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苏州杀俘事件是李鸿章所为,电影《投名状》中也表现出来了,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秋天的红叶882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大重臣,甚至被一些西方人誉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德国当时的首相,也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能够与这样的人相提并列,就足以看出李鸿章的声望以及厉害之处。

据说在与俾斯麦会面的过程中,李鸿章还对自己镇压太平天国的功绩感到十分骄傲,结果却被俾斯麦回怼说:我们以欺负外族为荣,而以欺负同胞为耻。

俾斯麦言下之意,就是指李鸿章的这份功绩非但不值得吹嘘,反而应该令其羞愧,因为他镇压以及杀害的太平天国军民,都是同胞,而非外族。俾斯麦的话,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同胞的概念,只有顺民与反贼之分,太平天国是造反,李鸿章作为大清臣子,镇压乃至屠杀他们都是理所当然。

不过有一场针对太平军的屠杀,即便以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也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著名的“苏州杀降”事件。这件事发生在清军攻克太平军占据的苏州之后,李鸿章担心已经投降的太平军仍然有反心,随时可能叛变,于是就设下“鸿门宴”,将投降的太平军八大将领全部杀掉,并屠杀了其余投降的兵将两万多人。

杀掉投降的敌人,这是很难说得过去的,至少说明了李鸿章不守信用。毕竟在此之前,李鸿章是打了包票,保证不杀这些人的,否则对方又怎肯乖乖投降呢?李鸿章作为清廷重臣,不可能不重信用,可他为什么还非得杀掉这些人呢?

八大将领投降,乃是戈登从中促成,并非李鸿章主导

当时围攻苏州的,除李鸿章的淮军之外,还有英国人戈登率领的胜利军。就在苏州久攻不下之时,戈登派出去的细作打探出以郜永宽为首的八大将领,与主将谭绍光不和,而且这些人都有投降之意。为了尽快攻下苏州,并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戈登就派人与郜永宽等人联络,开始了相关的谈判。

最后是戈登从中担保,表示一定会给投降的太平军一个好的结局,郜永宽等人则负责杀掉谭绍光及其亲随,并开城纳降。这笔交易,自然是要经过李鸿章首肯的,虽然李鸿章对郜永宽等人信不过,可是眼下也只有同意,才能迅速攻下苏州,否则就不知道要打多久了。

正因如此,太平军投降之后,李鸿章一直怀有疑虑,这才促成了后来的杀降事件。倘若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李鸿章主导的,那他对郜永宽等人的信任就会更加一等,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太平军投降却不剃发,显得诚意不足

心中一直存在的疑虑,是李鸿章最终下定决心杀降的根本原因,但这件事,也需要由导火索来触发,那就是他在进城的时候,发现太平军居然还没有剃发。这事情可就严重了,要知道,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剃发这件事,不知杀了多少人,在清廷眼里,不剃发就表示不臣服,甚至就是造反。站在清廷这边的李鸿章,自然也会秉持这种想法。

太平军有诈降前科,李鸿章不敢大意

事实上,李鸿章决定杀降,还与一件事有关,那就是他的弟弟李鹤章在太仓受降时,原本投降的太平军突然反叛,导致李鹤章差点送了性命。这件事就发生在几个月之间,李鸿章肯定对此还有阴影,眼下又见到类似的场面,他自然就会把事情往坏了想了。

总之,李鸿章苏州杀降,站在后世角度来看,确实是他多疑了。可战争不是儿戏,如果他不这么狠毒,恐怕一个不小心,就会重蹈弟弟李鹤章的覆辙。此事要怪,就只能怪双方信息交流不足,以至于没有充分的互信,李鸿章固有责任,却也并非全责。、

《燃烧的黄龙旗》等


汗青正浩


为了富贵荣华。

上个世纪50年代,满清重臣李鸿章的坟墓被刨,穿着黄马褂的遗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至尸骨无存。李鸿章身后为何遭此厄运?其实跟他生前干过的一件极缺阴德事有关。

