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切尔维亚科夫感觉到肚子里好像有东西在往下掉。他对周围的一切即不看,也不听,一步步退到门口,然后步履维艰的走在大街上。——契科夫.《小公务员之死》


《小公务员之死》是契科夫写于188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契科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极为简短精炼,以最精简文字揭露最残酷的现实是他的写作风格。除了短篇小说,他对19世纪的戏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公务员之死》描写的是一名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在一次看戏时偶然打了一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坐在他前排的一位文职将军卜里兹查洛夫的后脑勺上。于是,他心神不安,唯恐得罪了这位将军,三番五次的不断向这位将军道歉。这位将军原本并没有生气,结果被他的一再道歉惹怒,让他“滚出去”。最后庶务官自己把自己吓死的故事。

许多人读这部小说时都在批判底层小人物对待上层将军奴颜婢膝的态度,抨击当时俄国社会畸形的官场生态。但,在我看来这部小说背后所反映的庶务官对自身定位及价值判断的失误,以及内心极度的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才是悲剧的根源。

因此,我将从契科夫精炼的语言描写、小公务员的自卑心理和他几次反复道歉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来解读这部作品的魅力。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将就文章内容结合现实谈谈普通人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改变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的思考。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01、语言简洁精炼,不做繁杂的铺垫,单刀直入,惜字如金却传神的描绘了一个颤颤惊惊、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公务员形象

假如不是遇见了文学,或许契科夫会是一名出色医生。但或许正是学医的经历,造就了他删繁就简,一针见血的文字风格。契科夫曾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姐妹,作家要学会写的有才气,也要写的简练。” 《小公务员之死》全篇不过短短1600多字,但却精彩至极。

不过契科夫并不是为了精简而刻意简单。他是有的放矢地将最精彩的词句放在最重要的部分,以此传神的刻画人物形象。对于这种语言特点,我将从“简”和“繁”两部分来解读。

①寥寥数笔,就将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庶务官形象印在读者脑海中

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猜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见识多寡。在《小公务员之死》中,契科夫并没有介绍公务员的穿着、家庭情况。但却在一开始就把一个见识浅薄的庶务官形象摆在了读者眼前。他描写在一个美好的傍晚,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拿着望远镜坐在剧院的第二排座椅上,心情愉快地观看着轻歌剧《科纳维尔之钟》,越看越觉得幸福。

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第一,他去看歌剧竟然拿着望远镜歌剧是以歌声打动观众的艺术。真正有见识的观众必定是安静的坐在那里认真倾听,感受音符中的美好和歌词中的意境。拿着望远镜去听歌剧的只可能是第一次去听,因此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但这样的方式就显得他有点缺乏见识,与环境格格不入了。

第二,主角心情愉快的看着歌剧,越看越觉得幸福。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庶务官第一次去看歌剧那种莫名的愉悦和内心隐隐的自豪传达了出来。为什么自豪?因为自己以一个底层小公务员之身,竟然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看歌剧。或许在主角心里,歌剧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听的。自己现在也去听了,自然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了。

在我看来,这里契科夫用一个“望远镜”和一个“越看越觉得幸福”的描绘就已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没什么见识,地位低下的底层公务员形象。这是契科夫特有的“简”。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和介绍,看似简单实则精辟的描绘是为了使得小说节奏紧凑,不致于太过拖沓,消耗读者的耐心。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②有的放矢,看似是重复描写,实则是凸显主角内心不断放大的恐慌

该简单的地方精简,但该复杂的地方契科夫也不惜笔墨。当这个小公务员发现自己打喷嚏的飞沫溅到了文职将军的后脑勺时,他是惶恐的,并且这种恐惧是随着道歉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加深的

契科夫在这里,用了重复的道歉语言,来表现这种不断加剧的情绪冲突。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恐慌逐渐加深,态度也愈加卑微。

第一次,他说:“将军,实在非常抱歉,我的唾沫溅到您身上了。。。我不是有意的。

第二次,程度加深,他重复:“我的唾沫溅到您身上了。。。请您务必宽恕我。

第三次,登门道歉:“没想到唾沫星子溅您一身。。请您务必宽。。。

看似道歉的语句一直在重复,每次都是“唾沫溅到了您身上”。但是从第一次到第三次,先是出于礼貌的道歉,因此语气比较平淡。之后感觉到害怕,因此变成了“请您务必”这样带有恳求性质的词语。

如果说前两次都是在描述一个事实。那么最后一次因为内心的惶恐接近顶点,他已经分不清事实和感受了。“没想到”一词更是道出了小公务员内心的后悔和沮丧。

在我看来,打喷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小心溅到别人,一次道歉也足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了。但假如,一个人被恐惧的情绪控制了大脑,他就无法正常的思考和判断了。契科夫用较多的笔墨描绘了小公务员内心的惶恐和挣扎,使得文章的整体节奏轻重得当,读起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02、纠结、挣扎和惶恐,自己把自己吓死,除了官场生态,等级观念根植内心,极度自卑与向外找寻尊重的心理才是根源

一次意外事件,却最终让一个可怜人丧命。有些人就此批判当时俄国严格的上下级观念,和恐怖的统治手段是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名小公务员内心的极度自卑和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恐吓才是真正的根源。

①根植于心的等级观念,让主角活的如此卑微和渺小

我们都知道,在契科夫生活的年代,是等级森严的时代。上下尊卑是出生时就自带的,很难改变。而一个长期在这种环境里生存的人,为了求得自保,自然会小心翼翼的遵守这个制度。

对于这个小公务员来说,对方是交通部的文职将军。高高在上的身份,是自己万万不该惹的人,平常都要躲着走的大人物。“虽然不是自己的上司,而且跟我不在同一部门,可我还是应该向他赔不是”。

