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知行合一是先知還是先行?你怎麼理解?

王廣會701


王陽明原名叫王守仁,因創辦了陽明書院而被尊稱為陽明先生。我們看這個名字,就知道他的父親希望他學習儒家的仁愛精神,做儒門中人。事實上,王陽明雖然接觸過佛家等思想,但他的一生信奉的還是儒家學說,雖然後來他強烈反對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的“外心以求理”的哲學,建立了系統的心性一體的一元論體系,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由兩個重要的理論組成,一是致良知,二是知行合一。由於他的文治武功非常突出,也被稱之為聖人。

王陽明最初是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在他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之後,不僅茫然無所知,還生了一場大病。在歷經了九死一生的挫折生涯之後,王陽明在貶謫地貴州的龍場悟道,建立了自己的龐雜博大的心學體系。

要弄清楚知行合一的關係,我們先要搞清楚,王陽明為何要反對朱熹的學說。

第一,王陽明與朱熹關於理的哲學分歧。簡單地說,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認為理在萬事萬物之中,每一個事物都有一個理,而萬事萬物綜合起來組成一個終極的理,這個終極的理就是“無極而太極”。因此,人生做事求學還是人格道德修煉,都要去求理,而理是外在的,是在萬事萬物上上,所以朱熹提出人生修煉的途徑就是格物致知。

而王陽明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格竹子,一無所獲反而生了一場大病,多年的歷練之後,王陽明找到了病根:原來格物致知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永遠沒有結果,因為理根本就不在萬物上,而是自己的心上,所以王陽明針鋒相對地提出“心即理”“心外無物”的哲學理論。

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肯定心的地位,認為萬事萬物的存在,只有被心認識了才有意義,否則縱然他存在,對於人來說就是毫無意義。所以,最高的最終極的理,還是在人的內心,既然理就在自己的內心,你反倒要去心外的萬事萬物上去格物,結果只能是失望,你根本就致不了知。

這是王陽明與朱熹關於理的第一個分歧。

我們知道,王陽明一生的追求是抓住兩個賊。一個是山中賊,就是破壞秩序的叛軍土匪等,王陽明以自己偉大的軍事謀略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山中賊,而王陽明更加重視的是破除心中賊,因為心中賊比山中賊要狡猾的多,不解決人的價值觀和道德的問題,心中賊永遠也消除不了。

所以,王陽明希望建立一種心學體系,讓人們重新返回內心,找到自己的良知,並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推進知行合一,這樣才能有效的規範和治理人心,從而達到破除心中賊的目的。

王陽明借用了孟子的性善的理論,建立了致良知的哲學體系。所謂良知,就是良心良能,就是人心中本來就有的最高的善,而致良知就是知道自己心中有良知,就要去做,去達到這種善,這就是知行合一了。所以,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良知,行就是致良知。因此,知與行就在致良知理論上的基礎上,達到了合一。

所以,王陽明與朱熹理學的第二個分歧,就是知與行的關係的問題。建立在理在萬物理論的基礎上,朱熹認為我們求理很重要,因為我們先要知道一件事對不對值不值,才能去做,所以朱熹強調的是先知後行。所以讀書人要格物致知,只有有了知識,我們才可以去行。朱熹說,你要是沒有知,就去行,那就相當於沒頭蒼蠅一樣亂跑。

而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是合一的,絕對不能分開。他認為朱熹把知與行分開,或者說先知後行是絕對錯誤的,因為這可能導致光知道而不去做,產生偽君子或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他說,“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這段話大致意思是說,你要是把知與行分開,一輩子就光追求知追求學問去了,而按照朱熹的理在萬物的理論,等你知道了一些道理才去做,也許就沒有機會了,這導致一輩子知與行的分離。所以,先知後行相當於沒有行。

王陽明進而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他的意思是:知、行是一個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

為了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王陽明還專門舉了生活中的例子。他說:“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

他還說,“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無可疑。

王陽明想要表達的是,你想吃東西了,這是意,而一旦有了意,馬上就是行動了。也就是說,知與行是同時發生的,而不是什麼先後的,而是同時發生合二為一的。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還在與他想要告訴人們,如何才能真正破掉心中賊,破掉心中不善的念頭。按照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論,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當你心中有了惡念,就相當於你已經去做了壞事了。這就要引起我們的警惕,要把惡念在萌芽狀態去除掉,這樣才可以致良知。

而如果按照朱熹的知先行後的理論,我心中有惡念,但是我沒有去做,就不是惡,那麼長此以往,一個人將會被惡念包圍,那麼做壞事是遲早的事情。

從理在我心到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從致良知到知行合一,王陽明建立的心學體系,確實為人們治理內心、破除心中賊,起到了振聾發聵耳目一新洗滌內心的作用。


好玩的國學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著名觀點,但是長久以來很多人誤解為“實踐出真知”一類的觀點。知行合一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割裂來看的。如果單獨來講知行合一,很容易被誤解。必須要對陽明先生的思想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王陽明以其獨特的心學思想聞名於世。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有三個:心即理、知行合一與致良知。心即理,是心學的基礎認知;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命題;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手段和磨鍊功夫。

