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国芯片未来会和京东方一样,依靠最大市场取得世界最大份额吗?为什么?

Win5


谢谢您的问题。京东方与中国芯片都有国内市场可以依托,但关键在这个技术升级。

京东方有技术才有市场。首先,液晶显示很难再有大发展,强柔性、超高清、大尺寸的屏幕显示技术将成为主流。所以京东方没有低水平地重复竞争,重点投入研发柔性AMOLED、Mini LED等技术,其中柔性AMOLED显示屏在华为、苹果、三星这全球三强手机品牌上使用越来越多。而且,Mini LED技术、Micro LED技术会呈阶梯性爆发,京东方只要足够专注,有望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市场自然不用愁。


京东方是零部件国产化的受益者。技术国产化是贸易战的驱动,供应链国产化是技术国产化的驱动,零部件的国产化是供应链国产化的驱动,京东方显示屏、中国芯片都是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具体体现与直接受益者。因为有了国内采购大单,芯片厂商与京东方才有资金不断投入升级技术,这才有了国内外市场,市场不是说来就来的。

最大市场也需龙头企业。华为是5G通信领军企业,他的作用就是通过手机等产品的零部件国产化,带动国内供应商发展。这样的一批企业使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不断完善,促进了消费升级,于是才有了中国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并且有充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国产化的大背景下,龙头企业、供应链企业都争气,这才是市场份额的保证。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中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缺芯少屏”的状况,几千亿美元的庞大的进口金额成为了国人的痛点。然而,芯片与屏幕技术主要掌握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手中,他们赚得钵满盆满,我们却只能任人宰割。即使在部分领域我们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高端产品和利润却远不如欧美国家,中国芯片的未来会和京东方一样,取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吗?

今年上半年,中国面板出货量占全球份额的45%,京东方以2760万少稳坐第一,LG排名第二,三星排名第五。看似中国企业大获全胜,但事实上真的这样吗?国产绝大多数都是LCD屏,而发达国家已经大规模转向更先进的OLED、QLED。手机用的中小尺寸OLED上,三星的市场份额超90%。

也就是说,国产面板虽然出货量巨大,但高端屏幕依旧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中国芯片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虽然中国拥有13亿的市场,但是拿得出手的芯片公司寥寥无几,国人也不可能盲目支持,手机厂商为了竞争也必然需要使用更先进的芯片。绝大多数的安卓手机厂商都依赖高通处理器,人家美国公司用我们的市场赚我们的钱,中国市场就是块大蛋糕。

华为能够设计芯片,但因为产能和专利问题不会外卖,没有在根本上解决中国缺乏芯片的问题,广大厂商如小米、oppo、魅族仍然寄托于高通。而且华为本身并没有芯片制造能力,海思芯片都是台积电代工生产,这也极大的制约了中国芯片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还限制出口光刻机到中国,让中国芯片难上加难。

在储存芯片上(内存、闪存等),韩国半导体占据了全球一半的份额,庞大的芯片贸易逆差让国人震惊。你以为因为萨德系统挫伤了韩国旅游业就行了吗?韩国以工业立国创造了“汉江奇迹”,大力发展面板和半导体,殊不知三星的赚钱能力排在全球公司前五,比中国的银行还赚钱,许多国产企业都在为三星打工。
芯片,一方面是设计,一方面是制造。中国华为在设计上已经达到一流,但也只有华为,其他厂商呢?中国靠一个华为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台积电毕竟是台湾企业,中国大陆比较强一点的也就中芯国际这些公司,和台积电三星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中国芯片未来能否在数量(不说质量了)上达到京东方在屏幕面板上的程度,还是个迷。


iT科技菌


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仍然较低,核心芯片缺乏,高端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芯片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战略。

2018年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芯片消费量达到2886亿美金,占全球芯片消费量的60%。中国消费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芯片消费结构上,本土电子品牌厂商及外资厂商各占一半。2018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个,同比增长10.8%,对应集成电路的进口额3120.58亿美金,同比增长19.8%。出口方面,2018年全年出口集成电路的金额为846.36亿美金。集成电路净进口额为2274亿美金。

