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海瑞為何將五歲女兒幽閉致死?大清官為何七十歲納小妾?

回弦雨


對海瑞,史家曾有過這樣的評價——“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

以“螻蟻撼大樹”的精神盡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前半句算是對海瑞的一個肯定,但肯定的同時也有些許蒼涼和可悲。海瑞對朱明王朝的死忠固然天地可鑑,但他一系列的死忠之舉要麼是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本,實質上是亂忠一氣;要麼是不顧現實的利害,忠著忠著就成了權臣打擊政敵的一杆槍。

以“近乎禽獸”的方式盡孝,弄得整個家庭一團糟,這後半句就是對海瑞的否定和嘲笑了。

在海瑞生活的時代,官場中人多認為海瑞有“病”;當下的說法可能更客氣、更現代一些,很多人認為海瑞是個“偏執狂”。

海瑞自己有強烈的儒家“聖人”情結,單就這一點看,海瑞的一生其實是失敗的,的確算不上正常人。因為他不符合“修齊治平”的儒家弟子標準,更經不起儒家的經典拷問——“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前些天,弒母案很受關注,很多人都在討論家庭教育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家庭教育的確是一個人成長的根。

在海瑞身上,這一點也很鮮明,他作為凡人的不正常,其根源來自他的母親。

“清官”光環下的海瑞,很容易讓人覺得他出身應該很貧寒。其實不然,海瑞生於官宦之家。據《海氏族譜》,海瑞高祖海遜之,明初任廣東衛指揮使,正三品。曾祖父海答兒在瓊山置下家業,祖父海寬曾任福建松溪縣知縣,父親海瀚也是秀才------伴隨明朝一百多年裡,瓊山海氏始終是當地的望族大戶。

海瑞的人生拐點出現在他四歲那年,他的父親病逝了,他那新寡的母親謝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慈母”,而是一個嚴厲無生趣,刻板異常的惡婦。

謝氏對海瑞的教育,有著矯枉過正的苛嚴,她不許海瑞和別的孩子玩耍,“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簡而言之,她是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兒子,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做個一塵不染的“聖人”。

這一點,在後來的海瑞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海瑞官越做越大後,按說謝氏一生守寡,又教育出了這麼一個著名清官,應該被樹為節婦的典型才對。但當時的官場對謝氏卻沒有好感,她過了八十壽辰後,海瑞的上司僅呈皇帝例行公事,給了個四品夫人銜,享受的只是普通官員親屬最基本的政治待遇。

當時的官場之所以不待見謝氏,一來是因為海瑞在大多數眼中是怪胎,二來是因為謝氏把海家搞得糟糕透頂。

老太太一點都不慈祥,跟她兒子一樣偏執,在她心中,除了自己兒子好,剩下的什麼都不好,她的這個樣子令時論大為不滿,均說她是個極不厚道的婦人。

但無論謝氏怎麼不厚道,內心自我標榜為聖人的海瑞必須對母親無條件地行孝道,於是,家庭悲劇就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最極端的一個傳聞便是說,當年海瑞五歲的女兒很餓,男僕給了她一個餅充飢,海瑞說男女授受不親,你怎麼能接受一個男僕的食物?你要是我的女兒,就應該餓死!

結果,這女兒餓了七天,真餓死了。

這個傳聞是海瑞的一個政敵在奏摺裡寫的,控告海瑞無故餓死親女。具體細節可能有所誇張,但恐怕也絕非子虛烏有,海瑞以及謝氏,即便沒有餓死親女,親女的夭折也應該跟他們的苛嚴有關係。

再說海瑞妻妾成群。

在這一點上,海瑞讓人很困惑,甚至說人格有些分裂。一個標榜連兩斤豬肉都吃不起的人,居然有“三妻兩妾”,野史的說法更誇張,有的說是“七娶”,有的說是“九娶”。

是他人性的弱點在作祟,還是他骨子裡留有望族大戶的傳統,沒人說的清楚。

關於“海瑞盡孝似禽獸”,主要就是針對這個來的。為了在謝氏面前盡孝,在海家,謝氏永遠是對的,他的這些個妻妾永遠是錯的,弄到最後,這幾個婦人不是被休,就是上吊。

海瑞第一個夫人許氏,為海瑞生有兩個女兒,嘉靖二十五年,因為婆媳矛盾被休。

二婚娶潘夫人,一個月,潘氏即被休棄,理由同上。

接著又娶王夫人,為海瑞生了個兒子後,自殺,理由除了同上,可能還有受不了海瑞病態的省吃儉用。

在王夫人自殺前十一天,海瑞的小妾韓氏早一步解脫,上吊自殺。

折騰成這樣還沒完,後來海瑞又納了至少兩個妾,一個就是問題中說的,七十還納了個年輕漂亮的小妾“方艾”。

為此,當時有人就說了,納妾是要錢的,收婢女為妾需白銀五十兩,討一個妾需百兩以上,一般需要三百兩,另外還要付媒婆賞錢。

海瑞的錢哪來的?難道是不吃豬肉省下來的?

