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现在的韩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吗?

巴哈利亚精英马穆鲁克


当然不是啦。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起源于亚洲,佛教、伊斯兰教,当然也包括了基督教。作为基督教源头的亚洲,虽然很多地方都有基督教徒,然而真正的基督国在整个亚洲只有菲律宾与东帝汶两个而已,韩国并不能算是基督教国家。

韩国为什么不能称作基督教国呢:

  • 第一,基督教人口在韩国虽然多,但没有绝对优势影响力;
  • 第二,基督教并非韩国国教。


韩国人口约5000万,但其中信奉宗教者不到一半。传统印象中,韩国深受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实际上基督教在韩国的影响远超乎想象。基督教在韩国主要是天主教与新教两支,李朝时期,前往中原朝贡的朝鲜使臣将天主教带回。

虽然不是基督国,但韩国拥有全球数量第四多的圣徒数量,韩国天主教会是全球成年人信仰皈依最多的教会,韩国很多大学都是当初的教会建立。


在韩国的宗教人口中,信奉天主教与新教在内的基督教人口比例将近30%,成为韩国最大宗教,基督教人口是佛教人口的两倍。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韩国人不再信奉宗教,2015年超过56%的韩国人无宗教信奉,首次超过宗教人口。

一般来说,如果确定一个国度是“某某教国家”,那这个宗教信奉者人数在该国必然有绝对值优势。亚洲的菲律宾与东帝汶,这两地基督教人口比例分别达到83%和95%,从这一点来看,韩国的基督教人口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除此以外,韩国并没有像英国、挪威、芬兰等那样将基督教(或基督教分支)确立为国教。补充一个冷知识,大家都知道土耳其与印度尼西亚大多数人都信奉伊斯兰教,然而这两者却都不是伊斯兰国家,而只是穆斯林国家。因为土耳其与印尼都施行世俗化与宗教自由,也不确立国教,所以并非宗教国度。

虽然基督教在韩国遍地开花发展相当兴旺,甚至韩国人自称“远东耶路撒冷”,不过基督教终究与韩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冲突。韩国如今仍旧保留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传统,宗族礼法之类的观念比起源地还严重,像是传统的萨满教各种传统习惯在韩国仍旧兴盛,如此状态下,说韩国是个基督教国度实在有点勉强。


澹奕


因为我的韩国朋友比较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自己的经验。我所接触的韩国人里面,大概一半以上都有基督教的信仰,其中有些人的信仰非常虔诚。对于在北京留学或工作的韩国人来说,宗教成了他们集体生活和集体认同的重要身份。我的朋友DAEHEE,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去望京的教堂(好像是21世纪教会)做礼拜,6点多又坐车回北大上课、学习。每天的时间成本和压力是很大的,但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着。

韩国留学生的集体意识非常强,其中很大程度是用“教会”作为连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彼此都比较熟悉。这是让我惊讶的。但韩国应该还不能算作是“基督教国家”,基督徒的比例大概也就是40%左右,而儒教的影响力还是很大。之前看过一个研究,韩国的“基督化”和他的殖民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殖民时代的苦痛和记忆,从信基督教会的身上得到了舒缓和解脱。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是很强的。

和韩国的教徒同学一起吃饭时,比较特殊的就是他们在吃饭之前都会做祷告,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而且韩国人比较倾向于传播所谓的“福音”,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一段时间以来韩国人在东北黑吉辽地区传教的事件,我也认识一个参加过类似活动的韩国朋友。在日本留学期间,韩国人在日本的传教活动更是大胆,我多次在路上被韩国的教徒拦住向我传教。在我早稻田的宿舍附近,就有韩国非常大的教会“爱的教会”。这一点在东亚地区是非常特别的。


稻门YAO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但时至今日,其社会上主流文化已非孔孟之道,而是基督教。

