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

人参的杯具


纳粹德国就根本没可能打赢二战。

首先,打胜仗和打胜一场战争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纳粹德军的战斗力很强,非常强。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两线开花,东线德军迅速吞并波兰,西线德军在短短的几十天内就占领了法国全境,可以说纳粹德国军队的战斗力世界第一。

但是士兵打仗厉害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能够打赢这样一场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在希特勒投降前夕,希特勒手里东拼西凑还能够凑出两百多万的军队,而且德军的王牌部队中央军集团也还在。但是希特勒就算还有两倍于此的士兵,这也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

在二战后期,德国一直在苦苦支撑,就连德军进攻苏联都是被逼无奈的办法。

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德国根本理支撑起这样一场长久的战争。

德军在开战前夕通过闪电战确实是打了盟国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在英国和苏联反映过来的时候,德国军队就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

首先,被称为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迅速派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举堵死了德国的海上补给线,相当于切断了德军的海上生命线。德国军队在海上干不赢英国人,但是战争有需要庞大的资源,于是就把目标放在了陆地上,因此,后来的派遣隆美尔出兵北非,和发动对苏联的闪击战都是处于掠夺资源的目的。

但是更苏联人打的时候,德军资源没有掠夺到,反而把自己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中,并且在苏德的战斗中战死了一百多万东线德军。

虽然苏联人死的更多,但是苏联人口基数大,苏联二战前人口有1.6——1.9亿人口,而德国战前只有7000万,而且还是两线开战,后来还加一个北非战场,本身资源就匮乏,又拖了这么久的战争,在陆上和海上都被限制的情况下,德军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希特勒都是必败无疑,人口不足,资源不足,接下来的战争还要怎么打,年轻人都打光了,难道还要小孩子拿起武器来上战场吗?

这场战争根本就是毫无悬念了,轴心国必败。


这个历史很正


二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德军可谓是傲视群雄,先是闪电战拿下波兰,随后又开始横扫西欧。紧接着又开始攻打苏联,奈何苏联这块硬骨头太难打了,吞掉德军不少兵力不说,还将德军大量部队陷了进去。

后来随着苏联的不断反攻,苏军一路攻打到柏林城墙之下。 随着苏军踹开柏林的大门的声音,希特勒拒绝投降,随后举枪自杀,将这一堆烂摊子甩给了海军元帅邓尼茨。

面对数倍于已方的苏军,包围圈中的德军可谓是孤立难援。

苏军在柏林地区有近五十万的士兵,还配有1.27万门大炮,1.2万门卡秋莎火箭炮和1500辆坦克。而此时在柏林的德军全部兵力,包括警察、护卫队等杂牌队伍合计只有6万人。

此时的德国全部兵力也就只剩下三四百万百万人,而这三四百万中水分很大,至少有一半基本都是强征入伍的平民(包括仆从国的平民),里面甚至还掺杂着不少妇孺。 更何况这几百万士兵还配置分散,有些并不在德国本土,还有很多布置在匈牙利奥地利,要让他们回援柏林更是难上加难。

就拿中央集团军来说,这支部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精锐,但自从德军开始走下坡路起,这支部队的人数越打越少。而柏林战役爆发时,仅存的中央集团军已被围困,无法班师回朝。

早期的希特勒这样部署压根没有毛病,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财富,处于攻势,却没想到自己终究有一天也会面临失败。而现在弱势就很明显,盟军可以将他们逐个击破。

自从德国的鲁尔区被盟军占领后,德军的处境就十分艰难,原本只是伙食供应不足,现在连战争最起码的枪弹补给都开始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盟军可以将德军慢慢耗死,毕竟德军的后勤已经崩溃了,弹药是用一发少一发,没了后勤的德军只剩下被动挨打。

连续的征战让普通德国人也产生了厌战的情绪,如果再继续顽抗下去,说不定德国最后的青壮年都将死伤殆尽,而希特勒的死亡也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希特勒一死,让他们的信仰开始崩塌,他们开始更多地为自己思考。