李鸿章最初在曾国藩手下当幕僚,后来自己拉杆子单干,当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分别攻打太平天国三个重镇天京苏州杭州。天京是主攻目标,因为洪秀全就在天京,而且是太平天国都城。但是曾国荃久攻不下,曾国藩就让李鸿章放弃攻打苏州,过来帮曾国荃攻打天京。但是李鸿章此时羽翼已丰,不想再庇托于曾国藩门下,因此阳奉阴违,不听号令,百般推扯。曾国藩于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再不来我就跟朝廷告你一状,别说我不顾师生情谊,到时候你后果自负。

正在李鸿章一筹莫展之际,好消息传来,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悍将李秀成被洪秀全调回天京,留下的纳王郜永宽等八王派人向他投降,投降当然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郜永宽等人的条件是:降军和淮军一起守卫苏州,各占半城;降军保留一百个营的编制且发军饷;投降后不剃发。其实这三个条件李鸿章一个都做不到,但是老李一口答应下来,还让洋枪队队长戈登作了担保。结果郜永宽等人献城的第二天,李鸿章请他们吃饭,商谈具体合作事宜,暗中埋伏刀斧手,将八王一起杀死,近三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战士也遭到无情屠戮。李鸿章事后老妈写信,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也赞赏李鸿章此举“殊为眼明手辣”。

杀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不仅会受道义谴责,关键还会贻害自身。杀降不祥谁都明白,所以很少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触这条红线。历史上干这事比较出名的三个人都没有好下场。秦国名将白起,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卒,最终落得拔剑自刎的下场,头颅被使者带回去跟秦昭襄王交差。楚霸王项羽,背水一战坑杀二十万秦卒,最终落得拔剑自刎的下场,头颅和四肢分别被五人所得,拿去跟刘邦邀功领赏。西汉飞将军李广打了一辈子仗,就是没有封侯。自己总结说,我曾经诱降羌卒八百人,然后使诈,在同一天把他们全杀了,这就是我不能封侯的原因吧。李广最终也落得拔刀自刎的下场,李鸿章也是诱降,和李广同出一辙。

当然李鸿章也知道自古以来杀降者都没有好下场,是极损阴德的行为,因此“三昼夜不能决”。但在曾国藩的压力和部将的要挟以及功名心的驱使下,最终出此下策。虽然没有祸及生前,但却报之身后也。

参考书目:《战天京》《李鸿章传》


唐风宋月


电影《投名状》里,庞青云杀战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粮食不够。第二,太平军战俘无法改编成清军。第三,既然无法改编成清军,那么这些战俘就是潜在威胁。

实际上这个桥段并非导演陈可辛和叶伟民凭空编纂出来的,而是具有历史原型,这个原型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苏州杀降事件。

1863年也就是清同治皇帝二年,清军在李鸿章的指挥下开始大批集结准备攻打苏州。苏州一战的战略意义对于清军和太平军而言非常重要。苏州是当时忠王李秀成的大本营,同时苏州也是太平军最重要的粮饷补给地。苏州的得失对于整个苏南战局而言都至关重要,早年间李鸿章曾与李秀成交过手,结果李鸿章每战必败。李秀成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李鸿章喘不过来气,所以李鸿章甚至在发兵公文中给各部将领下达了死命令。

同年的五月,李鸿章指挥清军和戈登的洋枪队兵分三路开始攻打苏州。战况非常顺利,清军凭借着优势的武器装备横扫苏州外围的太平军旧部,忠王李秀成见李鸿章大兵压境,为避免主力被清军全歼,李秀成决定放弃苏州。而幕王谭绍光却不以为然,他意志坚定,主张死守苏州。

1863年11月,清军开始对苏州展开总攻。太平军幕王谭绍光率部负隅顽抗,双方战况非常激烈,清军的战斗伤亡呈直线上升,李鸿章迫不得已暂缓了对苏州的攻击。

11月下旬,苏州城内的太平军纳王勂永宽等八员守将一看战局不利,纷纷有了投降的念头。而这时候先一步降清的程学启闻讯就频频派人与纳王勂永宽等八员降将通信,密谋策反。经过一番穿针引线,双方在阳澄湖上的一艘小船上一拍即合、达成招安条件。勂永宽等八人回到苏州后,假意召开作战会议,在会议上就发动了兵变杀了谭绍光,将谭绍光的头颅割下来充作投名状,敞开城门向清军投降。