不怕死,清廉到令人髮指的海瑞就這麼需要女人?

總之,在女人這個問題上,海瑞離聖人很遠,離禽獸很近。


黑句本


海瑞不準5歲的女兒吃男僕給的糕餅,造成女兒從此不吃,7日後餓死的事情,明清時期有非常多的史料記載了這件事。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海瑞究竟有沒有做過這件事呢?

(海瑞劇照)

咱們先來看看,這件事說的是什麼。

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並不確定,說的是某一天,海瑞看見5歲的女兒拿著糕餅在吃。就問她糕餅是從哪裡來的,女兒說是一個男僕給她的。海瑞聽了非常生氣地說,你哪能接受一個男僕的東西?你不是我的女兒,你只有餓死了,才算是我的女兒。海瑞的女兒聽說後,哭鬧不已,從此後不吃不喝。家裡人想方設法讓她吃,她就是不吃。7天后,果然就餓死了。

這件事最早記載在明代姚士麟寫的《見只編》裡。後來,明末清初文學家周亮工《書影》也說了這件事。晚清文學家、教育家俞樾《茶香室續鈔》也寫了這件事。民國時期,周作人又在他的文章《記海瑞印文》中講到這件事。

那麼,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呢?

一、正史有沒有相關記載?

《明史》和《明實錄》這樣的正史上是沒有這樣的記載的。當然了,正史上沒有這樣的記載,並不表明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一方面,這樣的事情不適合收入正史記錄中,另一方面,海瑞的官職並不是很高,對他的記載不會很詳細。因此,就算有,也不會留下篇幅來記錄這種事。

(周作人舊照)

二、“野史”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

我們再來看看“野史”(除正史以外的史料)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

我對上面列出的三個“野史”(除了周作人的文章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發現,後面兩個“野史”的記載,和前面姚士麟在《見只編》中說的幾乎一模一樣,連表述方式都一樣,不過是在這件事的前面加了“相傳”兩字。而且,俞樾《茶香室續鈔》還是引述周亮工《書影》的內容。

從這裡可以看出,後面兩個記載,實際上是摘抄姚士麟在《見只編》上的內容。而姚士麟的《見只編》,又是一本公認的小說。既然是小說,就肯定有虛構的成分,顯然並不靠譜。

三、“野史”記載這件事想說明什麼?

姚士麟在《見只編》裡記了這件事後,最後一句作了評價:“餘謂非忠介不生此女。”周亮工在《書影》中的評價是:“異哉,非忠介不生此女!”俞樾在《茶香室續鈔》中最後說了一句:“按,此即忠介殺女之說所自來也。”

三本書所說的,是同一個意思。那麼,什麼叫“非忠介不生此女”呢?意思就是說,不是海瑞這樣的忠良之臣,生不出這種小小年紀就如此有氣節的女兒。

顯然,實際上這三本書都是在誇海瑞,誇海瑞的女兒。

(歐陽修劇照)

四、有沒有批評海瑞的做法的?

當然有批評的。比如沈振在《萬曆野獲編·補遺》中就說“此老(海瑞)大概好異,作事多不近人情,居家九娶,而易其妻,無故而縊其女,是皆異常之事。”沈振認為海瑞做事完全不近人情。

周作人在《記海瑞印文》中也說:“海瑞不足責矣,獨不知後世嘖嘖稱道之者何心,若律以自然之道,殆皆虎豹不若者也。”周作人認為,海瑞做的這件事,不值得責怪,應該批評的是後世那些對此事津津樂道的人,這完全是“虎豹不若”的做法。

周作人雖然後來成了漢奸,不過他這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這一點眼光,其實倒是有現代眼光的。

五、該怎麼理解“海瑞逼女”的事情?

其實,如果單純說海瑞不準5歲小女兒吃別人給的東西,這一點,我們現在當家長的都完全明白。這是從保護小孩子生命安全出發的,任何一個家長,都會要求自己的小孩子這樣做。

不過,這裡講的這個故事不是說這個,而是要求一個5歲的小女孩守“貞節”的問題,這就完全是封建糟粕了。

歐陽修在史書中寫馮道的時候,曾講過一件事,說一個李姓女子,丈夫去世後守寡,由於被一個男人摸了一下她的一條手臂,她立刻就用刀把這條手臂砍了下來。歐陽修講的這個故事,顯然和《見只編》所講的故事是一樣的。

六、為什麼要借海瑞來講這個故事?