再从民族仇恨来看,因为早期德军对苏军的大肆屠杀造成了很严重的民族情绪。这次反攻的不少苏军都是带着复仇心而来,他们在进攻柏林时丝毫不带有一丝怜悯。他们要为死在德军手里的同胞报仇,所以这座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平民、妇女遭到了苏军的无差别破坏和屠戮。

1945年4月12日,那时候最终的柏林会战还没有正式发起,当希特勒听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死讯时,还曾经一度抱有幻想,希望德军能防守住奥得河和尼斯河防线,可惜兵败如山倒。到了20日清晨,白俄罗斯军队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已经抵达柏林近郊,当天就开始向柏林城内开炮轰击。

一直到22日,希特勒还在幻想柏林城不会被苏军突破进来,但两三天后,柏林被彻底合围,守军已成瓮中捉鳖之势,希特勒才彻底断了念想。剩下的就是考虑自己和爱娃的终极归宿了。

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区,希特勒坚决驳回了总参谋部的突围建议,虽然这个建议有军事成功的一定可能性,但希特勒的自尊心决不允许自己再受到煎熬了,30日下午,希特勒与结婚仅一天的爱娃双双服毒自杀,为了保险起见,服毒同时,还朝自己的太阳穴补开了一枪。

苏军所到之处如沙漠蝗虫过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希特勒正是因为不愿看到这一切,情知纳粹已彻底迎来了灭亡的一天,才会义无反顾的开枪自尽。

没了希特勒的德军只是一盘散沙,精神领袖的死亡,让德军再也没有了战斗下去的欲望。当天晚间,苏军就把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之上。


历来现实


希特勒是在1945年的4月30日自杀身亡的,在之前死去的,还有他的夫人爱娃女士。

后来,通过投降人员的统计,德国投降时的兵力还有250万人。

在很多人看来,二百多万人完全有一战之力,为何希特勒不血战到底?德军真的打不赢吗?

确实打不赢,否则希特勒也不会自杀了。下面,我们就聊一聊德军打不赢的原因。

德国能打的军队非常少,而盟军数量远远多于德国

德国宣布投降时,兵力还有250多万,但能打的只有100万左右。

而盟军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了1000万,仅苏联红军就有600万左右。这1000万左右的部队中,能打的绝不会少于四五百万。

盟军是德国军队的四到五倍,这样的情况,德军基本没有胜算。

有人可能会反驳,德国的战斗素质很强,虽然人数少了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战胜啊,毕竟,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了。

道理是对的,但德国何止是人少?

德国的资源远远不如盟军

从美英苏等国联合对抗德国开始起,德国的命运就注定了。

苏联人拖住了德国战车,而美英等国发动了大联合,把德国在外的资源供给给断了。德国是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特别是缺乏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在战争状况下,德国的其它物资供应也捉襟见肘。

因此,就算是德国人想坚持,缺了资源情况下,也很难坚持住。

二战,看起来是疆域的争夺战,其实是资源的争夺战。没有了资源,德国靠什么拼命?

因此,资源是个大问题。

德国人并不团结

虽然只有250万军队,但德国内部其实很不团结了,这是事实。

之前,德国内部因为刺杀希特勒一案,很多高级别军官都被牵扯了进去,隆美尔就是其中之一。

希特勒并不是容克贵族出身,而德军参谋部,确是有大量的容克贵族们在控制。虽然,希特勒后来专门成立了所谓的嫡系部队“党卫军”,但党卫军并不都是忠臣之辈,在苏联的攻击下,大部分党卫军都投降了,只有10%左右的希特勒死忠以死相拼。

德国在苏联三大战役败北之后,德国内部就开始有了不和谐的声音,因为感觉希特勒的步子迈错了。

一个不团结的德国,实在不是盟军的对手,希特勒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就算把这250万的军队控制起来,也是没有结果的。

希特勒在最后一刻才放弃的

希特勒并不是早早自杀了,他一直在指挥着德国各级系统。但是,溃败无法避免。从苏联撤的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颓势了。不撤又如何?

