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繼續讀研,我壓力大,是否應該支持他?

猛料一哥


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首先,先得明確自己讀研究生的目的是幹什麼,是為了提高自己,還是說本科畢業覺得不好找工作,或者說本科畢業找的工作不能稱心如意呢?另則說讀完研究生有沒有更好的出路呢?很多人是人云亦云,看著同學都讀研究生就也跟著考,這樣肯定不行!自己本科專業可能更需要的是社會經驗呢?比如市場營銷等等專業。

其次,就是看看自己性格是否合適呢?研究生畢竟和本科不一樣,需要更多的時候在實驗樓搞研究。很多時候需要你更有耐心。研究生畢竟還得需要三年時間,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呢?因為當你讀研究生的時候,本科同學都已經掙錢了,可能等你研究生快畢業的時候,有些人都已經是單位領導了,其他同學可能已經成家立業,為人父母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能承受這方面帶來的壓力了。要想好這方面!

最後,就是你還需要考慮家庭因素,家裡是否有這個條件繼續讓你深造,有些家庭可能不止一個孩子,父母供你這麼多年了,需要你該承擔一部分責任了,不能為了自己而忽略這方面,畢竟這麼多年了。

這些如果你都考慮好了,那麼如果條件都還可以,我還是建議你讀研究生,雖然晚出來三年,但是,將來的路還很長,你自己條件好了,將來機會來了你才能把握住,一旦工作了再想考研那可就太難了。如果可以,兄弟,去讀研究生吧,找個好導師,帶給你的不僅僅是那點知識,更多的是機遇與人脈,加油!


小張老師的分享


我當年是工作了一年之後,裸辭考研的,我以我自己的真實案例給您作為參考,看看是否要支持孩子吧。

當時大學畢業的時候還很年輕,去到一家大型公司上班,由於學歷較低,學校又不太好,晉升受限,於是一年以後就直接裸辭了,也挺佩服那時的自己的。可能因為年輕,什麼都不怕。



裸辭之後,就先回家,發現在家複習效果不好,就去到報考院校附近租房備考,好在幾個月的複習之後就考上研究生了。

就讀研究生花費不了多少錢

其實就讀研究生只要孩子自己努力,是花不了多少錢的。

一般每年都會有一二三檔獎學金,分為8000元、6000元和3000元,可能每個學校不一樣,獲獎人數佔總人數的比例還是很高的。

而且每年還有國家獎學金,當然是需要在學術、學習中表現優秀才可以的。

除此之外,每個學生每月還有600元的生活補助,有些導師每月還會再給學生髮點補助。



未來的選擇更多,晉升機會更大

就讀研究生之後,求職找工作時選擇會更多,有些企業或單位招聘要求碩士研究生文憑以上,這個時候本科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說學歷高點選擇會更多一些。

同時在職場當中的晉升機會會更多,就拿我公司來說吧,有些是幾年前本科進入公司的,雖然他們與剛進入的研究生相比多掙了幾年錢,但是就發展而言,新進的研究生獲得公司更為器重,晉升機會更大。



研究生擴招18.9萬人,要考研就最好考好點的院校,考上後努力學習

研究生擴招18.9萬人,未來大學生會越來越多,學歷在貶值,那麼孩子如果要考就最好考個好點的院校,並且去到學校以後一定要好好學了,未來畢業的競爭會更大。

既然孩子想讀,只要不是揭不開鍋了,還是支持孩子吧,至少孩子以後不會後悔,而且未來選擇確實要多一點。


小劉老師說


“即使砸鍋賣鐵、即使把房子賣了也要讓你把研讀出來”,這是當年我父親跟我說的話。

現在每當我想起父親對我說的這句話,我都會很感動,如果當年不是父親大力支持,那會有我的今天!
我是一名農村出來的孩子,當年讀研的時候我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經濟上的、精神上的壓力都有。

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我當年的選擇是對的,如果沒有讀研,那麼就沒有今天的我。

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繼續讀研,我壓力大,是否應該支持他?

01

今年就業壓力真的很大,會比往年大很多!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畢業的這一屆學生註定找工作會很困難。特別是對於一些學歷低的,學校一般的大學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很多畢業生一定會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今年研究生為什麼會擴招這麼多?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國家考慮到了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對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研究生擴招就是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

02

孩子想讀研,就讓他去讀吧!

孩子想繼續讀研,說明他今年是參加了研究生考試的,說明他今年是有把握考上的,說明他選擇讀研是經過認真考慮過的。既然是這樣,我想作為父母的是沒有什麼好藉口不支持他的。


今年研究生擴招很多,說明讀研的機會很大,如果今年錯過了這個機會,那麼以後就很難有這個機會了。其實很多人都想讀研,但是由於競爭很大最終沒有被大學錄取的學生每年都有很多。

03

現在讀研,真的不需要多少錢了!

