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楊國忠是怎樣把安祿山逼急了的?

勞倫斯602


天寶十四載八月,安祿山突然下令犒勞三軍,把將士們的伙食換成大魚大肉,好吃好喝伺候著。士兵們雖然十分開心,但也很疑惑,最近也沒打仗,為何伙食水平突然提高了這麼多。不過,士兵們心中的疑問很快便消失了。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十五號,安祿山召集全軍,從懷裡掏出一份密詔對大家說,我奉皇帝之命進京討伐奸臣楊國忠,大家抄傢伙,行動起來吧。將士們這才明白,他們的安將軍這是真正要邁出造反這一步了。就這樣,安祿山領兵十五萬,兵鋒直指長安。

安史之亂的爆發,按下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按鈕。可是,唐玄宗對安祿山不薄,甚至說是對他寵愛無邊都不過分。為何安祿山要當這個白眼狼,非要造唐玄宗的反呢?安祿山造反這事和楊國忠有關係嗎?

客觀來說,安祿山之所以造反,一是因為他想自己做皇帝,二是因為宰相楊國忠的步步緊逼。從安祿山打著討伐奸臣楊國忠的幌子起兵就能看出,他對楊國忠是多麼的恨之入骨。放著待遇優厚的節度使不做,安祿山為何冒著被誅九族的風險造反呢?

一、長安太繁華,皇帝的生活太令人嚮往

開元天寶年間,安祿山為了巴結唐玄宗,不斷來長安拍唐玄宗的馬屁。再加上他拜楊貴妃為乾媽,所以出入皇宮很方便。每次從塞外來長安,安祿山都感受著塞外之寒酸和長安之繁華形成的鮮明對比。

長安皇宮內最吸引安祿山的是什麼呢?美女和娛樂。皇宮內的美女,不能說都和楊貴妃一樣傾國傾城,但顏值也都是不俗的。像楊貴妃的姐姐們,都是萬里挑一的美人,對於安祿山來說,這已經不是美人了,而是神仙姐姐。

塞外除了沒有長安內水靈的美人,娛樂活動也是相當匱乏,樸實的胡人遠不如皇家貴族會玩。安祿山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叫舞馬。每次宴會,唐玄宗都把他的舞馬隊叫出來,讓馬兒叼著酒杯,踩著鼓點跳舞。

安祿山被這些紙醉金迷的生活迷亂了雙眼,他心裡逐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二、中原的武裝力量太弱

太平盛世久了,府兵制瓦解,長安附近的軍事防禦力量大大降低。長安附近唯一的軍隊就是皇帝的禁軍了。可盛世之下,皇帝的禁軍也都和平民無異。讓長期在塞外打打殺殺的安祿山的士兵對付皇帝的禁軍,可能就像割草一般容易。

經常出入長安的安祿山,見長安附近兵力空虛,心中的那個想法便放大了幾分。

三、玄宗老了,如果太子掌權,後果不堪設想

天寶年間,唐玄宗已經70高齡,誰也不敢保證他什麼時候會一命嗚呼。早年,安祿山巴結唐玄宗,曾經把太子晾在一邊,稱只知陛下一人,不知有太子,這無疑得罪了太子。要是太子繼位,安祿山肯定挨收拾。

所以,隨著玄宗年紀逐漸變大,安祿山動手的想法也越來越迫切。

除了以上幾點,還有一點重要因素就是楊國忠的步步緊逼。他為了扳倒安祿山,不斷向唐玄宗舉報安祿山要造反。但經過一次次試探,安祿山都偽裝的很好,每次都成功打消皇帝的猜忌。

最後,楊國忠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竟然做起了主動逼迫安祿山造反的勾當。他把安祿山在長安城內府上的門客都抓起來審問,最後造反證據沒審出來,卻把安祿山的門客都審死了,這成功激怒了安祿山。

楊國忠在知道安祿山真正造反以後,第一反應不是憂國憂民,而是笑了。他終於證明了自己的舉報是正確的。這真是太雷人了,邊將叛亂,當朝宰相竟然公開幸災樂禍,真是千古笑柄。








