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河南滑縣:郭俊卿其人及郭家鹽業的興衰

“正當郭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1865年古歷二月初二日,年近五旬的曾祖父有了兒子,曾祖父為兒子取名郭俊卿,並暱稱“來子”。郭老六的曾孫郭永慶如是說。

郭家生意的興隆再加上老來得子可謂喜上加喜,有了兒子以後數年,老先生除了經營鹽業以外把心思都放在了對兒子的精心培養上。在父親的培養下,郭俊卿自幼知書達理,聰慧過人。長大後他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皆能,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郭家鹽業,並把生意推向了更高層次。

據道口鎮志記載,道口在“清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已有人口一萬零三百多人,成為黎陽(現浚縣)的重鎮”。聰敏的郭俊卿於這個時期登上了歷史舞臺,他總結了先人“要經好商就要先做好人的經驗”,在處事上與人為善,遇事不與人辯,好事他人為先,以樂善好施為做人原則;生意場上堅持薄利廣銷,同時還善抓機遇。在郭俊卿的精心打理下,郭家的鹽業生意得到快速發展,短短几年就在道口北門外置地十餘畝,建起鹽場,海鹽堆積如山。同時在鹽場旁邊的衛河堤上還建起了郭家專用裝卸鹽的碼頭。以道口為中心向山東、河南、山西的市縣批發中轉海鹽。隨著生意的逐步做大,郭家的財源滾滾而來,可以說以日進斗金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此時,郭俊卿被朝廷任命為山東鹽道候補道臺,更加助推了郭家的鹽業生意。隨著時間的推移,1911年中華民國政府建立。郭家的買賣並沒有因清朝的滅亡和民國的建立而受到大的影響。相反,郭家買賣的發展勁頭一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達到鼎盛。這與郭老先生的為人與經商智慧是分不開的。

河南滑縣:郭俊卿其人及郭家鹽業的興衰

關於郭俊卿在清朝光緒年間做鹽道的故事,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用錢買來的,即所謂的“捐官”;另一種說法是郭俊卿象棋下的很好,少遇敵手,做買賣時經常來往於道口與天津之間,天津又是其老家,一住就是數月。其間,他結識了一位皇室王爺與之下棋,得到了王爺的賞識併成為至交。該王爺為其保了個候補鹽道。其長夫人張氏被封為誥命夫人。由此可見郭家父子兩代人在清朝都做過鹽官,做的都是和官鹽有關的生意,並且由此而發家,這在道口也不失為一個傳奇。

郭俊卿老先生卒於1928年農曆三月初六,享年六十三歲。他的去世,給郭家鹽業生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隨後的近二十年裡,由於缺乏得力的掌門人,郭家生意日漸蕭條。後經過1947年和1950年的兩次土地改革,郭家的財產被共產黨收歸國家所有。至此,郭家鹽業經過百年的發展——繁榮——衰落,終於正式宣佈“謝幕”。

河南滑縣:郭俊卿其人及郭家鹽業的興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