根据2012年的普查结果显示,韩国新教徒人数达到1100万,再加上500万天主教徒。在韩国4680万人口中,基督教徒占去了1/3。加上近年韩国基督教徒增长速度极快,如今韩国的基督教徒可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越1/2。所以,今日的韩国,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基督教国家。

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让人大感意外。毕竟在文化上,韩国历史与基督教没有任何联系。在地缘格局上,韩国被中国、日本、朝鲜包围,这些地区的主流都不是基督教。唯有俄罗斯这个邻居与基督教有关系,不过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韩国的基督教徒多是新教和天主教,再加上俄罗斯与韩国的文化交流非常稀少。

这么看来韩国与基督教关系异常薄弱,如何能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基督教国家?云石君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受美国的影响。二战后,韩国就成为美国忠实的盟友,在政治、军事、经济上追随着美国。韩国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其经济的腾飞也得益于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那么,韩国文化自然被美国和西方深深影响着,因此基督教在韩国传播也就不奇怪。

不过,韩国的基督教仅因此原因就异常繁盛也说不过去。全球受美国和西方影响的国家那么多,但深受影响不表示就会基督化。

比如,日本。美国对日本的控制程度远超韩国,同时日本对西方经济圈的依赖性也不弱于韩国。但至今,日本的文化虽受到基督教的一定影响,但其保持着独立性,依旧属于传统的东方文明体系。

因此这样看来,仅凭西方的影响,韩国得基督化不可能这么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要从韩国国家和民族性的塑造说起。

韩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异常糟糕,不仅被中、俄、日包围,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小小一个韩国身处全球排名前四的大国的博弈战场,再加上北方的朝鲜,这样的格局对于国土面积仅有1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5000余万的韩国来说真的糟糕到了极点。

面对这样的窘境,韩国除了在物质层面积蓄国力增加自己的分量外,还必须在精神层面强化国家和民族意识,增强凝聚力。

不过,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强化并不容易。韩国地缘实力有限,在地缘上是东亚大陆的一个附庸,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缺乏独立性。

近现代以后,韩国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大力清扫华夏文明的影响。韩国有限的地缘实力,以及外向型经济格局,决定了独立且高质量的文明体系很难被孕育出来。

那么,韩国只能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外来文明体系。而基督教受到了韩国的青睐。

韩国选择基督教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韩国在政治、经济上对美国和西方的高度依赖;其次是基督教是全球最主流的文明体系。

不过,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韩国周边的中、日、俄三国都不是基督教国家(当时是苏联时代,俄罗斯境内的主流是红色意识形态,基督教被打压,而且俄罗斯在基督教体系中属于自成一派的东正教系统),没有被三国同化的危险。虽然新教和天主教是美国的主流,但美国在太平洋彼岸,美国只会将韩国作为战略的棋子,而不会同化它。

由此看来,韩国引进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系统,对于韩国而言是一个收益高、风险低的最好选择。

而从增加国民凝聚上,韩国推广基督教也很有必要。

韩国地域狭小,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远离世界贸易航道,那么如何尽可能的增强自身国力呢?那就是增强国民的主观能动性,用高强度的劳动来创造和积累财富。

韩国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靠着国民的受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不过,这也给韩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人的精神压力是有限的,长期的高强度劳动,总有压垮人精神的一天。这时就需要韩国人通过寻求精神安慰来进行自我调节了。

精神抚慰方面,首选自然是宗教了。韩国没有实力形成一套独立、成熟、高质量的宗教体系,所以只能引进外力。

而在世界主要宗教体系中,伊斯兰教不用说不适合,东正教和佛教正逐渐衰落,且俄罗斯与中国分别与这两个传统势力有较大关系。这么看来,韩国只能选择天主教和新教了。

韩国基于国家利益和民众情感的需要,选择了天主教和新教。因此,基督教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在韩国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为韩国的主流文化体系。