從15年開始,我們國家研究生全部變為自費的了,沒有公費的了,也就是學生需要自己交學費了。

雖然全部變為自費的了,但是國家的支持力度其實是變大了的。現在是學生先交學費,最後國家以助學金的形式將學費全部返回給學生。

比如,15年的時候我的一個師弟交了6000的學費,後來國家返回了6000,所有人的學生都是這樣的。一個師兄去讀博,第一年交了10000的學費,期末的時候國家也是全部返回來了。

對於你孩子的學費,我認為完全採取可以助學貸款的方式解決。我當年讀大學、研究生的學費都是貸款的,畢業工作後一年多就還清了。


至於生活費你完全可以讓他做兼職賺錢養活他自己,如果他學習好點還可以申請獎學金。15年的時候一年有8000塊錢的獎學金,現在應該更高了。

如果獎學金難拿,那麼學校還有助學金,那個是很多人都能夠得的,助學金就是針對家庭貧困學生的,一個學期也有幾千塊錢。

其次,研究生了,跟導師做項目,導師會給部分生活費的。

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孩子他學費及生活費的問題。在讀研期間,如果孩子懂事、勤快點,他每個月還是可以向家裡寄部分錢的。

寫在後面的話:

作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個好工作,將來能夠過得好!

孩子既然想繼續讀研就讓他去讀吧,至於學費及生活費我想一個大學畢業生了,他應該會想辦法去解決了。

如果家裡經濟很困難,他讀研還不願意去做兼職,不願意想辦法解決,那麼我想他也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了。如果真是那麼情況,我認為沒有必要支持他讀了。

我是“地理視角看教育”,分享知識、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地理視角看教育


應該堅定不移的支持他!

一、考研是給那些沒有考上重點大學的人的第二次機會。

每年都有一些學生因為高考失誤而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也有些雖然勉強上了重點大學,但專業卻並不是自己想學的。這時他們可以通過努力考研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平時學的很好,卻因為高考失誤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他為此鬱悶了好一陣子。後來他將別人聊天、逛街、談戀愛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大學期間屢次獲得獎學金,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現在已經是西電的教授了。


二、考研可以讓孩子的大學生活更有目標。

大家可能會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在學校裡整天只知道混日子,玩遊戲、談戀愛成了他們的主業,生活無目標,學習無動機,越是在一些差一點的大專和三本這種情況越普遍。你孩子想考研,說明他有理想,有目標,應該好好支持,以免得他在大學裡迷失方向。

三、考研可以提升就業的競爭力。

現在就是因為工作不好找,很多人才去考研的。今年研究生擴招對你的孩子來說更是好事,考上985大學研究生的概率更大。考上研究生可以大大提高他的競爭力,因為有些單位在招聘時明確要求要研宄生學歷。

總之,孩子主動要求上進,家長應該感到高興,更也應該全力支持。


教育黃金眼


每年中國的研究生錄取人數在60萬左右,我們拿剛剛結束的2020屆考研初試來看,2020年考研初試報名人數破天荒的突破到了400萬,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數據,似乎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大學的畢業生裡面一半都在考研,而400萬人裡錄取60萬人,這個招生比例似乎也很高,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首先研究生按照入學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全日制研究生, 一種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職研究生。這種這種研究生佔總體比例的多少那?粗略統計大概在總體錄取人數的三分之一。

  而這種研究生雖然近幾年來錄取方式與全日制想相同,但是社會認可度卻十分悽慘,簡單的來說,在就業市場上,大部分的企業還是會承認專科生的大學生身份,但是他們不會承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生身份,雖然國家已經下發過相應的文件來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畢竟招聘崗位是企業創造的,國家並沒有辦法強制要求企業去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除去這三分之一,我們的錄取人數現在還剩下40萬人,這四十萬人裡面,我們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叫做學術學位碩士,也就是學碩,另一種叫做專業學位碩士,也就是專碩。

  簡單的介紹一下二者的區別,從培養方式來看,學碩普遍三年,專碩普遍兩年,研一的時候二者並沒有大的區別,都在一個教室裡上課。而研二的時候,學碩就開始進入實驗室搞科研,發論文,研三的時候準備畢業答辯,讀博的讀博,工作的工作,這種碩士才是我們普遍思維中認識到的碩士,也就是讀書,做實驗,發論文,搞研究。

  而相反專業碩士到了研二,就會直接進入到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實習一年,然後直接畢業,比較直觀的例子就是醫生(當然這個舉例不是很恰當,但是比較淺顯易懂。)所以這種碩士,實際上是直接對口工作市場的,他們並不會在實驗室裡搞研究,畢竟國家現在缺的是能把知識應用到實處的高等人才,而不是僅僅會考試發文章的高等人才。

