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黃庭堅書法好在哪裡?

阿太135


黃庭堅推崇“無法之法”,即為書之“變態”,書法創作本是興之所至,不用恪守什麼技法;正如禪家參禪一樣,雖各異其詞,但都從自然中獲得,而真能向本性自然中求得墨韻,又處於言語道斷、心行路絕的尷尬境界之中。這種澄淨虛空的要求,到黃庭堅那裡即成了“心不知手,手不知心”,心手合一的境界。“無法之法”並不是沒有法,而是入法之後的不拘泥於法。其實,黃庭堅也很講究技法的學習與鍛鍊。他認為,學書之時要知“法”,不知法則不可學;下筆之際要忘“法”,不忘法則無以為書。若一味地考慮技巧,則會失於技巧;一味規摹古人,則會失於古人。書法家不是不用技法,而是要靈活應用,“無法之法”才是書法創作最好的方法。吳門書派傑出代表文徵明取法黃庭堅,做到了遵法與變態。文徵明反對泥古而缺乏自我創造,主張篤守法度繩墨,同時又不被繩墨拘牽,於是一再強調書法要富於意趣,寄個性於法度之中,達到“變態”,他主張要嚴格遵循法度,而不能自我作古,但他又不是一味獰古,惟古是務。縱觀書法史,大抵就是法度形成、發展與替代的過程;所謂成功的書法家,無不經歷從“法中之法”到“法外之法”,再到“無法之法”。











美術視頻


黃庭堅的書法很有特點,風格鮮明,辨識度很高。北宋時期文人比較注重內在精神情趣的訴求,因此士大夫之間勤於筆札來往,性情、見解均以尺牘翰墨相發,也就是所謂的“尚意”書風。

黃庭堅的書法風格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概括欣賞:

結字中宮緊縮

黃庭堅的書法往往是中宮收得很緊,然後向四周放射出去,他的行草書很多字都是以長橫長豎、大撇大捺的。他的這種輻射形的結字突破了晉唐以來的結字方正,四面停勻的外形。以點畫的借讓,既把握了重心,又誇張突出了筆畫,使他的書法渾融恣肆、骨力遒勁。

字形變化多姿

黃庭堅一反前人的橫平豎直的平淡、呆板的結字之法,通過個性化的藝術審美,將字形藝術安排,使字形變化更為千姿百態,使他的書法更加風神瀟灑,奇偉跌宕。

點畫動靜結合

黃庭堅寫“四點水”的字的時候,都將筆畫連續寫成一道波浪形。例如上圖《花氣燻人貼》中的“燻”字。《黃州寒食帖跋》中的“兼”字。經過他的藝術化處理,字的上半部分端正、平穩體現了一個“靜”,下面四點寫成波浪形,體現出了“動”,連續一筆寫成,更加顯得瀟灑飄逸,結字動靜相生,和諧統一。

創作不拘古法

黃庭堅最反對食古不化,注重從精神上繼承古人的傳統,強調個性創造,就像他的詩一樣,詩有詩眼,書有書眼。非常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

黃庭堅的書法由唐入魏晉,得晉人筆意,給宋代書壇吹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書法用幾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雄放瑰奇,縱橫恣肆”。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翰墨今香


黃庭堅書法中宮緊縮向四周輻射。

黃庭堅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庭堅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





王清風的藝術馬甲


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在文學和書法上面的成就非常的高,而他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世稱“黃山谷”,晚號涪翁。生於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卒於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詩人、書法家。詩學杜甫而自成一家,蘇軾喜歡他的文章,以為超軼絕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於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為江西詩派之宗。著有《山谷集》。 書法以側險取,縱橫其掘,行、草、楷書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北宋書法的代表人物,與蘇軾並稱“蘇黃”。

黃庭堅一生仕途坎坷,屢次被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今重慶涪陵)別駕,旋遷戎州(今四川宜賓),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於宜州(今廣西宜山)貶所。

元符元年(公元1098)黃庭堅的外兄張向奏請朝廷為僻親嫌,應遷黃庭堅於戎州安置。黃庭堅三月離開貴州,順烏江抵涪陵,再溯江西行,六月至戎州。戎州便是今天四川省宜賓市地區,這是的他把自己比作一個“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老和尚”這與他的屢受貶嘀深受打擊,環境惡劣的原因有關。