點滴見證


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叛亂的藉口是討楊國忠。楊國忠與安祿山都是天寶年間的新貴,同樣受著玄宗的寵通。但是,楊國忠的發跡要比安祿山晚得多。當楊國忠尚未擔任高官要職時,安祿山早在天寶元年(742年)正月就升任平盧節度使,以後又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御史大夫,稍後又兼河東節度使。天寶九載(750年)又封為東平郡王。楊國忠雖有外戚關係,但遲至天寶七載(748年)始遷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安祿山在朝中對老謀深算的李林甫還算懼怕,而對楊國忠則根本瞧不起。楊國忠接替宰相後,看到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想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祿山。可玄宗認為這是將相不和,不予理睬。楊國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奏請讓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以便排斥和牽制安祿山。天寶十三載(754年)春,玄宗按照楊國忠的意見召安祿山入朝,試其有無謀反之心。安祿山由於事先得到楊貴妃的通風報信,故將計就計,裝模做樣地向玄宗訴說自己的一片“赤心”,贏得玄宗更加信任,打算讓安祿山當宰相(加同平章事),並令太常卿張垍草擬詔敕。楊國忠知此立即勸阻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能當宰相。如果發下制書,恐怕四夷輕視朝廷。”玄宗只好作罷,任安祿山為左僕射。至此。安祿山與楊國忠以及唐王朝的矛盾更加尖銳激烈,一觸即發。加之楊國忠任宰相後,官吏貪瀆,政治腐敗,民怨沸騰,終於使安祿山發動了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取皇位之實的叛亂。    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長安危在旦夕,玄宗根據楊國忠的建議,決定逃往四川避難。當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時,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之天氣炎熱,拒絕繼續前進。此時,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陳玄禮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的時機已成熟,並由陳玄禮出面對將士進行煽動,說這場叛亂全是由楊國忠引起的,殺了楊國忠就可止息叛亂。這時,有20多名吐蕃使者在驛站西門外堵住楊國忠的馬頭,向他要飯吃。激怒了的士兵們立即將他們包圍上來,大喊:“楊國忠與吐蕃謀反!”一箭射中了他的馬鞍。楊國忠逃進西門內,軍士們蜂擁而入,將其亂刀砍死。接著,楊貴妃也被縊死,楊國忠的大兒子大常卿兼戶部侍郎楊暄以及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也一併被殺。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和幼子楊晞以及沈國夫人逃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市),裴柔在竹林中讓虢國夫人用劍刺死自己。虢國夫人然後自刎,但沒有死,被縣吏押回獄中,後血凝至喉而死。   馬嵬驛之變,表面上看來是一場士兵譁變,實質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高力士等策劃的一場爭權鬥爭。太子李亨自天寶五載(746年)遭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打擊後,極為孤立;楊國忠任宰相後,又連遭傾軋;安祿山叛亂時,玄宗本想讓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於楊國忠及其姐妹的反對而未成事實;後又棄京幸蜀,如果到了蜀中,李亨在楊國忠勢力的控制下就更無出頭之日了。因此,太子李亨主謀,藉機除掉了楊國忠。


玖伍11


首先,安祿山與楊國忠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惡劣。楊國忠是楊貴妃的族兄,楊貴妃受到唐玄宗的寵愛之後,由於愛屋及烏,楊國忠也開始飛黃騰達起來,更是升到宰相之位。由於楊國忠和安祿山二人都是新貴,同樣得到楊貴妃和唐玄宗的喜愛,但是楊國忠的發跡卻要比安祿山晚得多。在安祿山已經升任平盧節度使後,楊國忠還沒升到高官範圍,於是安祿山根本瞧不起楊國忠。於是在楊國忠升任宰相之後, 就經常找安祿山麻煩,且在看到自己無法制服安祿山之後,就開始時常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

二人矛盾進一步升級的激發點是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至言,召安祿山入朝試探。天寶十三年,唐玄宗召安祿山入朝,試探其是否有謀反之心。可是安祿山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早在這次試探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安祿山見到唐玄宗之後,就立即表明了自己的赤誠之心,反而在唐玄宗面前贏得了更高的信任。當然,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的矛盾卻更加激烈,甚至一觸即發。

楊國忠擔任宰相之後,對安祿山的敲詐過狠,且有沒有足夠的手段能夠控制安祿山,加上楊國忠擔任宰相後的政治腐敗,名聲載道,於是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的安史之亂。




歪嘴說歷史


唐玄宗對安祿山不薄,甚至可以說是對他寵愛無邊。但是楊國忠一心想扳倒安祿山,不斷向唐玄宗舉報安祿山要造反。但經過一次次試探,安祿山都偽裝的很好,每次都成功打消皇帝的猜忌。

