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雪出生在2002年的北京,不到1歲時,“非典”爆發,許多人的人生在這個節點徹底改變。而17年後,當新冠肺炎波及全國,高雪也走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節點。作為北京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屆考生之一,疫情帶來的接二連三的變化讓她頓失陣腳。

讀武漢大學是高雪的願望。爸爸是武大的校友,常和她講,武漢是很美也很熱鬧的城市,她期待自己也能臨江登樓,看珞珈的櫻花,走走老爸曾經走過的校園小路。她拉得一手好二胡,武大高水平藝術團招生考試開始報名時,她還沒想好要不要報特長生,因此錯過了考試,這份遺憾一直記掛在心裡。

1月,期末考試前的一個晚上,爸爸刷著手機說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話題像餐桌上沒吃完的剩菜,沒人關注。期末考試後,高雪成績並不理想,“出成績那天開了一次家庭會議,父母好像比我還著急。”寒假也不愉快,每天要完成作業,然後發到班級群裡。放假第一天,她還遲交了當天的作業,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了。

為了給自己打氣,高雪強迫自己從放假第一天開始晨跑。到了21號,她注意到小區裡開始有人戴上了口罩,那天,高雪跑了不到一圈就回家了,心裡有點慌。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她還在晨跑,只不過戴了口罩。“好不容易開始一個計劃,還不想就這樣中止,應該不會有危險。”當天,班主任開始在群裡統計近期離京和接觸過湖北人的同學,並要求所有同學每天彙報體溫,儘量減少出門。她意識到,自己只得終止跑步計劃了。26日,她從微博中看到,北京市大中小學延期開學,“其實前幾天父母就跟我說了我們可能會推遲,讓我做好準備。那會兒我還不信,結果打臉了。”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班級群裡的防疫提示 一高三學生手機截圖

一時間同學們在社交平臺上議論紛紛,高雪知道在備考關鍵時期應該避免過多地使用社交媒體,可那幾天,她仍不停刷手機,忍不住參與討論。

由於高考,高雪第一次沒回河南老家過年。爸爸本來打算回老家,結果在大年二十九,家裡老人突然打電話,說小區裡回來幾個湖北大學生,不要回去了。爸爸行李都收拾好了,但還是放棄了離京的打算。電話拜年時,高雪聽親戚們說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如臨大敵,校區、村子門口都設了登記測溫處,有些路都被挖斷了。

大年三十,沒有熱鬧的團圓飯,沒有的長輩的壓歲錢,也沒有一起談心的夥伴,她雖然早有預期,但仍有一種失落感。她草草吃過飯,看了會兒春晚就睡覺了。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落地之年,是實行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改革體現在高考不再分文理,而是採用“六選三”的選科制,並且依照“賦分制”的原則進行排名,學生的志願填報也會發生新的變化,此外高考時長從2天改為4天。因此,北京市原定於2月底進行一場全市範圍內的全要素、全過程模擬考試,對出題者、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試驗和參考意義,更別提對高三生了。

所以當高雪1月底看到“北京高三統考或將營造不見面環境”的消息時,仍感覺有點“不靠譜”,直到2月3日這個消息“被官方實錘”。據中青網報道,北京市教委副書記劉宇輝宣佈,新高考全要素模擬考設雙方案。如果開學後時間允許,還是要組織一次全要素模擬考試,讓學生熟悉流程;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則替換模擬方式,讓學生在家答卷,網上傳給老師閱卷。

朋友圈裡,不少同學發文說這屆高三是“最慘的一屆”,有高三生在微博上評論,“我太難了,生於非典,考於肺炎。逢上高考改革,不能復讀;聽說高考推遲,寒假延長,補課計劃亂掉;上網課,寫文檔作業……”高雪刷著這些評論,不知道該說什麼,壓抑無處宣洩,又有一絲“荒誕感”瀰漫在心中。

高雪對於“非典”的認知來自於媽媽的講述。媽媽說,當時爸爸在外地出差回不來,同一棟樓裡出現一例患者,結果整棟樓都被封了。“她一個人帶我很苦,那時她經常哭。所以我能理解為什麼她不願意說太多。”