很簡單,因為海瑞是清官,海瑞很忠誠正直。所以把這種宣揚封建糟粕的極端事情,套在海瑞身上,這樣就會讓這種“封建糟粕”的宣揚,更可信,更深入人心。

(參考資料:《明史》《見只編》《萬曆野獲編·補遺》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提問者我想一定對“幽閉”這個詞彙不甚瞭解,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這不是一個好詞。

所謂“幽閉”乃是一種古代針對於女子的宮刑,以棒槌擊打腹部導致其子宮脫落,另外就是用針線縫合私處,針對女子這一刑罰,稱之為“幽閉”。海瑞如果真的對其只有五歲的女兒做這種事情的話,那麼他不但不是一個好爹,還是一個變態狂。因此,這個詞彙用的十分不恰當。

歷史上傳聞海瑞因為女兒吃了家僕之餅,而被海瑞責罵,並說出“你若是我女兒,就應該知恥而餓死”,最終小女孩關在小屋中而活活餓死。針對這件事情是真是假,模稜兩可。如果真有此事,不論海瑞多麼清廉,也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冷血之人。我們現在往往刻意去褒揚這種人,親人死了自己不管不顧反倒去“為別人服務”,這種事兒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還要大書特書,將其樹立為典型。其實筆者真的不明白,一個連自己家人都不愛的人,真的能去愛別人嗎?我想不會!

試想如果海瑞真的餓死自己女兒話,這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要知道那個小女孩可以一口一個爹,在你面前玩耍,坐在你腿上撒嬌的親生女兒啊,五歲的孩子正是最招人喜歡的年齡。這麼一個小孩子哪怕犯了再大的錯,也不至於用這種極端方式將其餓死。當聽到有人在我耳邊說起此事,將海瑞視為人中楷模的時候,我往往一邊點頭認同,一邊難免要說“去對他女兒說吧!”

海瑞用女兒的死換來自己的名譽,他縱然是個好官,但一定不是好爹。

當然,說這番話的前提是這件事情真的發生過,筆者情願這件事是後人杜撰,而沒有真正發生過。

至於海瑞七十歲納妾之時,還是那句話,孰真孰假,未曾可知。在明朝,男子三妻四妾很是平常,就連那位萬曆首輔張居正家中也豢養家妓十多人,明朝出現很多浪漫主義的風月之文,大都於當時環境有直接關係。

一個七十歲的老清官,大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卻還要“老夫卿發少年狂”,愣是在“七十古來稀”之時納妾,想必娶過門,有那個心也無那個力,不過是為了面子,讓其給自己養老送終罷了。

如果此時真的存在的話,那麼海瑞一定不清廉,你要知道,在明朝納妾需要大把銀子,他還不只一個妾室,請問這些銀子哪裡來?

有人說,海瑞頻頻納妾是為了延續香火,實則也沒見到他家人丁多麼興旺,也許是生一個餓死一個也難說。

其實針對海瑞這種歷史人物,也沒有必要刻意編造故事來褒揚,他生活的年代已經遠去,誰知道他那些故事是真是假,就算將他比做清官楷模又怎樣?請問現在有幾個人真正去效仿他、膜拜他?你或是又從海瑞身上得到什麼好處,還是要學他餓死女兒的絕情絕義。活在當下,做好自己就是了,沒必要去做海瑞的孝子賢孫。


大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些都是海瑞的政敵,在海瑞死後系統化汙衊他的卑劣做法。

我們來分析看看。

其一,說是男僕給了海瑞5歲女兒一塊糕點,女兒接過來吃了。海瑞大怒,說女兒不應該吃陌生男人的東西,臭罵她一頓,於是女兒嚇得絕食7天,由此就餓死了。

這個說法都是野史,比如明末野史筆記《見只編》之內,明史之類正史根本沒有記載。

其實我們稍加分析,這也是荒誕不經的。

海瑞所在的明代,並不是今天的沙特。

就算是沙特,5歲小女孩也不算是女人,不是不可以接觸陌生的男人,更別說自家的僕人。

就算是最保守的沙特富豪拉登,他家裡也僱傭著男性司機,他的妻子可以和司機接觸,交代需要購買的東西。

那麼,明代更是比較開放,男女的防備哪裡有這麼嚴格。當時滿街都是小家小戶的女人做生意,成年女性都可以接觸陌生男人,何談一個小女孩。

這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現狀。

再說,5歲小女孩可能會絕食?從沒有聽說5歲小孩就自殺的(認為海瑞是回族,也是無稽之談。海瑞家族的祖墓還在,隨便去看看就知道根本不是回族墓地)。

這麼小的孩子,哪裡有什麼自殺的意識?更不可能卻絕食,她們餓了就本能的要吃東西。

所以,以上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扯淡而已。

這種說法,稍微有智商的人都不會相信。

其二,海瑞七十多歲納妾。

以上主要是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裡的胡說八道。

《萬曆十五年》不被史學界認可為歷史學術作品,被認為是一部介入小說和歷史作品的東西。

期間,黃仁宇為了書的商業性,也就是好賣,故意引用了一些不靠譜的野史。

正常的歷史學著作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孤證不取,也就是單方面的說法沒有完整側面證據可以驗證的,不能當做歷史看待。

黃仁宇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為了書能夠有些爆炸性的觀念,為了有人買書,故意這麼做的。