在我看来,这样的心理背后是长期等级制度压迫下,一种身不由己的卑微感和渺小感。

极度自卑的人任由这种负面情绪发酵,就逐渐会产生自我否定的行为模式。第一次道歉之后,将军已经表示了“不打紧”,自己并不在意这样的意外。但是此时主角开启了“自我否定模式”。他觉得对方并不是真的忘记了,不然他不会目露凶光。将军不想和他说话,一定是因为生自己的气了。

在我看来,因为根植于心的上下级观念。在这个小公务员的潜意识里默认了自己的卑贱。因此当“卑贱”的自己不小心得罪了高贵的将军,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看似过度的“道歉”行为放在这种心理下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手段。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②反复道歉,是从出于礼貌到寻求自尊到精神崩溃的心理变化

文中切尔维亚科夫的道歉从剧院延伸到了将军家里。第一次道歉时是出于礼貌,可是从第二次道歉开始,他的心理逐渐崩溃直至坍塌。

我们可以发现,数次道歉中,将军的态度变化明显。第一次道歉,将军的态度是不在乎。他说:“不打紧,不打紧。。。”。如果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判断出将军正一心想要认真欣赏歌剧,心思根本不在这次意外上,就应当见好就收。

但主角并不是这样的。他想要听到的是将军亲口、明确的肯定自己的诚恳态度,并表示原谅。因此,他又鼓起勇气,进行了第二次道歉。此时将军开始不耐烦了,说道:“哎呀,请别再说了。。。刚才那件事儿我已经忘记了,您就别再提它了。”

第三次,主角的心理平衡被彻底打破了。他决定亲自登门道歉,道歉前,他穿上了新制服,还把头发理了理。结果,彻底惹怒了将军,将军对他说:“快滚”。

在我看来,几次道歉,将军的态度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对任何来说,这种不愉快的事情都想尽快遗忘。而本质上,主角之所以多次道歉,做出这种看似可笑的举动。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心里渴望被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认同,尊重的愿望。越是内心自卑的人,缺乏自我认同就越是想要向外追求别人的认同。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0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对于普通人应当如何摆脱自卑心理,走出自我否定模式的三点思考

虽然《小公务员之死》中主角的这种自卑和表现有些夸张。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因为自卑而产生了自我否定。这种模式会不自觉的贯穿一个人的日常。其实这种表现的背后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

因此,我将结合小说内容谈谈我对于个人应当如何停止自我否定,摆脱自卑的三点思考。

① 自卑人人都有,提醒自己“普遍存在性”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

自卑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是因为,生活中我们总在有意无意的与他人进行比较,可一个人总有短处。假如恰好自己的短处被拿出来比较,那么就会产生自卑。

小说中,主角在剧院听歌剧,喷嚏溅到将军时,潜意识里他就已经在自卑了。这种自卑源于他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身份与对方的地位进行了比较。

有时候,心态的改变仅仅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原本的想法不恰当。

所以,你需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有一些自卑很正常,世界上并不全在“全然自信”的人。自卑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只是有些人把这份自卑隐藏的很好,很难被人察觉而已。

《小公务员之死》:从小人物的悲剧探寻自卑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②分清事实和感受,避免被自己头脑中的感觉欺骗

事实就是已经发生的行为或者客观存在事物。自卑的人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常常无法清晰的分辨事实和感受的差别。例如说,在小说中,一开始主角能够分辨清楚“喷嚏溅到将军身上”是事实。此时,当他完成道歉后,道歉是事实,将军说“不打紧”也是事实。

既然已经观察到了事实,那么这件事就应当结束了。可因为恐慌,他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当成了“事实”,认为将军没有原谅自己,才会一再道歉。

在我看来,感受不会变为事实,事实却可以改变感受。明确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感受。不要让自己被不好的感受牵着鼻子走。

假如你这个月业绩不是最好的,你感到失落很正常。但是你要客观认识自己的业绩虽然不是最顶尖,但是也处在公司的前几名。正确理解发生了什么,你的情绪也会逐步改善,也就不会干扰你正常的判断和认知了。

③开始行动,创造新体验改变旧认知

自卑和自我否定的一种表现就是认为“我好差、我一点都不好”。要改变这种认知,你需要的是创造新的“我很好、我不错”的经验。在小说中,我们发现主角一直处在越来越深的惶恐中。可他回家和妻子讲述时,妻子却不以为意。

他在决定登门道歉前,还特意穿了新制服,这背后正是因为主角觉得自己身份低微,自己“很不好”,所以需要利用崭新的制服来缓解这种差劲的感觉。方法是对的,可惜将军的一个“滚”字让他本就脆弱的自信崩塌了。

就像网上的励志“鸡汤”说的那样:

“你需要先假装自己很好,装着装着你就真的变好了。”

其实,这种“假装”的方法背后是开启了新的自我认知循环,让自己能够获得新的体验。

最重要的心法是:你要做点成功的事给自己“我还不错”的体验,而不是坐等这种体验无中生有的出生。因此,尽快开始行动,哪怕是做一次饭或者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也是好的开始。

总结一下:

《小公务员之死》是短篇小说之王契科夫最早的成名作之一。在这之后,他以辛辣的文笔、精简的语言写出了更多精彩的小说。他的小说以反应现实为主,大多数人会抨击旧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统治手段残酷无情或者底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但我认为,从小说背后看到一个自卑的人的典型症状和行为并对照自身,让自己变的更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从文章的语言特点、主角的自卑心理以及几次道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由浅入深的解读了这本书的魅力。

在我看来,虽然契科夫是在抨击专制统治下的底层百姓的悲哀。但是通过小说,结合我们当前自身的状况,寻找让自己变的更自信的方法才是更好的打开方式。@闲谈就是生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