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政府不仅免费送到常州,还给准备了食物,随行的还有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一路保障我们身体安全。”家住双龙镇桥山村三组的黄太兵高兴地说。

  2月25日,汉滨区为第三批返程返岗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仪式,978名务工人员顺利踏上了返岗复工路。据悉,这是该区采取“点对点”、“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后,已陆续组织了第三批次急需返岗的农民工返岗务工。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区委书记王孝成为返岗务工人员发放“安心礼包”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工作人员为返岗务工人员量体温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安心礼包

  2月20日,53人分乘3两大巴车,自汉滨区出发奔赴常州;2月24日,112人分乘6辆大巴车,自汉滨区出发奔赴广东;2月25日,978人分乘34辆大巴车,自汉滨区出发奔赴浙江……

  2月20日,汉滨区首批53名农民工赴常州返岗就业出发仪式在安康市高客站举行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2月24日,汉滨区第二批112名民农民工赴广东返岗就业出发仪式在安康市高客站举行。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2月25日,汉滨区第三批978名民农民工赴浙江返岗就业出发仪式在安康市高客站举行。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眼前的这一幕,正是连日来,汉滨区一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农民工就业返岗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真实缩影。

  “我在家宅了差不多两个月了,正发愁呢,那天看到中原镇社保站邹主任发的朋友圈有包车复工信息,说免费护送我们返岗就业,我就报了名。”汉滨区中原镇联合村返岗就业人员胡生妍感激地告诉工作人员。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汉滨区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近17万农民在外务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支柱之一,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该区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拦路虎”。

  “一年之计在于春”,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迫在眉睫。2月份以来,该区积极主动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联系,积极宣传,精心组织,多方协调,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截止目前,全区共有29家新社区工厂已经复工复产,实现了60%工厂复工复产,目前稳定就业73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6人。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疫情当前,为防止人员聚集,该区积极落实安康市出台的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20条措施同时,采取“强化宣传”、“全面摸排”、“精准对接”、“点对点服务”以及电视、微信、微博、网站、LED显示屏等多途径推送了20000余条用工岗位信息。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农民工返岗就业,网上“春风行动”使各类就业信息插上了“互联网翅膀”飞入了各镇各村,千家万户。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同时,该区树立“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的理念,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新社区工厂优先复工,有能力外出务工的人员当好“领头雁”。一是准备好物资,让企业安心“回归”,让务工人员安心外出,区人社局克服物资紧缺的困难,积极协调筹备了10万元的防疫物资,把“开工大礼包”---口罩、额温枪、消毒水等送到企业面前,让企业安心生产、工人放心上班;二是建立一套机制,防疫生产齐抓紧,指导监督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工厂安全规范有序复工复产,外出人员健康上班;三是出台支持政策措施,为企业复工打下“强心剂”,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启“直通车”,尽量减轻疫情对新社区工厂生产经营和外出务工增收的影响。四是印发《新社区工厂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指导意见》,从严从细把好防疫关,对人员管控、场所管控等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要求,从建立防疫巡查督查机制到场地消杀员工佩戴口罩等方方面面都对企业提出严格要求,确保防疫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目前,该区“返岗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安全可追溯”,采取统一包车、统一餐饮、统一防护的工作措施,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保障,“点对点”的定向输送,为汉滨区务工大军送去了温暖,送去了新一年的希望。

汉滨区丨“硬核”推动就业增收

  据了解,此次活动结束后,该区还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征集就业岗位,继续组织有就业愿望和就业需求的人员外出就业,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能够放心外出、安全外出,实现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