不过,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韩国的基督徒几乎达到人口的一半,教堂遍布韩国全境,但韩国却保留了强烈的儒家伦理。虽然儒家思想在韩国的显性痕迹被清除,但却扎根在韩国人心中。最典型的表现是,韩国保留着非常强烈的传统儒家伦理的尊卑纲常。其严重程度远超儒家发源地——中国。

这样的现象是非常奇怪的。传统的儒家和基督教是两套冲突的文明体系。可是韩国却在表层和里层同时对二者进行吸收,而且还没有造成精神上的自我冲突。

不过,仔细一想也就能能够想通。韩国选择基督教是因为想让国民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而韩国人的精神压力为什么会如此之大?这是因为韩国的家底薄弱,却要摆强国的款,只得逼国民疯狂劳作。

不仅要人们疯狂工作,还要强调国家和民族至上。那么只有儒家这个意识形态最为合适,毕竟儒家讲究积极入世、讲究克己复礼、克己奉公。

对韩国而言,国家的立足之本是国民的疯狂劳作,宗教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如果,韩国真的让基督教彻底取代儒家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那么相当于是去除了国民艰苦拼搏的思想。因此,韩国最终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精神格局——外耶稣、内孔孟。

当然,韩国排斥中体二字,自然会将儒家在显性层面进行清除。不过,即使表面上儒家被清除,但韩国对儒家精神的依赖是清除不了的。

那么,韩国的这种文化转型,最终会将这个国家带向何方?传统儒家与基督教的内在博弈,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哪些影响?长此以往,会不会引发国家的文化和信仰分裂?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10章——韩国之第三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去以色列的时候,惊讶的看到竟然有一队韩国夫妻,在耶路撒冷的教堂办婚礼。

可以说,去了那么多教堂,没看到有人办婚礼,唯一婚礼竟然是韩国人。

另外,前几天83岁教皇,突然被一个亚裔面孔的女人强行拉手不让走,力量还很大。教皇受惊后,用手拍开这个女人的手掌。

这是教皇,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失态。

如果萨沙没猜错,这个亚裔女人十有八九是韩国人。

韩国人对于基督教的热爱,已经超过欧美基督教传统国家。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你都能遇到来自韩国的传教者。韩国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两万多名传教士,甚至渗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约旦这类伊斯兰教国家。

美国传教士硬闯与世隔绝6万年的印度原始部落,结果被人用弓箭射杀。

这小子登岛后,岛上的原住民开始朝他射箭。换一般人早就逃走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步行前进。最终他被人拽起,脖子被绳子套住,拽入丛林深处,最终被杀死。

而这个所谓的美国传教士,就是韩国后裔约翰•艾伦•周。

他的狂热基督教精神,恐怕教皇也赶不上。


可以这么说,基督教到了韩国以后,有明显的变化。个人认为,这同历史以及韩国人特有的狂热个性有关系。

基督教进入韩国开始发展,是日本占领朝鲜全境以后的事情。当时日本人都信仰神道教,也强迫朝鲜人信教,摒弃原有的佛教,还要向天皇效忠。

朝鲜人为了反抗,就选择基督教。众所周知,基督教会同欧美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朝鲜人信教,也是借助英美反抗日本的意思。

日本人也很快明白这个道理。

日本袭击珍珠港后,韩国大部分外籍传教士遭到日本的监禁和驱逐,被迫离开韩国,只有德国教会保存下来。欧美的传教机构的学校和医疗机构被征收,日本军警定期检查拒绝参加神社活动的基督徒。1945年,由于日本殖民政府的打压,韩国基督徒少了一半。