清军进驻苏州后,随后的局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双方都无法控制。

打下苏州后,苏州城内的太平军战俘号称有十万之众,而驻扎苏州的清军却不足两万人,程学启敏锐的觉察出这些太平军战俘的潜在威胁。程学启一方面稳住勂永宽等八王,另一方面却建议李鸿章杀降。

自古以来杀降都是兵家大忌,实际上程学启对于苏州城内的太平军战俘的担心并无道理,就在几个月前的太仓诈降事件,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中了太平军的诈降之计,被一枪击中腿部,险些丧命。前车之鉴尚在脑际,这让李鸿章不寒而栗。于是李鸿章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程学启大开杀戒。

纳了投名状的勂永宽等八王得到了反叛者应有的报应,在程学启部的大营中,程学启首先干掉了勂永宽等八王,随后紧接着一场大屠杀迅速展开。苏州城内顿时枪声密布、惨叫声此起彼伏,血流成河、浮尸遍野。不到三天,十万已经放下武器的太平军战俘被赶尽杀绝,整个苏州城内只剩下了五六万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

李鸿章的刽子手恶名由此而来。


青衫素人


苏州杀俘又叫苏州杀降,是指李鸿章在答应太平军郜永宽、汪安均等人投降以后又将他们杀死之事,然而此事并非单纯的李鸿章要出尔反尔,更不是电影《投名状》里因为粮食的原因。

李鸿章在击败太平军夺取无锡等地以后,率淮军和常胜军包围了苏州,但是苏州是太平军在苏南最重要的据点,城墙坚固,火炮众多,清军多次攻击都未成功。

但是李秀成发现郜永宽、汪安均等人对于前景日益感到悲观,军心已经不稳,所以决定放弃苏州,然而慕王谭绍光拒绝撤退,坚持死守苏州,李秀成只能自己带军撤走。

李秀成走后,清军得知了郜永宽等人试图投降的情报,于是派曾经也参加太平军的降将程学启和郜永宽等人联络,加以劝降。最终郜永宽等八人在得到英国人戈登担保以后决定投降,并且刺杀了慕王谭绍光。

然而李鸿章对郜永宽等人的投降感到不放心,担心他们会降而复叛,之前他的弟弟李鹤章就吃过这个亏。加上郜永宽等人投降以后始终不愿意向清军交出武器,并拒绝解散部队、剃发,也不肯放弃城门等阵地。

清军还发现他们在城内也筑有街垒,上报以后李鸿章对他们更是不放心,加上程学启也劝说这些人不可靠,最终下决心以宴请的名义邀请郜永宽等人来并乘机杀死,并屠杀了他们的部下。

当然,这是事后李鸿章上报杀死他们的理由,但是是否属实已经不重要了,既然他们能叛变一次,那么还可能叛变第二次,李鸿章此时也不需要他们来帮忙,杀个干净省心省力最好。

对此事唯一感到不满的是戈登,因为他曾经对郜永宽等人做出安全保证,他认为李鸿章的做法破坏了自己的名誉,因此到处上告。不过清廷还是决定相信李鸿章,认为按照他上报的情况杀死郜永宽等人是正确的处置手段,所以这事最后李鸿章没受到任何处分。


不沉的经远


早在咸丰十年的时候,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一支太平军便攻占了江苏省会苏州。攻下苏州,太平军实行军政一体,全民皆兵,城内发展兵壮二十万有余,并且高筑墙,广积粮以坚拒来攻清军。

而在同治二年开始,李鸿章率领的湘军一支与号称常胜军的外国流氓戈登率领的雇佣军联手相继克服了上海周边如太仓、昆山,江阴、无锡等太平军抢占之地后,便把眼光放到了李秀成镇守的苏州。