80年的《萬曆十五年》有很多常識性錯誤,隨後20年後黃仁宇又大幅度修改。

實際上,海瑞原配妻子許氏,生有2個女兒,因性格問題和無後,被海瑞休掉。

第二個妻子是潘氏,結婚沒有多久又被海瑞休掉,原因不明。

第三個妻子謝氏和海瑞生活多年,生育兩個兒子都夭折。後海瑞54歲時,謝氏去世。

可見,海瑞在54歲以後,就沒有正妻,也沒有兒子,只有幾個女兒。

另外,海瑞還有2個妾。第一個妾是韓氏,在謝氏去世前後也死了。

剩下的是海瑞在晚年娶的邱氏。

娶邱氏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生兒子,延續香火和照顧海瑞。

海瑞娶邱氏的時候,已經沒有其他妻妾,獨身一人,也沒有兒子。

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兒子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是對祖宗的大不孝。

海瑞也是古人,不能脫俗,也就娶了邱氏試圖延續香火。

同時,當時海瑞也老了,也需要1個女人伺候他。

這種事情無可厚非,是海瑞個人的自由,在當年合情合理

海瑞雖然是清官,只是說他不貪汙,不是說他就一定要窮的叮噹響才行。

其實,海瑞是正三品的高官,即便退休也是有政府給予的養老薪資。

同時,海瑞在老家還有祖傳的幾十畝土地,也算是地主,並非窮光蛋。

那麼,海瑞在人生中大體保持一妻一妾,晚年只有一個妾而已。這不但符合當時社會特點(當年只有窮人才是一妻),也是用自己合法收入,有什麼問題?犯什麼法了?

知道當時的官員是什麼樣?

首輔徐階家族共佔田24萬畝,同海瑞同級別的官員人人都是三妻四妾。


薩沙


婚姻讓女人越挫越勇,讓男人越挫越慫! 單親家庭的表現就更為明顯了。

單親母親常常會異化成女漢子,他們帶大的兒子對母親的依戀和忠孝會達到變tai的地步,而海瑞就是單親家庭里長大的人!


(海瑞)

他的一生家庭動盪不安,和他的源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海瑞出生於官宦之家,四歲時,父親病逝。 在明朝,程朱理學對人性的束縛已經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他母親謝氏作為嫁入名門望族的媳婦,再嫁是不可能的了。

海瑞年紀輕輕的母親,在宋明理學的束縛下,異化成一個嚴厲教子,時刻盯著海瑞,刻板教條的婦人!

當然,她年輕守寡,又不能再談戀愛,海瑞自然成為她所有的希望和付出。

這樣單親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有缺陷的,婚後他們也會要求妻子像母親一樣對自己無條件的付出。同時也會嚴苛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海瑞女兒和他媽)

單親家庭裡只和兒子相依為命的女人,對兒子的依賴和保護也超出正常家庭裡的母親,等孩子娶媳婦後,婆媳關係異常緊張,會鬧得家無寧日、雞飛狗跳!

於是,海瑞的家庭悲劇就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傳聞最大的悲劇就是海瑞五歲的女兒,接了男僕的一個餅,違背了海瑞男女授受不親的育兒原則,最後這個女兒被他辱罵禁食,七天後餓死。

終於達到了宋明理學家說的“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要求。

但是,眾多有關海瑞的正史文字,對此事都沒有提及,提及此事的都是一些野史。

海瑞作為明朝的官員,為人古板,連嘉靖皇帝他也敢上書痛罵!


(就是愣頭青,怎麼滴)

這樣一個不合群的人,如果真有此事,早在罵皇帝被關進大牢時,就被政敵宣傳得眾人皆知了。

由此推論,此事應該是附會之說,多半沒有此事!可為什麼野史如此寫他?

原因在於他層出不窮的家庭悲劇!

海瑞第一個老婆許氏,生育兩個女兒後被休,兩個女兒成人後嫁入張家和林家;二任老婆潘氏,婚後一個月被休;第三任老婆王氏,在海瑞43歲後為他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個女兒長大後嫁入周家,兩個兒子在他因為罵皇帝坐牢時,先後夭折,夭折的兒子分別為9歲和11歲。


(海瑞和女兒)

兒子夭折後納妾韓氏,後韓氏上吊自殺;夭折兒子的母親王氏在韓氏上吊一個月後也自殺;家庭悲劇並沒有讓海瑞停止禍害少女,海瑞晚年又納了至少兩個小妾,七十還納了個年輕漂亮的小妾。

真是人老心不老,老牛啃嫩草!

這個自我標榜理學清官的“聖人”,何來神聖?

就從上述家庭關係來看,他的家庭關係非常糟糕,但沒有一個五歲的女兒是餓死的!

不過,兩個老婆被休,兩個老婆自殺!

這是怎樣恐怖的家庭環境?

這樣的家庭動盪,原因已在前面分析了:變tai的母子依賴,使得這個家庭裡,沒有一個嫁入海家的女人能幸福的生存下去!