就我的理解,王陽明所謂的知,指的是良知。所謂的行,指的是格物,而且是為善去惡的善行正念。關於這一點,陽明先生的“四句教”作了具體的解釋,他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人心中自有一點靈明在,有良知在,所以能分辨是非善惡。但因為我們的私心雜念的遮蔽,導致我們有時候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知行合一是在事上磨練的功夫,不斷打磨我們的內心,鼓勵自己的良知不斷展現。有不好的念頭,就是非良知的東西,你不去行,這也是一種致良知的功夫。儒家說的“克己復禮”,以及“止於至善”的思想,跟“致良知”是一脈相承的觀念。

陽明先生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用我們的良知產生善念,在善行中不斷磨鍊顯現我們內心的良知,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實含義。

所以,講完這些,你會發現首先我們要理解知行合一究竟是在針對什麼說的,你才知道有沒有必要討論究竟是知先行後,還是行先知後的問題。

陽明先生說過,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知和行的關係,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本就不可分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說一個人知道孝順,那一定是他對父母雙親盡了孝行之後,我們才這樣評價他。有善心善念了就去做,這是知行合一。起了惡意歹念就趕緊剋制自己不去做惡,這也是知行合一。


未曉說書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強調的並非知先或者行先,意在強調知與行的統一。

所謂知,就是對事情各方面的思考與瞭解,只有搞清楚了才能開始行動;所謂行,就是將那些自己弄明白的東西付諸實際行動,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成功。

陽明心學,重在告誡我們要體悟實用之學,知識若只停留在口頭,非聖人之學。

吾性自足,無假外求。人皆可成聖,人皆可成佛。看似唯心理念十足,實則是開啟了一個全民啟智社會,陽明心學是全民啟蒙之學,若非滿清入關,我們肯定提前百年進入現代社會。


聖哲同學


首先,從自已的諸多興趣點去學,去實踐,從而找到自己的真正潛力。找中天賦後去大充(學習)該領域的先進文明,其實大充二大悟,利用書本知識(大周天)和自已的內在智慧(小周天)相悟通,(良)知由此而來。其次是在入正確崗位,讓知變成行,讓良知控制崗位上的一切行動,既讓理論與實踐相聯,使現實(大周天)與內心(小周天)悟通,在知行合一的情況下不斷深入,昇華。最後在不斷知變行,行變知的過程創造出自已的思想體系,最後是將最先進的思想體系(良知)變成(指揮)行動,創造更大的奇蹟。此後是大規模推廣創新後的更先進的思想體系(高級良知),使知行合一,使人類創造出最大奇蹟!


邱際鵬


知行合一講的就是知行合一而並非行知合一。唯先知而後行合方是為道之則。

此語無關是誰的名言,關乎的是做人處世(事)的為道原則。世上有兩句話便是知行合一的真諦的解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又:膽欲大而心欲小,智(知)欲圓而行欲方。這就是知行合一的關鍵所在。

知者:瞭解,懂得,看透,準確,有機,有益,有利,可發展,目的明確而效果必圓滿者。在此預知把握的前提下,無論是人事,物事,內事,外事。大事,小事等均可大膽而放心的行動。這樣的行動後果必有益而無害。這就達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了。做人外世如此,做事如此,戰爭打仗也如此。即是為人解決問題和解決困難的時候,所用的人事與語言策略也不過如此。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為道原則。


福自福地來wjf


請我的好朋友Levil來回答:

我的好朋友Levil曾經寫過《知行合一》見地獨到,也可以去我好朋友的動態去欣賞他的文章。



京西玉人


具體是先知,先行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堅持去做個人或公認為的正確的事情。

與之相反的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滿口人義道德,做事狗屁胡說。


O冰心


先知就先天就知道了一切。我看這是根本沒有的事。我看我的小孫子的時候,發現人小啥也不知道,只是後來大人在家庭也罷,學校也罷,把歷史生話實踐中,自然界、人類社會得來的科學實踐的知識和經驗告訴了他,他才一步地升上大學。當走向社會後,還要在實踐中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而進步和提高,這就是人類成長的規律。王陽明還有一句"心外無物",這是啥玩意?除了他的心,什麼也沒有了,只能說他沒有了是真的,其餘萬物永存。我是個讀王書不求甚解的人,皮毛解王了。


魯卡爾


知行合一是明陽心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關於先知還是先行這一問題我認為還是要先行。

首先知易行難是我們多數人的通病和短板,要加長這一短板必須先行動起來,只有行動中才能出真知。不行而知,你所得到的知僅僅是別人的知,是二手的知,是模糊的知,甚至是錯誤的知。只有實踐,在實踐中去借鑑學習別人的知,你才能獲得形成自己的知,進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行,做到知行合一。

人人都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巨人"就在你眼前時,是需要你自己爬上去的。所以先行動起來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