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安家》裡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孫儷新劇《安家》熱度足,但在豆瓣上只有6.3分(從6.2又漲上來一點),可我看了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差,節奏流暢、演員在線,還挺歡樂,問題出在哪裡呢?想了一下,被打低分的原因應該有兩個。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它買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版權,只用了女主“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的人設,但案例是重新寫的。日本和中國文化說起來一衣帶水,但其實差別非常大,日劇的本土化基本沒有被認可的。比方說原劇北川景子只有面無表情和瞪眼,這種機器人式的表演在日劇裡很正常,孫儷如果照搬觀眾會嚴重水土不服。坦白說,公眾對日韓劇有濾鏡,再加上有些觀眾誤以為《安家》是抄襲,於是很憤慨。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第二個原因是一些觀眾覺得沒見過這樣的中介,劇情懸浮,行業呈現虛假,但劇本實際是編劇六六在中介公司調研了十個月之後寫的,我也在一些貼子裡看到有些中介替這個劇辯解,還組織學習女主角的狼性。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我個人感覺,這部劇套路化的地方反而在於女主身世和男女主角歡喜冤家的設定,如果能不談戀愛就是喜歡賺錢更好了,只是純粹的行業劇超過20集就寫盡了,同時又要考慮電視機前的觀眾而作的妥協。它對中介行業的展現比情感戲更吸引我,在當下的國產行業劇裡是用過心的,和《完美關係》、《精英律師》放在一起提並不公平。

那麼,《安家》的中介確實失真了嗎?

頭兩集是被認為失真的關鍵,第一單是海清的走道房,這種房型在過去是存在的,我查到了還有馬桶戶型、手槍戶型,我自己就實地看過有尖角的戶型,還一點不便宜。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這個故事包含了好幾個被詬病的”槽點“:

1,房似錦(孫儷飾)作為店長撬同事單,查到客戶隱私追上門推銷,用閣樓能看到星空忽悠海清簽約。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這個要兩說,日劇裡女主就是六親不認不顧行規,這個人設被看作很特別,可能我們的觀眾還受不了國產劇女主道德感不強,眼瞅著編劇也必將用原生家庭把她性格圓回來,我們可以接受《梨泰院CLASS》女主角是反社會人格,卻不能接受中介搶單,中國編劇受到上面的限制已經夠多了,下面就不要劃紅線了。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房似錦到單位推銷被海清嚴厲斥責實際已說明這種行為不當,房似錦為上夜班的海清準備了水和麵包,伸手不打笑臉人確實也是中國人獨有的人情哲學。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這個案例比較明顯的瑕疵其實是看了一年房子的海清不太可能因為一句詩與遠方動心,但房似錦邀她看採光,不讓她丈夫一起是有理由的,有眼色的中介能看出這家是女主人拍板,人越多意見越多,越不會做決斷。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2,一箇中介怎麼敢裝修房子?誰來付費?除了為了節省時間把裝修期縮得過短之外,這種情況是有的。背景交代這套房是開發商委託,十年沒有賣出去,中介會與開發商協議,裝修款會打在房價裡,這套房比同小區其他房子每平米便宜一萬,對於精打細算的人有誘惑力。我曾經被銷售幾句話說迷糊,買了個頂樓的小房子,總價才比其他層低一萬,暖氣不行夏天又熱,每天忙昏的婦產冬醫生海清可能像我一樣腦子瓦特了。

別說賣房,就算租房也有中介管裝修的,租過自如的人應該知道,不但中介裝修,傢俱家電還會留給房東,前提是籤兩年以上合約,在樓市上升期中介不會賠錢,我們就甭提他們操心了。

這段戲有一部分細節蠻有意味的,海清住的房是真正的蝸居,連老公都是那部戲裡的原配,她坐在馬桶上改論文,仰頭看到晾的胸罩發呆,不像其他國產劇裡小白領都能住俯看黃浦江的高級公寓。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新房子裡海清老公擁有一間完全獨立的房間,如果他想,可以每天不用見到老媽老婆。母乳媽媽看到這裡會感嘆:雖然很想讓老公參與育兒,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除了添亂沒有別的用處,而能不和老公睡在一間屋真的挺好,每天伺候完孩子只想挺屍,並不想伺候他。

我認為不符合真實的細節是另一處,海清和包子鋪老倆口簽約時,老倆口的兒媳提出加名字,徐文昌怕老人吃虧,提議不如從全款改成貸款,全款和貸款的價格不一樣,付款週期也不一樣,通常這時賣家只可能答應貸款改全款,不可能反向操作。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這部劇裡有不少細節展現了中介行業生態。他們同時帶幾個客戶看房,造成房源緊張的景象。

