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麼?怎麼理解?

歷史一書生


曾經有位禪師在眾人希望他給大家講講經的時候拒絕了大家的請求,他說經是活的,但一講就死。大家可以討論,但不能講,我講的是我的東西,我也不是都對的。

這裡面有很多層意思,一是眾生百象,無所謂對錯,也就是我們講的“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正常的,不需要統一成一個哈姆雷特。二是你的理解取決於你的體悟,每個人的體悟不同,當他跟你的體悟不同的時候,他對你講的內容要麼不理解,要麼理解錯誤。三是邏輯可以講,但道理只能論。邏輯是懂了就通了,但道理不行,光懂了沒個屁用,比如我們都知道要孝,但事實上知道孝的我們行為很多都不怎麼孝;我們知道不能浪費時間,但每天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吃喝玩樂上,甚至前一天晚上躺床上懊悔,第二天卻仍然重複著;我們知道早起早睡身體好,但就是做不到…所以講道理只從邏輯上講是沒啥卵用的,必須要深入的論,這就是一個修行和體悟的過程,只有體悟更深層的思想,並修行自律,才能夠真正的“懂”得道理,這就是知行合一。

中國的傳統文化多是講“道理”的經書。他的特點是具有理解的擴展性,不像西方邏輯學這樣理解的唯一性。所以對於古代思想,重點是“體悟”,哪怕你只理解一點點,只要是正向的,付諸於實踐,即是修行,都是好的。所以禪師提出經要“論”,論是有每一個人的思想的,而“講”是別人灌輸給你的,這完全不一樣。就如讀佛經,只要你心向善,哪怕只理解佛經中的一點點,但堅持以你理解的去修行,就能積累一分的體悟,然後你的“悟”又幫助你更多的理解經書,然後又去實踐所理解的內容,如此反覆,便逐漸提高,所以對於真正的禪師或國學大師,他們只要糾正你的理解不是“逆向”(比如本來教你向善鍥而不捨的結果你卻由於心魔成了作惡鍥而不捨了),討論幫助你理解,而不是把他理解的灌輸給你,其餘就是鼓勵你知行合一的去體悟。

而我們現在,對於傳統文化,多以“解讀”,“註釋”,“講解”為主,受了西方教學的影響,想以邏輯來理解“道理”,這是沒有用的,結果只有兩點,一是如古代那樣,把經書越讀越死,比如儒學,孔子開創,孟子加強,這在先秦都是開創性的,這時處於“論”的狀態。而到了後世,各種註釋,各種解讀,於是乎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朱程理學,就變成桎梏了,這就是“講”經的階段。第二,用邏輯去學道理,最終的結果大部分人肯定是“道理我都懂,卻沒一樣做得好”。滿口仁義道德,行事卻是黑厚學,大量的“虛偽”產生。所以才有王陽明呼籲“知行合一”。


東坡文創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

知行合一就是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知則必行,行則成功。

從三觀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知是人生觀與世界觀,兩者的綜合就是價值觀,而價值觀決定我們的行為。


不滅的聖光


指現實的動態的理性觀與引領性的行為的結合,作用於國家的需要。

力求包含所有傳統哲學的與國家政治學的直接結合。

我國明代哲學家、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與"行"作用於明代後期,與以前的不同。但可為以後的所借鑑。


花鳥魚蟲兒686


小題大做

胡思亂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