(李鸿章与戈登)

苏州江南重地,鱼米之乡,物产富饶,不平苏州不可为平叛有绩。

此时,李鸿章抓住李秀成并不在苏州城,正是瞌睡来了绣花枕,于是湘君与常胜军联手强攻苏州,但是万万想不到苏州兵壮墙高,几番战役下来竟让他们损兵折将而寸步未进。

同年十一月,忠王李秀成在外与曾国荃的战役不顺回到苏州,发现此时的苏州并非铁板一块,敏感地感觉到郜永宽等八位守将的反意已是司马昭之心,料定苏州迟早要丢,便未雨绸缪率领心腹离开苏州打算另辟一方天地而守,但是其中的心腹爱将谭绍光顽固不堪,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与苏州共存亡。


(苏州太平军拒城而守)

李秀成走后,苏州太平军守将的内部矛盾便爆发,来自郜永宽的主降派与来自谭绍光的主战派就战降问题,每日摩擦不断,时常有肢体武力冲突。

老毛子的人,有在苏州内部作细作打探消息的,戈登很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李鸿章。李鸿章便与戈登作起了兵不血刃地收复苏州的打算。李鸿章派同位太平军降将的程学启头阵去秘密游说郜永宽等率部来降。郜永宽等很快便表示从善如流。也许是机会来得太侥幸,李鸿章便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暗示郜永宽等必须献上投名状以示来降之诚意。

于是,郜永宽等在一晚太平军将领的总结宴会上,乘着谭绍光酒醉杀了他并且割下其首级以为献给李鸿章投名状。同时,戈登出面拍着胸脯向郜永宽担保将保证他们投降后的人生安全。于是,1863年12月五日前后,在对谭绍光余卒一番清洗后,苏州举城投降,实现了李鸿章兵不血刃的战略。

但是,走入苏州城的李鸿章原本心满意足,一番所见所闻后不禁皱起了眉头。苏州城内,郜永宽所部降卒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所率部卒全副武装,在各个关卡拒关而守,似乎提防的不是别人正是其湘军。在李鸿章看来,既可以说是提防,也可以说是反叛。他们能够叛太平军,就有立场能够叛他湘军。此时的李鸿章突然想到了不久之前自己弟弟李鹤章在太仓诈降一事上吃的苦头,险些丢掉性命,不禁后背发凉。



(李鸿章)

所所思之后,李鸿章很快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程学启,两人看法不谋而合,以为不可留,于是在合肥设下了鸿门宴,宴杀了苏州以郜永宽为首的太平军八降将,此后又乘着苏州城太平军降卒群龙无首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屠尽太平军兵壮两万余人。

这一事件,便是历史上著名苏州杀降事件。自古以来,人心是最可怕的。在当权者看来你有没有反意不重要,你拥有反的能力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不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苏州杀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就是李鸿章耍流氓而已。

当时苏州久攻不克,慕王谭绍光率部拼死抵抗。

但谭绍光部下的8将认为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南京被围多时,肯定是守不住了。

苏州孤城一座,或早或迟还是会被占领。

于是,8将在1863年11月28日开始和李鸿章接触,表示愿意投降杀死谭绍光,但需要优待条件。

1月4日,双方达成一致条件。

8将下手,杀死谭绍光,开城投降。清军立即进入苏州,诛杀了谭绍光部下1000多人。

6日,8将被李鸿章诱捕杀死。清军随后再次杀入苏州城内,诛杀8将的余党。

杀死人数不明,一说高达2万人!

