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布衣游士姜白石: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布衣游士姜白石

周忠应

 

布衣游士姜白石: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是个布衣,但他的布衣却包裹着一个高尚而又智慧的灵魂。那个时代离现在八百多年了,与现代的布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现代的布衣不再代表穷苦。如今的布衣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例如我,虽然不富有,但穿衣吃饭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能在现代都市里生活,写诗或者其它什么的。

  姜夔就没有我们这代人幸福了,他的生活很是清贫,甚至只能靠别人的资助过日子。那是个崇尚诗词和音乐的年代,作为一个落魄的书生,他不能像现在的明星,一曲歌,一本书,一个炒作,就让其盆满钵满,富得流油。姜夔是宋朝名气可不小的明星,但没有人跟他签约,没有人找他代言,更没有人找他拍广告。他的贫穷是注定了的,可以说是一种劫数吧。除了当幕僚清客,他的满腹诗才真是无用武之地了。

  姜夔年幼时的生活应该说是快乐的,他的父亲姜噩也是个文化人,绍兴三十年的进士,但是他没有让姜夔的幸福得以持续,在姜夔的少年时期便与他的妻子相继绝尘而去。懵懂少年姜夔只能随姐姐生活,在汉阳度过了一段苦涩的青春岁月。姜夔的人生像他的名字一样难,尤其是这个夔字。姜夔成年后参加过无数次科举考试,但总是屡试不第。于是,他只得奔走四方,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姜夔虽然贫穷潦倒,但他有忧国忧民之心,这一点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他对当时的政治表示不满,支持辛弃疾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事业。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姜夔路过曾擅金兵两次破坏的扬州,所见断井颓垣,使他感融万端,写出著名的《扬州慢》曲谱和歌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他青壮年时期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

布衣游士姜白石: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合肥也被金兵蹂躏过,姜夔在那里写出《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戌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反映了“边城一片离索”的荒凉景象。

  姜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但姜夔一生困蹇,怀才不遇,庆元三年(1197),姜夔将多年来对音乐的研究和意见写出了《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各一卷,呈献给朝廷,用以议正乐典,并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他的计划落空了,朝廷没有重视他,他依然过着游士的清贫生活。两年后,姜夔又向朝廷呈上了《圣宋饶歌十二章》,再次希望获得朝廷采纳和提拔任用,但还是没有成功。这些乐议和乐章直到姜夔死后十年,理宗才“诏以夔所进乐议、乐章付太常(掌管宗庙礼仪音乐之官)”。

  这是一份来得太迟的爱,姜夔可无福消遣。

  南宋中叶是江湖游士很盛的时代。姜夔是这一阶层中著名的一员,他一生大都是依靠他人周济过活的,早年依靠肖德藻,后来是范成大,相依最久的是张鉴。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后裔,家资颇富,多有庄园,曾想割让良田供养姜夔。可是,姜夔命运常给他开玩笑,张鉴早早地离他而去,张鉴死后,姜夔生计一天比一天困顿,但他仍然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官禄。晚年多旅食于浙东、嘉兴、金陵之间。当寓居武康时,与白石洞天为邻:“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姜夔用以自嘲解其清苦。他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顾生活后,病卒于杭州水磨方氏馆旅邸,赤裸裸而去,幸得友人捐助,葬于钱唐门外西马塍。

  姜夔的生活是悲苦的,但他的情感生活是美丽而富有的,虽然也有许多的忧伤。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的《踏莎行》经过八百多年的沉淀,如今还能从中品读出鲜亮的爱情。

  姜夔二十多岁时,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分手了,但他对旧日情人始终念念不忘,这成为他心灵深处永远的悲哀和伤痛。轻盈如燕、软语如莺的合肥女郎,是他一生无时或忘的心头人,曾再三形诸吟咏。此番泊舟金陵、新春伊始,他首先梦到的又是她。梦中的她,自是娇嗔满面,细诉相思,梦后的他,自是重展她的书信,重抚她的针线。情痴的姜夔,竟生出了这样的痴想,明明是他的梦遇,他却偏说是她的魂儿远来相会。并且他还担忧着那魂儿的独自归去,责备自己未能一路相送。

  姜夔是一位多情的布衣词人,他的这身布衣已经穿了八百多年。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布衣的我,邀请姜夔作客我的书房。姜夔如约而至。我跟他说起了我与他的故事。大概30多年前,父亲教我学宋词,当我学到姜夔的时候,我不想学了,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这个夔字太难写了,让我写了近二十遍都没有学会呢。姜夔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他宽厚地原谅了我的幼稚与无知。他并且告诉我,一个字无论怎么难写,也难不过人生,人生是艰难的,不要以为你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但同样要珍惜你的美好时光,认真写好自己的人生……

布衣游士姜白石: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