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十五天

战“疫”十五天——南昌大学二附院抗击新冠肺炎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工作纪实

2月13日,南昌大学二附院抗击新冠肺炎援武汉国家医疗队正式开拔武汉,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Z15重症病房,到今日已是第十五天。

在这战“疫”的半月里,Z15病区累计收治住院病人79人,目前在院61人,出院18人,其中累计诊治危重病人3人,重型病人37人,已出院重型病人7人,无死亡病例,中药使用率100%(数据截止28日18点),治疗成效良好。医疗队队长徐建军同志两次代表江西省医疗队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采访报道,真正体现了江西医疗队的高水平和高素质。

总体而言,医疗队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坚强有力的临时党支部,科学规范的医疗体系,坚实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

一、坚强有力的临时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开篇就强调:““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为了落实党建要求,更是为了充分发挥137人医疗队中61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在组建医疗队的同时就组建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并由医疗队队长徐建军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建军在离开南昌赶赴武汉前线的动车上召开了临时党支部的第一次支委会,明确了支委的分工和工作任务,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对转运途中的各项工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保证了医疗队在开拔至武汉驻地的路途中两次物资搬运顺利进行,全体人员平安到达,所有医疗设备和物资完好无损。到达驻地安顿后,立即召开了第二次支委会,明确了近期工作安排,并在会后召集全体队员召开战前动员会。开科收治病人的前一晚,临时党支部又召开了第三次支委会。这次会议针对第二天的开科工作做了详细的筹划,包括诊治区域划分、防护流程、诊疗规范、收治制度、人员组织等各方面任务。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这是医疗队首次进入病区,队员们对病房环境不熟悉,各项工作制度及流程尚未经过实战检验,开科后病人将呈现短时间集中收治的问题,这个时间段往往是最容易出现诊治和防护风险的。因此支委会明确了首个工作班次的医护人员以党员为主。2月15日上午,支部书记徐建军会同支委张超及龚园其率先进入病区做好区域规划及物资准备。下午13点,三名支委龚园其、王恺、杜晓红带领其他9名队员(其中7名党员)首先进入隔离病房收治患者;护理团队的第一个24h班次,39名党员均进入了隔离病房工作。因为筹划得当,准备细致,第一天收治病人的工作整体忙而不乱、有序进行,一位入院时情况危重的病人也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后迅速稳定下来。在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下,目前已有61位同志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向先进党员看齐。根据一贯表现和在此次医疗队的工作情况,二附院党委批准了37名同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意了24名同志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同意吸收3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批准一位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今天,预备转正党员、预备党员、老党员代表以及部分党员发展对象在驻地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入党宣誓仪式,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战“疫”十五天


战“疫”十五天

为了发扬医疗队中青年队员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发挥青年在抗疫斗争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支部组织建立了医疗队青年突击队,由35名青年队员组成,平均年龄31岁,其中17名党员,6名团员。青年突击队带头挺进隔离病房,主动为身体不适的同事顶班,加班救治病人……在每一个夜班里,在每一次的抢救中,都有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的身影。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新一代二附院青年的精神风貌,他们喊出了“有困难,我先上”的最强音。

战“疫”十五天

二、科学规范的医疗体系

在抵达武汉的当夜,医疗队在队长徐建军的组织下召开了医疗组和护理组的组长会议。会议首先确立了“防治并重”的医疗宗旨,要求各治疗组通过采取临床救治与多学科支持,医疗与护理、医疗与管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有效避免轻症患者向重症患者转变、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转变,切实提高救治效果;

第二,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对医疗队员进行防护培训及新冠肺炎的诊治规范进行培训,保证队员全体过关。13号夜晚,不顾舟车劳顿,医疗队即连夜进行了第一次的防护培训;

战“疫”十五天


第三,由副队长龚园其、张超作为医护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根据感染病房的感控要求以及新冠肺炎的疾病和诊治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诊治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感控及自身防护制度,并根据医疗队医护人员的不同专业和年资,合理调配治疗小组,科学制定值班计划,使得每个班次的医护人员都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从人员结构上保证了医疗安全;

第四,确立了每日医护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对每日诊疗及护理活动中反映出的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改进诊疗及护理流程,提高救治效果;

第五,确立了每周大查房制度,每周由医疗队队长徐建军带领各医疗组和护理组组长进行大查房,对于疑难危重患者进行详细讨论,针对危重病人进行“一人一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提请院内会诊以及与南昌大学二附院的远程会诊;