杀死8将原因,主要是李鸿章试图耍流氓,赖掉之前的许诺。

8将掌控2万部队,又杀死主帅谭绍光,当然不可能不提条件。

一般认为8将提出了关于必须给很高官爵,必须保存部队,留下一半苏州城由他们驻扎等要求。

他们自认为拥兵自重,李鸿章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但当时南京已经被湘军团团围困很久,城破是必然。

而苏州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苏州被占领,李鸿章面见只剩下常州一座城,等于仗就打完了。

现在苏州8将既然投降,下面又不需要打大仗了,他们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此时,8将竟然提出各种在李鸿章看来无法接受的条件,摆明了就是寻死。

李鸿章本来也没准备答应他们这些条件,不过是诱骗他们投降以后再收拾他们。

既然此时这8将还狮子大开口,又拥兵自重,那么李鸿章为了保证安全,干脆就将他们除掉,在诛杀他们的部下以保证安全。

在当年来说,满清军队屠城也不是一两次了,连老百姓都杀,杀死几个俘虏算得了什么。

有意思的是,李鸿章杀死俘虏以后,作为中间人和担保人的常胜军的统领戈登大怒。

这个英国佬认为,军人必须守信用,不然不就是土匪吗?

他拿着手枪,一定要和李鸿章决斗!李鸿章不在军营之中,正在筹备苏州的入城仪式。听说戈登要找他决斗,顿时慌了神,于是躲了起来。而戈登却带兵四处寻找李鸿章,一定要将他逮捕到英国。由于找不到李鸿章,戈登甚至扬言,要和清军开战,要将苏州还给太平军。

为了安抚戈登的情绪,清廷还专门送给他白银一万两以及银牌一枚。谁知戈登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将其退回。对于李鸿章惹怒“洋大人”的行为,清廷却表示了赞许,认为他屠杀俘虏,做的很对。


萨沙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事件回顾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发生于1863年的12月8日,是在苏州战役之后发生的。


当时的情况是,太平天国驻守的昆山在1863年6月1日被清军攻占,苏州直接暴露在清军面前,为了拿下苏州,李鸿章集结了太平军叛将程学启的一万人,常胜军三千一百人,中法混合部队四百人,李鹤章的部队两万五千人,总兵力三万八,外加两艘装甲轮船。

而太平军那边的总兵力有七万人,乍眼一看兵力一倍于清军,但实际上部署的相当分散,其中无锡2万人,苏州守城4万,李秀成手里的机动部队只有一万八千人,而且这一万八千人还要兼顾着天京那边的情况,因为自1862年5月底湘军第三次围困天京以来,天京城的警报就没断过,李秀成带着大军疲于奔命在天京和东线战场中间,特别是第二次攻打上海的时候,太平军十多万精兵悍将兵分多路攻打上海,但李秀成顾忌天京安危,没能亲临一线直接指挥,导致再战上海的时候,太平军徒劳无功、损兵折将,搓动了东线战场的锐气。


在攻打苏州的战役中,太平军将士的抵抗是顽强的,作战是英勇的,特别是慕王谭绍光,他是老广西出身,参加过金田起义和二破江北大营,之后跟随忠王走南闯北东征西战,凭借军功实打实的获封“慕王”头衔,他在保卫苏州的战斗中多次亲临前线督战,甚至跣足赤膊与清军战斗,清军被打的叫苦不迭,即使是“常胜军”,也因太平军的顽强防御而损失惨重,戈登本人都承认太平军的“顽强抵抗以及他们的阵地非常坚固,我军不幸遭受到很重的损失,牺牲了许多优秀的官兵。”

眼见来武的不行,李鸿章开始来文的,从太平军内部下手,他派出叛将程学启私密约会守城将领康王汪安钧,在私会中程学启获悉太平军内部对于坚守苏州也不是很统一,谭绍光和一些将领表示要坚守,而康王和其他一些王爷将领想投降。


李鸿章一听这个消息之后,表示只要投降,就能保证他们当上二品武官,同时常胜军首领戈登还给作了保。有了李鸿章的许诺,洋人的作保,汪安钧等心理也就有谱了。恰在此时天京又一次告急,李秀成临走前留谭绍光守城,并委以主将职任统帅其他王爷和将军。

结果李秀成前脚刚走,12月4日这天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以及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范启发等天将在会上将谭绍光刺杀,汪有为割下了谭绍光的首级,之后对苏州城内的慕王部下进行大肆屠杀,12月5日,谭绍光的首级送到了清军大营李鸿章面前,苏州就此开成投降,天京东大门失守。


