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京劇票友琴師怎樣背譜?

京劇票友琴師怎樣背譜?

有的票友年齡大了,記憶力有些衰退,這是正常現象。可他們還想背譜子,以便拉琴的時候不看譜。林宗褆老師對背譜提出瞭解決的辦法:


1:首先要背唱腔-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然後集中背京胡的關鍵片斷和特殊片斷。

3:看譜演奏,作到無錯,連貫。

4:分段背譜,直到最後無譜演奏。

5:第三步和第四步可能要反覆幾次達到全段無譜演奏。


老師還說準備寫一篇專論來闡述這個問題,老師對我們學生的關心令人感動。


其實,背譜的問題對我更為重要。我現在看著譜能拉200個段子,但要是不看譜,大概能拉20段,才十分之一。到哪裡參加活動,還得帶著一大書包譜子,既沉重又麻煩。把譜記在心裡該有多方便啊! 背幾百段譜子可能嗎?應該沒問題。我看見的好琴師,都是不看譜的,而且會的很多,使我非常羨慕。我50歲了,趁著年輕得趕快背譜了,再晚些年就真的背不過了。


老師提綱式解答的幾條,要害是第一條:背唱腔。這是離開譜和拉出感情的基礎。背唱腔大概就是直接學唱腔,不一定高調門唱,哼得有味就可以了。我們拉琴的只要學會了唱,就能在心裡翻譯成譜子,最後拉的好不好,主要是取決於唱的熟不熟。我有這樣的體驗,凡是唱的滾瓜亂熟的段子,拉起來就得心應手,能拉出勁頭兒來。我的大師哥楊張迷也教給我說:“背譜子不能楞背,那太痛苦了,你必須首先喜歡唱,迷唱,一聽楊寶森渾身都激動,唱腔熟悉了,琴譜則稍看看就記住了。”這使我不僅懂得了學唱的重要性,還知道了學唱的動力就是入迷。學唱是艱苦的,要學會幾百個段子,不下幾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要耐得住枯燥,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學唱又是快樂的,學會一段就增加一份成就感,增加一份美的享受,不斷進取,不斷追求,活到老學到老快樂到老。


到時候,入迷是自然的,也就不感到枯燥了,艱苦的事情就變成了快樂的事情了。我過去也不是不知道唱腔的重要性,我們這裡剛學琴的人也都會說拉琴必須學唱,但真下工夫的時候,他們就退縮了,所以大部分的人停留在嘴上,最後還是拉不好。老師的重要性就在這裡,林老師說,首先要背唱腔-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就會當作聖旨來執行;大師哥說,要入迷,我便增加了信心,因為我不怕枯燥了,能在享受中學習了。有老師跟沒老師是絕對不一樣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沒有老師的強調和鼓勵,你就是懂得那原理,也不會去下工夫實踐的。有時道理並不複雜,但道聽途說的跟老師點撥的卻不一樣,要引起真正的重視並努力實踐,非得有老師的教導不行,因為他們是實踐過的,經過檢驗的,簡單的道理已經變成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正向老師和大師哥說的,學唱腔是最關鍵的一步。學會了唱腔以下幾條就好辦了。我以後就開始學唱,不會唱是成不了合格琴師的,不光是拉不好,跟演員也沒法切磋,更別說給演員說唱腔了。鑑於唱腔這麼重要,我決心下苦功學上幾百段,還要全部扒出譜子來,直到較熟練的脫譜伴奏,這是一生的目標,它就是珠穆郎瑪峰,我也敢於攀登,這是老師給我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