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分布(按芯片消费地拆分)


中国大陆芯片进口额不断攀升(单位:亿美元)


中国大陆芯片进口额不断攀升(单位:亿美元)




2018年全球芯片设计厂商TOP10


半导体芯片主要有模拟芯片、数字芯片、存储器芯片、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六大类别,其中存储器芯片产值占比34%,数字芯片占比37%,模拟芯片占比12%。Killerapplication至关重要,历史上高通凭借整合基带功能的AP芯片成长为全球第一大IC设计公司。人工智能赛道行业空间广阔,有望诞生下一个芯片

全球半导体主要细分产品市场规模(百万美金)



美金)


2018年国内本土芯片设计销售总额达到2576.96亿元,同比增长32.42%。2018年全国共有1698家芯片设计企业,相比2017年新增318家。芯片设计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三地分别贡献了国内本土芯片设计产值的33%、35%、23%。

2000年以来国内芯片设计产业蓬勃发展


芯片设计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全球前十大公司产值占IC设计公司总产值的70%以上。前二十大公司主要集中在手机应用芯片、CPU、GPU、FP

2018年全球芯片设计厂商TOP10



计厂商TOP10

2018年全球半导体厂商TOP20



年全球半导体厂商TOP20


全球IGBT市场格局


2018年国内功率器件前十强


2018年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超950亿

收益与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增速高于全球且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达到2073.5亿元,约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1%。2018年上半年,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达2726.5亿元,约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9%,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比例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2.8%,销售额为1019.4亿元。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9.1%,销售额为737.4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969.7亿元,同比增长21.2%。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达到955亿美元左右。

2013-2018年全球芯片产业销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3-2018年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中国芯片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众所周知,芯片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和基石,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兴事件的发生更令社会各界认识到芯片核心科技自主性的重要程度。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芯片:万亿市场增长下的求生之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芯片制造大致有5个主要环节,生产流程是以电路设计为主导,由芯片设计公司设计出芯片,然后委托芯片制造厂生产晶圆,再委托封装厂进行芯片封装、测试。在核心技术仍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的情况下,中国自主芯片的发展之路仍困难重重,但表现也不乏亮点:

亮点一:产业链下游封装测试我国封测产业高端化发展,通过内生发展+并购,实现技术上完成国产替代,是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环节。基于我国在成本以及贴近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测厂转移到中国,国内封测产业已经具备规模和技术基础,与业内领先企业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基本已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当前国内封测产业呈现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内资三足鼎立的局面,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内资企业已进入全球封测企业前20名,并通过海外收购或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先进封装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点二:产业链上游芯片设计IP(知识产权)依赖度仍较高,但自主芯片设计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而芯片设计作为芯片产业链上游,是最具创新的重要环节,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近年来我国芯片设计领域异军突起,截至2017年,中国芯片销售额为5412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设计环节贡献同比增长26%,销售额为2074亿元,是三个细分领域里增长最快的。我国目前芯片设计主要服务于通信领域,通信芯片销售额占2018年芯片设计总销售额近50%,同比增速45%,在中国的十大芯片设计公司中,四家分布在珠三角,三家分布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拥有其余三家。

中国芯片行业发展困境分析

关于面临的困境,《报告》认为,是产业链中游芯片制造。晶圆制造是规模经济,具有投资大、回报慢的特点,我国与国际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发展存在天然门槛。相较于芯片产业链中设计业不断利好政策出台,晶圆制造环节由于资本支出高、回报周期长受到忽视,导致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中国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关于未来趋势,人工智能芯片将登上舞台,产业应用前景广泛,并可促进各行业结构调整、更新换代。北京是人工智能芯片发展最活跃的城市,超半数的资源均聚集于此。传统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实力雄厚。新兴互联网头部玩家如京东、百度、小米也在加速研究开发人工智能芯片。2021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近百亿美元,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均尚属于萌芽阶段。相关人工智能标准也仍在发展中,还未形成国际通用的智能生态标准,我国在此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并未被发达国家拉开较大差距。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AI产业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将会是值得关注的新兴赛道。人工智能芯片将作为核心硬件,配合以算法为核心的软件系统,搭载于智能移动终端。将此套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与汽车领域,可引领药物研发、疾病监测、医学影像及无人驾驶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更新。

