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在親情裡,人生最大的遺憾便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年輕人往往忙著打拼事業,忙著掙錢養家,忙著人情往來,忙著尋找詩和遠方,直到有一天突然被召回到父母身邊時才發現——已經只能再見上最後的一面。

王陽明年輕時也一度忙著追尋佛老,尋覓長壽之方,但最後他才發現:“此孝弟一念,生於孩提。此念若可去,斷滅種性矣。”佛道所追求的棄絕人倫,也就是放棄對親人的感恩念想,與王陽明家國天下之志向絕對是相背離的,如果連父母親情都能拋棄,又如何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父母在,是福分 ●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由此可見,連出家之人尚且不能忘了爹孃,何況凡世間平凡的你我他?

在《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這本書中,有一個公式曾戳中無數人:假使你父母現在60歲,餘下壽命是20年。你沒有跟父母同住,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那麼,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

20年×6天×11小時=1320小時。

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實際只剩下55天了。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可其實哪兒有那麼多時間。父母和子女,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只有真正失去親子之情的人,才能夠深刻體會到父母與子女之間那份骨肉之情是多麼的樹大根深。在日常擁擠煩亂的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忽略掉這種情誼,甚至是忘了它的存在,但當真正面臨要失去時,才會突然發現它早已深植在我們的內心,一牽扯便是撕心裂肺。

我們習慣了他們的存在,竟忘記了他們也會離開。沒有了父母,就再沒有人能毫無保留地愛我們了。那時候,天地偌大,卻只剩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所以,莫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要等到父母病重才回來。趁一切還來得及,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聽聽他們那重複說了幾百遍的“廢話”;趁一切還來得及,多回家看看,吃一頓媽媽親手做的菜,勸爸爸少抽點菸;趁一切還來得及,世界那麼大,也帶父母去看看,多拍些照片。

父母尚在,就是我們最大的福分。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父母之家,閒居之地 ●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南宋開慧禪師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為什麼世人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時節?忙碌和壓力只是表象,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我們心中有事,而且大多是並不重要的“閒”事,掛在心頭放不下。我們擔心社會地位不夠顯赫,事業不夠發達,待遇不夠優厚,夫妻生活不夠融洽,兒孫不夠孝順成才,朋友待我不夠敬重,所求不能滿足心願,身體多病衰弱,人我是非煩心……

而只有當我們回到父母之家,往往才可以找到安放心事的閒居淨土。因為無論你身處何處,無論你腰纏萬貫還是不名一文,無論你是坐飛機還是騎摩托,無論是在大山深處的籬笆墻內還是城市高樓大廈的霓虹燈間,在有父母的那個家裡,總有一盞溫暖的燈,始終為你而亮。

有一位女士從事設計工作,家裡還有兩個學齡期的孩子,平時工作壓力大,常常加班到晚上,回到家後還要照顧孩子,操持家務。多年以來,她身心俱疲,甚至很想重回單身狀態。 然而有一次回父母家,她和孩子們用父母種的紅花刀豆做遊戲時,卻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回到自己家後,她不僅感覺精神尤為充沛,還創作了一系列以“刀豆花”為主題的海報。自此以後,她把回家變成真正的陪伴和放鬆之旅。

如今的父母,不論是兒女尚未成家,還是已經成家,都比傳統父母更加開明,不再因陳規陋習為難子女及家人。有子女陪伴的父母更容易接收到新鮮的觀點,從內心來說,比起死守著那些鄉規陋俗,他們更願意遷就子女。而當親子之間褪去世俗的牽絆,只留下傾心的暢談和溫馨的陪伴時,哪一次回家,不是人間好時節呢?

花一點時間,留一點空閒,給父母,更是給自己。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對待父母,像對待自己 ●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竇文濤在《鏘鏘三人行》裡曾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實際你是永遠也報不完的。父母在你小的時候,耐心照顧拉屎拉尿跟個植物人差不多的你,你也不聽話,你犯脾氣,但是父母什麼時候討厭過你啊,父母總是對你無微不至。但是你看,反過來的時候,當父母老了,躺在床上行動不便,老人也像嬰兒,到那個時候,你能不能一直都有耐心?”

當父母老了,身體和智力漸漸下降,絮絮叨叨重複一件事,請耐心聽他們說;父母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時,請耐心教他們;父母生病了,住院了,請侍奉在旁……一如往昔父母對待兒時的我們。因為對待父母,像對待自己;包容老去的父母,就像兒時父母包容自己

王陽明的大弟子徐愛曾經發問:“孝順父母要講究那些噓寒問暖,早晚請安的細節嗎?”

王陽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心是一體的,若有孝順的心,自然能想到該做哪些事。天涼了自己需要添衣,如果有一份孝心,自然能想到父母也該添衣了。天熱了自己想涼快,自然也能想到父母也需要涼快。”

言外之意,同樣作為成年人,如果你想如何被別人對待,就要如何對待別人,這樣去孝順父母就可以了。 我們渴望被理解,父母也是。我們渴望被呵護,父母也是。我們渴望被惦念,父母也是。

汪曾祺回憶父親時,曾說過“多年父子成兄弟”。 年紀漸長,父母不再是權威,可我們也不能反過來成為他們的權威,因為自我們遇見他們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已成年。當家庭褪去了權威式的掌控,褪去了付出不均等的失衡,我們和父母終於可以握手言和,做成朋友,談笑風生。

對待父母,就像對待自己。朋友式的相處,是舒服的狀態,是最詩意的生活。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親子相愛,代代相傳 ●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人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和自覺。親子相愛的文化,古已有之,代代傳承,因此文明得以昌盛。

王陽明曾經以歌謠的形式給兒子寫過一封名為《示憲兒》的家書,全文雖然只有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

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

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王陽明曾經被劉瑾追殺,在龍場被鄉民攻擊,歷經人心險惡,但他依然願意相信善良。他以德報怨,幫助鄉民建房、讀書、耕種。所以王陽明在給孩子的信裡也強調:“凡做人,在心地”。

在父母那裡,並不求兒女大富大貴,也不期望兒女能回報自己多少,而僅僅是希望他們能做一個好人而已。如此親情之愛是何等的偉大高尚?“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2000多年前,西漢的淮南王劉安,在他主持編纂的名著《淮南子》中,寫過上面這段話,每每讀起,仍感同身受。

中國式的父母大多是不善於表達的,可能從來沒聽他們嘴裡說過“我愛你”,卻從小到大用行動偷偷愛了你一輩子。 王小波有句話說得貼切:“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自己的家,雖然能夠為我們遮風避雨;但父母的家,卻能為我們減輕壓力。因為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都能做一個快樂的孩子,從來無需爭辯對錯,無需暗處提防。

人世命運莫測,有了一個好家,有了命運與共的好伴侶,莫測的命運彷彿也不復可怕。凡是經歷過遠洋航行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一片港灣在等待著擁抱我們,無邊無際的大海豈不令我們絕望?

近在咫尺的爹孃,才是你的詩和遠方


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們休憩的溫暖的港灣。家是那個不管走多遠,心裡都放不下的地方;是跨越千山萬水,也要回去的港灣。

忙碌的工作之餘,記得多抽出一些時間,常常回到家中看看父母,好好享受難得的詩意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