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是不是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了,還記得上一次發是什麼時候嗎?

青島小哥回鄉了


首先,我們已經知道現代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學會了微信,所以大家都會通過這個工具來聊天,溝通。其實在我身邊最典型的就是建群,建一個家裡的群,關係好的親戚都拉進來,剛開始建的時候大家都很熱心,東一句西一句,話說多了,裡面總會有一到兩個喜歡挑頭的,不管在哪,生活中也是,都有一些人想凌駕於別人,比較招搖,比較喜歡帶話題,然後總是會找藉口來讓人發紅包,這樣的人一般都是自己不發,老是喜歡別人發,自己就負責搶就好。其實我挺看不上這類人的,一般都是被群裡人懟急了,才會發的,所以說這種人最怕群懟。一般臉皮再厚的人都堅持不了。

還有一個現象,大家有沒有發現,時間久了,群好像是特殊人的群,就是隻有那幾個熱鬧聊天,一般很多人都陸續不說話了。我來分析,這些不講話的人,一類是覺得煩了,很自以為是,把群設置了免打擾狀態。還有一類是自卑產生的,在群裡聊天的可能生活狀態比較好,心態都是樂觀積極向上的,而對比之後發現自己的生活很不如意,所以就很少參與裡面聊天了。前一類人其實也是的,覺得自己了不起,其實也是自卑的,因為他不懂如何交流。其實這種自以為是的人,一般都是孤僻,但是有自己的價值觀,最大的問題就是人際交往障礙。那我們就延伸一下,正好說下主題,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這類人的朋友圈幾乎很少,這就是說為什麼一些人不發朋友圈,這些人的心裡,從很多地方都能分析到。

不發朋友圈的人,一種,心靈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和這個世界脫軌,在自己世界裡自給自樂,他看不上朋友圈的心靈雞湯,看不上庸俗的廣告,看不上人類的虛榮。即便是有朋友,他覺得,真正的朋友不是靠朋友圈交流。第二種,超強自卑感,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生活,一般內向的人居多。第三種,他是個文盲,不懂如何操作。


烏雲先生麼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確實,現在除了做微商和打廣告的,大部分人是越來越少在微信朋友圈裡面發生活類的信息了。

拿我自己舉例,從微信面世不久就註冊使用了微信,感覺很神奇(關鍵很省短信費),把身邊的好友、同事都加了。跟朋友私信的熱度下去後,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刷朋友圈,幾乎到了“機不離手”的地步: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摸手機,打開朋友圈,查閱朋友們昨天又去哪兒了幹什麼了,時刻掌握他們的動態;而晚上睡覺最後一件事也是刷完朋友圈才安心的入睡。每天都會想到我自己要發個什麼朋友圈,要說什麼話配什麼圖才好些。吃個飯要髮圈,出去玩要髮圈,換個髮型要髮圈,化個妝要髮圈,換身衣服也要髮圈,上班要髮圈,下班也要髮圈,實在沒什麼可發的也會在朋友圈寫個“無聊。。。”。

那時候的朋友圈簡直“有毒”。

然而現在的朋友圈卻早已不是當年的朋友圈。現在的朋友圈,每天一打開都是滿屏滿屏翻不完的廣告,熟識的好友半年也更新不了幾條動態,滿屏都是不認識的微商人。認識的人也很少發生活動態,更多的是求投票、求點贊、打卡累計的信息,打開那一個心累呀,索性就不看朋友圈了,只是偶爾翻一下。

這樣的大環境下,對朋友圈的依賴明顯減小,就是自己平時出去玩也沒有再發圈的慾望了。

微信和朋友圈現在不僅僅侷限於社交的功能,更驅於轉向工作上必不可少的辦公助手。不管怎麼樣,微信還是降低了我們的溝通成本,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也成為了我們手機裡必不可少的軟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還是應該心存感激。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木棉配


上一次應該是在16

年的春天,

我記得那年春天我爸剛剛喝多了回家要我給她投訴10086話務員,我著急玩遊戲就敷衍他發了條短信給10086,看他進房房間了我繼續玩,三分鐘不到開燈出來了問我為什麼10086給他回您發送的指令有誤,沒辦法我果斷在他手機上把我號存成10086,然後給他發了條短信(您舉報的5477號話務員以被辭退)。於是老人家心滿意足的睡覺去了。


官人不要那樣


現在都是賣貨廣告的多,以前發的是快樂大家分享!記得上次我發了一條,疫情很嚴重,親愛的各位朋友!不要急著外出打工,要聽從黨的安排。朋友們都紛紛議論,跟我的理想不一樣。有的說我有一點錢了不起,不去打工,上有老下有小怎麼生活?在外面做點買賣的人用說,明知道我住這一行故意刁難我!


用戶6198932818729


你是不是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了,還記得上次發是什麼時候嗎?