在戎州(今宜賓)這段時間裡,他遊遍山水,在戎州地區留下不少的石刻,其中以流杯池為最。那裡所存的石刻是宜賓地區最多,較為完整的石刻積聚地。 這樣一段文字描述宜賓流杯池:“宜賓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橫亙之際。山下,一巨石中開,形成天然峽谷,谷深20餘米,谷底有清泉緩緩流出,繞谷底沒入石中,為一天然奇觀。北宋元符元年,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居戎州時,仿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 意境,於此鑿石飲水為池,曰'流杯池’。” 這就是宜賓流杯池。

自宋以來,後人為紀念黃庭堅,相繼在流杯池周圍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樓”、“山谷祠”、“吊黃樓”等建築。涪翁樓是昔曰黃庭堅讀書會友、揮毫潑墨之地,在此留下了《苦筍賦》、《荔枝綠頌》等華章傳於後世。而《苦筍賦》以其俊美的行書字體格外的引人注目。此石刻字帖為行書字體,整篇字帖矯健灑脫,剛柔相濟,行氣揖讓穿插頗具韻味。同時這塊石刻同時也蘊含了顏真卿的結體,張旭、懷素的剛勁,也有黃庭堅自己的特點。這篇字帖結體上內緊外鬆縱橫逸出點畫起伏跌宕,汪洋恣肆,字體開張充滿意適,筆法瘦勁。

從他的一句話裡便可知道:“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過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吏、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黃庭堅書法的結體是從顏真卿處得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器宇軒昂,其個性十分顯著,黃庭堅結合他們各自特點吸收,便獨創一體——黃體。流杯池的《苦筍賦》,雖經後人維護刻畫,但它卻並沒有失去黃庭堅書法的特點:剛柔相濟,氣勢渾厚。它的字體之間充分體現了黃庭堅書法的基本特點,其字寫得藏鋒護尾,縱橫奇崛,較長的筆畫波勢比較明顯。由於黃庭堅善於把握字的鬆緊,因此形成了中宮收縮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可稱為輻射式書體。

《苦筍賦》與他在黃州寫的《黃州寒食卷跋》書法上相比存在有形似性,但卻有著不同的特點,與《黃州寒食卷跋》相比,流杯池的《苦筍賦》在字體上比較收縮,比較清秀,但仍不失那種縱橫奇崛的特點。在排版上沒有《黃州寒食卷跋》那麼變化無窮,曲盡妙意。《苦筍賦》不像《花氣詩貼》那麼豪放,那麼洋洋灑灑,不像《黃州寒食卷跋》那麼變化無窮,曲盡妙意,卻有《花氣詩貼》那種自然包筆有骨,沉著有力。同時也有《黃州寒食卷跋》那種其側中求平衡,與傾斜中見穩定。集合兩字貼的特點,同時也蘊含了自身的特點的《苦筍賦》堪稱黃庭堅行書的佳作。

其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他自己說:"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p#副標題#e#

“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 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柳公權的楷書得到啟發,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黃山谷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

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山谷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山谷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 黃山谷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強調個性創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作相印證。

流傳黃山谷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此外黃山谷的書法還有《伯夷叔齊墓碑》、《狄梁公碑》、《遊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等。

從漢字誕生起,便有中國書法。隨著書法的發展,後來者對書法的追求有了自覺地性質,在書法中注入了前人沒有的藝術因素。而黃庭堅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書法不僅有前人的書法因素,但他結合自身的特點便形成了新的書體——黃體,併為後人所稱頌和學習。一個好的書法家應順應書法本體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書法歷史發展中最具有能動力量,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而黃庭堅做到了這點。僅是黃庭堅,那些被尊為劃時代的書法大家也是遵循了這點。

通過對黃庭堅的書法的瞭解、學習和賞析,從他成功的經歷得出:一個被尊為劃時代的書法人物,他們的意義在開創新的風氣新的流派,給人以不同尋常的審美觀念。他們的傑出成就不僅在於承續了傳統的書法精神,更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涵蓋時代精神啟示後人的理念。作為一個業餘的書法者要想學好古代書法,就必須學習古代一家書法流派,瞭解並掌握其書法要義與精髓和書法結構,不斷臨摹,直至真正的掌握。


釋可成書法創作室


黃庭堅的書法和其詩一樣獨樹一幟,他也是蘇門四學士中書法造詣最高的。他的字初看會覺得有點奇怪,甚至會感覺有點裝神弄鬼的意思在裡面,但是仔細打量會覺得別有一番意味。

啟功先生說他的字是將柳公權字中的橫刀大戟舞動起來是有道理的,但能將其舞起來的人若沒有非凡的才華,只怕也是萬萬不能的吧。

黃庭堅的行書和草書造詣都是極高的,他是一個研究漢字筆畫聚散空白規律的大師,這一點只怕在書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一個把行書寫好的人,往往被獨字的均衡布白所限制住,而不能寫好今草,比如米芾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寫字不管如何放縱總不能完全打破獨字的結構均衡。而相應地一個精於今草的書家,擅長字與字之間的布白,寫行書獨字則難以保證均衡,因為那樣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限制。比如明代的祝允明草書出神入化,然而其行書結構總是錯位不均的。