2月1日,班主任在班級群裡意味深長地轉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非典那年我高三,17年後,疫情重來時,我成了一名高三老師》。“這篇文章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作者所在的學校長期停課,二是那年高考試題並不簡單。”高雪說。

高雪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區級重點中學,原計劃在2月5日開學復課,1月29日,班主任通知說補課要以“直播”的方式在線上進行。想到平時在課堂上嚴肅莊重的老師即將像“網紅”一樣出現在直播窗口裡,她“有些想笑”,而她所在班級的數學老師李匯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班級群裡老師佈置複習計劃 一高三學生手機截圖

李匯接到“學校擬讓高三老師進行線上直播授課”的通知時,正在河北老家過年。她此前從來也沒看過直播,連電腦也不經常用,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李匯原本打算2月3日回京,可是到老家不久就收到了學校要求離京老師在2月1日前返京,並在家自行隔離14天的通知。隨著疫情形勢愈發嚴峻,她擔心自己“被封在京外”不能及時回來上課,1月28號就匆匆回到了北京,“高三這個節骨眼不能有一點馬虎”。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很多社區都貼上了“通告”,架起了欄杆,並實行進出登記制度 雒少龍 攝

2月初,“設備到了”。李匯打開包裝,是一個電子手寫板。懷著“忐忑”的心情,她把手寫板接入到電腦上,打開之前下載的軟件,閱讀著群裡的“操作指南”,想嘗試一下“看能不能把板書寫好”。不只是如何用手寫板,如何上傳課件、如何與學生連麥、如何切換到互動區、如何拍照上傳,都是她要面臨的問題。她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學生時代,小心翼翼地學習如何講好一節數學課。“現在歲數大點兒,真的不熟悉用電腦,一遍一遍地問人家。學校還安排電教老師幫我們解答問題。以這種方式上課真的是第一次,卻沒想到是在這樣一個時期。”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教師平臺操作指南 李匯截圖

李匯的課在上午10:10到12:10,從5號開始每隔一天上一次。由於課堂時間和飯點重合,只能由不經常下廚的丈夫來做午飯,她笑著說:“我吃什麼都行,就是兒子得受點罪”。4號晚上,她“睡得很不踏實”,甚至夢到了自己在直播講課時“遇到技術問題無法解決”。5號早上,她九點就坐到電腦前上傳課件,調試手寫板,丈夫的一句“辦法總比困難多”讓她放鬆不少。

第一節下課後,她趕快到老師群裡聽那些剛上完課的老師分享經驗和感受,有的老師吐槽手寫板不好用,有的老師說自己不敢把攝像頭打開,“怕嚇著學生”。上課前,李匯臨時決定,自己也試試不打開攝像頭。上課前,聽說媽媽要“直播”,兒子自覺關上了激戰正酣的電腦遊戲,把家裡的網留給她用。李匯深呼一口氣,告訴自己這節課一定能上好。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教室群裡的老師們對新技術議論紛紛 李老師手機截圖

上課了,李匯看著同學們的一個個頭像在簽到處出現,又有一點緊張。剛開始,她覺得彷彿在自言自語,看不到學生的臉也聽不到學生的聲音,讓她很不適應。她忽然想起自己可以選擇同學連麥對話,於是隨機點了一個同學,這個同學卻連問題都沒聽清。

高雪很理解這個同學,她剛剛也走神了。她發現即使對於自己這樣認真聽講的學生來說,由於看不到老師、網絡不穩定以及“講課節奏比正常慢”,也不容易時刻保持專注,有時候覺得已經會了沒必要聽了。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上“直播”英語課時的電腦頁面 高雪供圖

讓李匯欣慰的是,這次“連麥”以後,班級活躍了不少。有些同學主動提問,積極在評論區回應的同學也更多了。她漸入佳境,逐漸找回了在講臺上的感覺。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李老師正在“直播”授課 李老師供圖

下課後,李匯深深呼出一口氣,雖然效率比不上學校的課堂,但是至少帶著同學們複習了好幾個知識點,比想象中好。

李匯覺得這個年過得非常鬱悶。“對學生來說,12年來的學習可能最關鍵的就是最後這半年如果松懈下來就完了。”對於肺炎疫情,她相信能夠比較快的遏制住,但也要做好準備,迎接比較壞的情況。

