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之下的汽車行業 不只有悲觀 還有不為人知的“真相”

如果沒有中國的這場疫情,現在的你在做什麼?匆忙奔波在上下班的地鐵上,還是忙著趕製各種計劃和策劃,抑或是每天在會議和酒局之間不停切換……然而現在日子大不一樣,不能出門的你,看清楚了到底是你更需要工作還是工作更需要你,明白生活的繁忙似乎比空閒更讓你容易接受,當然,也讓慢下來的汽車行業看清楚了,“真相”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車企是否需要那麼多車展?

關於這一點,以前似乎從未想過,全球那麼多車展讓各大廠家和媒體往來奔波,很多車型的首發或者改款,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亮相,似乎蹭了人氣的熱度。然而就在中國各大媒體躍躍欲試去參加日內瓦車展的時候,一場疫情突如其來,行程擱置,接下來更是有包含凱迪拉克、沃爾沃、雪鐵龍、福特、捷豹、蘭博基尼、路虎等等知名汽車廠商均缺席了這次車展。

試問,中國的一場疫情會影響到大洋彼岸的日內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為什麼以往趨之若鶩的車展如今卻落得冷清境地呢?普通人看展看得是車,看得是車模,但是在之前的準備工作卻只有車商才知道,提前定好的位置,裝修就要耗盡百萬之多,還有運輸以及人員的各項開支,試問如果把這些轉化成為汽車的附加值,或者乾脆在價格上略微刪減,而要是真想讓人對一臺車進行品鑑,品牌之夜或者試駕活動,似乎更為划算。

中國製造已經攀升到高度

既然說到了疫情,那就必須說一下在疫情之下的中國製造,汽車行業在疫情突發時紛紛捐錢捐物,但其中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國製造救護車,這個品類一般不怎麼被人注意,但是在疫情期間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在捐款捐物之外的上汽大通、福建奔馳、華晨雷諾金盃、江鈴福特、奇瑞瑞弗以及宇通汽車等常見的救護車供應商紛紛在第一時間加急生產負壓式救護車,而吉利、北汽和江淮等廠家也將旗下的多功能用車改成負壓式救護車。在疫情之下,是不是真正實際的產品才更有效呢?

不僅如此,在全國口罩大面積缺口的時候,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裝轉戰了口罩支援防疫一線。中國製造的強大,如今看來的確是體現在方方面面。

線上佈局成為車企的救命稻草

換作一年前,有車企跟你說可以在家VR看車,你會說什麼?對於車輛這種需要試乘試駕的車子,在家VR看車?那簡直不要太難受。但是現在呢,你不能出門,不能復工,甚至不能去試乘試駕的時候,如果一家汽車企業的雲看車端口已經成熟,那消費會不會選擇點擊屏幕查看呢?

沒有人會對一個品牌忠誠到無論怎樣都會跟隨,在大把空閒時間之內,當然是誰家好看誰家。相比於廠商的重線下,不得不說二手車平臺會更加成熟,車輛的360無死角旋轉,點擊任意位置的開啟和關閉,內飾和外觀的隨意切換。當然,新能源車輛也還是不錯,像特斯拉這樣沒有門店的車企,早已經完成了網絡佈局。

媒體效應真不是無用平庸之輩

當很多車商轉為線上發佈新車,當車展也只能更多選擇雲看車的時候,有人感言,原來汽車行業也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媒體從業者!事實若果真如此,汽車廠商自己都不能相信。是的,現在可以雲看車,但是會有多少人被一則朋友圈的宣傳廣告就中了草?而且從大家對於汽車行業的瞭解來說,還更需要專業的媒體人員進行細節講解,才知道車輛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疫情之下的汽车行业 不只有悲观 还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一場活動下來,百餘家汽車從業媒體,把一臺車的前因後果都剖析出來,絕對不是空口白牙,更多是憑藉自己的專業素養,把那些消費者不知道的事情呈現出來,而沒有媒體的宣傳,再好的產品,好似也走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誤區中。

鬼扯:沒有一個行業可以獨立存在,汽車行業更需要在寒冬之中尋求更好的協同合作,放慢了腳步的中國,給了大家更多喘息和審視的時間,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但是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正在逐步強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