12月6日,李鸿章摆下鸿门宴,太平军叛将汪安钧、汪有为等前去赴宴,李鸿章在宴席间将投降的八人全部杀死。


李鸿章为什么这么做

首先,李鸿章怀疑这八个人是诈降

因为就在清军进城的当天,李鸿章发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上都筑起了街垒,而且投降的太平军也并没有按规定剃发、梳辫子,联想到之前胞弟在受降时被枪弹打伤,这一点让李鸿章不寒而栗,第三,前边也叙述了,清军攻城的兵力是三万八,太平军守城的部队是四万,历来攻城的一方在伤亡方面的损失要大于守城部队,就算清军装备的是洋枪洋炮,太平军装备较差,但是太平军是凭城据守居高临下,战斗中的伤亡怎么着也会略低于清军,按杀降后的统计,投降的太平军是2万人,攻城与守城之间的伤亡比例最低是1:3,也就是死一个守城的,就要付出3名攻城士兵的代价,如果按这么计算,太平军苏州4万守军,投降2万,剩下的2万战死,按1:3的比例,清军的伤亡应该在6万人,如果将清军的火力优势等方面考虑进去,就算1:1的话,也是损失2万人,剩下的1.8万人,还是多有带伤疲惫不堪。打下苏州后,李鸿章还要继续打嘉兴、打湖州、打常州等地,每打下一个地区,就要分兵驻守,苏州一战,手里就剩下一万八千人了,分多少兵驻守合适?分多了,打仗的时候可能进攻不利,分少了,太平军可夺回去的可能。

同样对于这批降兵来说,全带走,那么降军的数量就会超过自己的兵力,一旦战场哗变,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留下不带走,这就是颗雷,一颗随时会炸的雷,关羽之所以很快败亡的一种重要原因就是,驻守江陵的三万于禁降军在东吴的进攻下,一枪未打就开成投降,从而导致关羽后防动摇。李鸿章饱读诗书,断不会这么做。至于说带走一部分,留一部分更不可取,留多留少都是雷。


其次,我认为这和当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生产遭到破坏有一地的关系

太平天国和清军在长三角地区厮杀了四年,仅仅是死在清军和联军屠刀下的太平军将士就有三十四万多人,这还不算老百姓。苏常一带的长三角地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时代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农产品丰富,所谓“苏常熟,天下足”,其中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七府“其土地虽无一省之多,计其赋税实当天下之半。”,可见这里的富裕程度。

但是在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争之后,这里户口零落、田地荒芜,荒地面积甚至占到了原额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过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充满了欢乐气息、生活气氛的城市,沃野千里、炊烟相望、鸡犬相闻的富庶地区,如今却变成了“二三十里无居民,竟日不逢一人”的无人境地,“黄茅白骨”代替了原来的房舍桥梁,一片焦土、满目疮痍,扬州、苏州、南京,曾经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在太平天国之后衰落了,湖州、常州等地区的人口直到几十年后才恢复到太平天国之前的水平。


在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背后,是地区内粮食的减少和瘟疫的流行,大军就地筹粮困难。面对这投降的2万太平军,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一天不给粮食,就有闹饷哗变的风险。


第三,太平军降将间的内讧

我们看到在苏州丢失前,康王汪安钧就和程学启有过接触,程学启是何人,他曾经也是太平军,在湘军进攻安庆的时候,带着部队投降了,开始也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一打仗就让他和他的弟兄当炮灰,带头冲在前边。有道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曾国荃不喜欢,李鸿章很喜欢他,也加上程学启打仗很卖力,又是安徽人,所以李鸿章在去上海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了他,在这之后程学启跟着李鸿章打太平天国,面对旧主,程学启一点也不手软,给李鸿章立下不少战功,等待打苏州的时候,