希特勒死前,苏联和盟军已经包围了德国柏林,当苏联的坦克开了进来,当国会大厦被苏联占了后,希特勒知道,彻底地败了。

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会有什么结局呢?军事审判,死刑,一定是这样的。希特勒挑起的战争,死伤无数,让欧洲生灵涂炭,希特勒犯有不可饶恕的战争罪。同时杀了600万左右的犹太人,这是严重的反人类罪。

希特勒知道,与其在屈辱中死去,不如自行了断,少受屈辱。于是,希特勒自杀了。

1945年四月底的德国,兵力有250多万,但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一是盟军军力高达千万,二是德国没有资源支撑了,三是德国内部并不团结,四是苏联攻破了柏林,攻占了国会大厦,希特勒再也没有了机会。


蓝风破晓


1939年,德国率先在欧洲燃烧起来了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德国军队以闪击战突袭了欧洲列国,使得欧洲大半领土在短时间内被德军所占据。在德国领土不断扩大的同时,德军人数也在不断上涨。在波兰战场时,德国投入的兵力是一百二十万。而到了法国,德军人数就上涨到了二百五十万人。等到德军准备入侵巴巴罗萨的时候,德军人数达到了五百五十万,而这才是德军一半的兵力。德军的总兵力数在一千万左右。尽管德军人数众多但却架不住正义国家的联合反击,德军在东线和西线战场上连连失利。尤其是在东线战场,尽管德军打的非常顽强,但是却怎么也战胜不了强大的苏军部队。毕竟,苏军的抵抗意志实在是太强了,他们根本不畏惧死亡。据当时有人统计说苏军士兵的生存时间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而军官的生存时间仅有七十二个小时。视死如归的苏军士兵把德意志军队长久以来的那种荣誉感和士气都被打得荡然无存,所以德军只得是连连后撤。


1945年,苏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穷途末路的希特勒还想负隅顽抗。柏林每一处建筑都成为了德军抵抗的堡垒,每天都有人死在惨烈的战争之中。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去世,这更加坚定了希特勒坚守柏林的信念。只不过自负的希特勒他没有想到,罗斯福的逝世对于柏林战事其实并没有任何影响,柏林最终还是陷落了。希特勒不愿意接受审判,在安排完后事以后希特勒选择自杀。希特勒虽死,但德军至少还有三百多万部队枕戈待旦,对盟军来说这依然是个很大的威胁。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三百多万人却放弃抵抗,直接投降了盟军。为什么德国人选择投降?他们难道真的打不赢了吗?

事实上德国能够坚持到1945年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其打赢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几乎是没有胜算的。首先德军的兵力还是不足。要知道在战争后期盟军的数量是德军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每一个德军士兵需要面对两个以上的敌人。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怎么能打得赢?

退一步讲德军虽然还有三百多万的部队,但是他们也都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希特勒的指示被分散在各个地方。希特勒之所以采用分兵策略是因为他想的只是德国怎么样去占领和掠夺别的国家,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国土会被敌人所占据。分兵是兵家大忌,弄不好就会被敌方分而治之。这就像人的五根手指一样,五根手指聚拢在一起才能形成铁拳,要不然就只能等待对手来给你一根根折断。所以说即使德军还有三百万人那也没用,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处在了盟军的各个包围圈内,如果不投降,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消灭。而在二战后期有关于盟军和德军的对峙态势也能够有力地印证德军分兵给己方造成的影响无疑是灾难性的。