所以,从朝鲜人最早信仰基督教,就有明确的政治意义,不是单纯的信仰宗教。

而二战韩国建立以后,军政府独裁瓦解了所有民间社团。

然而,因为英美尤其是美国的压力,韩国军政府被迫允许宗教自由。由此,基督教教会几乎是唯一可以合法运作的民间团体。

由此,基督教团体形成了反对独裁的主要力量。

韩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反军政府时间,都同基督教领袖们有关系。

70年代,韩国基督教部分派别,实际上已经是国内公开的民主派。

著名的光州事件背后,就有基督教社团的影子。因此,朴正熙时代用尽方法打击基督教势力。但宗教这种东西,单纯靠打压消灭,往往适得其反。

到了今天,韩国基督教仍然非常蓬勃。

根据2015年的统计,27.6%的韩国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占全国19.7%,天主教7.9%)。而本来民间第一大宗教佛教,现在信徒只有15.5%。

大家去汉城旅游,随处可见教堂。

然而,韩国基督教却同欧美有一定的区别,有这两种明显的异端:

第一,基督教极端派别。

其实基督教极端派别在欧美也存在,但只是少数的少数,而且只是局限于要求自己。

但在韩国,这种派别人数较多。

大体上,他们是所谓基督教的原教旨主义,以新教为主,否定天主教、东正教和其他新教派别,认为十字架都不该被崇拜,至于佛教伊斯兰教就更别说了。

韩国曾频繁出现砸毁佛像,对天主教十字架泼油漆等等,就是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第二,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

类似于美国的圣殿教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虽然有着基督教的壳子,但其实是邪教。

最常见的就是神父自称是耶稣或者其他圣徒转世,有的神父则宣扬世界末日就要到来等等。



这些教派在韩国数量并不少,在90年代经济低迷时期,一度成为燎原之势,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这主要是韩国的宗教法律太松,几乎没有认定什么是邪教,也很少有取缔教派的事件。


由于韩国的这种极端教派甚至邪教数量较多,所以导致外人对韩国基督教的印象不好。


萨沙


现在的韩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吗?并不是!首先纠正一下问题正文的陈述,其实并不是大多数韩国人都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韩国国内的基督教信仰率并不算特别高,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是够不上格被称为基督教国家的。但韩国给外界以基督教信仰率很高也是有原因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外界会对韩国有这种印象。


韩国基督教的历史

其实朝鲜半岛可以说是相对最晚接触到基督教现代主流教派的地区之一。而且早期的韩国基督教甚至可以说是来自中国。在公元16世纪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来华,使明朝的儒生阶层中有些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当时主要是天主教)。在公元1603年,一名朝鲜半岛派往明朝的使节在明朝期间,从一些儒生处得到了传教士利玛窦写的一些基督教神学书籍,并将其带回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开始第一次接触到了基督教。

朝鲜高宗(明成皇后的丈夫)在位期间,朝鲜曾一度禁止天主教

在公元1866年,朝鲜曾禁绝了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但在公元1884年,来自美国等国的传教士再次打开了朝鲜半岛的大门。而在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之后,日本在朝鲜半岛推行强制同化政策,但对有西方背景的基督教会却不好用强,所以基督教在此时开始和朝鲜半岛的民族主义运动挂上了钩。所以基督教这时在朝鲜半岛和在其它国家有了不同的意味,这也为战后基督教在韩国的大增长埋下了伏笔。在1924年朝鲜半岛建立了全国性的基督教委员会,基督教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韩国的一座教堂,几乎将一座佛寺完全包围了

而在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朝鲜半岛陷入分裂状态,而当时半岛南北意识形态竞争极其激烈,甚至有相当一段时间北方在这方面还占有一定优势。所以韩国历任独裁政府在此时对基督教采取了非常友好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让其传播降低北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朝鲜战争结束到韩国实现“民主化”之前这段时间,韩国确实出现了基督教大发展,其基督教信仰比例一路从1950年的8%增长到了1995年的26%。

“民主化”之后的基督教起伏

1997年,韩国的在野党首次赢得韩国总统宝座,之后基督教在韩国的发展很快陷入了停滞。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信徒人数,在1995年以后的10年间甚至还出现下降的情况。不过凭借天主教信徒人数的持续增长,韩国信仰基督教的人口总数还是出现了缓慢增长。在2005年,韩国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人数约为860万人,而信仰天主教的人数则为530万人,基督教和天主教徒人数占其人口总数的28%。到2010年,这一数字又微幅上升到29.2%。