程学启已经是江西南赣镇总兵,以提督记名,并予一品封典,官阶是实打实的干出来。

而康王、纳王那些人,除了献出苏州之外,无忧寸功,就敢要二品的官职,这对于程学启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公平,所以当程学启听到汪安钧等人的要求时,心里一定是起了一些波动的,入城之后,面对汪安钧等人索要官衔及编制,李鸿章肯定要听一听这位曾经是太平军战将的看法,当他听了程学启的回答之后,李鸿章的心中也一定有了主意,最后顺水推舟,给程学启做了一个人情,自己乐于见太平天国降将之间互相倾轧。


即使没有苏州杀降,程学启估计也很难和汪安钧等人在一起共事,彼此之间势必会最终形同水火,必找机会致对方于死地除之而后快,既然李鸿章问到了,程学启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了。


事件影响

苏州杀降之后,常胜军头目戈登是最气愤的,他觉得自己被耍了,成了吃瓜落儿的了,自己一通忙活,死了不少弟兄,结果什么都没得到,还落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于是他去找李鸿章算账,甚至扬言要开枪杀了李鸿章,好在最后这事得到了平息。曾国藩得知此事后,是大为惊喜,对李鸿章称赞有加,赞赏他“殊为眼明手辣”

此战过后,太平天国东线苏福省基本宣告沦陷,东线战场此时只剩下常州、湖州、嘉兴、绍兴、余杭、杭州等地区还有太平军在抵抗,浙江大部分地区在左宗棠的猛攻下不战而降。天京那边,洪秀全拒绝了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将太平天国最后的一丝希望彻底掐断,洪仁玕奉命出城搬请救兵,李秀成坐守孤城,手下只有三四千有战斗力的部队,太平天国的最终灭亡时间不远了。


猴大爷说


这件事发生在天平天国覆灭的前一年,淮军先后攻下常熟、太仓等地,随后和常胜军联合攻打苏州。这是太平天国已经走到了末路,苏州的太平军将领就打算投降。于是他们开始秘密接触淮军,表达出投降意愿。李鸿章表示,要见到苏州首领慕王谭绍光的人头,才答应投降。

于是太平军杀死谭绍光,投降淮军,而淮军进城后,直接将投降的人全部杀死。

本来中国对杀俘这件事不是很在意,历朝历代都有出现。真正将这件事推向风口浪尖的是一个英国人,清政府雇佣的火枪队——常胜军的首领戈登。

在英国人看来,要遵守契约精神,而且他还为太平军将领的投降做担保,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是李鸿章下令杀死他们,就是违约。所以戈登认为李鸿章耍了他,要找李鸿章决斗。

而李鸿章等人却是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兵不厌诈”,这是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为了不守承若,找出的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但戈登要求清政府对李鸿章严厉处分,不然他就不再为清廷服务。

经过多方斡旋,戈登和李鸿章达成和解。

此时报纸将这件事炒的沸沸扬扬。

最后这件事还是被朝廷按下,不让议论。但是清政府的信誉却因这件事,在西方国家的心中大大降低。

其实李鸿章也没有错,毕竟太平军人数太多,超过淮军的好几倍。李鸿章也害怕他们现在投降了,万一什么情况,他们再次反乱,那就得不偿失。

李鸿章下这个命令时,据说也是考虑了3天,才狠心下令的。


老虫


这件事情事实上如果站在儒家的思想上来讲,是怎么也想不通,李鸿章为什么要杀降呢?明显就是败坏仁义道德,这种事情是要遭天谴的,为什么有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但是古往今来,杀降兵的可不止一个人。

白起,项羽,曹操等等一系列古今中外历史文明的人物都会杀降兵,即便是知道人力资源宝贵的曹老板,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还是杀了7万的袁绍军队,为什么《投名状》里面这一段就描述的特别好?