所以,就算海瑞清廉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他的一生也是失敗的。 (我覺得他屬於自我道德綁架)

海瑞的家庭悲劇值得每一個單親母親或父親深思,單親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

一個家庭最大大的不幸是錯誤的教育以及相處模式帶來的惡劣影響!

這種影響不止存在單親家庭裡,也存在眾多看似完整的家庭裡!它的嚴重後果就是家破人亡!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致死五歲女兒?七十歲納小妾?海瑞是個清官應是沒有多大問題,和他差不多同時代的明代史學家王世貞評價海瑞道有六不:“不怕死,不愛錢,不結黨,不虛心,不曉事,不讀書”,這裡面前三不是其所長,後三不是其所短。

妻妾之疑

海瑞的妻子數目是可以確定的,海瑞有三任妻室,前兩任許氏、潘氏都被海瑞休出家門,原因可能是和沒有生兒子有關。最後娶的正室王氏倒是給他生了兒子,只是可能早夭。

而海瑞妾的數目就無法確認了,按照梁雲龍描述海瑞的晚年,74歲的海瑞死於去南京的赴任途中,期間還帶著丘、韓二個小妾。然而這還不算已經死去或者休了的小妾,哪怕死了一個小妾和休了都只有一個小妾,海瑞的妻妾總人數對於一個清官來說也不少了,但是海瑞納妾時候的具體年齡也是一個不為後世所知。

殺女傳聞

按照《萬曆野獲編》以及一些小說記載,海瑞有導致自己女兒致死的嫌疑。《萬曆野獲編》裡面引的是南京督學御史房寰駁海瑞疏的一部分,裡面寫道海瑞“無故而縊其女”,這和小說裡面記載的海瑞把其女餓死是不符合的。不過海瑞女兒不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很高,估計和海瑞有很大關係。




海瑞應該是一個有“性格”的清官,至於這個“性格”到底是怎樣的,可能有點一根筋到底。房寰是直接指責海瑞縊其女,而小說描述海瑞女兒私拿男人的東西而被餓死。這些不僅與當時女子守貞的時代背景有關,與海瑞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

至於所謂的海瑞七十歲納小妾一事,這個他七十多歲還讓小妾侍奉在身邊倒可能真有其事,至於是多少歲納的妾就不得而知的,故所謂七十歲納妾一事也就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而海瑞晚年為何還要小妾侍奉在身邊,與其要兒子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淡看天上月


提起明朝海瑞,有人會贊他不愧為一代清官,他在任期間多做實事,打擊豪強貪官,平復冤假錯案,推行“一條鞭法”;也有人會鄙夷他不過一介庸儒,被儒家倫理道德約束,不知靈活變通。那麼海瑞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他是否做過把五歲的小女兒餓死,還在70歲納妾這些事?且隨筆者一探究竟。

我們首先來看海瑞把五歲女兒幽閉致死這件事。在明代姚叔祥《見只編》裡寫過——海瑞家中清貧,有一天,他看見五歲的小女兒在吃一塊糕點,就問是誰給的。小女兒說是一個奴僕。海瑞大怒說到:“一個貞潔的女子怎能隨便吃男人給的東西!除非你餓死自己,不然你就不是我海瑞的女兒。”他的小女兒嚇得啼哭不止,真的就七天七夜不吃不喝餓死了。我們現在來看這件事,依筆者來看,這事純屬虛構。為何?

第一,這件事在明朝正史中並未記載,而只出現在野史中。明史是清朝時修撰成的,對海瑞這種臣子沒必要曲筆隱瞞。倘若這是真實發生的,史官何不記上一筆呢?第二,海瑞因為正直,或者說是有些頑固,在朝堂有不少政敵變著法子的抹黑他,他們攻擊他“不識大體”、“家庭關係緊張”之類,卻沒人以餓死女兒參他一本。要知道,在儒家觀念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尚且如此,對待家人就不消說了。倘若海瑞真的因為小女兒吃了一塊男子給的糕點就讓她餓死,這般冷酷無情不正好可以作為抹黑他的絕妙武器嗎?畢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德也是國德。

然後是海瑞70歲納妾之事。這個倒是真的。實際上,海瑞一生擁有的妻妾還不少——一共有過三個夫人,兩個小妾,第二個小妾就是海瑞70歲娶的那位。筆者注意到提問時特意加上的“大清官”三字,所以想來解釋一番。第一,海瑞雖然70歲娶妾,但並不等於他過得有多麼富裕或者說奢靡,他的生活過得還是很清苦,這從他去世後可窺見一些。萬曆十四年(1587)十月,海瑞病逝於南京任上,因為沒有兒子,御史王用汲為他主持葬禮。王用汲到了海瑞家才發現,他家裡用著的是葛布做的帳子和已經破破爛爛的竹器,物質條件與貧寒的讀書人相差無幾。王用汲當時就悲傷落淚,哭泣不已,湊了錢替海瑞支付、打點葬禮。而當海瑞的靈樞運回家鄉,出來送行的百姓綿延百里,嚎哭不絕。

