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屏幕上,活躍著這樣一個演員,所演的角色大多是“母親”的形象。

不多言,不多語,但你卻感覺那是心裡面“明亮”的一個母親,識大體,懂人心。

從而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很入戲,也很溫暖。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薩日娜。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的演員就是這樣,她的戲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所謂的“戲紅人不紅”,演員本人卻不被大家所瞭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演員的名字。

薩日娜就是這樣的演員。

從《闖關東》裡的文他娘,到《大染坊》裡的陳六子老婆,也是孩兒他媽的周采芹。

再到《小姨多鶴》裡主演孫儷的媽媽張關氏。

她演的媽媽,總是那麼深入人心。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有一次她出席濰坊風箏節的一個活動,現場有一萬多觀眾。

那次天下著小雨,現場觀眾都穿上了發的雨衣或者拿著雨傘。

當薩日娜沒穿雨衣,出現在舞臺上時,主持人問現場一萬多觀眾:這個人是誰?

也許是臺下觀眾被冒雨參加演出,而且為了演出效果,沒有穿雨衣的薩日娜所感動,臺底下齊聲喊到:“媽——!”

當時這一幕,讓薩日娜激動不已,她說自己何德何能,卻受這麼多觀眾的喜愛。

但這一聲“媽——”也足以說明她演的“媽媽”已經深入人心。

“慈母專業戶”這一稱號,對她來說,確實實至名歸。

而“專業戶”的稱謂,也不是白叫的。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最誇張的一次,在《錢王》裡,薩日娜三十二歲的時候,就在戲裡演了當時四十二歲的演員——王熾的飾演者趙文瑄的母親。

儘管現在薩日娜以演母親的形象為觀眾熟識。

但這條路,薩日娜走的其實很難。

1968年,薩日娜出生在內蒙古包頭市的一個文藝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名導演,母親從事編劇工作,可以說是典型的藝術家庭。

所以薩日娜從小就在排練場場裡玩,甚至她還孃胎裡的時候,懷孕的媽媽就帶著她在臺上演出。

這些都讓薩日娜潛移默化的就喜歡錶演。

在她三五歲的時候,就可以背出大段的人物臺詞,還能幫大人們提詞,有時候排練忘詞兒了,她就在邊上提醒人家。

有一次演出,該薩日娜爸爸上場了。

沒等演員們叫爸爸呢,薩日娜先跑出去找爸爸了:她已經知道哪裡該是誰的戲了!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是從小時候起,家裡人其實並不想薩日娜以後當演員。

理由就是身在這一行的父母,深知當演員太不容易,非常辛苦。

他們不想女兒以後再去重複他們當年的那份苦與累。

還有一個就是,他們覺得薩日娜,並沒有做演員最好的條件。

說的直白一些,對於做演員來書,薩日娜不足夠漂亮。

而一個女演員,如果不漂亮,其實是很吃虧的。

即使有演技,在競爭激烈的演藝行業裡,發展起來比那些漂亮的女演員難得多。

甚至時間長了,對孩子的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作為父母,怎捨得女兒去面對這些?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很長時間父母其實沒有跟孩子探討過這事。

但是在快高中畢業的時候,得知薩日娜要報考上戲,走演藝的道路時,父親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也是從小到大,父親和薩日娜第一次很正式的長談。

薩日娜聽到爸爸的話,卻不以為然,堅持要考上戲。

那時候的年紀,其實還不太理解父母的話,也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樣,所謂的難是什麼樣的難。

在孩子的堅持下,父親也不在說什麼了,轉而支持女兒。

他不想自己女兒以後因為錯過這個機會後悔,從而埋怨父母。

可是來到了報名現場,薩日娜就有點打退堂鼓了。

現場足有好幾千人,而且女孩個個長得都那麼漂亮,和她們一比,薩日娜自己沒有自信。

這時候,反倒是父親給了她定心丸:既然已經選擇了,就要敢於嘗試,不到最後怎麼知道不行?