预测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均尚属于萌芽阶段。相关人工智能标准也仍在发展中,还未形成国际通用的智能生态标准,我国在此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并未被发达国家拉开较大差距。


赛事体育转播


你指的是什么芯片呢?芯片的类别是很大的,芯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存储类芯片和非存储类芯片。

准确来说,中国做得最好的是手机处理器,因为有麒麟,还是安防芯片,海思的安防芯片已经占据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目前做得比较差的是FPGA芯片、射频芯片还是AD转换芯片等。

但是如果中国一旦掌握了芯片技术,基本上大概率是可以做到世界第一的。主要有三点:

1、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可以整合生产资源,从而大幅度降低芯片的生产价格,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这对于产业空心化的欧美来说是不可能的,对于日韩而言也是做不到的。

2、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即使中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占领全球市场,也可以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消化产能,从而拥有一个不断发展的机会,不至于因为缺失市场,而破产。


3、国家支持

对于重要领域的芯片,国家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并且给予资金补贴,这也让企业减少了很多的生产成本。要知道国家为了扶持京东方,可是投入了数百亿的。


胖福的小木屋


中国芯片一定会的,题主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京东方的成功并非是依靠中国这个市场,京东方的产品已经售往欧洲、韩国、美国、日本等地区,并且京东方显示屏出货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也就是说京东方可以不依靠中国市场,但是国产手机芯片一定要依靠中国这个强大的市场。



中国是最大的手机生产国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全球超过60%的手机是在中国组装生产的,而且全世界前十的手机生产商超过一半是中国厂商,比如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都是中国手机厂商。

目前中国只有华为的麒麟芯片可以自主研发,像小米、OPPO、vivo、中兴的手机芯片都在研发阶段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像小米的澎湃处理器只商用过第一代就没有任何消息。

目前中国的手机芯片连自给自足都无法实现,华为的处理器都不够自己使用,再加上某些条约的束缚中国大陆没有生产设备,所以严重阻碍了手机芯片的研发速度。相比高通、苹果A系列处理器中国手机厂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方面产能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不行连自己的所用都无法满足,何谈去出售给别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京东方(BOE)的行情与芯片不同

京东方成立已经多年,在上世纪末就开始着手于芯片方面的研究,而我们国产芯片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力。也就是说京东方在屏幕方面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而国产手机芯片在芯片方面相当于一个刚学会走的孩子。


在TFT-LCD领域,京东方已经成为全球龙头老大,在智能手机LCD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还是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领域,京东方的全球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而在过去的几十年美国厂商已经退出了市场竞争,日本厂商因为投资和合并大部分都被收购了,目前使用京东方和LG三星等在市场活跃。

但是在手机芯片方面,高通已经确立了行业老大的位置,并且在这个位置占据多年,再加上联发科等厂商还在不断吞并这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所以中国芯片的崛起必须要靠自己。


京东方和国产芯片面临的困境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芯片的发展中国还在起步阶段,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投资,而且谁也不能靠谁,只能靠我们自己。


数码智玩


你好 会的 京东方在这二十多年间不断地超越对手。就在今年年的第一季度,京东方的出货量已经超过LGD和三星,成为全球液晶电视屏幕的出货量排名第一的厂商。芯片需要多年的巨资投入,而且不一定能出好的结果,现在芯片掌握了大部分核心技术,自己研发难度太大,比如华为,研发了这么多年追平高通最新高端芯片,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这一刻,真是中国制造扬眉吐气的一刻,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刻!估计全世界都没想到:这场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信息革命,居然将由中国、由中国的企业——华为主导。


创意电工分享


会的,半导体厂商的发展对产能的依赖性是相当大的,大规模量产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厂商成本,同时也能帮助厂商更快速的提升技术,实现更为快速的产品迭代。

1、产能对半导体厂商的帮助:

我这里就以华为和台积电、京东方为例。

我们都知道华为将手机芯片的代工交给了台积电,将部份手机屏幕的订单给了京东方,这种操作对台积电和京东方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华为提供的订单,台积电对于新技术可以实现试验性的风险量产,在这个阶段可以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彻底解决一些问题之后就能实现真正的量产,完成产能爬坡。如果没有这些订单的存在,台积电产能爬坡的过程就会相当的缓慢,同时对于技术的应用也会延迟。

当前研发下一代的制造工艺时,都是需要相关的客户的产量来完成相关技术验证工作,比如中芯目前在研发12nm制造工艺,目前已经完成了客户导入阶段,也就是针对客户订单出样品,生产测试产品!如果说没有客户的支持,这些代工厂商就很难高效率的完成技术验证工作。

因此,综合而言,半导体厂商在应用新技术时都需呀最终的客户厂商来给予一定的支持。

2、中国市场需求量巨大: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国对于芯片的需求,可以说这个市场潜力是相当的大,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市场数据。

芯片进出口情况: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总金额达到了3100亿美元,同期我国也大量出口芯片,2018年的金额为5591亿元,折合美元也达到了800亿左右。

中美芯片销售境内销售额:2018年我国境内芯片销售总额为1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国内的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上下,而2018年全球芯片销售饿为4700亿美元,单就我国而言占了全球三分之一销售额。

可见中国的芯片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说我国的芯片产业能发展起来,那些厂商单单靠我国市场就可以取得庞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此消彼长,我国的企业再获得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是在剥夺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长此以往是不利于海外竞争对手发展的。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我国半导体行业一定是能追上国际主流水平的。从2014年我国针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基金项目成立以来,半导体行业已经有长足的进步,代工工艺、存储技术、芯片研发、面板等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今年10月我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也就是所谓的大基金二期成立,这次的资金规模比一期翻番,达到了2041.5亿元。在国家大力扶持,以及外在压力和庞大的自有市场环境下,相信我国的芯片产业能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Lscssh科技官


纠正一下京东方目前还没取得很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发展的势头不错,未来好好的投资研发,会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中国未来芯片行业也会爆发,在芯片设计行业,已经培养出一些不错的芯片设计公司,目前芯片制造行业是发展的短板,国外对我们技术封锁比较严,不过相信最终这块也会被突破。


数据控患者


对中国所有科技企业来讲,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后盾,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中国消耗了全球70%左右的芯片,也就是全球三分之一的芯片

众所周知,去年中国进口芯片达到了3120多亿美元,而据资料,去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688亿美元。

这样算下来相当于中国进口额度占了全球66.6%的市场,要是考虑到中国自己还能生产一些芯片,合计起来,相当于中国消费了全球70%以上的芯片。所以只要能够抓住中国市场,中国的芯片产业就成功了一半。


二、华为、小米、京东方等厂商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抓住了中国市场

就像题主所说的这样,京东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生产了全球80%的手机,90%的电视机,还有90%的游戏机,80%多的电脑屏幕,所以京东方趁机崛起。

而华为也是如此,目前华为的手机在中国占了70%的份额,海外市场只占30%了,而小米现在虽然海外市场近70%,中国市场只占30%了,但早期都是先从中国市场开始的。

三、芯片更新换代快,主要还是要技术跟上来,否则中国市场也抓不住的

当然,由于全球一体化,中国市场虽然大,但所有的芯片巨头都在虎视眈眈,而芯片更新换代很快,像华为一年一代旗舰芯片,高通、苹果、三星等都是一年一代旗舰芯片。

所以芯片对企业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门槛高,资金需求大,看似中国市场很大,但在这种市场规律下,关键还是要产品给力,目前制约中国芯发展的因素很多,所以如果在关键技术上不能追上来,虽然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没用,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互联网乱侃秀


京东方是用全国人民保纳税钱堆出来的,当然自己也争气!中国的芯片,对安全有比较高要求的芯片,比如银行卡,大多数是国产的,对国外没什么依赖。但通用的,技术还要时间积累,打破技术壁累再需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几十年的发展,打破了多少技术封销,芯片行业,相信也不要多少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