海瑞娶妻妾這麼多,其實和他的家庭有很大關係,也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家庭不睦”。海瑞的童年貧窮艱難,其父早逝,他與母親謝氏相依為命,母親謝氏靠著做些針線,種種土地來拉扯撫養孩子,是位堅強有主見的女性,但這也會導致作為婆婆的她比較強硬。再加之海瑞對母親恭謹聽從,所以家庭的婆媳關係有時並不太好。而且海瑞“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前兩位妻子都是和他母親相處不愉快,被休去,第三位夫人則死的較早,她生的兒子也夭折了。海瑞的小妾也生有兒子,但也夭折了。因而家庭生活實在是有些不幸。

綜合兩個方面來看,海瑞確實稱的上一介清官,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勤懇工作、剛毅正直、實幹勤勉、孝順的好官。歷來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畢竟“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也是非常正常的。因而評價歷史人物,我們既要多瞭解其事蹟,也要多思考,理性判斷。


鄧海春


導語:海瑞堪稱中國古代官員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不止活著的時候是傳奇,死的時候依然是傳奇,關於海瑞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且也是每隔幾年就要被搬上銀幕被爭議一番。

海瑞被人打上的最大的標籤就是清官,海瑞要是稱清官第二,估計也就包拯敢稱第一了,然而作為一名官員,海瑞的仕途卻是充滿了爭議。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海瑞為何將五歲女兒幽閉致死?


明人姚士麟在《見只編》中說:


海瑞一生共娶妻三人,前兩位都被他逐出家門,其中第二任妻子婚後一個月便被休了,第三任妻子則於隆慶三年(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了。海瑞曾有一女,五歲時有個男子給了她一塊餅,海瑞以“男女授受不親”為名,將女兒幽閉致死。

依我來看,這事純屬虛構。


第一,這件事在明朝正史中並未記載


而只出現在野史中。明史是清朝時修撰成的,對海瑞這種臣子沒必要曲筆隱瞞。倘若這是真實發生的,史官何不記上一筆呢?


第二,海瑞因為正直,政敵故意抹黑他


海瑞因為正直,或者說是有些頑固,在朝堂有不少政敵變著法子的抹黑他,他們攻擊他“不識大體”、“家庭關係緊張”之類,卻沒人以餓死女兒參他一本。

要知道,在儒家觀念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尚且如此,對待家人就不消說了。倘若海瑞真的因為小女兒吃了一塊男子給的糕點就讓她餓死,這般冷酷無情不正好可以作為抹黑他的絕妙武器嗎?

畢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德也是國德。


第三“海瑞餓死女兒”的版本並非只有一個


明末周亮工的《書影》中也曾講到了“海瑞餓死女兒”的經過時,曾判斷“海瑞認為女人不能接受餵食”和姚士鱗在《見只編》裡認為的“女兒因為餓而接受饋贈”。

雖然結果相似,但是“餓死女兒的動機”則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大家能看到的都只是“餓死女兒”的結果。


但從故事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只是一個故事,與海瑞無關。

現在來看第2個問題:大清官為何七十歲納小妾?


然後是海瑞70歲納妾之事。這個倒是真的。


實際上,海瑞一生擁有的妻妾還不少——一共有過三個夫人,兩個小妾,

第二個小妾就是海瑞70歲娶的那位。



第一,傳統社會本來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必須交待的一件事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海瑞上了震驚朝野的尖銳批評嘉靖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治安疏》而在次年二月下獄,兩個兒子就在這一年死了,一個11歲,一個9歲,而海瑞已經54歲了。可以想見,這個打擊對海家來說會是怎樣的致命。

傳統社會本來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傳宗接代,開枝散葉,是古人傳承的一生夙願。因此雖然這是個故事,但是即便真的發生了,海瑞也無可指責。




第二,海瑞雖然70歲娶妾,但並不等於他過得有多麼富裕或者說奢靡,他的生活過得還是很清苦,這從他去世後可窺見一些。


萬曆十四年(1587)十月,海瑞病逝於南京任上,因為沒有兒子,御史王用汲為他主持葬禮。王用汲到了海瑞家才發現,他家裡用著的是葛布做的帳子和已經破破爛爛的竹器,物質條件與貧寒的讀書人相差無幾。王用汲當時就悲傷落淚,哭泣不已,湊了錢替海瑞支付、打點葬禮。而當海瑞的靈樞運回家鄉,出來送行的百姓綿延百里,嚎哭不絕。

總結:綜合兩個方面來看,海瑞確實稱的上一介清官,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勤懇工作、剛毅正直、實幹勤勉、孝順的好官。歷來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畢竟“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也是非常正常的。

因而評價歷史人物,我們既要多瞭解其事蹟,也要多思考,理性判斷。


路之意


海瑞殺女之事,並無正史記載,但在明代的姚叔祥的小說《見只編》中作有敘述,但這種敘述帶有很強的個人感情色彩,即作者對海瑞的看法,未必客觀公正,但可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反應海瑞的性格。



