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十遍都不及老師引導一遍呢?

小月學堂


感謝老師提出的“為什麼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十遍都不及老師引導一遍呢?”的這一問題。我的答案是由孩子家長本身的文化程度和職業所決定的。我來從以下三個方面發表一下我的觀點,希望老師們互相切磋交流,敬請賜教!

為什麼說是由孩子家長的文化程度、職業和親子關係所決定的呢?

第一種情況是,如果家長的文化程度很高,本身的職業就是教師的話,我想輔導好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如果具備這個條件再輔導孩子不出效率的話,那就是專業課不對口,或者是教學方法不合理,或者是附加的家長作風太重了些吧。

第二種情況是,孩子家長的文化程度本身就不是很高,就連自己對孩子的功課瞭解都不是很透徹的情況下,你怎麼去輔導好孩子的功課呢?如果真是這種情況的話,我建議家長最好就不要再親自去輔導孩子了,果真如此的話,不僅幫助不了孩子的學習,反而會誤導了孩子的,貽誤了孩子學習進步的。

第三種情況是,親子關係的默契不默契,融洽不融洽也是影響引導孩子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假如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強,凡是家長所說的,所要求去幹的,孩子都去反著做,對著幹的話,在此情況下家長再去輔導孩子功課,不僅幫助不了孩子,反而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就這三個方面,希望能與師友們一起交流這個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謝謝老師們!








海角天涯1988


首先讀沒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教師是勤勞的園丁,是一份光榮且神聖不可侵犯的職業。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對老師充滿了崇敬與敬畏,在每個孩子的童年裡都成幻想有一天能夠成為老師這樣的人。所以對老師也是言聽計從。

在一個就是老師本身教導學生就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論與經驗,所以老師教導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懂更容易吸收。

而我們家長沒教育這方便的教學經驗,所用方法也許太過簡單粗暴,讓孩子很難理解我們所講解的是什麼。

老師講一遍己經概括了整個理念和重點,我們也許十遍百遍還未能講解到重點。所以這區別很大。



帝國之城791


您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作為有著多從業幼教領域的博士生,我談談我的看法。

在學校讓老師教,一方面教師有著專業的知識,專業的教學方針和系統的教學方式,畢竟教師資格證也沒那麼好拿。毫不客氣的和您說,假如您清華北大博士畢業,一個普通的教師他論起知識面可能沒您廣,但他教學的方式,那種誘導孩子和講臺傳授的技巧,卻是一般沒有訓練過得人遠遠不及的。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對於您這個問題,我們早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了,我來告訴你那核心要點。就是“學習氛圍”。即便您是清華北大畢業的,但如果您只是在家裡學,孩子處於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他會感到煩躁與煩悶,感官上的“時間流逝”是不一樣的。您上學時肯定有這樣的經驗,在家不知道做了什麼一天就過去了,感覺時間過得好快,而在學校又覺得度日如年,孩子的感覺也是如此。

再一個,重要的就是剛才說的“學習氛圍”,孩子較小的時候,玩心大,沒有強力的自我剋制能力,很多時候你要“逼他學”,效果才會好,就像倔牛,你不抽它它就不跑。在家裡,你不可能時時刻刻教導孩子,監督孩子。而在學校,那種教學制度下,孩子他不得不跟著學校的教學方針走,而且旁邊的孩子都在學,老師在上邊講,就你一個人玩,孩子自己都覺得不合適,這也是“從眾心理”的另一種解讀吧





母嬰新視界


生活中的確有這種現象。很多家長對老師說,老師你說話比我頂事。我說了孩子不聽。那為什麼會這樣那?

