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牛校哈工大,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彰顯工科名校實力


牛校哈工大,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彰顯工科名校實力

2020年2月20日05時07分,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負責研製的新技術試驗衛星E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從2010年以來,哈工大成功研製、發射試驗一號、快舟一號、吉林一號、珠海一號、紫丁香一號,以及完成國際上首顆獨立奔月、繞月的"龍江二號"微衛星等19顆衛星。E星的發射成功,標誌又一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科技成果,這是哈工大在航天領域的又一重大標誌性工程。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採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E星、F星發射升空、運行狀態良好。

牛校哈工大,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彰顯工科名校實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到底有多牛

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九校聯盟(C9),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教學制度嚴格,素有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牛校哈工大,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彰顯工科名校實力


哈工大為國家培養出來了大批科研人才,曾為中國航天領域輸送了8000多名畢業人才,其中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副總指揮胡世祥,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總指揮欒恩傑,原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元正,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神舟六號"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總設計師張柏楠,這都是他們其中的代表。

那些在校的大學生也都不可小覷,他們研製出來的"紫丁香一號"和"紫丁香二號"成功飛入太空,完成無線電轉發通信與空間攝影任務。

"快舟一號"成為國家在太空中的"天眼",抗震救災、突發事件支持、環境監測,為"快舟一號"的主要任務。

牛校哈工大,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彰顯工科名校實力


哈工大也承接了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據2016年七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科研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甚至連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水立方等焊接工程也是哈工大來完成的。

E星發射成功,又一次證明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我國航空領域的重要地位,彰顯工科名校的實力,是哈工大在航天領域的又一重大標誌性工程,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