《投名状》里面,庞青云跑到城墙上面,看见被那些投降的士兵扔上来的馒头,他就问自己的不假,说这个馒头本来是我们自己要吃的,现在我们给了他们,可他们却做了什么?这些人放下武器,不是士兵,可拿起武器,就是士兵,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管他们,更没有物资去给他们挥霍,所以这些人必须要杀杀了反而干净,不杀,不清不楚。

再说了,历史上面,苏州城里面这批投降的士兵,可不像电影里面表现的那么忠肝义胆,这些人全部都是一帮投机分子,他们打仗纯粹就是谁拳头大就直接帮谁,(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些人没有任何忠心可言,一旦前线战况出现问题,怀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名,也就是这批头像的士兵随时都可能倒戈。

当时淮军只有1万多士兵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有多少4万,这4万多士兵不是投降的,而是4万多颗原子弹,随时都能把你炸个粉身碎骨,且这一些人成分过于复杂,难以服从管教,一旦这些人出去干个坏事情,那所有的账全部都算在你怀军的头上,太平天国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此时如果因为一点小事情辱莫了军队的名声,在这之后被朝廷秋后算账,李鸿章就算有嘴都说不清。

更何况李秀成在这之后投降了曾国藩,曾国藩一个晚上就直接决定,本来不想杀的李秀成直接当即杀掉,一些人掌握了太多的秘密,或者说别人以为他们拥有太多的秘密,一旦这些人在慈禧或者朝廷面前反咬你一口,你有嘴也说不清楚,只有死人才能够真正的闭嘴,只有死人才不会被人挖出来,它到底有什么秘密,他到底和你有什么交易。


漩涡鸣人yy


这次杀降有几个因素构成,

第一分功。

作为当时的淮系首领李鸿章一定不希望其他派系的人和自己派系的人来分功劳。攻破苏州的功劳,按理说由李鸿章的淮湘系和戈登为首的常胜系获得。这里就有矛盾,增加了八王(实际上是四王,四天将)的砝码之后,常胜系分功会更多(投降这个事儿是常胜系主导的)。而八王也会分走很大一部分功劳,要知道此时苏州已经是瓮中之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全功,肯定是李鸿章不愿看到的

第二八王要价过高。

1863年11月28日纳王郜永宽派人和清军,常胜军进行第一次谈判,到12月2日夜敲定投降,中间经历五天,进行了三轮谈判。并不是一谈投降就投降的。谈判的一方是已经有足够能力克复苏州的清军,一方是想得到更多好处的八王,双方矛盾可想而知。八王自持有戈登担保人身安全,所以想见会要求更多的利益。这些一定引起李鸿章,程学启反感(史学界一个说法就是程学启主谋了苏州杀降)

第三戈登和李鸿章矛盾

这个矛盾并非二人关系矛盾,而是湘淮系和常胜系的利益矛盾(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苏州事件之前两人有私人矛盾,相反俩人互相吹捧的文字不少),更带出满清对两系人马的都不信任和倚重。作为清庭,忌惮汉臣势力过于庞大,又需要汉臣势力来保江山。而此时的李鸿章,远不是后来的呼风唤雨东南互保的中堂大人。清庭对他的忌惮有,但并不比对戈登更多。清庭最忌惮的是作为洋人势力代表的戈登和汉族势力的结合。所以李鸿章,湘淮系跟洋人矛盾越大,反而越让清庭满意(曾国公显然这一点没做到)。清庭一定十分忌惮戈登和太平军降兵的更多接触和在汉系人马中的影响力扩大。(戈登和纳王在12月8日见面时,纳王郜永宽就提出给常胜军补充兵源,洋枪洋炮加上太平军的人数意味着什么,我不解释)。所以李鸿章杀八王,进而扩大于洋人矛盾,是有利于清庭对自己的信任。

第四降军不缴械

太平军将领在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投降的人数不在少数,但是降后被杀的其实并不多。八王不是李秀成,石达开,充其量也就是城防司令。前面常熟等地太平军投降之后,缴械散众,均得到较好待遇。八王却降而不缴械,不放弃城门,街垒等阵地。在12月2日谈好之后,极大的可能在12月5日又提出来什么条件,最终造成杀降

第四李自成张献忠等等反复降叛的历史典故。李鸿章应该知道这些历史典故,所以在对方不缴械的情况下,综合各种因素先下手为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