其次,德军面临着的不仅仅是人员的问题,还有后勤上的问题。在战争后期德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很紧张了,前线的军需官不得不一次次地降低德国士兵的供给标准。德国后勤紧张的原因不在于没有粮食,相反德国的粮食产量足够供给平民和士兵使用,但麻烦的地方在于德国境内糟糕的道路状况。除此以外,德军素来喜欢闪击战。闪击战讲求速度,故而在后勤上德军是能少带就少带。对自己的盲目自信使得前线德军将士缺衣少穿,而运输补给又不能及时到位,所以德军在东线是一败再败。到了后期盟军转而攻入德国境内,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随之也沦陷了。作为德国工业的支柱地区,它的沦陷标志着德国军工体系的崩溃,前线的将士们将无法得到正常的弹药补给。所以说在德国后期子弹是非常紧俏的,他们使用枪支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节约子弹。而战争往往就是打消耗的,德国既然消耗不起了那就注定了其战争最后失败的命运。所以当盟军的飞机大炮在狂轰滥炸之时,德国士兵只有挨炮弹的份儿。

最后,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德意志帝国的精神支柱。在德国士兵的眼中希特勒是不可战胜的,元首必将引领他们走向胜利的远方。所以说只有希特勒才能够将全体德军士兵聚拢在鹰旗下。随着希特勒的死去德国士兵心目中的神被击垮了,德国士兵已经没有了斗志,再战斗下去也只是无用功。此外我们要知道的是德国民众在希特勒死后已经不愿意抵抗了,这是典型的财聚人聚,财散人散。当初希特勒也正是依靠战争当中掠夺来的财富才换取到民众的支持。在二战期间,德国人的生活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升高,帝国内部百业兴盛。据说当苏联军队抵达柏林近郊的时候,仍能够看到不少的酒吧仍在营业之中。而现如今帝国的战争只能够带给德国民众以灾难,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大不如从前,故而他们也就不想打下去了。所以说当希特勒死亡的丧钟敲响之时,德国民众这时候才从睡梦之中被唤醒,故而这场战争也随着德国民众的觉醒戛然而止了。


木剑温不胜


我是莫地方,我来回答。

穷途末路军队,战则必败。

柏林战役作为二战收官之战,此战并无悬念,可苏军还是付出30多万人伤亡代价,才顺利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不久,德国统帅部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第三帝国完成历史使命。

希特勒当初还有足够部队,可已走向末路

中央集团军,捷克斯洛伐克近百万中央集团军,实力强劲,布拉格攻势中给苏军带来一定威胁。

南斯拉夫、挪威、波罗的沿海有近百万大军,可这些军队局势都不乐观,投降早晚之事。

德军虽有一定兵力,可都没法支援柏林,自身都难保。

德军战力强劲,为何全打不赢

法西斯原本就不是正义之战,失败是必然的。

1、希特勒虽有足够部队,可后勤给盟军切断,失去相关战略资源,德军部队很快就转不动,一支失去战略资源部队很快就转不动,只能失败。

2、二战末期,德军优秀将领缺失严重,军队没有优秀指挥官,战斗力自然不强。

3、柏林战役末期,德国失败已定,加之希特勒柏林战役自杀,德军失去精神领袖无心恋战。

4、希特勒自杀后,虽然当时的德军还有几百万士兵,但是面对强大的英美、苏联军队,当时的德国最高统帅邓尼茨认为已无翻盘机会,德军只能投降,再战无意义。

5、意大利投降,德意联盟瓦解,德军欧洲孤立无援,在战无意,只能投降方为上策。

综合所述,一直失去战略供给部队很难有大作为,加之军心、人心、大势已去,这个时候就算神仙也难于扭转败局。


莫地方


只要摧毁他的指挥中心,摧毁指挥中心所有的人和设备,摧毁绝大部分上层指挥官,军队中下层的不用管,他们不过是服从命令而已,不过是会动的木偶,他们没有人会愿意战争的,军队人数再多也没用