2010年之前韩国的基督教信仰人数变化情况

所以韩国的基督教信仰比例在亚洲范围内确实是比较高的,可以说仅次于信仰基督教比例超过90%的东帝汶和菲律宾,以及基督教信仰比例为40%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排名亚洲第四。而且基督教在其国内早就超越了佛教(15%),成为了韩国第一大宗教,这都是没有疑问的。

但放在全球范围内看,韩国信仰基督教人口的比例却并不算高,在世界各国里差不多要排到100名以后了。但韩国又确实给外界以信仰基督教人口比例奇高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韩国基督教信仰比例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其神职人员在信教人口里的比例奇高。韩国虽然基督教人口比例和绝对人数在世界上排名都不靠前,但其派出的传教士人数却是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位。根据2007年的一项统计数字,在当年韩国就有1.6万人在海外传教,到2009年,这一数字甚至增长到了2万人左右,而这才是韩国给人感觉信仰宗教人口比例特别高的真正原因。

韩国基督教的退潮和多数国民的信仰

而韩国基督教徒人口增长的趋势在2010年之后似乎出现了逆转。根据2015年韩国的最新统计,韩国国内在当年韩国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人口为19.7%,信仰天主教的人口为7.9%,两者相加的总数为27.6%,和2010年29.2%的数字相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这其中天主教人口下降的尤为明显,从2005年的在人口总数中占比11%的峰值下降到了7.9%,下降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而基督教新教的人口比例虽然比2005年有微幅增长,但还是低于1995年的峰值。

韩国人在街头传教的场景

而在各个年龄层中,基督教的信仰比例基本上是随年龄降低而递减,信仰基督教比例最高的的年龄层是85岁及以上组,达到34%,而信仰率最低的则是20-29岁组,信仰率只有25%(20岁以下无统计),年轻人信仰率越来越低,韩国的宗教信仰率出现下降也就不奇怪了。而针对韩国宗教信仰率出现下降的原因,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分析。有人归纳出了教会领袖丑闻频发、原教旨主义以及教派冲突引发公众不满等几个理由。另外,韩国教会过于热心传教也在其国内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公众反感,这一点也被一些分析师视为宗教信仰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近年所有发达国家都出现的宗教信仰率下降趋势也是一个原因。

2015年韩国宗教信仰调查数字,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2005年和2010年都出现下降

那么说到这里,肯定有不少朋友要问,基督教是韩国最大的宗教,但只有27%的信仰率,就算再加上佛教的百分之十几,也才40%多,那韩国多数人都信什么?答案是韩国多数人无特定信仰,或是信仰儒学等传统非宗教信仰。根据韩国的统计数字,在韩国表示自己无宗教信仰的人从2005年到2015年出现大幅上升,从2005年的47.2%增长到了56.1%。


所以总体来说,韩国是个基督教国家是个假象,韩国并不满足被称为基督教国家的最低标准。而且在本身就不算特别高的基础上,近年还出现了明显下降。但因为韩国传教士人数众多,比例奇高,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韩国国内信仰基督教比例也很高的假象。


桃花石杂谈


韩国在古代史上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在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上和古代中国一样也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然而这已是陈年往事了,如今的韩国其实已是一个高度基督教化的国家:早在2005年的韩国人口普查中就已有超过总人口超过了百分之三十的韩国人皈依了基督教。按说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韩国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里一直深受华夏文明影响,而在韩国周边中、日两个邻国均非基督教国家,而与韩国同文同种的朝鲜则是相当排斥基督教的,在韩国的所有邻国中唯一能和基督教扯上关系的就只有俄罗斯,可俄罗斯信奉的是基督教中的东正教派,这基本上和韩国的基督教派八竿子打不着,况且由于韩国同美国的关系导致其与俄罗斯的交集并不多,显然韩国的基督教不大可能是由俄罗斯传来的。