小樓對客戶電話轟炸被罵得狗血淋頭,他在樣板間裡上大號,導致大客戶被燻跑,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味道,但這細節真的蠻好笑。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物業向中介收取帶看費,壞的物業經理以保安隊長孩子患病為由向中介募捐還吞下善款,在當下很應景了。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野雞中介每天門口跳的舞叫抓錢舞,曾經在中介行業非常流行。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王自健每天給大客戶發問候微信,聊天紀錄都是綠色的(客戶不回)。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孫儷每天進店先給手機充電,確保手機不會因為沒電漏接客戶電話。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小樓跟孫儷學到給豪宅客戶自費準備依雲礦泉水。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就連劇中的小三,文藝女青年“知否”的微信公眾號都是真實存在的(節目組有心了)。閱讀量還不低,從去年4月開始到去年6月總共發了6篇文章,其中兩篇閱讀量都過萬了。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點進去一看,雖然文風略矯情,讓人想起前些年流行的情感雞湯文,類似於“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但是排版精美,遣詞造句抓住了人物精髓。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中介這個行業比較特殊,似乎漂浮在大城市的人都有底氣說“我見過的中介如何如何“,但自己見的只是那幾個而已,還都是一錘子買賣,撬同事單的房似錦和把中介公司開成社區活動中心的徐文昌,被認為不存在這樣的中介,恰恰他倆都有原型,後者還做到了高管。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徐姑姑”原型:徐東華

看到一個採訪,孫儷拍戲前去了原型的家,借了她的舊鞋子、計算器、名片夾等私人物品,模仿她的工作習慣。所以你能看到孫儷用測距儀量房,見客戶前清新口氣,幫業主收拾屋子非常利索,會站在最高的位置以便把房屋拍得敞亮,然後把站過的茶几擦拭乾淨。她還永遠拿一支傘,不讓客戶曬太陽,她自己的臉則是曬到泛紅的狀態。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孫儷去角色原型家探訪

很多人也沒見過這樣的中介,因為金牌銷售只能是極少數。

劇裡同樣是金牌銷售的王自健也很機靈,發現小樓帶看的客戶罵罵咧咧從豪宅裡出來,立刻編個理由自己先進屋,把影響賣房的”雷“排掉。幾個細節就說明了這行業裡鳳凰和菜雞的區別。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和孫儷一樣,劇中其他演員也去體驗了生活,王自健就在微博上解釋了業務員的提成,並不是那種閉上眼睛胡拍的行業劇。稍微接觸過電視劇拍攝現狀的人就知道,願意去體驗生活的劇組很少了,雖然在行業怪象中並不算值得稱讚的事,但總不該比不敬業收穫更多的批評吧!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中國中介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高速發展時代他們野蠻生長,有自己自成一體的話術與銷售策略,大多數人一生不會多次買房,也不會認準同一個中介。從這點上,房似錦比徐文昌更像職業中介。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有一集是徐文昌的朋友禁止他把房子賣給自己丈夫的小三,孫儷不同意,並且說了一段話,大意是:

我們管不了房子裡的幸福,難道他們不孕不育也要我們努力嗎?在客戶眼裡我們只是找房子的工具,不會餓不會冷,甚至不是血肉之軀。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雖然這段話是她在被客戶粗暴對待之後的賭氣發言,但態度是拎得清的,想保持粘粘糊糊的人際關係當然可以,但像房似錦這樣處事像上海人(不是黑),更商業社會的做法也是一種客觀展示。

看了這個劇起碼得到一點啟示:無論中介或業主,都不要試圖和對方交朋友,你們只是做買賣的關係。

疫情期間蛋殼公寓的操作大家都聽說了吧,不經同意讓房東免租,同時不給房客免租,當然現在在輿論壓力下停止了。

我想說個真事,我的小房子託管給很大的中介公司,他們也提出了特殊時期免租金,說房子沒有人租。然後我去考察了一下,發現房客剛續租,事實是現在沒有房客敢換房,只是他們不會像蛋殼搞強迫,還是商量口氣。

電視劇是在圈圈裡跳舞,如果從業者盡力展示一點點現實,瞭解一點點行業知識,觀眾就能在和這個行業打交道時少踩一些雷,那麼這個電視劇就是有益的。

《安家》里的中介到底真不真?

其實越看到後面,越發現《安家》不是完全的行業劇,它更像戶外取景的情景喜劇,有點《編輯部的故事》的結構。幾個同事,有矛盾有合作,鐵打的中介流水的客戶,吃完飯看了哈哈一樂。百分百按照行業面貌來寫,一個單子要幾個月才能成交,要求一個輕喜劇展現行業調查般的滴水不漏,也是勉為其難,何必抱著看《白色巨塔》的心情去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