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寫網文的各位大神們,平常要看大量書和資料,再加上使用手機,還要在電腦上碼字。都是怎樣保護眼睛的?

蘋果知名達人


寫網文的各位大神們,平常要看大量書和資料,再加上使用手機,還要在電腦上碼字。

雖然大家都知道,少看電子產品就能緩解眼痠;可是互聯網時代,大人辦公、孩子學習都離不開電子產品。更何況手機、平板這麼好玩,怎麼可能放棄!


護眼模式未必護眼

這三種護眼方式不靠譜

多看綠色不護眼

<strong>

許多人為了「保護眼睛」會把壁紙調成綠色系的或是在桌上放綠植;所謂眼科專家配置的「豆沙綠護眼色調」也在網上火了一段時間。

大家覺得綠色可以護眼,無非是因為眺望窗外的綠色植物時會覺得眼睛很放鬆。但其實,讓眼部放鬆的並不是窗外的「綠色」,而是「窗外」。

要想視力過得去,不是非得有點兒綠。比起把工位弄成原始森林,不如看看遠處的高樓,還能思考一下以後要買哪一棟。

➋ 食補不能明目


從小爸媽就會告訴我們,豬肝明目、吃魚眼睛補眼睛、枸杞菊花泡茶對眼睛好。

雖然豬肝和魚眼睛都很好吃,但它們跟明目真沒多大關係。

在生活條件不好的過去,人們吃不起肉,常常會因為缺乏維生素 A 患上乾眼症和夜盲症。而豬肝富含維 A,所以才有了「豬肝明目」的說法。但是吃豬肝並不能緩解視疲勞,更別說改善近視了。

而魚眼中除了水和脂肪,剩下的也就是少量的維生素 A 及 DHA,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只是個心理安慰。

至於喝這麼點枸杞菊花茶,更是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對視力有保護作用。

➌ 別太依賴手機的護眼模式


目前手機的護眼模式大多是用算法過濾一部分藍光,讓屏幕變黃變暗,看上去變得不那麼刺眼。但是藍光對於眼睛的傷害目前並沒有定論,所以護眼模式未必可以「護眼」。

想要保護視力,關鍵還是在於用眼時間。如果本來你已經覺得眼睛很累準備休息了,結果因為開了護眼模式又多玩了幾小時,那就真成了「毀眼模式」。

手機、平板離不開

做到這幾點才能減少傷害

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平板,那麼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➊ 打開燈

如果一定要看屏幕,千萬別躲在漆黑一片的房間裡看。


關燈後,人眼的瞳孔會在昏暗中散開,注視手機屏幕的光亮時會受到更多刺激。不僅會增加視疲勞,還有可能誘導青光眼。

所以,看手機、平板、電腦時,最好打開燈,改善用眼環境。

➋ 多眨眼

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大家經常會因為過於專注而忘記眨眼。


人眼需要通過眨眼來把淚液均勻地塗抹到角膜上,長時間不眨眼,角膜表面淚液蒸發,容易引起眼睛乾澀。如果不矯正眨眼習慣,還可能誘發乾眼症等問題。

要想減少眼部不適,要保證每分鐘至少眨眼 15 次以上。

<strong>

➌ 記住 20:20:20 原則

20:20:20 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好記的用眼法則,可以有效緩解用眼疲勞。

具體怎麼用呢?記住:每工作 20 分鐘,抬起頭往 20 步(大約 6 米遠)以外的地方看 20 秒。

<strong>


➍ 使用姿勢要正確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看書寫字時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這樣的姿勢是對眼睛非常友好的。

到了工作的年齡,也要保證坐姿端正。電腦屏幕距離眼睛至少要有一臂距離,並且保證屏幕略低於視線。

使用筆記本的朋友最好配一個鍵盤,避免上半身向前傾,距離屏幕太近。


➎ 摘下隱形眼鏡,給眼睛透透氣

雖然說現在的隱形眼鏡改善了材質,大大提高了透氧率;但是室內的空氣流通不是很好,夏天開了空調又會進一步加快眼睛的淚液蒸發,引起眼部不適。

所以,需要長時間用眼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框架眼鏡。

➏ 遵醫囑滴合適的眼藥水

平時用眼覺得累了,很多人會隨便買點滴眼液使用,使用後感覺清涼舒適,眼睛一下就放鬆了。


但是眼藥水畢竟是藥水,無論它是什麼功能,都不建議大家自己買來隨意使用。如果真的覺得眼睛不舒服,還是要先針對性地檢查一下眼睛,根據醫囑使用對症的藥品,避免錯誤使用,延誤病情。

➐ 選擇視覺健康舒適度高的電子產品

防藍光不一定「防」得住手機、平板對眼睛的傷害,那除了矯正用眼習慣,我們就只能靠少看電子產品來保護眼睛了嗎?

其實,還可以選擇更「護眼」的電子產品。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有制定一套客觀評價視疲勞的模型,叫做「視覺舒適度評價指數(VICO 指數)」。這套評價標準最大的不同在於不是從光源的物理屬性出發,而是基於人眼的功能狀態,因此更為貼閤眼睛的直觀感受。

在選擇燈具、眼鏡和電子產品時,我們都可以根據它的 VICO 指數來判斷是否能夠護眼。具體怎麼判斷呢?看這兩張表格就能明白:


也就是說,VICO 指數越小的產品視覺健康舒適度越高。對於本身就容易累眼的電子產品來說,如果產品視覺健康舒適度能達到 B+ 以上,使用起來會感覺舒適很多。


李博士醫學科普


戴眼鏡[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