也許是從小在家的耳讀目染,讓薩日娜對演戲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薩日娜考試的時候發揮很好,很順利的就通過了!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上戲唸書的時候,薩日娜也是最努力的那個人。

到大二以後,每年會有獎學金名額,薩日娜年年都能拿到。

連續三年都拿到獎學金,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在學校裡,除了學習成績好,薩日娜也收穫了愛情。

遇到了自己的初戀,也是自己後來的丈夫,那就是同班同學潘軍。

其實那時候的潘軍,進入上戲不久,就成為了一個身份“特殊”的學生。

因為在新生入學後的3個月,有一個二次體檢。

他們班有三名同學因為視力不合格,意味著將要被退學,潘軍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2位同學,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就哭了。

確實因為懷著明星夢從那麼多人裡,好不容易脫穎而出,來到上戲,轉眼間就要被退學回家,是讓人挺接受不了的。

但是潘軍卻和另兩位不一樣,有那種泰然自若的感覺。

而這也讓薩日娜對他刮目相看,好感油然而生。

在這之後,潘軍沒有離開,以旁聽生的身份留在了上海戲劇學院。

薩日娜這時候主動幫起了這位特殊的同學,每次的作品作業,都邀請潘軍來一起合作。

而他們倆一起完成的表演,總是班裡面最好的。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畢業的時候,潘軍的成績也非常出色。

所以當時任上海戲劇學院的餘秋雨,特意為他給教育部寫信,給他爭取到了正式學籍和畢業文憑。

畢業以後,潘軍別分配到總政話劇團,在那裡他慢慢的成為了團裡的臺柱子。

在《李大釗》,《魚水情》等話劇裡擔當重要角色,還曾獲得過話劇的“金獅獎”。

他也是電影《笑傲雲天》男主角漂兒,電視劇《翠湖春曉》裡的音樂家聶耳。

可是畢業後的薩日娜,則沒有丈夫那麼順利。

父親當年的話不幸言中,薩日娜面臨著無戲可演的尷尬境地。

幾次劇組選角色,薩日娜都因各種原因被刷掉。

有時候理由是性格太豪爽,沒有女人味;有時候是長得不漂亮。

看著自己的同學都經常出現在屏幕上,已經有所成就,她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

時間長了,她甚至沒有了自信,於是乾脆也不提演戲的事兒了,在家買菜做飯,做家務,做起了一個家庭主婦。

有一天薩日娜對丈夫潘軍說一個朋友的公司缺文秘,她想去試試。

沒想到潘軍對薩日娜說:我娶的是上戲畢業的高材生!薩日娜你還是應該堅持專業,你會遇到機會的。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丈夫的這些話對她觸動很大,這是一種鼓舞,也是支持,她開始著手準備重新回到自己的專業。

不久,這樣的機會終於來了。

薩日娜出演了《牛玉琴的樹》,在裡面擔當女主角牛玉琴。

在學校時她的成績就名列前茅,本身專業能力很強,只是缺乏這樣的一個機會。

再加上這些年一直無戲可怕,遇到這樣的機會她也特別的珍惜,心裡憋著一股勁兒。

很快,這部電影就獲得了觀眾和圈內人的認可,獲得了當年的飛天獎短劇一等獎。

這之後不久,薩日娜又以《情感的守望》獲得第18屆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在這以後,她終於被人發現,而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多次出演像《闖關東》這些當年特火的作品,成為了今天廣為人知的“慈母專業戶”。

從當年家人的不認可,再到畢業後被劇組,被導演的不認可,薩日娜的演藝道路其實走的很曲折。

按常人看來,一個演員6年沒有戲可拍,那基本上也就告別了演藝圈。

但是薩日娜卻“奇蹟”般的走了出來,這其中有自己專業能力的因素,更是因為她和她的丈夫的不放棄。

有一句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想用在這比較合適。

雖然沒有世俗眼光裡的“漂亮”,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薩日娜更是。

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沒有那種你們審美里的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卻有了踏實、有了那種獨特的親和和溫暖的力量。

薩日娜能夠走到今天,其實是發現並挖掘了自身這種氣質和本身的專業能力的契合點。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這,確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所不具備,也不容易替代的。

所以她能成為“慈母專業戶”,現在52歲仍然活躍在熒屏上,仍然會有戲拍。

但尋找挖掘自己特點,卻是一個曲折的過程,薩日娜也不例外。

其實除了她,還有很多演員,也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有幾個成名的沒跑過龍套呢?


“慈母專業戶”薩日娜: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不光是一句勵志的話,也是一個方法論。

識別自己的“材”其實是關鍵,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分析和定位,這樣你的“材”才能用得好,用得上,才不會錯位。

而抓住了自身的優勢,至少已經是做了最好的自己,必然“才”能有所用。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說:愛笑的女孩兒,運氣不會太差。

我想同樣的,瞭解自己的人,人生也差不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