中立20190117


当时的德军地面力量基本上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莫德尔的鲁尔区的德军,几十万人,已经深陷重围,最后莫德尔自杀,其部大部分投降英美,另外一部分在东普鲁士的库尔兰半岛,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坚守柯尼斯堡,最后被苏军歼灭,但坚守时间确实够长,另外一部分就是柏林守军,基本上是各路残军的集合,二十几万左右,还有一部分在意大利,规模也算比较大,但距离本土太远,无法回援,最后投降盟军,剩下的分布在丹麦,挪威,最后向英国投降,希特勒曾经幻想能救援柏林的温克的集团军,仅仅是纸面上的


小康足已


希特勒自杀有兵有什么用,各地部队弹药给养没有,缺少弹药打啥,汽油也短了,坦克开不动,飞机上不了天,大炮无弹,光拿根烧火棍的人有什么用,


手机用户71090105702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战役正式打响。250万苏联红军在英美盟国数十万大军配合下,向驻扎在柏林的100万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战。

虽然这场战役的胜负毫无悬念,但苏军付出了数十万的巨大伤亡,才终于打赢了柏林战役。苏军攻占了帝国议会大厦,战争狂魔希特勒自杀身亡。一周之后,5月9日,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委托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宣告了第三帝国彻底灭亡。

那么,在希特勒自杀的时候,德军还剩下多少部队呢?有没有机会翻盘呢?

当时希特勒手里的全部家当着实不少,还有二百多万的德国部队,但他们都是只能苟延残喘、穷途末路了。

在捷克战场上,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央集团军,总兵力将近一百万,实力不可谓不雄厚。德国投降后,这部分德军还给苏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在南斯拉夫国内有四十万德军还在拼死抵抗,但局势也不乐观,正处于南斯拉夫抵抗组织的打击之中。

在北欧的挪威战场还有30万德军,他们也被挪威游击队和美军打得晕头转向,惶惶不可终日,投降是迟早的事。

在波罗的海沿岸约有二十五万德军;在已经投降盟国的意大利,德国B集团军仍有部分残余。

除了德国陆军,德国空军还有将近2000架飞机,其中不乏一些性能极其先进的飞机,比如说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实战的火战机ME262,当时德军手里还有这样的飞机400多架。

而德国海军仍然有一个“狼群”——200多艘U型潜艇在潜伏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水域。

实事求是地说,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欧洲的首屈一指的,他们在苏德战场把苏联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军队被德军吊打,每战必败,每个战役动辄都是数十万伤亡,数十万被俘。

即使到了僵持阶段,苏联人跟德国交手中也很少打出较好的战损比。

不信你看看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保卫战双方的伤亡就一目了然了。被称为苏军粉碎德军进攻势头的莫斯科战役德军伤亡50万人,苏军却付出了85万人伤亡的代价,而且德军是在缺乏燃油和补给的情况下,客场作战取得的战绩。

既然德国军队这么能打,为什么还节节败退呢?

说穿了,就是苏联人太多,实力太厚,累死你都杀不完。另外,法西斯政权本身不得人心,其邪恶性质让其注定失败。

既然希特勒在自杀前还有那么多部队,他为什么没有机会翻盘呢?

首先是燃油供应不上,后勤补给被掐断。

凡是战争,都讲究后勤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人都知道。二战中德国到苏联打仗,补给线太长,全靠车辆运输。但车辆要使用燃油的,没有燃油车队寸步难行。

现代战争不是冷兵器较量,用的是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火车。德国的闪击战靠的就是机动性很强的装甲集群。

可是德国最短缺的,偏偏就是燃油。

德国的自己贫油,自己的燃油供应全靠罗马尼亚,这是他唯一的石油来源。世界各地的燃油要经过大洋,但强大的英国海军控制了海上运输线,一滴油也不好运到德国。

不过希特勒还有一个指望,那就是苏联的油田;希特勒进攻苏联,还有一个如意算盘就是能占领苏联的大油田。

可是斯大林在德军到来之前,把油田设施都炸毁了,能转移的设备都转移了,希特勒通过苏联油田供应燃油的美梦落空。可是当时德国人一点也不慌,毕竟还有罗马尼亚大油田。虽然不能全部满足德国需要,但也勉强够用了。