  而教育部的通告也明確的提出了,這次的擴招,以專業碩士為主,18.9萬里面,除去專業碩士和非全日制碩士,真的學術碩士可能連五萬人都沒有。而且那20萬的學術學位碩士裡面,至少有10萬的崗位是留給推免生的(也就是保送生),留給報名的那400萬人的位置,其實只有10萬。

  好,現在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加減法,10萬學位位置,加上20萬的專碩,實際上這400萬報名的人裡面,最終能夠成功考上的研究生的也只有30萬人而已,就算擴招著18.9萬人都是學碩,也僅僅都不到50萬,更不用說這裡面還要去掉很大一部非全日制研究生。至於那些說什麼擴招會讓不喜歡學習的學生考上研究生混日子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研究生的考試跟高考完全是兩種概念,先不說筆試過後的面試就可以刷掉很多隻會考試沒有學明白知識的考生,筆者甚至可以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能通過初試的學生,就算他以前確實在混日子,當他進入到複試的那一刻,你也就沒有資格在說他混日子了。

  所以實際上,研究生的擴招並不會造成研究生“爛大街”,因為跟需求的基數相比,這種擴招實在顯得太微不足道了,相反這種學習和企業對接的模式會變成一種更加良性的循環,畢竟經過了一年社會的歷練在投入到社會,比從學校了直接扔到社會,要靠譜的多。

  所以,無論研究生怎麼擴招都不會造成高學歷者氾濫的情況,默默無聞,才是這個社會大多數的真實狀態。



其實我是哦然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教育部今天放了個大招,碩士研究生直接擴招18.9萬,什麼概念,擴招20%左右,高於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的增長率,報名人數從290萬到341萬,增長17.5%,所以,2020年考研難度比上年略有降低,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剛開始以為正常增長5%,然後看到湖南額外擴招5%,大家覺得今年會增長10%,沒想到翻番了,20%!教育部這次確實給力!

增長20%,今年研究生會招多少人呢?去年研究生91.7萬,博士研究生八九萬,碩士還有83、84萬,今年再加18.9萬,那就是105、103萬了,直接突破百萬大關,這可是教育部的中期目標,今年直接實現!正常來說,明年應該保持穩定,增長空間不是太大了!

大幅擴招,不僅降低了今年的考研難度,明年難度也降低了,因為好多人不用二戰了,一志願不行調劑也可以,所以,明年回會少一批有實力的二戰生。

如果孩子想讀研,支持還是反對?葉秋覺得還是應該支持:

第一,像題主說的,今年就業確實不好就業,碰到了新冠,誰也沒辦法!

第二,研究生多了,研究生貶值了,其實並不是。我國研究生才不到900萬,美國有多少,碩士2100萬,博士450萬(2018年底的數據),所以,我國高學歷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退一步說,錢貶值了怎麼辦?當然是賺更多的錢!研究生多了怎麼辦?自己也讀一個,不然不是更沒有競爭力?

第三,擴招後研究生培養質量仍然能得到保證!因為全國有40多萬碩導,碩導是充分的,不需要擔心研究生太多老師指導不過來!

所以,孩子想讀研究生,是個好事,讀研沒有本科那麼大壓力,有比較完備的獎學金,在可以的情況下,應該盡力支持孩子的想法!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病毒,對我國各行各業帶來一定的壓力,不過,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就要迎來決定性的勝利。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國考研人數創紀錄達到241萬,比2019年的290萬淨增加51萬人,讓多少學子感覺心虛。

不過好消息來了!2020年2月28日上午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教育部有關領導介紹,2020年將有874萬普通高校畢業生,加之突然爆發疫情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為此,決定將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擴大,同比增加18.9萬,重點向中西部和東北部傾斜;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3萬人。

我個人認為,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們的學歷,更是讓學榮能夠學到更多的本領,有利於將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讀研是非常好的事情,就是壓力山大、砸鍋賣鐵也得讓孩子提升文憑啊!普通高校畢業學生達到874萬,說句實在話,現在的本科文憑遍地都是,隨隨便便在哪裡都可以抓出一大把,所以本科生要想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許多優質用人單位,招聘的起碼條件就是研究生起,如果你是本科畢業證,人家可能看都不看,或者你交了簡歷,等用人單位收攤的時候,就把你的簡歷讓進垃圾桶裡去了。

總之,我們今年考研人,終於迎來了春天,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實行自己人生的理想,實現跨越。我們的家長,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推上高山之巔,只有到了高山之巔,我們才能夠領略最美的風景!