战“疫”十五天


战“疫”十五天


第六,建立医疗质控体系,按照国家卫健委及协和医院联合医务处的要求,对诊疗行为、感控、医务人员防护以及医疗文书等工作进行常态化的质控,从制度上保障医疗质量。

第七,先头部队救治经验的无私分享。先期到达的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在队长祝新根同志的带领下,积累了丰富的诊治和防护经验。在我队到达的第二天,祝新根就带领部分骨干队员来到我队驻地,指导大家进行防护训练,分享诊治经验。江西省援鄂护理队队长唐浪娟以及余娇护士长也来到驻地,指导护理工作,分享防护经验。先期抵达队伍的宝贵经验,对我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大有帮助。

第八,救治行动离不开规范的医务管理。临时党支部支委、医疗队联络员何显炬加入了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联合医务处,每天及时将国家卫健委及医务处制定的各项政策及规范传达给医疗队,同时也将病区医护救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向医务处反映或者进行协调解决。何显炬同志从医务管理的角度协助医疗队副队长龚园其、张超,制定符合医疗质控的各项诊治制度及工作计划,为更加安全规范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管理保障。

第九,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小组。组建医疗队伊始,医院就将呼吸、重症、麻醉、内科及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生合理划分了四个医疗小组,使得每个治疗组的的专业搭配均衡,由四位高级职称医师担任医疗组长。龚园其主任、毛盛勋主任、王恺主任、杜晓红主任都曾分别参加过“98”抗洪、“非典”防治、汶川地震以及其他江西省应急医疗救援队工作,都有着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护理队员分为8个小组,每个组都有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带队,既保证了护理质量,又最大限度保障了队员的自我防护。

战“疫”十五天


第十,因地制宜,科学施治。医疗队接诊病人之后,不但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规范科学施治,而且因地制宜投入使用创新技术。来自南昌大学二附院麻醉科的华福洲博士将自己的一项专利技术——简易呼吸器,应用于需要氧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与常规的鼻导管、面罩以及无创呼吸机等给氧方式相比,这款呼吸器在快速提高患者氧交换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大幅减少患者呼出的带病毒气溶胶的形成。该项技术在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介绍播出。

战“疫”十五天


战“疫”十五天

科学规范的医疗体系有力保障了Z15病区的诊治工作有效开展。开科以来,有两位危重患者经过科学诊治,成功地稳定并减轻了病情,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已从危重型转为重型。有四位重型病人经治疗痊愈出院,多位重型患者已成功转为普通型和轻型。


三、坚实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收到国家卫健委组建援鄂国家医疗队的通知后,在医院党委行政的组织领导下,南昌大学二附院的各个科室都紧急行动起来。后勤工会等相关部门在不到去12小时的时间里,不仅组织装运了40多件大小不等的医疗设备和118箱诊疗防护物资,还将137位医疗队员的生活物资运送到位,从后方保障了医疗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南昌大学二附院并非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前期的防护物资配备受限,为了此次援鄂医疗行动,医院毫不吝啬,所有防护及诊治物资优先保障援鄂医疗队,用队长徐建军的话说就是:“这次,二附院把(防护物资)家底都掏空了”。在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医院想方设法,多方筹集,为医疗队安排了两次爱心专列为前方运送医疗和生活物质,极大缓解了医疗队初期的物资紧张状况。

战“疫”十五天

在武汉一线,为保障队员补给,队长徐建军也亲自出马,主动与驻地政府部门及受援医院对接,协调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了医疗队防护物资的及时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建军的努力协调下,担负我医疗队接待保障任务的武汉市汉口站综合管理办公室对医疗队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驻地大厅设立了“外援天使爱心超市”,不但提供免费生活用品,而且24小时免费提供热汤小食,让晚班归来的医疗队员们一回来就能喝上热汤、吃上热食,极大疏解了晚班队员们的疲乏和困顿,深受队员们的好评。队员们纷纷点赞称:“这是这辈子喝过的味道最好的汤,吃过的最香的茶叶蛋。”

战“疫”十五天

到达武汉的第一天,医疗队就在驻地管理单位的支持下,设立了物资库房储存医疗、防护及生活物资。具体负责库房管理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暖心“大管家”张超以及她组建的物资专班。她不仅要担负护理的业务指导以及心灵治愈小分队的工作,而且还要带领物资专班负责医疗队所有物资的接收、分配以及管理工作。小到一块肥皂、一条毛巾,大到各种防护器具以及医疗设备,她都亲力亲为,毫不马虎。物资专班的精准安排,既保证了每位进隔离病房的队员都有合格的防护装备,又做到了各项物资合理使用,绝不浪费。正是有这样一位好“管家”,医疗队的救治工作、队员的防护工作和队员的生活保障工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战“疫”正酣,曙光在前!南昌大学二附院抗击新冠肺炎援武汉国家医疗队的工作已然步入正轨,在今后工作中,“三驾马车”将继续稳步前进,在一线战“疫”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及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