黃庭堅是唯一能貫通行書如行與草書如走的人,並且有時在作品中相互遊走,耐人尋味,比如他的《花氣燻人帖》,行書,草書融合在一張紙上,既對立又統一,短短二十八個字,展現了其高超的空間布白的技藝。

黃庭堅有這樣的造詣和其結字獨特自由的布白方式有關,漢字的筆畫交叉組合會形成一個心理上的“重心”,可以稱之為“字心”黃庭堅的結字多利用“字心”的位置多變來完成變化。從其代表作品《松風閣詩帖》中,可以發現其字心位置與結構的關係,帖中字心位置鮮有在中心的,或右上、或左下、或右下、或左上,變換不定,並且多數字心都在間架之外,因而會在不同的字上產生不同心理感受,這也是為什麼其行書姿態異常豐富的原因。正是這種字心使得字初看似乎東倒西歪,實則與空白形成欹側均衡,而這正是今草書空間均衡的原理,所以他來往於行草書之間如魚得水的原因便由此明瞭了。顯然,學黃庭堅行書者若未能明白並運用其字心原理,終不能學得精髓,而只能借其筆法裝相而已。


書香學社


黃庭堅是一位富有創造精神的書法家,無論是行書,草書,楷書,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書法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卓越的代表。

黃庭堅是崛起在北宋文壇的一位卓越的詩人、詞人和書法家。黃庭堅的書法承先啟後,獨樹一幟,對當時和後代產生了巨大影響,在北宋及以後的數百年間,許多書法家、評淪家都.盛讚黃庭堅書法的獨特風格和藝術成就.給予黃書以極高的評價。《宋史·黃庭堅傳》雲:“山谷善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宋徽宗雲:“黃書如抱道足之士,坐高車駟馬之上,橫鉗高下,無不如意。”宋代詩人陳師道在《何郎中出示黃公草書四首》之一中讚道:“龍蛇起伏世無前,江漢淵回語更妍。好事無須一賞足,藏家不必萬人傳。”岳珂(岳飛之孫)在《山谷範滂傳》中寫道:“山谷在宜州,嘗大書《後漢書·範滂傳》,字徑數寸,筆勢飄動。”董史《豫章先生傳》雲:“公楷法妍媚,自成一家。遊荊州,得古本《蘭亭》,愛玩之,不去手,因悟古人用筆意,作小楷日進。曰:‘他日當有知我者。’草書尤奇偉。公歿後,人爭購之,一紙千金。”從上述評論中可以看出,黃庭堅於草書、行書、楷書和大字、小字無一不精,可謂書法藝術上的多面手。


悟興視界


黃庭堅的書法好在哪李?

流雲影視hhs回答:

●黃庭堅書法尤其是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

●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

●在他之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

●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黃庭堅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

●大字行書有《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

●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

●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








流雲影視hhs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書法別樹一格,擅行書、草書,尤善草書,其作品有《諸上座帖》、《李白憶舊遊詩帖》、《花氣詩帖》、《松風閣詩帖》、《寒山子龐居士詩》、《贈張大同卷跋尾》等。

被後人評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勻的體例,因而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四家”雖然都以行書見長,但只有黃庭堅的草書雄視當世。

由於黃庭堅心胸豁大,不擇筆墨,遇紙即書,直到紙盡為止,所以他的草書不為舊規矩所束縛。

正因如此,黃庭堅被視為繼懷素、張旭之後,宋代最重要的草書大家,明代沈周更稱他為“草聖”。

其作品《砥柱銘》在2010年保利春拍賣會上以總成交價4.368億元人民幣創中國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全球藝術匯


黃庭堅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庭堅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


Tommy5201314


黃庭堅書法初以周越為師,後取法顏真卿及懷素,受楊凝式影響,尤得力於《痊鸛銘》,筆法以側險取勢,縱橫奇倔,字體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格,他自己說: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他著名的書跡有《松風閣詩》、《黃州寒食詩跋》、《花氣燻人帖》、《虹縣詩》等。黃庭堅出於蘇軾門下,與張來、秦觀、晁補之並稱為"蘇門四學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