2月5日下午四點,高雪上完了第一天的課,開始寫作業。其中有一項作業吸引了她的注意:出一道有關此次肺炎疫情的時事政治題,並且自擬出標準答案。為了瞭解時事,高雪每天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新聞節目,然而近來關於疫情的報道和文章應接不暇,讓她第一次因為素材過於豐富而感到有點頭緒紛雜、無從下手。仔細思考後,她梳理出一道“看起來還像樣”的時事政治題。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雪出的政治時事題和自擬的標準答案 高雪供圖

高雪察覺到,類似這種政治時事題,這次疫情可能給多個學科的高考試卷提供新的素材和內容。“生物老師說開學以後會專門講新型冠狀病毒的構造和機制,語文老師也說讓我們多積累一些和疫情有關的素材和主題。”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雪使用的作文學習軟件上關於疫情主題的推送 高雪手機截圖

高雪除了選修政治,還選了生物和化學,她覺得這對於學醫還是很有優勢的。她從小想學醫,後來覺得學新聞也不錯。對於媽媽調侃她“笨手笨腳”“把剪刀落在裡面”的話她不以為然,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心向崇高”的人,而且這次疫情,讓她第一次對醫者對於整個社會的責任與使命進行了“深沉的思考”。

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投到枕頭上,高雪醒了,眼圈依然有點紅腫。手機裡軟件彈出幾個字——“距2020年北京高考還有125天”。

高雪仍記著自己前一夜哭得不像樣子,因為那本《白色橄欖樹》。她知道在這樣的時期,不該讓情緒激動。她原本只是想在完成當天的任務後讀讀喜歡的書放鬆心情,釋放一個18歲女孩被壓抑許久的情愫。

小說中,男主是維和軍人,女主是戰地記者,都因為不可抗的意外失誤受著內心的煎熬。回國後二人走到一起,可是男主受到使命的感召再一次走向戰場,在解救人質時被捉住,雖被女主救出,但在恐怖組織中受到的折磨讓他患上了戰後PTSD,苦苦抗爭了十年後選擇了自殺。

“那種心向崇高卻無法抗拒被毀滅命運的悲劇感讓人無法呼吸。”高雪聯想到了這些天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一張張口罩和護目鏡後面的面孔,想到了“在第一線倒下的白衣戰士”。

就在她哭得傷心時,媽媽悄悄走了進來——原來,媽媽注意到女兒屋裡的燈一直亮著,不願催促她,自己也反而睡不著了。高雪向媽媽講自己讀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媽媽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軍人、醫務人員都可能會倒下,但是他們的偉大在於不計較結果、得失地去做‘對’的事,在於此時此刻做好手中的事。你也一樣。”

自那以後,高雪的心中“多了一份定力”。

現在,高雪已經完全適應了補課的作息安排,生活重新上好了發條:每天七點左右起床,七點二十在手機軟件的“會議室”簽到,七點五十開始上第一節課,下午四點下課後完成當天的作業。

高考倒計時100天:那些在家上課的高考生和高考班老師

高雪補課期間的日程安排 高雪供圖

她還發現自己的一日三餐更豐盛了,“我怕自己還沒考試呢,先胖一大圈。”看到父母每天“殷勤”地做好後勤工作,連電視都不看了,她有一種“並肩作戰”的感覺。“媽媽說,我們一家三口能這麼多天在一起,不用上學,不用出差,真挺不容易的。”

對於2月底模擬考試取消、考試形式待定的變化,高雪已經能夠坦然接受。“原來近期目標是模擬考試,遠期目標是高考。現在直奔遠期目標,也挺好。”

新的一天開始了,高雪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洗漱,回到房間打開電腦。此時窗外又傳來居委會廣播的聲音,對於高雪如同上課鈴響起:“疫情期間,小區全封閉管理,請居民到小區門口領取出入證,謝謝配合。”此時,她想到了武漢,想到了爸爸說起的櫻花,還有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填報的模擬志願,“我想學醫”,她默默地在心裡念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