可是盟军不给德国人留活路,他们明白掐断了德国的燃油供应就是扼住了希特勒的喉咙。断了德国的油路,就是断了纳粹的活路,等于自己增加了千万大军。

于是,一场掐断德国油路,轰炸罗马尼亚油田的行动开始了。

1942 年夏天,6 月 12 日,美国空军对普洛耶什蒂油田发动了首次进攻。

1943 年 8 月 1 日,美国第 9 航空军重新发动进攻,178 架 B-24 从利比亚起飞长途奔袭普洛耶什蒂油田,投下300多万吨炸弹,发射了12.5万发炮弹。

美军于 1944 年 4 月 5 日开始,美军从意大利本土发动对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新一轮进攻。

1944年6 月 10 日凌晨,美军第15航空军在英国空军的配合下,又进行了 11 次护航严密的大规模高空轰炸行动。

经过一系列打击,罗马尼亚和德国的输油管道和炼油厂几乎悉数被毁,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能力下降了八成%。

所有的军事专家都承认,美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打击,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也是纳粹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没有了燃油,德国不得不用马车来运送军火和补给,

没有了燃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几十万大军每天只能吃100克食品,最后不得不靠草根树皮和皮带维持生命。

没有了燃油,解围的德国装甲集群在靠近战场中心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不得不抛锚,眼看着自己的军队被苏军消灭。

没有了燃油,德军甚至连作战最基本的武器弹药都没有。

这时候的德军别说希特勒指挥,让拿破仑和孙武来指挥,都注定要失败。

在柏林战役之前,希特勒的轴心国集团已经瓦解,德军在欧洲孤立无援。

德军在战场上处于不利局面,他的猪队友赶快倒戈。

1944年9 月 12 日,希特勒的盟友罗马尼亚签订了正式停火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掉转枪口把矛头指向了德国。

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解职,10月13日意大利对德国宣战。

如此一来,德国即使还有百万或者更多的军队,他们还有翻盘希望吗?


小约翰


打不赢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在西线盟军已经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已进入柏林中部;东线苏军已大军压进,兵临城下,对柏林形成东西两面夹击的态势。此时,纳粹德国战败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但此时,希特勒尽管还握有300万军队,但依然也不可能扳回败局了,那为什么这样讲呢?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德军的兵力。希特勒在自杀前已经进入了二战的后期,盟军已经进入了反攻阶段,苏军已经攻入柏林城下,并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了对柏林的总攻,柏林会战开始。那么,当时希特勒手里还有300万可指挥的兵力,难道真的打不赢了吗?300万兵力听起来确实很多,但实际上,这些兵力大都分散在东西南北四个占领区,而这些占领区的德军,大都被盟军所牵制着,而真正守卫柏林的德军也就只有80多万。其在武器装备上有:战机3000多架,火炮10000多门和坦克1000多辆。

其次,看苏军兵力。苏联军队总数有3个方面军、250万人。拥有6000多辆坦克、7000多架飞机、40000多门火炮。这只是进攻柏林方面的军队。柏林会战前夕,苏军总兵力已经达到1000多万。

再次,看盟军方面兵力。诺曼底登陆,盟军投入了四个集团军,39个师,12个独立旅,各种兵力300万人。武器装备上:战舰9000多艘,战机13700多架。这300万人只是用在诺曼底登陆的兵力。然而,当时盟军总兵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2000万。

总之,在二战后期,尽管希特勒还有300万军队,但不管在军队数量,还是在武器装备上,德军根本没办法和以美英为首盟军2000万兵力和苏联1000多万兵力相抗衡。况且在柏林会战期间,只是朱可夫带领的250万军队攻打柏林,而实际上,以美英为首的盟军也早已赶到了柏林附近,只是双方事先有约定,由苏联军队攻打柏林,而美英只是观战罢了。

所以说在这种形式下,希特勒以区区的300万军队,想重新扳回败局是不可能的,最后也只好选择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