川廣人黯然下臺。其短暫的任期內,貫穿著修復聯盟和利潤的壓力。

西川廣人倒臺後,日產對下一任掌門人寄予厚望。負責CEO遴選工作的主管曾表示,日產汽車下任CEO必須是一位有人格魅力、鼓舞人心,並且具有說服力的領導者。

憑藉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及與雷諾的密切關係,內田誠從日產汽車高級副總裁關潤(Jun Seki)、日產代理CEO山內康弘等熱門人選中“爆冷”勝出,出任日產汽車CEO。

為了避免重蹈戈恩過度集權的覆轍,日產新設立了“三駕馬車結構”:除了任命內田誠為日產CEO,日產還任命三菱汽車COO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擔任日產COO,關潤也被任命為副首席運營官。不過,關潤在上任不到一個月後就宣佈離職,激起了日產管理層的進一步動盪。

拆解日產

內田誠(左)與關潤(右)握手

不同於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內斂而含蓄的的日本人,內田誠性格坦率,直言不諱,英語幾乎跟母語一樣好,更像是西方人,日產汽車內部人士也曾評價他是“長著日本人面孔的外國人”。

在出任日產CEO之前,內田誠負責日產的採購工作,以擅長控制成本而聞名。2018年,內田誠出任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負責人。面對車市下滑和日產新產品不多的不利局面,內田誠修改了日產在中國的採購策略,推動日產在華電動汽車產品擴容和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穩住了日產在中國的局面。

這位被日產內部人士稱為“拯救日產汽車的關鍵先生”的新任領導人,依舊要面對的是,一是如何加速削減成本,並重振利潤;二是如何修復與雷諾的聯盟關係。

雖然具體的詳細的復興計劃需要到5月才會公佈,但從已有的動作來看,內田誠延續了西川廣人的路線:“不計代價”縮減成本,並將恢復美國業務利潤作為工作重點之一。

2020年1月底,日產汽車宣佈縮小其地區銷售機構的規模,削減其美國勞動力。並宣佈從7月1日開始,日產將實施更小的區域銷售結構,關閉西北和山區,並將銷售辦事處從8個縮減到6個。

內田誠表示,還需要進行更多的重組。他說,日產在與雷諾和三菱進行協商,5月公佈的復興計劃可能會放棄某些產品或地區性業務,而更多地依賴日產的合作伙伴。

不過,內田誠還需要加快腳步。畢竟美國業務的恢復還需要時間,在這之前,他需要找到說服股東以保住自己CEO職位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