最後,楊國忠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竟然做起了主動逼迫安祿山造反的勾當。他把安祿山在長安城內府上的門客都抓起來審問,最後造反證據沒審出來,卻把安祿山的門客都審死了,這成功激怒了安祿山。

其實安祿山造反,不僅僅是因為楊國忠的逼迫。

經常出入長安的安祿山,看遍長安的繁華,皇帝的生活太令人嚮往了,此外安祿山也見過了長安的兵力,太平盛世久了,府兵制瓦解,長安附近的軍事防禦力量大大降低。

當時唐玄宗已經70高齡,誰也不敢保證他什麼時候會一命嗚呼。早年,安祿山為了巴結唐玄宗,曾經把太子晾在一邊,稱只知陛下一人,不知有太子,這無疑得罪了太子。要是太子繼位,安祿山肯定過不得好日子。所以這些都是炸藥,只是楊國忠做了這點燃炸藥的導火索。

楊國忠在知道安祿山真正造反以後,第一反應不是憂國憂民,而是笑了。他終於證明了自己的舉報是正確的。邊將叛亂,當朝宰相竟然幸災樂禍,論為是千古笑柄。


往來古今


只能說楊國忠政治能力太低,最終逼迫安祿山造反。雖然楊國忠之前,李林甫也是一個奸相,但卻能死死壓制住安祿山。到了楊國忠接任相位,安祿山被迫提前造反。

楊國忠發跡路線

楊國忠是楊貴妃族兄,他前期發跡路線,和楊貴妃的關係並不是很大。但楊國忠後期,之所以能登上宰相的位置,楊貴妃的作用不可小視。

楊國忠在發跡之前,簡直就是一個潑皮無賴,被所有人看不起。直到他遇到劍南節度使仇兼瓊,對方給了楊國忠一大筆錢,還打發他到長安去做官。因為仇兼瓊和李林甫不合,想著楊國忠能依靠楊貴妃發跡,從此對抗李林甫。此後,楊國忠開始逐漸靠近權力中心。

雖然楊國忠年輕的時候很混蛋,但也是有真實本領的。他本人比較擅長理財,這個能力贏得了唐玄宗的欣賞。再加上和楊貴妃的關係,自然受到了格外的照顧。

國忠稍入供奉,常後出,專主薄薄,計算鉤畫,分銖不誤,帝(唐玄宗)悅曰:“度支郎才也。”累遷監察御史。

此時奸相李林甫大權在握,楊國忠便投靠了他,一起對付太子李亨,甚至一度危及到太子之位。而楊國忠非常善於察言觀色,前期獲得了李林甫和唐玄宗的歡心。只是後來,因為爭奪權力,楊國忠開始和李林甫發生矛盾。

只是楊國忠的水平實在不咋滴,加上楊貴妃的助攻都打不過李林甫。後來還是李林甫病死,楊國忠才趁機當上了宰相。在楊國忠當上宰相的過程中,楊貴妃是出了大力的。而楊國忠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能幹,便開始大力揭發安祿山謀反事蹟。

楊國忠逼反安祿山

安祿山此時正受唐玄宗寵愛,沒有人敢揭發他謀反的事蹟。而楊國忠因為安祿山不是自己一派系,他本人也不是楊國忠提拔起來的,再者為了在唐玄宗面前表現自己能力,仗著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楊國忠開始不遺餘力地揭發安祿山。

祿山還幽州,覺國忠圖己,反謀遂決。

楊國忠接下來的動作,更進一步刺激到了安祿山。楊國忠派人捕殺李超、安岱等人,這些人都是和安祿山交好的。只不過安祿山此時還沒準備好,因此給唐玄宗上書辯解。唐玄宗聽信了安祿山的言辭,沒有引起警覺。

國忠寡謀矜躁,謂祿山跋扈不足圖,故激怒之使必反,以取信於帝。

楊國忠認為是自還沒有激怒安祿山,於是更加賣力地在唐玄宗面前提起安祿山要造反的情形。最終,安祿山生怕被打個措手不及,於是舉旗造反,而名義上則是誅殺奸臣楊國忠。

楊國忠知道這個消息後,不僅沒有絲毫驚慌失措,還洋洋自得自己的先見之明,以示自己先前的言論正確。但他卻沒有平定叛亂的措施,也沒有提前做下預防。因此,只能跟隨唐玄宗匆匆逃往四川。