首先,我認為家長是孩子熟悉的人,從小到大,對家長的脾氣性格比較瞭解,認為可以討價還價,不聽家長的話也不會引起多大的麻煩。而老師代表的學校,有強制的味道,孩子心目中認為是不容侵犯的,所以老師講的內容也會具有同樣的威力。所以同樣的事,老師說了,學生會引起注意。

其次,我認為還有溝通形式的問題。家長說話比較隨意,不嚴肅,不講究方法,所以說的內容也沒效力,而老師一般說話都比較嚴肅,注意措辭和說話的技巧,所以孩子更容易接受。

再次,後果不同。同樣的事,家長引導,孩子如果沒有去做,通常不會有什麼後果,大部分是得到家長的叨叨,也就不了了之。而老師佈置的事,通常會檢查,還會有評價,完不成,不僅要補,還會受到批評。

家長和老師的角色和做事方式,造成了孩子更願意接受老師引導的現象。你們認為那?歡迎大家一起探究。




美生活達人


囚在家裡的家長請聽好了。家長和老師的不同。有個網友問我一個問題。說家長如何管理學生的情緒。我說這個問題應該改為父母應該如何關注孩子的情緒?這就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混淆了自己的角色。

家長和學生是社會角色。父母和孩子是血緣關係。但一說到學習這個問題上,父母就變成了家長。這本身是錯誤的。這也是在我看來,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教師不像教師。現在的學校。把教育的責任都推給了家長。每天發信息給家長留作業。家長成了副班主任。更為奇怪的是,學生在學校總是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老師轉倆就會去請家長。告訴家長孩子的問題。這也許是現在教育環境下,老師的一種自我保護。可是這樣孩子就成了兩頭騙。老師和家長不穿一條褲子。孩子就多了許多的偷懶機會。

現在由於疫情,孩子們無法上學。可在家裡。爸爸媽媽是慈愛的代名詞。從那麼一點點,不到十斤重的樣子。養了這麼大。有的孩子都100多斤了。說到這裡。我的兩個孩子都樂了。好像養豬要出欄一樣。然而在家中,又讓爸爸媽媽充當教師。教師是嚴格的。並不慈愛。才會給孩子一些壓力。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學習,可是看孩子學習時間久了。馬上有心疼起來。我常有這樣的感覺。看他們學習一會兒。就想著給他們拿點兒吃的。這又破壞了學習的氣氛。所以慈愛的父母,在家中又充當教師的角色。真的很難。

所以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十遍。不如老師引導他一遍。上面為網友回答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



鐵筆禪心


分析下老師引導的優勢

一、老師是職業,他們接觸孩子多,已經有很多經驗引導孩子,對於學習的方法、解題的思路多

家長若沒有學業方面的繼續學習,待孩子的作業時,以前的方法,可能跟不上

二、老師是老師,傳道授業

家長是父母,生活方面比較多,環境影響孩子的判斷

三、情緒上,有經驗的老師,只分析題,就事論事,他們接觸的孩子多,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有接受快的,講一遍就懂,也有接受慢的,講十遍才懂

家長只對自己家的孩子,可能覺得題很簡單,為什麼孩子不會,心中懷疑孩子是不是不夠聰明,從語氣影響開始,情緒不自覺地發洩出來,導致孩子受挫,不滿,有可能會故意不聽哦

因此,請耐心的給孩子多講幾遍,不懂很正常,多陪孩子考慮方法,引導孩子自己想


兒童心理支持者


唐代韓愈在《師說》裡寫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句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老師是系統學過本專業的人,同時從事教育還要學教育學、心理學,再加上教學經驗的積累,他們對本學科的重難點把握得更準確,引導起來肯定更加到位。

即便如此,家長也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給學校和老師,尤其是習慣、品德方面的教育。試想一下,一個六歲的孩子,為了達到他的目的躺地上撒潑哭鬧,一說識字算數像兔子一樣開溜,玩具垃圾亂放亂扔,開口閉口胡言亂語,等等。這樣一個孩子,你讓小學老師可怎麼教育管理呢?他們畢竟面對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孩子。

所以,明智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把功夫花在未上小學的那幾年。好習慣養成了,老師的權威樹立起來了,學知識的興趣被激發了,那麼水到渠成,一個優秀的幼兒誕生了!