小說中是這樣寫的。海瑞家中清貧,有一天看到五歲的女兒正在吃一個糕餅,便問女兒是誰給的,女兒說是老僕人給的。海瑞聽罷勃然大怒,說一個好女子從小就要懂得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給的東西,你身為我的女兒,寧願餓死,也不可以接受別人的施捨。

他女兒小小年紀被這樣呵斥,頓時嚇得哇哇大哭,可能也是驚嚇過度,不管別人如何哄她,再也不肯吃東西,七天之後,竟然餓死了。

如果單從這個記敘看,海瑞雖然是清官,但為人父母,簡直是沒有了人性,作為父親哪能這樣對待自己年幼的女兒?其實海瑞身上的這種處世矛盾,一直飽受爭議。



海瑞的為官生涯。

海瑞,海南人,初入仕途是就任浙江淳安知縣。他為官極其公正、清廉,穿布袍、吃粗糧糙米,吃的菜,也是自家的老僕人種的,生活作風可謂是標準的“君子”。

然而這種為官風格與生活作風,使他沒有“官樣”,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沒有,這讓他的同僚頗為尷尬。比如當時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兒子,經過淳安縣時,不知因何與驛吏爭吵起來,他仗著自己的老爹是浙江總督,便把驛吏給倒掛起來,但也沒有做其它的過分之事。

海瑞把胡宗憲的兒子捉起來後說,以往胡總督下來巡視各縣,命令地方不要太鋪張浪費,而目前這個為難驛吏的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總督的公子,於是便把他身上的金子全部沒收,上繳國庫,並且上報給了胡總督。胡總督得報之後,哭笑不得,極為無奈,但礙於海瑞的清廉之名,才沒有治他的罪。



但不是所有的上司都如胡宗憲這麼寬容,海瑞在官場毫無情面可講,自以為剛正不阿就能所向披靡,他終究領教了官場的陰暗。

朝廷都御史鄢懋卿,出巡兩浙、兩淮鹽政,一路上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所到之處,貪汙勒索,而各縣令不敢不上獻珍貴禮物。這海瑞自身清廉貧窮,又大公無私,都御史鄢懋卿到了淳安縣,海瑞簡單招待,粗茶淡飯,還宣說衙門狹小,容不下鄢懋卿這浩浩蕩蕩的兵馬,重要的沒有禮物進獻。

鄢懋卿對海瑞的作風早有耳聞,基於官場表面功夫,將怒火收於心中,並表揚海瑞真乃為官之典範,堪稱我大明之棟樑、楷模。但離開淳安縣之後,海瑞即被降職,被調往湖北興國州擔任一名普通的判官。



海瑞斷案,往往不重視證據、技巧,僅是憑道德倫理來決斷,他的辦案原則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看似合情,實際上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這原則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

海瑞為表忠心愛國,堅持自己的處事風格,買好棺材,嚮明世宗呈上他的《治安疏》,批評世宗皇帝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等弊端。

明世宗看完他的上諫,火冒三丈,要斬殺海瑞,並吩咐勿讓其跑掉。可旁邊的官員說,這海瑞向來有愚名,訣別妻子,上諫之前已備好棺材,家中奴僕也已解散,相信他也沒有逃跑。明世宗念於這奇葩臣子確實是忠於朝廷,寬恕了他,但嘆息他的不懂人情世故,因為皇帝也是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何況身為九五之尊,生活稍為奢華,也是正常的。



明穆宗繼位之後,為樹立威嚴和任人為賢的良好形象,他明知海瑞迂腐滯緩,不懂為官之道,但欲利用其公正清廉的名聲,將其提為巡撫。

海瑞擔任巡撫重職,滿懷熱情,一路懲奸鋤惡,不管重臣微臣,不管大事小事,但凡有錯,一律以國法處置,朝廷中的忠臣也罷,奸臣也罷,基本上對海瑞都有不滿。

張居正主持國政之後,深知海瑞雖然清廉公正,但不懂施政要領,不懂人性事故,總以完美的“君子”自居,便解去他的巡撫重職,貶他至南京,給了他一個不痛不癢的文吏。海瑞去南京的路上,年老加上患病,客死他鄉。



海瑞七十納小妾之事。

海瑞一生三妻二妾,第一任妻子許氏,育有二女。許氏認為海瑞既然為官,就得有官樣,也得像個人樣,如此清貧,如此迂腐,實在難以忍受,就經常責怪海瑞,海瑞大怒之下,休了許氏,她的兩個女兒不久夭折。

第二任妻子潘氏,進海瑞家門僅一個月,就難以承受其性格與處事方式,爭吵不斷,海瑞將其逐出家門。

第三任妻子王氏,給海瑞生了兩個兒子,彼時海瑞亦納了一名小妾韓氏。不久,王氏去世,海瑞說是因病身亡,但很多人說王氏夫人是自殺。接著他的小妾韓氏上吊自殺,而他的兩個兒子,不知道為何,亦夭折。