最終,在馬嵬坡前,軍士譁變,楊貴妃、楊國忠及其家人,都被殺害。原來有傳言,安祿山雖然久有反心,但因為唐玄宗厚待他,安祿山本想等唐玄宗駕崩之後再造反。但禁不住楊國忠再三說他壞話,被逼之下,安祿山提前發動了叛亂。

其實,史書中之所以這樣記載,不過是為了替唐玄宗開脫罷了。安祿山幾百斤的大胖子,身體也一直不好,自然會在他準備充分的時候造反,而楊國忠只不過是加快了安祿山造反的步伐。

安祿山聲稱誅殺楊國忠,及軍士譁變殺掉楊國忠,其實都是在找一隻替罪羊。而楊國忠在位期間無所作為,排除異己,任用私人,明知安祿山要造反卻沒有絲毫準備,最終的鍋自然會甩到他頭上。


飛熊說歷史


楊國忠楊貴妃兩人是祖兄妹關係,兩人同曾祖兄,關係很疏遠,不屬於直系親屬,楊國忠之前是一個市井無賴,品行不端,不學無術,吃喝嫖賭樣樣來,30歲的時候發憤圖強,從軍混前途,但是沒有受到重要,後來被人舉薦進宮,那時候的楊貴妃已經深得皇寵了,同時還有幾位楊氏姐妹也受到了寵愛。

楊國忠溜鬚拍馬將楊氏姊妹們伺候的服服帖帖,還沾親帶故。楊國忠在楊氏姊妹的幫助下,可謂是順風順水,女人的枕邊風比任何表現都好用,加上楊國忠把唐玄宗吃的死死的,這在朝廷中還有能抵抗他的人。巴結還來不及呢,於此同時楊國忠與朝中權貴互相勾結,這也奠定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志大才疏的楊國忠憑藉楊貴妃之力,繼任右丞相兼管財賦收支,權傾天下。而這時,安祿山的軍政實力已十分強大,也不把楊國忠放在眼內。大唐最有權勢的將領和大唐宰相之間的對抗已無法扭轉,一個手握重兵,控制了北方和東北的邊鎮;一個控制著京師和朝廷,於是,矛盾便開始向對抗演變。

實際上,玄宗雖然不過問政事,但也知道楊國忠是個草包宰相,所以,他寧可相信安祿山,也不願意去相信楊國忠。楊國忠打定主意,要採取極端的手段,逼迫安祿山造反,以造成既成事實,取信於玄宗。這個不學無術的大唐丞相,為了一己私恨,開始把大唐帶向一個苦難的深淵。

此時,身在范陽的安祿山收到身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密報,得知楊國忠派人包圍了自己在京的住宅,暗中處死了自己的門客李超,既恨且懼。唐朝廷再派使者來時,他總是以生病為由,不出門迎接。即使相見也是盛陳武備,戒備森嚴,如臨大敵。此刻,玄宗已經開始坐不住了。種種跡象表明,他一向信任的安祿山並非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思慮了很長時間,玄宗都沒有采取任何軍事上的防範措施。安祿山本來一直感激玄宗的厚遇,想等玄宗死後作亂,但見楊國忠一心在置自己於死地,覺得已經危在旦夕,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起兵謀反。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說安祿山造反是楊國忠逼的。


御前帶刀侍衛


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叛亂的藉口是討楊國忠。楊國忠與安祿山都是天寶年間的新貴,同樣受著玄宗的寵通。但是,楊國忠的發跡要比安祿山晚得多。當楊國忠尚未擔任高官要職時,安祿山早在天寶元年(742年)正月就升任平盧節度使,以後又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御史大夫,稍後又兼河東節度使。天寶九載(750年)又封為東平郡王。楊國忠雖有外戚關係,但遲至天寶七載(748年)始遷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安祿山在朝中對老謀深算的李林甫還算懼怕,而對楊國忠則根本瞧不起。楊國忠接替宰相後,看到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想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祿山。可玄宗認為這是將相不和,不予理睬。楊國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奏請讓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以便排斥和牽制安祿山。天寶十三載(754年)春,玄宗按照楊國忠的意見召安祿山入朝,試其有無謀反之心。安祿山由於事先得到楊貴妃的通風報信,故將計就計,裝模做樣地向玄宗訴說自己的一片“赤心”,贏得玄宗更加信任,打算讓安祿山當宰相(加同平章事),並令太常卿張垍草擬詔敕。楊國忠知此立即勸阻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能當宰相。如果發下制書,恐怕四夷輕視朝廷。”玄宗只好作罷,任安祿山為左僕射。至此。安祿山與楊國忠以及唐王朝的矛盾更加尖銳激烈,一觸即發。加之楊國忠任宰相後,官吏貪瀆,政治腐敗,民怨沸騰,終於使安祿山發動了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取皇位之實的叛亂。   


