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在這個崇尚男女平等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為了孩子而放棄自己打拼多年的事業。在公園散步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爺爺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子在外面玩耍。

而中國自古以來也有一種說法就是:隔代親,所以如果父母沒時間的話,帶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就交給了爺爺奶奶輩。但是在日本,這樣的現象基本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在日本,基本上所有的女性結婚後都避免不了成為家庭主婦的命運,因為他們的長輩並不願意幫助他們帶孩子。

可能有些熟悉日本的讀著會說:“日本不是專門帶孩子的機構嗎?可以幫忙帶到孩子6歲呢。”是的,日本確實有這樣的一個機構,但這個機構的名額是有限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日本家庭都有辦法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邊去的。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機構不收人,孩子沒人帶,那這個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在了當媽媽的頭上了。

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較小的島國,人口的增長也較為緩慢。人少,制度行對地也就能更好地執行與落實,人民的訴求也能更快地被知道。

曾經有人就向政府提出過建議,建議將長輩幫忙帶孩子放到國家規定裡,以此來解決長輩不幫忙帶孩子的現象。這項提議也“深得”政府心,因為日本開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了,這樣的做法可以將更多的年輕勞動力解放出來,能更好地幫助國家的發展。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理想很美麗,現實很骨感,這項年輕人與政府都有意向的政策在老年人以“體力不支、耗費精神財力”等理由下被否決了。日本的老人家對比幫忙帶孫子/外孫,更願意擁有並享受自己的生活,有時候多和自己的老伴、老友旅旅遊、見見世面,更讓他們覺得心情愉悅。他們與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將自己的越來越少的經歷放在這樣的家庭瑣事上。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有些老人家寧願出門做志願者、義工,將自己的時間花在社區工作上,也不願幫忙,這廝因為他們認為“帶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這一觀念在日本深入人心,與中國的觀念有所不同。

那麼,長輩有義務幫忙帶孩子嗎?

1.站在“有”的觀念上

他們認為“疼愛孩子是長輩的天性,幫忙照顧也是也應該的”“長輩帶孩子,年輕女性的勞動力也就解放了,很好”“帶孩子能給老年生活增添樂趣,由於與長輩身心健康”等,長輩幫忙帶孩子的好處很多,所以有義務幫忙帶孩子。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2.站在“沒有”的觀念上

他們認為“老一輩已經操勞一生了,剛要享清福,年輕一輩不應添麻煩”“這對他們來說是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了,並不能將帶孩子強加給他們”“要不要幫忙帶孩子應由長輩自己選擇,不能稱之為義務”等,站在長輩角度上,認為應有長輩自由選擇,不能義務強加。

想法各樣,而確實也不能強迫長輩來幫助自己,這也就讓日本女性的處境尷尬了。

有些女性在結婚之前擁有自己的事業,就像我之前的一個同事,嫁到了日本。她沒結婚之前已經做到他們公司的部門經理了,而結婚之後外調到日本。她婆婆基本不插手,有了孩子之後,她就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本的職業規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了家庭與孩子中。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有些經濟不好的家庭,女性不得不出去上班,而這樣的選擇可能會帶來以下的幾種問題:

1.與孩子感情淡

為了生活將孩子放在託兒所,在孩子懵懂成長的過程中與孩子見面的次數寥寥可數,等孩子6歲回到自己身邊了,這時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你也錯失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階段。

2.產生家庭矛盾

可能更好的方式是說服長輩幫忙帶孩子,這樣的方法就可以將孩子養在自己身邊,平時也可以見面。但不可避免的是說服的過程和生活的過程都可能產生種種的矛盾,如果沒有處理好,可能成為家庭長期問題,不利於和諧生活。

在日本,就算年輕人特別累,為何老人也不幫忙帶小孩?


3.職場規則影響

生完孩子再從反職場的女性都知道,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年輕員工,而如果你做不到不可替代的話,很容易會被時間淘汰。而年輕的員工更有精力,也不用因為孩子的各種問題而請假,會更得老闆的心。

生兒育女本身是個讓人高興的話題,而壓力對於日本女性來說卻不是那麼的友好。但父母長輩的選擇也該得到我們的尊重。兩者之中,找到自己平衡點非常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