教育是跳起來摘果子


癥結所在就是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

聽老師的話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慢慢潛移默化的成為孩子需要遵守的規則。孩子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讚賞,都會選擇聽從老師的教誨。甚至在家庭成員也常常說“你要是再不聽話,就告訴你老師。”

為什麼老師一引導,孩子們就會爭先恐後的學習呢?我們這些家長們回憶一下曾經在校園的生活,你會發現很多方面是值得借鑑到家庭教育中的。

一:規矩 入校有規矩(向老師同學門衛問好,身穿校服校褲入校),課堂有規矩(不能隨意走動、交談,回答問題要舉手),吃飯有規矩(飯前飯後洗手,不能浪費糧食)等。詳細的規則讓孩子習慣了聽從老師的引導。

二:以身作則 老師要求認真聽課,同時老師也會認真備課並熱情的上課。而我們家長在生活中卻很少以身作則,比如玩手機我們廢寢忘食,卻要求孩子不能看太久電視,甚至在孩子做功課時,在旁邊玩手機。試問這樣,孩子願意聽從家長的引導嗎?

三:情緒 老師一般情緒都比較穩定,會耐心的去化解孩子的不滿,同時也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放棄規則。但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情緒就像暴風雪,愛的時候掏心掏肺,什麼規則統統拋掉,生氣的時候破口大罵,甚至揍孩子,這樣頻繁波動太大的情緒也讓家長引導孩子變得無效。

四:征服 征服孩子是大部分老師的必備技能,老師會想盡辦法變成新花樣,新本領,讓孩子長久的崇拜、仰慕。而家長是很少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也不在意學習新本領來征服孩子。

所以,一位合格的家庭老師,那家庭對孩子的引導就沒有太大問題了。每一位家長都可以是合格的家庭老師,只要你願意向校園老師那樣有必須遵守的規則,有不能妥協的規則。

其實在教育階段,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做人和做事。

在引導做人方面,父母應以身作則引導孩子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尊敬長輩、文明有禮、誠實守信等。父母還要教會孩子一些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原則,去應對學校,工作單位,社會這些集體生活,引導孩子學習協調雙方的需求,既不是放棄自己的需求迎合對,也不要求對方放棄需求迎合自己。

在引導做事方面:堅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自己的包要自己背。如果實在背不動,可以請求幫助:“媽媽,我的包太重了,背不動,你能讓它幫忙嗎?”遇到困難請求幫助也是一種做事的能力。

家庭引導沒有晚的時候,什麼時候開始都來得及,只要家長願意有堅守的規則。


琴子愛教育


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十遍也不及老師引導一遍。

首先家長不是老師,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孩子的訓練,都是有孩子了就當家長,也沒有經驗,有可能是東一棒槌西一榔頭地講,孩子不容易理解。另外,孩子和家長天天在一起就比較隨意,大部分家長高興時什麼都承諾,,承諾了又做不到不高興時不分場合發脾氣,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做不到就訓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適得其反。家長賣力的講,孩子早就跑神了。

而老師呢,接受過專業知識的培訓,老師們還會經常在一起交流心得,怎樣講才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大部分老師都有讓孩子聽話的能力和技巧。老師說的話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老師對學生不會溺愛,而是嚴而不厲,愛而不溺,學校的規章制度對學生也有一定的制約,老師在學生的面前是有權威的,學生對老師是有敬畏之情的。




qingwufeiyang


教師乃授業解惑者也。如果沒有獨特的方法和智慧,那麼大家都是老師了。教師有一線教學的經驗,他見過的不僅僅您家孩子一個學生!而且,見過的眾多學生中,不僅僅出現過一種情況!因此,有心的,有經驗的教師都在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然後再出現同樣或相似情況的話,他會第一時間,抓住學生最不懂的梗,然後幫助孩子解開!所以學生才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老師們都學過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他們有時候不是解答問題,而是巧妙引導!未必你家孩子不會做題,只是那層窗戶紙沒有給捅開!

您說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