戰鬥大黃蜂


唐玄宗年輕的時候,很有事業心,辦成了幾件大事,並重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有才能之人,據統計,在開元年間,唐朝人口7000萬,耕地6.6億畝,前來朝貢的蕃國70多個,國家圖書館藏書53915卷。

到了晚年,已對政務沒有了興趣的唐玄宗,將賜予兒子李瑁的女人楊玉環收為已有,成為他的最愛,從此,“愛美人不再愛江山”,將江山就交由別人去打理,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

楊國忠,原名楊釗,是楊貴妃的堂兄。他憑藉貴妃得寵的條件,在宮內宮外巧為鑽營,尤其是在理財方面,受到十分賞識,並步步高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便身兼15餘職,成為朝廷的重臣。後來楊國忠勾結了李林甫,並在陷害太子李亨時充當了李的黨羽,並積極參與其活動。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擔任右相兼文部尚書,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餘職。

此時的安䘵山已經升成了河東、平盧等三個地區的節度使(司令官),擁兵十五萬,楊國忠眼看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意圖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祿山。

玄宗按照楊國忠的意見召安祿山入朝,試其有無謀反之心。安祿山事先得到楊貴妃的信息後將計就計,訴表忠心後反倒贏得玄宗更加的信任,讓安祿山當宰相。楊國忠阻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目不識丁,不能當宰相,否則恐怕四夷皆輕視朝廷。”玄宗只好作罷,任安祿山為左僕射。

從此,安祿山與楊國忠的矛盾更加尖銳激烈,以至於後來一觸即發。加之楊國忠任宰相後,官吏貪瀆,政治腐敗,民怨沸騰,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終於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清君側為名的安史之亂。


致印良知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事件,它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安”是指安祿山,“史”是指史思明。“安史之亂”是指他們共同起兵反對唐朝的一次叛亂。安祿山身為楊貴妃的義子,深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寵愛,且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權利和勢力,為什麼安祿山還會發動叛亂,製造出安史之亂呢?這跟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可以說是關係密切。首先,安祿山與楊國忠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惡劣。楊國忠是楊貴妃的族兄,楊貴妃受到唐玄宗的寵愛之後,由於愛屋及烏,楊國忠也開始飛黃騰達起來,更是升到宰相之位。由於楊國忠和安祿山二人都是新貴,同樣得到楊貴妃和唐玄宗的喜愛,但是楊國忠的發跡卻要比安祿山晚得多。在安祿山已經升任平盧節度使後,楊國忠還沒升到高官範圍,於是安祿山根本瞧不起楊國忠。於是在楊國忠升任宰相之後, 就經常找安祿山麻煩,且在看到自己無法制服安祿山之後,就開始時常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二人矛盾進一步升級的激發點是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至言,召安祿山入朝試探。天寶十三年,唐玄宗召安祿山入朝,試探其是否有謀反之心。可是安祿山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早在這次試探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安祿山見到唐玄宗之後,就立即表明了自己的赤誠之心,反而在唐玄宗面前贏得了更高的信任。當然,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的矛盾卻更加激烈,甚至一觸即發。

楊國忠擔任宰相之後,對安祿山的敲詐過狠,且有沒有足夠的手段能夠控制安祿山,加上楊國忠擔任宰相後的政治腐敗,名聲載道,於是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原因出了楊國忠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安祿山手上握有重兵。唐朝的法律給了節度使非常大的權利,加上安祿山做了十多年的節度使,於是造成了他一個人掌管的兵力就幾乎佔據了唐朝所有節度使兵力總和的40%左右,這還不算安祿山私下招募的私兵,有如此大的地盤和兵力,加上安祿山的野心,造反是在所難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