事实上韩国的基督教化始于近代:西方列强在同东方国家的殖民条约里往往总是会有一项关于自由传教的特权,基督教正是凭借这一特权逐渐在东方各国开始传播。这一时期基督教在中、日、韩等国都得到了一定的传播,但都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根本不是这些国家的主流文明。日本殖民时期争取民族独立的人士往往以皈依基督教作为对日本神道教体系的抗争,同时这些争取民族独立的人士对高达发达的西方文明充满艳羡之情。这一时期的韩国平民百姓接触到基督教的并不多,皈依基督教的主要是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在韩国独立后这些人就成为了韩国政界、商界的精英人士,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韩国的建国是在美国的扶植下实现的,因此独立后的韩国在政治、军事上全面追随美国,在经济上韩国也高度依赖于美国,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深受美国影响的国家自然也会受到美国的生活模式的影响,而基督教也在这一过程中在韩国广为传播。不过这并不足以解释韩国基督教化的全部原因——日本同样也是受美国控制的国家,经济上也高度依赖于美国,然而就文化体系而言:尽管日本也受到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但大体上仍属于传统的东方体系,就基督教化的程度而言是远远不及韩国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韩国的基督教化除了美国文明的强势影响之外还有韩国主动吸收的原因,那么作为一个东方国家的韩国为什么要主动吸收源自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呢?

韩国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个极其尴尬的角色——说是小国吧,人家毕竟是二十国集团的成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好歹能排进全球前二十名;可说是大国吧,韩国的国土面积不过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000万出头,然而韩国周边的俄罗斯、中国、日本清一色全是世界级大国,再加上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存在基本可以说韩国就是身处世界大国的包围之中,而隔着一条三八线还要和同宗同源同文同种的朝鲜兄弟上演同室操戈的剧目。上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进入快速腾飞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韩国开始谋求在国际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然而身处大国夹缝之中的地缘劣势使韩国通过经济、军事这样的硬实力增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相对比较苦难,正是有鉴于此韩国长期执行文化立国政策,试图通过文化软实力弥补自己在国家硬实力上的短板缺陷。

然而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韩国才一再厚着脸皮剽窃中国文化为自己贴金。尽管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依然很难孕育出独立且高质量的文明体系,因此就只能像古代依附于华夏文明一样选择依附于某一强势文明体系。由于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均全面依附于美国,在文化上选择依附于来自美国的基督教文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事实上韩国基督徒人口增加的高峰正好是韩国经济开始高速腾飞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然而尽管现在的韩国基督教人口已越来越多,但韩国人在一边膜拜上帝耶稣的同时却一边保留了强烈的儒家伦理。

尽管韩国的基督教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但目前仍不满韩国总人口的半数。而且基督教对韩国的影响只限于精神文化领域,在国家政治层面韩国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的国家,基督教也从没被韩国官方认定为国教。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当年日本强行吞并韩国以后,韩国的抗日志士们经常以教堂为基地进行反日运动,因此基督教在韩国是有特殊地位的。


从1900年到1945年,基督教新教所有教派的人数增长了20万,1919年3月1日爆发了著名的三一独立运动,整个朝鲜半岛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在这种社会运动中,新教和其他各宗教教派联合起来发起全民族运动,且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运动集会场所也多在新教教会,在日本侵略时期,基督教会也积极参与救国救民的社会运动,迎合了韩国人振兴民族的心里需求。


对于处于民族危机的韩国来说,基督教是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基督教在三一独立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博得了大量的韩国人的好感,甚至相当多的韩国人是为了反日而入教。


基督教之所以能够获取如此特殊的地位,是和当时的西方列强分不开的,其实其他宗教也有相当多的反日行为,但是被日本殖民当局打压的非常厉害,而对于教会,日本殖民当局非常忌讳-----倒不是因为忌惮韩国人,而是忌惮西方列强,一旦攻击教会,很对于日本的很多惩罚必然随之而来。