是呢,以前因為工作的需要,幾乎天天都發好多條。有工作期間的動態,有自己生活中的動態。每天都很充實,很忙碌,都是積極向上的…

反而因為疫情,在家裡各種宅,朋友圈突然安靜了下來,不止是我,身邊的好多朋友都這個樣子,都不發了…

好像每個人的生活,都按下了暫停鍵,每個人都有了陰霾。大家心裡都祈禱著這場疫情快點結束,不要再有人出現肺炎,不要再有人死去。只想快一些摘下口罩,展露嘴角的微笑,面對新的明天。讓那些好久沒跟家人團聚的逆行者,早點回家擁抱家人,打勝這場戰役,好好休息…

只希望一切都快點好起來…因為這個世界充滿愛🌹



蘇覓丶


現在一般不發朋友圈,最近幾次發朋友圈都是有目的的😽😽😽,誰不是呢😽😽😽



9號和13號都是買家秀,一個是保險的,一個是蘑菇的。

最近一次是表揚志願者的,因為疫情把我們和老人分開了,我們給老人訂的菜,志願者給拿貨送貨。

保險挺好的,30塊錢燃氣,還包括新冠病毒,想推薦給朋友,一個個發微信麻煩就發朋友圈了。

蘑菇微博,新鮮,好像是返5塊錢,我就“折腰”了。

在最早一次就是12月了,我的朋友圈尤其現在,跟淘寶一樣,怕自己發太多了,漏掉了好貨💧


玥小二


我的朋友圈,經過再三考慮,已經在系統設置裡,徹底設置成關閉了,而不是屏蔽誰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除了炫耀,沒有其它的,看哪些虛假的東西,除了浪費流量,耗費眼神,沒任何意義,有那時間去看別人朋友圈,不如打開電視,看會電視,看會新聞,或者看一本書。

現在只當是純粹的通訊工具,打字,發語音電話,不想看別人各種的曬,別人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牌子化妝品,背什麼牌子包,用多少錢的香水,住多大的房子,開什麼車,和我沒有任何關係,現在這個年代,活著很累,大家生存壓力都很大,生活中的煩惱困難都很多,不想去打擾她人,也不想被她人打擾,只想有一片淨土,安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守護自己的孩子親人。



花開葉落不相逢


是的,現在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了,上一次發朋友圈,好像是在幾年前吧。

身邊也有好多人,越來越不發朋友圈了,個人體會如下:

一,沒有必要。

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活點滴都發在朋友圈裡,朋友圈的人很多,魚龍混雜,有的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

二,沒有意思。

可能有的時候,偶爾發一次,會有不和諧的評論,讓人瞬間覺得索然無味。在乎多了,別人會笑你是玻璃心,矯情;一點都不在乎吧,又做不到那麼灑脫。

三,不想被打擾。

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人與人之間,工作以外的時間,誰都不想被打擾。

四,不想關注。

微信用了好幾年了,朋友圈也沒有剛開始那麼新奇了,生活中,工作中,加微信好友的偶然性太多,微商,廣告,代購,炫富的,曬娃的,形形色色,什麼都有。不想關注的同時,也不想被關注。

關於朋友圈,如有其他補充,歡迎留言討論。



綠草千里如茵


真的是這樣,做微商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朋友圈廣告和曬娃是常態,真正分享生活的少了,偶爾發點自己剛剛發現有趣的事情想分享給大家也笑一笑😂,結果沒幾個人互動,可能都忙著賺錢和帶娃吧......

上次髮圈是昨天,在樓上看到樓下有趣的事情,錄製發了朋友圈,結果只有三個互動,前前後後居然都是同一個人在發的廣告,是位親戚[捂臉],屏蔽又不好,萬一有時候發點日常的事情還是要關注一下的,刪除更不可能了,可能好多人都會有這種遭遇吧。

除了曬娃和發廣告外,好多熟識的朋友都有半年以上不發朋友圈了,有事都是一對一的聯繫,朋友圈已經不是最初的模樣,我們也過了剛剛發現新大陸的興奮期,能夠展示的平臺越來越多了,活的真實、自在、開心就好,靜靜的感受清風拂面,鳥語花香。



梅逗寶


相對而言,現在發的少了。

一直認為,有些人人為的給朋友圈添堵,惡意解讀那些愛發朋友圈的人。愛發朋友圈,只不過是用心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美好而已!

如今人們都是怎麼了,沒有圈子想進去,入了圈子老覺著別人不好。

朋友圈,首先確認前提是朋友吧,不管是一時腦熱,還是一念之間;是相知多年,還是一面之緣,總之一句話,不好意思也好,無奈也罷是你願意才相加朋友圈吧。

朋友是什麼,是相互欣賞彼此取悅,是意趣相投志趣相同,互補型的更是大有人在。幹嘛你不喜歡做的事,別人正在做著,就是礙眼,就是顯擺,還上升到“聰明”與否,“幸不幸福”

諸如,“聰明的人都不愛發朋友圈”,“愛發朋友圈的人是生活不幸福的人”你說,你們這是鬧哪樣啊,是打自己臉嗎?!不發不發又發了……

其實真的是你們多想了,是你的思維限制了你的想象,別人的生活不是你想就能想到的,愛發朋友圈的人熱愛生活,生活嘛,就是用來顯擺的,愛看不看,那是你的事兒,與我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