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他是一名90后,年前还在苏州做销售,1月29日(大年初五)他看到火神山医院正在建设的新闻,便立即收拾行李告别家人独自一人驾车10个小时赶到武汉,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武汉这座城市,从1月30日至今近一个月,他是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采购员,与武汉这座城市一同努力……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过去支援武汉”

他叫高翔,1991年出生,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铁杨村人,2008年他便到苏州市打工,做过工人,收过废品,进过工地,做过销售,一直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创造属于自己幸福。“我家不富裕,还有弟弟,从小我跟弟弟就懂得任何事都要自己努力,好好争取,很多事都自己拿主意。这次去武汉,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过去支援武汉,并未考虑很多。那时看到很多医院人员都去支援武汉了,我也想尽份力,毕竟自己还干过建筑装修行业,应该能帮上忙。”

在高翔将去武汉的消息告诉父母后,遭到了高翔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高翔有被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高翔父亲,非常不愿高翔只身前往。但父母还是拗不过高翔,1月29日上午11点左右,高翔驾车顺利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速。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第一个工作:搬运工

高翔想尽快赶到武汉,尽快进入工地,他连续驾驶10个小时,29日晚9点左右到达武汉,高翔开车直奔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我从来没到过武汉,对这座城市没任何了解。等到武汉后,它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当晚,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路上到处是水,我打开车窗,一闻原来是消毒液的味道,感觉像是演生化危机的电影。路上几乎没车,能走的车,要么是警车,要么是公务用车、救护车。”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高翔赶到火神山医院工地后,询问了多人,都说不需要工人。没办法,他回到车内又查询了武汉红十字会的电话,想到红十字会去做志愿者。当晚,高翔在车内对付了一晚。30日上午,高翔去到了汉口区胜利街162号的武汉红十字会服务点,“当时一到那就把我震撼到了,有20多个志愿者在帮助搬运物资,最小的十八九岁,大部分都是30岁左右的志愿者。说明意愿后,红十字会安排了住宿,让我在那个地方做搬运工,志愿者每天都有不同的面孔,但大家干活就都有一种默契,无论是干到十二点也好,半夜也好,大家都没怨言,只想赶快把活干好就行。”

高翔到武汉的第7天,高翔父母、朋友都劝他让回渭南,哪怕隔离14天也好,至少生命安全。当时高翔的思想一直在犹豫不定,到底是回还是不回?最后坚持了,不回家。“我当时要是回去了,就是一个逃兵。我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很多其他志愿者。”

在那个地方待了十几天后,需要搬运的物资慢慢减少,后来还去武汉其他地方搬运过物资,之后又开始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第二个工作:接送员

有天高翔加入了一个叫“抗疫者联盟”群,里面大概有200多人,每天里面都会发布一些接送信息,信息包含名字、电话、去往地点,群里的志愿者可主动联系,联系好后再群里回复下,每天大概有60个单。

有天,突然有一个求助信息发过来,她是一名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她是第一批倒下的护士。她说她在医院呆了23天,现已康复出院,她问高翔愿不愿送她回家。当时高翔犹豫了。因为他只有一次性口罩,没有护目镜、防护服。

高翔犹豫了三秒,还是答应了。因为高翔想帮助更多的人,他不能让她心寒。“到医院后,看到她竟然是一个人走出来,没同事朋友跟随,她拿了几个塑料袋,还拿着她的片子。我赶紧上前接住,放在后备箱。我问她出来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她竟然说,她想再回一线,和她的战友一起奋斗。当时我突然感觉我自己特别的渺小,微不足道。”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第三个工作:调度员

2月21日,高翔到机场接河南医疗队,共有174人。22日开始,高翔开始为河南医疗队做后勤保障工作,“跟我一起的另一人是政府人员,他负责给医疗队协调解决交通问题。其他吃饭、采购、领物资等工作由我协调调度,总之要保障好174人的生活。”

但让高翔没想到的是,这个工作不好干,感觉比搬运工还累,但高翔从未退缩。高翔说:“累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长,汇总的信息量大,医护人员是三班倒,而且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不固定,每批次人数可能也不同,需要跟酒店协调盒饭分数及时间,而且174人分住两个酒店,需要两边跑。有时会到凌晨还在忙,但相比于医患人员,我觉着这种累不算啥。”

此外,高翔还担负起大家的采购员,大部分的生活必须品政府已配发到位,但很多医护人员有不同诉求,有的想买拖鞋,有的想买个蓝牙耳机,高翔就去超市帮医护人员采购,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需求。

目前,高翔仍在为河南医疗队做后勤保障工作,他说要等河南医疗队凯旋后再回渭南。

渭南一29岁志愿者的武汉“印迹”,搬运工、接送员、调度员.....

“孩子说不爱爸爸,我心里还有点难受”

回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有个事情一直让高翔很感触,1月19日晚,微信群里有人发布信息:20日上午9点到武昌区政府集合,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人员。高翔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日上午9点,有十几名志愿者准时赶到了集合地点,统一乘车前往机场。当天中午接到了上海医疗队,他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孩子,支援武汉,但他们出来时都面带微笑,那时的高翔心底非常感动,“那时我一边喊口号,眼里泪水不停的打转,那种感染力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们义无反顾的冲向一线,守护大家的安全,值得每个人尊重。这个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在外边打工,孩子父母帮带着,父母发视频孩子说不爱爸爸,我心里还有点难受,的确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等疫情过去后,我要多陪陪家人。回去后就不打算去外地,就近在渭南或西安找份工作,离家近。”

华商报记者 唐保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