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快评丨疫情之下,我们怎样看“韩流”?

27日,一则消息让成都人纠结不已:2月27日凌晨抵达成都的韩亚航空OZ323航班,共入境159人,其中外籍人士84人。

之前,一则类似消息同样引发全网关注。在大多数国内机票价格甚至低于1折的情况下,首尔飞青岛的机票却从原来的500元狂飙8倍到4000元,甚至一票难求。

这让一些网友很担忧,目前韩国疫情严重,大批韩国人前来,国内防控压力太大了。

眼下,国内多个城市都面临“韩流”压力,网友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通报称,当地时间27日16时至28日9时,韩国新增25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2022例,累计死亡13人。而仅仅三天前,这个数字还是833例。据报道,目前,韩国已经宣布正式将新冠肺炎疫情预警上调至最高级别“严重”,并将大邱和庆尚北道地区划为“特别管控区”。

对于韩国不断上调的疫情,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呢?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韩实施入境管制。其中,以色列、巴林、约旦等6个国家禁止14天内访问过韩国的外国人入境。据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晚,韩国大韩航空KE957航班降落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后,航班上近200名韩国等国(非以色列)乘客被拒绝进入以色列国土,12名以色列乘客被直接运送回家隔离14天。另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驻韩美军已经在20日宣布暂时关闭驻韩美军大邱基地。

因而,部分网友提出关闭韩国等疫情严重地区人员入境通道。但这个建议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从“理”而言,目前世卫组织并没有把韩国列为疫区国,从“法”来说,我国对虽然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但并无感染症状人员也没有规定不能入境。何况先前我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韩国也曾提供大量帮助支持,此时我们焉能不问青红皂白,一关了之?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对“战友”情义的中国式认知、中国式表达。前段时间,日本援助中国的疫情防控物资包装上就写着这8个字,足见世界对其的共鸣、共情。此次疫情爆发是全球性的,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战疫中的同袍,同仇,偕作,偕行,是各国都应秉持的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携手应对的共同行动。

对疫情的防控,既要严防死守,也要科学理性。其实,网友的反应有点过度,面对海外疫情“倒灌”,各地政府并不是没有应对。

2月24日下午,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2次工作例会提出,要严格落实来青人员体温检测和居家隔离等措施,主动做好外籍人士沟通解释和服务保障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25日,威海要求,从2月25日起对从日本、韩国等国家来威海的中外入境人员,全部统一接到宾馆免费集中居住14天。同一天,烟台也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立即建立口岸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做好入境人员信息通报、身份登记、健康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在成都,于2月26日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29次会议,提出要高度警惕和防范海外疫情“倒灌”风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合作,对所有入境人员一视同仁,强化入境管理,严格管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

27日,新入境成都的159名人员已全部填写了个人健康申报表,并通过专用转运车和专用通道,送达疫情防控检测点。其中82名旅客已安排隔离。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站在全球大局,中国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管好国内事,负责任地切断从中国的输入源。对此,中国已经付出了极大代价,史无前例的武汉封城就足以说明。目前,中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全力“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另一方面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与世界共享,并对其他同样遭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不吝施以援手,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