平淡是真oymlq


只要家裡還能供,還是應該支持孩子考研究生。

今年研究生一下子擴招18.9萬人,雖然不敢說研究生培養質量一定會下降,但總是會給人一種研究生越來越多的感覺,這種感覺反映到人才市場上,就是研究生“價值縮水”的感覺。

當然,說縮水並不是說不值錢了,而是一些原本只需要本科學歷的崗位,現在可以挑挑研究生了,原本應該給研究生更高的工資,現在可以降一降了。這就是就業市場的邏輯。如果研究生連續幾年以這個規模繼續擴招的話,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這樣。

然而,如果研究生出現貶值的話,那影響最大的還是本科生,因為本科生會隨之更加貶值。所以,從就業這個角度來看,研究生肯定會比本科生保險一點。

此外,如果孩子本身學習能力還不錯,那研究生學習對孩子專業能力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特別是在知識體系構建、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等方面,研究生階段能獲得不少本科階段難以獲得的能力。真經一直建議,家庭條件能夠供孩子繼續學習的,孩子也學有餘力的,應該上研究生,也是這個原因。


不過,有些建議和提醒也必須說在前面。

第一,受疫情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870多萬畢業生都要出來搶飯碗,現在又擴招了。恐怕很多人都要選擇考研,所以明年的考研難度並不會比今年的就業難度小,更何況,3年後,孩子還要面對就業問題。

第二,由於題主有壓力,所以不能讓孩子一直去考研。如果孩子想考,可以限定機會,比如只能考一次,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必須去找工作。

第三,其實現在還有一學期時間,不妨讓孩子兩手準備,一邊嘗試找工作,一邊複習考研。如果能找到還可以的工作,完全可以去工作。這年頭,好工作比高學歷更難得。


高校人才真經


近日,關於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招生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先是2020年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擴大2020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招生的規模:

今天(2020年2月28日)上午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相關政策有關情況。

教育部有關領導介紹,2020年將有874萬普通高校畢業生,加之突然爆發疫情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為此,決定將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擴大,同比增加18.9萬,重點向中西部和東北部傾斜;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3萬人。

下表是近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的有關數據,可作為參考:
不得不說,從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到今天28日由教育部下達擴招規模,時間之短、速度之快,還是很值得大家稱道的。

今年的大學畢業生,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種不可抗力事情的影響,就業環境自然比較艱難,“畢業即失業”可能成為很多大學生就業情況的寫照。

正是出於對這種情況的考慮,加上碩士研究生的錄取率已經連續下滑了4年,國家的人才建設規劃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國家才出臺了這次擴大碩士研究生和“專升本”規模的政策。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既然就業形勢不樂觀,如果自己有能力繼續深造,當然應該義無反顧地繼續努力爭取深造的機會。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孩子既然有那顆繼續向上追求的心,我認為也應該儘量克服克服,全力支持孩子繼續提升自己,我相信所有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

畢竟,當下的社會,有了過硬的文憑,很多時候,就業的敲門磚才更硬、更強,機會才更多。作為父母,真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支持才好。

否則,如果孩子在就業時因為文憑不夠硬,遭遇倒挫折,孩子肯定會多有抱怨,這就不划算了。錢只是身外之物,孩子的前途與前程才是真正的硬通貨。你說對嗎?


感動時代


我覺得要不要考研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的,比如所學的專業並不好找工作,也很難找到對口的、可以報考的公務員事業編崗位,那麼選擇一個就業面更加寬廣的研究生專業就十分有必要。

比如我身邊有些人大學的專業是生物學、化學,或是天文學、地理學之類。這些專業本科畢業想要考編或者找一個非常對口的,收入很高的工作非常難,之所以本科要選擇這些專業,純粹是因為高三選專業時年少無知,或純粹出於興趣。

而此時,選擇讀研就是非常不錯的,既能提高了學歷,延緩了就業的壓力,也能給自己多出三年時間,重新規劃職業、創造未來。雖然耗費了三年寶貴的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人生漫長。

然而如果本科畢業就可以考上事業編或公務員,又或者本科畢業,可以找到像模像樣的好工作。那麼完全可以不再浪費三年寶貴時間,因為這三年時間已經可以幹到中層以上了。而讀研出來,社會適應能力就會相應的削弱,與年輕人競爭起來會處於下風。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需不需要讀研還是因人而異,但我覺得,幾乎沒有哪個本科畢業生不想讀研提高自己的資歷和閱歷的。如果家裡不差錢不著急養家餬口的話,我的建議還是選擇讀研。

因為在研究生階段,如果所就讀的學校還可以的話,可以經常參加一些上層社會、高階層知識分子,或是學科領域內頂尖人才主講的講座,這些都能拔高個人的修養,開拓個人的眼界,讓你看到更加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