海瑞年到七十,已無妻無妾,膝下亦無子無女,族人勸其再納一妄,以繼香火,因此他再納一妾,育有一兒,可不久,其妾身亡,那兒子活到三歲,也夭折了。



海瑞之一生,可謂清廉、公正,但他太不懂人情世故,一直以毫無瑕疵的“聖人”標準來要求自己,在世人眼中他近乎愚痴。其精神雖值得褒揚,但實際上,人之所以為人,要有正常的七情六慾,而海瑞不懂得這一點,實在令人嘆惜。


我就是竹韻


中國人的歷史素有兩大流瘡,一是傳聞,一是野史。傳聞不實而流言可氣。然而此二者卻如淫毒在鄉里市間令人慾罷不能荼害無窮。

中國人的審美總是比較獵奇的,喜歡新鮮事兒。比如說有狗咬人並非新聞,而人咬狗才是新聞。買賣買賣,從來都是買創造了賣,供需也從來是需創造了供。寫海瑞的剛正不阿苦幹巴巴的顯然沒有市場,倘若有人將海瑞背後的陰暗暴出來那肯定是一個洛陽紙貴萬人哄搶的局面。沒有人們的獵奇心理姚士麟《見只編》這種混淆視聽詆譭賢能的劣作連流傳下來都困難。

《見只編》說海瑞因女兒接受家奴食物而罵她不顧男女有別的身份並且逼迫女兒絕食至死。

我們分析此時當為其在淳安任上時。上一任海瑞曾在福建任教諭(朝廷正式在編教師)為一方百姓子女傳道受業解惑。當時他就經常將家中所帶來食物饋贈給一些貧寒出身的孩子,其中不乏三五個小女孩。赴淳安時,因擔心淳安災情複雜讓自己上老下小受苦而特意隻身前往,將俸祿所得除卻吃穿悉數寄給家裡妻子用以母親女兒的伙食,書信之中常關心女兒吃穿學業與身體問題。等到自己在淳安安住腳這才將一家老小接過來。其中事例繁多,不勝枚舉。

所謂舐犢情深且虎毒不食子,就海瑞這樣一個人,你很難相信他是那種將自己女兒關起來餓死的人。天天讀四書五經難道將聖人為父的仁慈之道丟到狗肚子去了?!若真是這樣一個處事迂腐人格變態的人,要想在紛繁複雜的大明王朝從區區一教諭做到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單憑他把自己女兒餓死這條,早就被御史的口水給淹死了。你當朝廷那麼多的御史好糊弄,他們的鼻子比狗還靈,眼睛比鷹還毒,有這種彈劾海瑞的好事他們不彈劾,是他們智商有問題還是信這件事的人智商有問題?!


《明史》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屬吏害怕海瑞的威嚴,貪官汙吏很多自動辭職。有顯赫的權貴把門漆成紅色的,聽說海瑞來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督織造,見海瑞來了,就減少車馬隨從。”

總之甭管當時官大官小,只要有海瑞的地方個個都得掂量掂量要不要繞道走。一個個見了海瑞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你當大家是真的怕他海瑞剛正不阿不怕死?都不是,而是因為這貨沒缺點。抓不到這人的把柄才是最恐怖的。皇帝狀前,別人告御狀將自己的劣跡一列一大堆,而輪到自己對對方作控訴時則啞口無言顯得像傻子一樣白。碰到這種沒有什麼缺點拼了命地忠君愛民的人對他們來說是很倒黴的。說句逗趣點的,明朝向來是言官得天下的,你可以低估任何人乃至皇帝的智商但絕對不能低估言官御史的挑人毛病的智商,否則別人就該低估你的智商。

其次退一萬步來說。一個家奴,一天天和自己母親妻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有主觀意識的成熟女性其尚且沒有去計較倒去計較一個乳臭未乾心智不全的五歲小孩?區區五歲,心智不全,讓捱餓就捱餓?還餓七天,必定日日哀嚎慘不忍睹,禽獸尚且不忍,其母其妻乃至其自身竟忍視而不見任其餓死?這一家人是魔鬼還是禽獸?這姚士麟將讀者智商置於何地?他的智商置於何地?他是傻子還是白痴?!

這些事兒朝廷御史也沒逮出來倒讓一個稗官野史的不入流寫手逮出來了,這明朝御史還有那麼多權貴可真是吃白飯的!

而至於海瑞為什麼七十歲還納妾。這一點倒是情有可原。眾所周知海瑞一輩子有兩妻三妾,也曾有三女兩子,但無一例外皆早夭。海瑞到了七十歲膝下尚且無兒無女,既未盡續後的大孝,也無人照顧自己盡小孝,納個妾照顧自己或者一幸運能留個後那就更好。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又有何可過分苛責之處?

人家不是三妻四妾兒女成群再納妾,而是既鰥又孤還無後而納妾。當時朝廷哪個大員不是妻妾成群子孫滿堂,自己納個妾又怎麼了?

如果有人又藉此事挑撥海瑞的不是,這種人心理人格怕是扭曲得成麻花了,再正常也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