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熊出没”!周至板房子区域再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

“熊出没”!周至板房子区域再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

华商报讯(记者魏光敬)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息,近日,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房子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巡护监测途中,接村民朱某报告,在途经铁厂沟发现大熊猫新鲜粪便、采食竹子等痕迹,保护站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

“熊出没”!周至板房子区域再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

经查看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的地点距离108国道仅约2400米,位于铁厂沟南侧主梁北面上部,距离梁顶约300米的位置,较2018年5月29日晚拍摄到的大熊猫横穿108国道的地点相比,本次大熊猫活动地更偏北边,是迄今为止周至保护区发现大熊猫活动足迹的最北端,该地海拔1800米,生境为落叶阔叶林,林下有丰富的秦岭箭竹资源。

周至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最重要的分布区之一,大熊猫数量约为23只,是我国大熊猫分布最北界,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区内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面开展了108国道秦岭隧道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理项目。

“熊出没”!周至板房子区域再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

实施生态恢复项目,在野生大熊猫经常活动和易于通过的地段两侧和太平河区域,栽植大熊猫主食竹种秦岭箭竹,开展以森林抚育更新、种植原生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增加大熊猫食源,建立大熊猫走廊带。

实施西成客专输电线路对108国道秦岭梁动物通道影响专项监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输电线路两侧设置动物监测样线、植被样方以及架设红外相机,监测西成客专输电线路运营后与植被恢复前后的成效对比。这不仅修复了破碎的栖息地,连通了因108国道阻隔的大熊猫天华山种群和兴隆岭种群,增加了大熊猫种群间交流的机会。

“熊出没”!周至板房子区域再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

板房子区域108国道附近第二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不仅再一次表明周至保护区该地域自然资源逐步正在有效恢复,生态系统良好稳定,大熊猫活动区域有向北扩散且扩大的迹象,而且进一步印证了周至保护区近几年来采取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秦岭野生大熊猫活动提供了珍贵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