也是在这个特殊的原因下,在整个韩国反抗日本殖民过程中,教会和爱国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过我并不看好韩国基督教的未来,主要原因,一是现在连西方人对于宗教的感情也越来越寡淡,而远在东亚的韩国,可能很难逃避世俗化的影响。


二是现在韩国基督教有一点变味了,某些特别极端的教会经常攻击其他宗教,例如说佛教,已经出现好几次韩国基督徒跑去寺庙大闹的事情,引发了韩国人的恶感,部分基督教敛财贪得无厌,部分所谓的“教主”已经被警方拘捕,另外在明明已经民族独立的情况下,无休止的利用宗教干政,本身是违背宗教分离的精神的。可以说未来韩国基督教必然和其他国家宗教一样,逐渐走入没落。


李建秋的世界


韩国基督教化的进程,要从殖民时代说起。西方列强在东方各国的殖民条约里,都有“宗教自由”一项,但其实说白了是“传播基督教的自由”,也就是将基督教作为意识形态输入殖民地。而殖民地由于落后和挨打,本土的宗教(儒教、佛教)出现了信仰危机,民众和当局都会将当前的落后状况归结于当前社会信仰的腐朽衰败,质疑本国信仰的有效性,从而为基督教的传播创造了空白。

这样的经历其实并不仅限于韩国,日本和中国在殖民时期,其实都一样受到基督教的植入。但差别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参考了基督教的模式之后,整合了本土的神道教,并把它作为加强国内精神统一,抵制外来基督教侵入的手段;同时对外(尤其是对韩国)输出神道教,对殖民地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与之相应,韩国将基督教作为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从而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我并不认为韩国是个基督教国家,毕竟基督教并未和国家政治结合,信仰人数也只占50%,随着现代化进程还有下降趋势。并且在现代社会,宗教与社会领域分离是个总体趋势。至于个人信仰层面,我接触的韩国同学里面,有信得很虔诚的有不信的,也有仅仅将宗教作为个人与社会的连接点,在异国他乡寻找认同感。


味论天竺


韩国一个狂妄自大却可怜的国家,总是想着占有申遗别国文化却不去保留自己的文化,这一点比起日本差的很远,也许未来的韩国人口是一大问题,韩国文化也是值得惋惜的,再过几百年也许韩国人会以为耶稣是他们的祖先中东也是韩国的和犹太人欧美人都是一奶同胞。


不知道12333444


韩国属典型的族裔同质性单一民族国家,朝鲜族占人口的99%以上,他们起源于蒙古人种的阿尔泰系。韩语为官方语和通用语。全境七大宗教并存,为天主教、基督教、佛教(漕溪宗)、圆佛教、儒教、天道教和韩国民族宗教,以佛教、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人数最多。从历史传统看,韩国语言、文化、宗教、艺术和传统父系社会结构以及国家的王朝形式借鉴或受影响于中华文明。

韩国没有特定的国教,人们宗教信仰多元而宽容,学术界认为占据韩国人信仰底层(文化根基)是巫俗(萨满教的当地称谓)。佛教与儒教均由中国输入,公元372年,高句丽设“太学”、“扃堂”两级儒学机构,同年,佛教传入。1614年,天主教被介绍到半岛,19世纪朝鲜与欧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后,基督新教随传教士传入。天道教和圆佛教属本土新兴宗教的突出代表,半岛民族宗教产生于李氏朝鲜末期和日本占领期,具有开辟思想、救援图强、平等意识和反抗精神。外媒曾于2007年韩国基督徒在阿富汗遭绑架时质疑:萨满教、佛教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又向173个国家派出1万多名传教士,在人数上仅次于美国,何以迅速脱胎换骨为世界上狂热的基督教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